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仙籍 >

第91部分

仙籍-第91部分

小说: 仙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籍道:“以你的性格,又不会让我吃亏。”魏

    凌云道:“苏子思,你知道吗,你最好找一个女人娶了,否则我迟早会让你入赘魏国公府。”

    苏籍微微一笑,取出笏板,说道:“进入天无尽藏的方式你应该知道吧。”

    魏凌云接过笏板,留下一个透明的琉璃小瓶子,里面装着一枚紫金色的丹药。“

    洞玄丹。”苏籍面色凝重道。赤

    汉神朝开辟时,号称有长生不老仙术的方士盛行,方士们精通炼药,虽然没有谁真正炼制出长生不老的神药,却流传出许多奇异的丹药。洞

    玄丹便是其中顶级的丹药。方

    士同道家密不可分,可以说今日的道家便吸收了方士的一切。洞玄丹也是后来的道门之人命名的。

    而洞玄的“洞”,在道家概念里其实是与“窍”有关,道家主张修行,并依据阴阳五行,在人体中分出十二大正脉、奇经八脉、以及三百六十五个穴道,它们象征着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周天星辰,以及大小周天。且“洞”的概念则是道家修炼中的最隐晦难言,也就清微教,五大剑派这样的传承才能洞悉。洞

    是所有窍穴中最重要的玄关一窍,是阴阳交汇的场所,二气氤氲,造化万物。洞真、洞玄、洞神则代表着三个修炼的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元精、元气、元神。

    因此除去洞玄丹外,还有洞真丹以及最神妙莫测的洞神丹。传

    说中洞神丹并非任何个人可以炼成,至于洞神丹如何炼制,即使最见闻广博的方士,怕也是不知晓的。

    洞真丹可以补足人生来固有的元精,提升习武之人的根骨。

    而洞玄丹却含有习武之人难以想象的元气,其药力甚至超过任何人一生修行所得内气的总量,如果苏籍在破开具体境迈入坐照境时服用,将打下浑厚无比的仙基,真正有望成为神仙一样的人物,进军无上天道。可

    以说魏凌云给了苏籍一份难以想象的厚礼。

    这怕也是魏国公千年积累中,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因此魏凌云拿出洞玄丹,真不知道是否有私情在内。

第136章 再别神都() 
魏凌云道:“接下吧,将来你一定用得着。”

    苏籍慨然接下。魏

    凌云便挥手作别,她不是儿女情长的人,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儿女情长。苏籍体会到她对天山山主之位势在必得的决心,很可能那也是她师父对她的嘱托。

    只是苏籍更想到,随着天山山主逝去,世间有资格掣肘天子的人物又少了一个。天

    子会因此感到寂寞吗?

    斜阳落下,给予苏籍一襟晚照,他感到有些寂寞。因

    为他本就是个寂寞的人。若

    有沈兴国在,他的寂寞会少一点,可惜这位儿时的好友,早已生死茫茫。

    在黄昏,苏籍看到笑吟吟的花七。

    苏籍道:“你杀了人,还去找如是?”花

    七道:“你的鼻子够灵的,还吃醋了?”

    苏籍道:“没心情跟你斗嘴。”

    花七道:“你身上似乎有好东西。”苏

    籍道:“凌云送我一枚洞玄丹。”花

    七啧啧道:“不愧是你的老情人,我也想做小白脸了。”苏

    籍道:“你想做就去做,没人拦着你。”

    花七笑嘻嘻道:“我确实也在勾搭一个女孩子。”

    苏籍道:“谁?”“

    李凭。”

    苏籍记起了这个姑娘,似乎来自蜀中,还有一身不可小觑的武功。

    苏籍道:“你好端端招惹她做什么?”

    花七道:“如果我们要攻入蜀中唐门内部,她就是一个契机。”苏

    籍道:“她和唐门有何关系?”花

    七道:“一开始我怀疑她是唐门的人,可经过这些天的调查后,我有了新的看法,你应该知道蜀中一直存有神夏时代的巫法,我怀疑李凭身上有巫法的传承,而唐门怕也是觊觎她身上的东西。”

    苏籍道:“巫法?”花

    七道:“巫法有无形杀人的力量,亦有教人体质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神奇效果。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李凭年纪轻轻,便有了惊人的业艺。而且你应该知道巫者同密教一样,可以将长辈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后辈,使人凭空获得一段珍贵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却又不对后者造成任何损害。”

    苏籍点头,说道:“巫者和密教确实对精神的研究胜过咱们道门,只不过他们的修行都偏颇凶险,非是正道。老头子向来对此不屑一顾。事实也如此,修行到具体境后,道门正宗的高手,着实要胜过其他流派,亦只有大禅寺那帮杀生和尚,才能比拟一二。”非

    是苏籍推崇大禅寺,而是大禅寺和清微各自代表两个不同文明的修行正统。

    大禅寺传承自佛祖,那是以智慧超脱生死界限的圣者,为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及开辟者,甚至后来开创西方神殿的那位,论成就也当在佛祖之下。清

    微的始祖要追寻到大罗天尊,这位是民间神话里的人物,也曾有过原形,那就是神夏末代之时,推翻了巫法时代,开辟出如今修炼内气时代的道尊,甚至据说道祖对佛祖曾有所启迪。不

    过两位人世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圣者,生卒年似乎差了五百年不止,因此这种传说,向来都被看做道门打压佛门的手段。只

    是教人可惜的是,两位圣者都未超脱生死的天命,仅是勘破生死。且

    在佛祖入灭前,曾留下一句,前面没有路的警世恒言。告

    诉人们,长生不死皆是虚妄。及

    至后来的汉末三仙,皆有不可思议的能耐,为世人眼中的神仙,到最后都难逃死亡的宿命,更让人意识到,生死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武学真的有止境。到

    了今世,更有天阳子和天子,皆有世间第一强者的美誉,而且天子曾经更做出“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样的诗句,气魄之宏伟,教人由衷佩服。因

    此他也得到当年天阳子的赏识,由清微一力支持,登上大位,更在数十年间,突飞猛进,武学修为登上顶峰。尤

    其是苏籍如今武道成就远胜从前,更能体会到天子的厉害,怕是汉末三仙复生,也应当不能胜过。

    花七道:“巫法虽非正道,却也有可取之道,说不定正是唐门的软肋所在。”苏

    籍当然明白花七对唐门的觊觎之心。这

    个神秘且组织严密的门派,一旦被花七控制,将给予花七实现野心极大的帮助。光

    是唐门那些诡秘的手段,都足以教任何人胆寒不已。

    且可以叫花七培养出忠心耿耿的死士。

    更何况,唐门居然还敢来刺杀他。苏

    籍就是花七的命门,花七自然更容不得唐门。而

    且苏籍也知道,登上神都这个大舞台,花七的野心更大了。其

    实花七的野心也是他赋予的,那本是他的一部分。苏

    籍沉默片刻,说道:“本来我打算用一年时间,在天无尽藏里参悟如何坐照,现在我把机会给了凌云。”

    花七道:“你要和我分开?”

    苏籍道:“不,是和所有我认识的人分开一段时间。”花

    七道:“这便是别离,你去吧。”

    苏籍道:“一年后我还会回来。”

    花七点头,说道:“立威的目的已经达成,现在是时候在神都扎深根基,但你还继续留在神都,同清微的冲突在所难免,而现在还不是时候。”

    苏籍转头离开,更无别的话。

    他知道花七一个人也能把事情办得很好。苏

    籍又悄然离开神都,这次只带了魏凌云给他的那枚洞玄丹,连飞景都没带。他清晰感知到飞景是那样渴望鲜血,所以将它留在了花七身边。

    紫绶仙衣和飞景这样的神物,苏籍亦只有放在花七身边才会放心。花

    七没有问苏籍如何解决他每隔一段时间对阳气的需求,因为他知道苏籍不会忘了这事。

    他更深深明白苏籍是在逼迫自己进步,毕竟在愈加叵测的局势中,非但要建立起牢固的势力,更得有无上的武力做支撑。无

    论花七的权谋做的再出色,若无绝对力量,终归是空中楼阁,为他人做嫁衣。

    他相信,一年之后,苏籍归来,便是他再上罗浮之时。花

    七心道:”要努力啊,可要风风光光地回去。“

第137章 一世长安() 
苏籍虽然离开神都,却没有远遁万里之外,而是去了离神都数百里的长安。一

    世长安!长

    安是赤汉神朝的故都,正因如此,在大晋神朝建立后,长安彻底被废置,千年以后,长安早已不见昔年万国来朝的繁华。古

    人云“一年成集,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长

    安以前是都,现在是集,千年成集,古今独此一家。长

    安集外有渭水,昔日清澈,自从五年前那场地震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导致渭水变得浑浊,所以现在长安集的人用水艰难,原本就不多的人,现在更少了。就

    连护佑一方的土地庙,都香火寥落。苏

    籍路过这里,见到这处疾苦,便下意识留在这里。他

    同此世的贵族不同,并非视人命如蝼蚁,因此就连下贱的车夫,都能在他这里被等而视之。

    世人尊重苏子思,亦有这个原因在。于

    此世,他是不同的,所以也格格不入。

    长安集下有十二个村落,苏籍落脚的地方叫做孤老村。

    如同其名,这个村里只剩下孤儿和老人。

    村里唯一一间完整的砖瓦房是村长家,其他的房子都很破烂,仅能遮风挡雨。因为村里已经没有成年劳动力,所以只能搭建简易的木棚,在没有下雨的天气里勉强可以居住,若是遇到小雨,便只有进入原本破烂的危房,如果是暴雨,那就都躲在村长的屋子里。这

    些事都是村长告诉苏籍的。

    至于村长原本是军人,但大晋神朝有一政令,凡年满五十者,皆要遣返回乡,并视其平生积累的战功,分出一定额度的免税官田,当然仅免税到军人这一代。

    这政令听起来还不错,其实有一个弊病,那就是遣返时,大晋是不发放路费的。而且十五二十从军的军人,如何能再耕田,故而大晋许多被遣返的老卒,最后反倒是落草为寇,为盛世埋下隐患。

    孤老村的村长是为数不多回归乡里的老卒,因为从军出征多年,故而见识要比一般人多。

    不过苏籍和他交谈,发现他见识不是一般的高,竟能说出西域的奇事,谈吐也无一般军人的粗俗。

    苏籍心想村长怕是来历颇有些门道。

    加上村长,村里的老人共有五位,其中一位是铁匠,却是驼子,也不是到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一位是说书人,现在已经口齿不清,因此讲故事连孩子们都不爱听。还有一位婆婆据说以前差点被选上绣娘,因为是长安人士,招忌讳,所以没被选上,且这婆婆现在已经瞎了,许久没有做过绣工。最后一位老人更教人意外,他不是诸夏人,而是来自域外,高鼻梁,深邃的眼眶,眼睛是海蓝色,虽然年纪很大,但五官线条仍是硬朗,他是西方神殿的神甫。大

    晋对西方神殿的教义并不感冒,而且道门和佛门垄断宗教信仰,西方神殿也只能在一些繁华地带,传播些许教义,但不怎么成气候,只不过神殿势力到底庞大,因此还有些隐于地下的实力,当年大神官能入大晋,便源于此。

    而肯来到孤老村这样地方传教的神甫,怕是整个大晋就此一例。苏

    籍在孤老村经过的第一天清晨,便是在孩子们跟随老神甫吟诵的圣歌声中度过的。

    他看得出孩子们不信神殿的教义,只是觉得圣歌的调子好听。村里共有三十名不足十岁的幼童,四十二名不足十五的童子。这

    些孩子都是村长这几年陆陆续续捡回来的,说起来都要怪五年前那场大地震,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类

    似这些孩子身世的人还有许多,只不过许多怕是都没能活到现在。

    事实上此世的平民都过得极苦,即使没有灾年,幼儿的存活率也是很低的,有些地方甚至五个幼儿,只能有一个长到成年。

    苏籍以前是略有听闻,现在是亲眼看到这些底层百姓的疾苦。他

    心里多少有些酸涩。

    可是散尽明月山庄的财货,也救不了天下百姓。何

    况今世之民,至少还是民,在神夏之时,不过是奴隶。

    有时候最不把人当人的,反倒不是猛兽,而是人。自

    有仁义道德以来,便有三六九等的划分。

    苏籍知道这些问题,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