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102部分

汉末皇戚-第102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令大汉头疼百年的羌人,也算是这个时代骑兵中的精锐了,竟然会被“神兵”板楯蛮这种步兵逆推,这些蛮人的个人武勇可见一般。而且最关键一点,他们只是汉朝临时招募的雇佣兵,属于一次性使用的兵种,根本不会提供多少兵器甲胄的,如此便知道板楯蛮的可怕了。在伏泉看来,历史上汉末三国最被忽视的部队便是板楯蛮了,名震天下的凉州劲旅、丹阳精兵说来可能也不如板楯蛮,想想看,汉羌百年战争中,东汉政府调集了全国无数正规精锐始终和羌人打得难解难分,而板楯蛮却可以数次逆推来犯羌人,孰强孰弱,自有分晓。后来刘备建立的蜀汉便是闻其劲勇之名,大肆招募板楯蛮人为兵,组建了蜀汉著名的三支山地特种精锐部队:突将、无前、賨叟。

    前面一步一步逐渐靠近的汉军散发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令人心悸,匆忙将营地里的部族蛮兵集结的罗战和度康脸色越发不自然,相互对视一眼,心头都是有股沉重的压力,汉军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不过,自认为手下部族精锐不惧汉军的罗战和度康二人对视一眼,就已下了决心,只见一脸悍勇之色的罗战,举起一柄形如柳叶的长剑,剑上刻有一只猛虎图样,表明板楯蛮人勇猛强悍,崇尚武力。

    “来人,随吾杀,杀光欺压部族的汉人狗贼!”罗战大喊道,随后将利剑狠狠挥动。

    “杀!”紧接着,他身旁的度康也是挥动自己手中的虎纹戈,厉声大喊道。

    “杀!”

    “杀!”

    “杀!”

    ……

    板楯蛮人从来都是悍不畏死,在首领罗战、度康的统率下,只见他们大喊之后,纷纷手执牟弩、板楯,各司其职,接着高唱战歌,跳起激越的巴渝舞,向汉军冲杀而来。

    因为蛮人天生散漫,长于山林之间,而且前方又让汉军受挫,所以他们这次也没有好好立营寨,两方军队很快就短兵相接,在这对于蜀地来说宽广的平地上,数万人即将展开激烈的厮杀。

    “发矢!”

    随着战斗的一开始,位于汉军身后的数百名大弩士,在汉军弩兵司马的的指挥下,这些弩兵拿起自己手中的六石以上强弩,对着前方密密麻麻而来的板楯蛮兵射出愤怒的弩矢。

    “梭!梭!梭……”

    “咻!咻!咻……”

    霎时间,数百支弩矢划破长空,刺进了蛮兵大军里,一下子就将数百举着板楯的蛮人射到在地。弩矢强横的刺穿了木盾牌,有的甚至直接将木制盾牌击碎,然后狠狠刺进木盾牌身后的蛮人身体里,一切短暂迅速,但却破坏力惊人。

    不过,强弩的破坏力也仅限于此,只能将这数百板楯蛮和他们身边的一些蛮兵杀伤,带不出更大的战果。虽然蛮兵密布在前方,然而他们从小便习练巴渝舞这种战阵之舞,面对这数百支破坏力惊人的弩矢,并未惊慌,在弩矢刺穿同伴身体时候,他们快速散开,尽量不避免太多伤亡。

    “咦!蛮兵舞蹈竟如战阵?”伏泉在中军后方看到蛮兵阵中,未因数百强弩弩矢肆掠,而出现惊慌,反而这些跳舞的蛮兵竟然如何汉军演练战阵一般,从容分散又骤然聚集,有些惊讶道。

    这时身旁有一掾属小吏道:“中郎非益州人,不知板楯蛮所演之巴渝舞,其实与战阵无异,外人不知深浅,必吃大亏。”

    伏泉听后一怔,随即释然,的确,如果不是因为巴渝舞和战阵差不多的话,仅凭蛮人悍勇,如何能逆推羌人?大概这也是他们能用唱歌跳舞的方式,与敌人交战,百战难败的原因。

    因为本身巴渝舞经过板楯蛮人先辈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虽说还是种舞蹈,但它其实已与战阵无异,可进可退,可合可散,蛮人自幼便习练这战阵舞,彼此之间可谓是默契非凡,再加上他们多数在山林里长大,天生勇猛强悍,能逆推汉军和羌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想通这一点,伏泉直视前方,眼中寒芒阵阵,这一战不会轻松了……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分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摘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里面就提到突将、无前、賨叟。

第一百九十四章 汉蛮激战() 
大弩士手中的强弩接下来也只能射出一发弩矢了,因为此刻战场上,汉军与板楯蛮人已经短兵相接。不过他们能杀伤蛮兵还算是好的,此时的汉军阵中,强弓兵和轻弩兵这两个本应是汉军强项的远射武器,这时候却几乎丧失了作用。

    盖因板楯蛮所使用的木盾牌,虽然抵抗不住强弩的袭击,但是像汉军远程武器论破坏力相对来说极低的强弓兵和轻弩兵,却对他们的板楯造不成太多伤害,比起板楯蛮赖以为豪防御的板楯,经过数百上千年来演变,盾牌的防御力对付这点穿透还是绰绰有余的。

    见此情况不妙,伏泉赶紧下令让弓弩兵后撤,如果远程部队杀伤不了敌人的话,那么还让他们在大军后面无疑有些鸡肋。

    伏泉一开始就让麾下兵马除了自己那四千心腹兵马外全军出击,而那四千人则是他留镇中军,以及预防意外发生的筹码,不过终究人数太少,此刻将那些弓弩兵召集回来,也是加强了中军防守。

    自从那次在辽西大破檀石槐后,伏泉回到雒阳后也算是阅遍兵书,对于自己的中军布防可是慎之又慎。擒贼先擒王的战术一直映在他脑子里,他深切知道一支军队数量再多,再强大,中军如果被破的话,结果只有失败,因此对自己的中军保护极为慎重。

    汉军弓弩效果不佳,而与之相对的,蛮兵在到达手中牟弩的有限射程里时,立即快速的还击了无数弩矢,前方的汉军大盾兵立马举盾抵挡,抗住了前面一波的弩矢。然而,汉军终究不如板楯蛮兵那样,几乎人手持盾,大盾后面的汉军步兵可不是都能安全避开迎面而来的弩矢,不一会儿,汉军后面的阵型被清理出几个大小不一的空隙。

    那些没有防护,被射中的汉军立刻死的倒没有多少,更多的是被射中身体,哀嚎不已,有倒霉的被射中要害部位,登即倒在地上哭嚎。不过,在冷兵器密集军阵的战场,他们倒在地上便意味着死亡,毕竟后面前来的无数步兵,可不会注意脚下是否有同伴,那无数双脚的踩踏,足以要了倒在地上的汉军士兵的性命。

    板楯蛮自古精于弩矢,他们勇猛并且擅长冶铸,秦昭襄王时,他们射杀白虎便靠得是独特的制弩技术。如今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天下纷乱不休,但他们的弓弩技术却不断革新,连番射出的弩矢,一点不比汉军的轻弩差,此刻他们尽情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收割着前方没有盾牌防御的汉军的生命。

    “杀!”

    “杀!”

    “杀!”

    ……

    很快,两只带着杀气的军队相撞,大叫着,他们呼喊同样的语言,相互砍杀起来。

    关羽、黄忠手握大戟,带着麾下数百人一左一右率先向着蛮兵杀来。两人都是天生勇武之人,挥舞手中大戟,硬生生便劈碎了蛮兵手中的木盾,后面跟着的刀盾兵和长矛兵,随即便刺死那人。

    可是汉军其他步兵却没有关、黄二人那么神勇,往往他们用尽全力的一击也只能将木盾劈裂,而后尚未来得及防御,便被短兵相接的蛮兵攻击,这些蛮兵用着括剑、矛、饯、莆簇、宵顶、带钩等各式近战兵器,向着这些汉军倾泻而去。

    两军正中,汉军大盾兵举盾前行,他们身后一堆堆长矛兵眼神冷漠,他们举着手中将要嗜血的长矛透过盾牌兵的空隙,插向前方,组成一个个移动的拒马,向前前进。而在长矛兵身后,刀盾兵紧随其后,时刻准备当前方阵型出现裂缝时,便如突击小分队一般上前突进。

    “嘭”的声响连绵不断传了出来,那是前方铁盾和木盾相撞发出的声音,之后便听到汉军和蛮人相互嘶吼嚎叫的声音。

    汉军锋利的长矛,不断透过盾牌的缝隙刺向前面的蛮兵,而对面的蛮兵除了前面举盾的蛮兵外,其他人或是用近身兵器与前方汉军的盾兵和长矛兵纠缠,就是用手中的弩矢向着前方射去。

    两军短兵相接,汉军的大盾兵已经不能维持先前的阵型,他们与前面的蛮兵纠缠,很快便露出的空隙,那些蛮兵就是利用这些空隙,不断的发射手中的弩矢,直奔汉军阵中此刻已经没有保护的长矛兵身上去。

    刹那间,汉军的伤亡不断扩大,与之相比,靠着木盾防御的板楯蛮人伤亡却十分微小,蛮兵善战的名声此刻真真切切的让人感觉可怕。

    只是,这一切对于板楯蛮来说才刚刚开始……

    “儿郎们,随吾杀光这群压榨剥削的汉人。”度康高声大喊着,刚刚发现汉军阵型因为刚才弩矢的射杀而凌乱,而看到汉军阵型动摇后,他立刻带领军队向着汉军的阵型漏洞杀去。

    伏泉站于后方,借着落日的余晖亲眼看到自家阵型已经乱了,他知道若是任由外人进攻,自己的部队定然难挡板楯蛮的野蛮攻势。心中思索万千,随即对身边传棋兵道:“令刀盾兵上前,稳住局势。”

    “杀!”

    随着中军令旗挥舞,汉军身后的刀盾兵大喊起来,他们手持刀盾救援已经要让板楯人破阵的阵前。

    生力军的到来只是暂时止住军队受挫之势,郡兵的战斗力终究还是不如板楯蛮人。但是更糟的是,蛮人见此情形突然加大了战歌歌唱之声。接着只见蛮兵后侧的板楯蛮将手中的板楯和弩矢扔在地上,随后举起自己最熟悉的兵器,怪叫着想着汉军冲来。

    这些板楯蛮人似乎眼里根本没有死亡的词语,他们就那么横冲直撞的进入汉军阵营,士气高昂的他们根本不惧四周汉军的眼色。劲勇好战的他们,左突右杀,完完全全的令对面阵营的阵型支离破碎。

    伏泉眼见板楯蛮如此不要命的攻击,身上无甲衣,此时连赖之生存的板楯都弃了,就凭着一股子蛮狠之气,狠狠的搅乱了汉军阵型,不断杀戮着四郡国的兵卒,战局似乎朝着板楯蛮的有利方向而去……

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气血勇何人敌() 
后世有言,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里,士气是重中之重。

    因为士气越高,军队作战气氛越重,士兵越是不怕死,兵卒悍勇,军队战斗力自然越高,而敌军往往会因此而被逆转崩溃,所谓的哀兵必胜,多数便是短时间里提升了士气,兵卒凭着一股血性逆推强敌,不过一旦士气到了尽了,没了血勇,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看着场上此刻靠着血勇之气,依旧能隐隐压制兵甲精良的汉军的板楯蛮兵,伏泉脸色大惊,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蛮兵如此骁勇的原因了,一只军队只要不怕死,不要命,如果再有兵器和军阵辅助的话,世间能和它抗衡的军队能有几个?

    战场上汉蛮两方人马持续相持着,喊杀声漫天遍野,不时有汉蛮两方人马倒下,一时间,刀光剑影不断,鲜血四处溅落,在昏黄的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艳丽。

    眼看战场情形如此,伏泉明白此时不出奇招,真有可能被逆推,赶紧对一直随自己左右的徐晃喊道。

    “公明!”

    “末将在!”徐晃出列道。

    “速率精骑绕袭敌后,前后夹击,务必令其首尾不能两顾。”

    “诺!”

    徐晃先是一愣,随后眼中一股精光闪现,关羽、黄忠等人带兵与蛮兵激战,他怎么能不眼热,即使关羽和他一样是伏泉帐下河东系的一员又如何?在战功的诱惑下,他和关羽只是两个为了军功而向上爬的兵卒而已,兵事一道,只有战功才是第一目标。

    大地上传来轻微的震动,汉军那不到一千骑显然带不起巨大的影响,伏泉也是没办法,蜀地少马,而且蜀地马匹又多矮小,速度不快,但耐力好,善于爬山,适合山地驮运物资,这其中可供为战马的马匹就更少了,所以骑兵数量不多。这不到千骑是四郡国的全部骑兵了。

    看着从汉军后阵绕行,打算绕一个大圈奔袭敌后的骑兵,伏泉脸色深沉,心中祈祷这群骑兵能快些奔到敌后,因为和自己在北地见过的骑兵相比,蜀地骑兵真的是太慢了。

    这一刻入侵无比怀念自己从雒阳带来的羽林骑,如果有他们快速机动到蛮人后面,不需要作战只要袭扰一番,造成蛮兵混乱,丧失了军阵士气,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