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99部分

帝秦霸世-第99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往常一样赶来的朝臣们,进得大殿瞬间感觉到了气氛的不一样,伸手整理了一下衣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与左右谈笑。

    子婴默然良久,朝着尉缭“国尉大人,三齐之地大乱,楚霸王项羽迟迟不动,你如何看?”

    他说的是当下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虽然齐地距离关中尚远。但是齐地的何去何从,直接关乎到了大秦帝国的利益。

    左相子婴在政务上有所长,但是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与清晰的认知上,就远远不如尉缭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一问。

    当下大秦帝国,正处于繁荣开始之际。子婴作为大秦帝国左相,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被破坏。

    巍巍大秦想要复苏元气,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持之以恒。

    子婴之问,尉缭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一时间,朝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大殿之上气氛有些异常。

    除了尉缭,张苍,陈平,顿弱等几个人默然静坐外,竟都是忐忑不安。

    正在这时,门外内侍高声报号“陛下到——”

    这一道尖锐的大喊声,让众人徒然一惊,嗡嗡议论声大起。因为大秦帝国之中,暗地里的惯例除了皇帝逢佳节,大事之外,其余时间都是自己进来便是,哪有隆重报号的。

    话音落点,胡亥已经走进咸阳宫正殿,惯常的一身帝袍,头戴平天冠。令朝臣们惊讶的是,皇帝很少如此正经的出现在朝堂之上。

    平天冠上十二道蔬珠在来回轻摆,帝袍之上十二章纹褶褶生辉,腰间天问剑让这一刻的胡亥更添了一丝肃杀与威仪。

    隐隐约约的,朝臣们觉得将有大事发生。十有八九,皇帝必然会提及齐地发生大变的事情。

    一想到这里,文武百官全部整肃了起来。

    胡亥走到中央长案前就座,环视大厅一眼,道“诸位卿臣,帝国困守关中已经一年,求贤令颁布大半年之久,入秦贤士历经坎坷,已经各任其职。”

    “大秦北地三郡,深受灾难,数百万庶民受到天灾袭击。然,我大秦朝廷出手及时,咸阳仓中的新粮迅速运送北地三郡。”

    “陈平,张苍诸臣,对朕提出了强秦之方略。我大秦朝野上下一心,君臣同体才有了今日局面。”

    “三齐之地大乱,田荣爆起发难。项羽持重兵于彭城不动,天下局势扑朔迷离。朕一时间,颇敢头疼。”

    “是以举行今日朝会,商讨议决。列位皆大秦文武重臣,须得坦诚直言。”

    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安静,朝臣们低头沉思,甚至连刚刚开始的相互咨询,目光询问都没有了。

    半日,还是尉缭咳嗽一声,打破了平静。他心头清楚若是不打破这一刻的平静,将会让胡亥难为情。

    这样一来,原本平和的朝局,将会因此而动荡。尉缭看得很清楚,秦二世胡亥的性格一如始皇帝般霸道。

    齐地大乱,中原大地之上风起云涌暗地里暗潮涌动。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势必要做出一种表态,或者说是一种选择。

    如果说胡亥对于天下的野心在此之前还显得扑朔迷离,让群臣看的不太清楚的话。今日则已经完全清楚,秦二世胡亥时刻都在关注中原局势变化。

    尉缭以他久经沧桑的敏锐嗅觉,已经完全看准了这一点,他决然不相信胡亥会甘愿偏安一隅。

    这使尉缭感到了一种慷慨激昂,一种即将大展拳脚的急迫。因为对于一个大兵家而言,他的骨子里渴望战争。

    就本心而论,尉缭宁愿天下太平,刀兵入库,牧马南山。故而,在始皇帝一统八荒六合之后,他便告老还乡。

    但是不过十数载,巍巍大秦竟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中原九州再一次呈现出一片乱世。

    有兵者王,这便是乱世的本质。作为大秦帝国的老臣,尉缭岂有不希望秦国强大之理,特别是如今大秦帝国的尴尬处境,给尉缭的刺激更甚。

    偏安一隅的大秦帝国再也没有了始皇帝时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豪迈霸气,再加上天下庶民反秦情绪高涨,尉缭在刹那之间看到了一种希望。

    大争之世,大秦帝国偏安一隅,虽然悲凉,虽然屈辱,但只要帝国长存,必有复兴的那一天。

    他心中明白,强风乍起,若迎头而上,必然会被彻底吞没。这时候,长草偃伏是避免大秦帝国被整个天下彻底敌对的最好生存之法。

    “敢请陛下,对于田荣反楚,兼并三齐之事,可有想法?”尉缭只有这一句。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然则这一句话,却把被动变成了主动,也缓和了大殿之上微妙的僵硬气氛。

    胡亥看了尉缭一眼,微微点头,道“列位大人,大秦帝国经受山东反贼冲击,一时间国土沦丧大半。故秦大地贫弱,天下皆知。”

    “当年秦国积弱,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短短二十年间,成就了强秦之名。使得天下卑秦,变成了天下畏秦。”

    “虽然,当下大秦帝国依旧积弱,一如当年。但是天下诸王,中原列国绝对不会再给大秦帝国二十年时间来成长。”

    “这是后战国时代,绝非真正的战国时代。没有了数百年底蕴以及民众向心力,目下的中原诸国争霸,无疑会更加铁血,更加肆无忌惮。”

    。

第201章 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结束!() 
“任何礼仪都将无用,天下虽大,唯有以实力说话。”

    说到这里,胡亥顿了一下,给文武大臣一个思考的时间。良久之后,方才继续,道:“华夏大地之上,礼崩乐坏,强者为尊。目下我大秦唯有激赏军功以强兵,统一治权以正吏,广开言路以聚民。”

    “田荣轰然反楚,以大军杀齐王田都,斩胶东王田市,驱济北王田安,统一三齐更是在临淄祭天自立为齐王。”

    “如此挑衅项羽制定的天下秩序,然而西楚霸王项羽却按兵不动。孤也曾深思其中原因,孤以为项羽再等,等其他人入局。”

    随及一摆手,沉声,道:“列位大人以为然否?”

    左相子婴对胡亥的心情和对策以及天下局势都了解不多,见胡亥说完,道:“陛下,田荣挑衅项羽是事实。由项羽一人主导的天下列国秩序,因田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项羽必然非常清楚,天下秩序受到挑衅。必然会削弱他的威望,若不出兵将导致天下诸王野心勃勃,中原大局再一次大乱。”

    “老臣以为项羽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因为楚国的实力,足以单方面碾压当世任何一个国家。当下风云大变,西楚霸王久久按兵不动,极有可能会是楚国内部发生了大事。”

    “臣以为当立即派遣黑冰台,了解彭城方面的消息,以决定我大秦下一步如何走!”

    子婴的这一番话,让胡亥在最初的一瞬间有些愣神,随及不假思索,道:“朕以为楚地并无大事发生,义帝虽有大义之名,却无实力支撑。”

    “其次,以西楚霸王项羽手中的大军以及恐怖的威慑力,短时间内楚地都不会发生大乱,这一点毋庸置疑。”

    胡亥清楚,在这个有兵者王的时代,项羽手握大器,楚地庶民国人敬畏如神明。在项羽未尝一败之前,楚国绝对不会有内部不和睦的事情发生。

    数十万楚军将士的镇压,足以让楚地稳如泰山。纵然有太多的野心家蛰伏,也不敢肆无忌惮。

    因为任何的不满,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得跪。更何况,项羽霸道性格,一言不合必将会刀兵之祸加身。

    更有亚父范增为之谋,只要项羽不太蠢,楚国就不会发生内乱。至少在项羽尚未出现大败之前,楚国都会凝聚在一起,以项羽马首是瞻。”

    这一刻的胡亥很是冷静:“项羽蛰伏于彭城,守数十万重兵而窥视中原。这不是项羽一介莽夫的谋算,必然是全赖范增的临机处置。”

    “范增此人,洞察世事有国尉之能,绝不可小觑之。据孤揣测,田荣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范增以中原大地为棋,天下列国为棋子,此际项羽大军未出,只是在等其他人入棋局。恐怕在薛郡等地,早已经布满了楚军!”

    这番话极端犀利,毫不忌讳的指出了当世项羽最强。而大秦帝国只能沦为别人棋子的可怕事实。

    这一番话,若是其他人提出,他们尚能反驳一二。但是胡亥在大殿上提出,堂堂正正,大殿之上的大臣们虽愤然尴尬,却无言以对。

    子婴等人心头悲痛欲绝,硬是说不上话来。因为这是不容抹杀的事情,就算是想要否认,也不可能。

    “西楚不动,纵然是有长策大谋,但是眼下局势却是我大秦帝国的机会。”张苍悠然一笑:“敢问陛下,何时东出?”

    “东出?”胡亥,道:“当下大秦帝国旨在恢复元气,丰富人口粮草,培养各级官吏稳定朝野。”

    “东出一事,当在新军大成,可以一战之时。到那个时候,想必陈余入局,赵地大乱,甚至辽东三郡也会战火纷飞。如此,大秦才可以东出!”

    对于胡亥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尉缭愤然高声,道:“一如陛下所言,新军何时才能踏足战场。巍巍大秦,何时才能一统天下!”

    大殿之上的气氛骤然紧张,且完全脱离了正题,尉缭这番话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胡亥。

    张苍,子婴肃然沉默,陈平则忍不住一脸凝重。尉缭乃两朝老臣,在秦军甚至于秦国之中都有极高的威望。

    尉缭突然发难,非同寻常。顿弱则是不动声色,丝毫没有对尉缭突然向胡亥发难,感觉到一丝惊讶。

    倒是嬴恒嘴角抽动,显然感到愤怒。见尉缭公然质问胡亥,内心有些愤愤不平,却也知道不是自己说话的时候。

    毕竟尉缭的辈分以及爵位,都不是嬴恒一个后辈可比。倘若今日他开口,必然是有伐无赏。

    甚至于父亲子婴会打断他的腿,让他在家闭门思过,进而向尉缭谢罪。

    此刻,国尉尉缭骤然发难。大秦朝臣一时间沉默了,咸阳宫正殿之上,气氛凝固起来。

    这其中最紧张的是治栗内史兼咸阳令陈平,他第一次见到这种激烈尖锐的朝堂较量,不由得额头不禁渗出细汗。

    以臣质君,在战国之世不是没有,但也不会太多。特别是始皇帝大一统以来,这样的情况更是少见。

    为此,始皇帝也没少杀人,也有无数人倒在了咸阳宫正殿之外。当年因太后一事,更是在暴怒之下,刑杀两百儒士。

    如此震撼人心的事,大秦朝野上下岂能忘却。

    这一刻,满朝目光齐聚到胡亥身上,心头为尉缭担忧。毕竟胡亥是一个暴君,这一点早就得到了证明。

    就在此刻,胡亥突然一阵仰天大笑,直接从帝座上站起,深深的看了一眼大秦朝臣朗声,道:“朕所谈,乃当下大秦之困境。国尉之心,朕感同身受。”

    “家国破碎,庶民国人遭难,朕也想一如始皇,下令大军东出,席卷天下。”

    “只是此刻的大秦帝国太虚弱了,根本经不起一次失败。为了安全起见,朕只能谨慎一点。”

    “但是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朕也迫切的希望帝国早一点收回沦丧的国土,还天下庶民国人一个朗朗乾坤。”

    “诸位爱卿,相信朕!”胡亥自信滔天:“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来结束——”

    本章完

第201章 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结束!() 
“任何礼仪都将无用,天下虽大,唯有以实力说话。”

    说到这里,胡亥顿了一下,给文武大臣一个思考的时间。良久之后,方才继续,道:“华夏大地之上,礼崩乐坏,强者为尊。目下我大秦唯有激赏军功以强兵,统一治权以正吏,广开言路以聚民。”

    “田荣轰然反楚,以大军杀齐王田都,斩胶东王田市,驱济北王田安,统一三齐更是在临淄祭天自立为齐王。”

    “如此挑衅项羽制定的天下秩序,然而西楚霸王项羽却按兵不动。孤也曾深思其中原因,孤以为项羽再等,等其他人入局。”

    随及一摆手,沉声,道:“列位大人以为然否?”

    左相子婴对胡亥的心情和对策以及天下局势都了解不多,见胡亥说完,道:“陛下,田荣挑衅项羽是事实。由项羽一人主导的天下列国秩序,因田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项羽必然非常清楚,天下秩序受到挑衅。必然会削弱他的威望,若不出兵将导致天下诸王野心勃勃,中原大局再一次大乱。”

    “老臣以为项羽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因为楚国的实力,足以单方面碾压当世任何一个国家。当下风云大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