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132部分

汉末皇戚-第132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把他听得十分尴尬。

    最无语的便是这刘坚竟然对着孩子数落伏泉,对说孩子长大千万别学伏泉好女色,男风也不行,反正各种有的没的都一起往伏泉身上招呼,似乎发泄着什么,可能是孩子生下后的迷茫,也可能是伏泉不能娶她的怨恨等等……

    当然了,面前的女人可以如此数落伏泉,伏泉却不敢顶嘴,一方面对方公主之尊,又是自己名义上的姨母,天生便是压制伏泉的,另一方面就是她肚子里的孩子,伏泉可担心真惹刘坚生气,孩子可能出事。

    好吧,为了孩子,我忍了,老子好女色没事,男风的话,即使没有的事我也不能反驳,说不了你。哼!哼!等孩子生下来,看我如何在床榻上好好治罪你,真以为辈分比自己大,身份比自己尊贵,就能制服得了我?老子可不是班始那衰男,就算你这公主真嫁给我,老子也要让你服服帖帖的在床上伺候着。

    心中不断编排诽腹着,言语越来越充满戾气,不过伏泉脸上却是依旧保持着笑容,笑着听着刘坚对自己孩子数落自己。一直等到这女人累了,伏泉这才端来案几上的温水给她服用,也不知过了多久,等伏泉终于送了这嘴上一直碎碎叨叨的女人离去,这才一身疲惫的回到屋里。

    怀孕的女人,真是不一般的难对付,可怕极了……

    这是伏泉心里的真实想法,他现在还记得当他将刘坚交给屋外等候她的侍女时的心情,就像突然将身上的包袱全部扔掉一般轻松。幸好这是古代,女性依旧逃不过男性附庸的时代,若是现代,指不定他就要做劳模了,亲身照顾刘坚的一切。

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纷乱又多事() 
将那嘴里喋喋不休的刘坚送走,伏泉才换得一身清净,记起夭儿给自己的那封信,便拿出来察阅。后来杜甫那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情感,伏泉如今掌兵后方知,只身在外,身处战场可贵之地,一封家书对在外之人是多么可贵。

    这封家书不薄,拆开来后,入眼处第一张纸上清雅秀丽的字迹,伏泉很熟悉,那是他伯母刘华,只见空白的布帛上,只有两个大字“可好”。

    可好?

    好与不好,一句话里,都透露着自己那伯母的丝丝牵挂,让伏泉顿感愁绪万千好一阵,也不知自己那伯母如今怎样了?或许是她肚子大了不便写信,或许她也知道孩子大了,封侯做官掌权了,说得再多也无法左右,千言万语都不及这两字,所以没有写太多言语,只问了这一句而已。

    总之这两个字让伏泉十分神伤,他不知如何回复,最后无奈,索性取来案几上的笔,随手便在刘坚写信的布帛上,就在她写下“可好”两字下面,大笔一挥,写了一个“好”字。

    亲人之间,千言万语,不及一句安好,你想说的,都在里面。

    下面的布帛上的心却是伏完所写,字迹端整、矩度森严,这封信很长,洋洋洒洒千言。却是伏泉那伯父伏完所写,他也和刘华一样是否安好,让自己切切小心,治理一郡乃是国家朝廷所托重任,切勿只顾贪图享乐,荒废公务云云,反正各种汉代官场的预防针都和伏泉打了一遍,叮嘱伏泉要治理好巴郡,不要辜负陛下重托。

    信中伏完也谈及了最近朝内诸事,他似乎得知了什么,也吩咐伏泉要完备好军务,千万不可荒了兵事,这倒让伏泉颇为好奇,莫非朝廷让自己招募板楯蛮人为兵却是另有深意吗?

    这事情伏完在信中没有细说,伏泉也不得而知,想来是害怕消息泄露,会无端生了枝节,又或者是伏泉自己多虑了,伏完叮嘱他也只是为了让他不要忘了今天他能封侯,并做了巴郡的一郡太守,掌握一地军政大权,靠的便是军功,不可忘了本分。

    后来,伏完在信中也提了一件事情,也警告自己不要牵涉其中,任由信中的那些人自己闹腾。信里却是月前,曾经帮助伏氏、宋氏搭救伏泉那便宜曾姑父渤海王刘悝的徐州同乡陈球,跑到不其侯府找伏完密谋,言语中说道要集结人马剪灭宦官,还朝野清明,希望伏完加入。

    听着这消息的伏完当然不会立即答应了,窦武的事情尚在前面不远,宦官集团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而且如今自家同党宋氏已然产下皇子,只要宋氏不牵扯大事,那么和伏氏一派的宋氏皇子刘崇以后还不是稳稳的坐上太子宝座,以正那东宫之位,再有宋氏、伏氏外戚的鼎力支持,等现在的皇帝刘宏驾崩,刘崇不是妥妥的下一任皇帝吗?

    如今伏氏的身家富贵都在这里,他们又何苦牵扯多余的事情,很显然,陈球这次来注定了他在伏完这里得不到好结果。不过,毕竟两人都是徐州人,而且前番陈球在未任永乐少府前,任职了九卿之一的廷尉,可是实实在在帮了他们搭救刘悝,伏完自是不好敷了他的面子,只能虚与委蛇,既不明确答应,也不拒绝。

    因为在肯定陈球一定有可以对抗宦官的证据和势力后,他便决定稍微赌上一赌了,反正如果陈球背后的势力可以打倒如今被皇帝宠信,而外戚不好对付的宦官,对伏完来说却是极其有利。当然,如果陈球背后的势力失败,他只要不是深入其中,宦官的反击也很难打到他的身上,整件事情伏完只躲在幕后,无论这事情的结果如何,都对他有利,而陈球也并未不满,在得到伏完这种态度,他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伏完当然不知道陈球等人具体如何行事,陈球他们也未明确告诉他们,想来这也是他们的目的,毕竟他们看中也只是伏完所任职的司隶校尉一职业,他们需要的伏完那司隶校尉的审察京师百官的监察之权。

    数日以后,伏完才又得到陈球的消息,让他进宫弹劾宦官,告张让、赵忠等人欺上罔下,亲属等人贪污受贿,与之而来的却是一本供词,乃是被张让、赵忠等人亲属索贿的官吏百姓的供词。

    匆匆浏览了一遍证据,伏完当即入宫,准备进言皇帝,只是还未等他出门,皇帝派来的旨意便已到了不其侯府上,命他掉河南尹役兵,抓捕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步兵校尉刘纳、尚书令阳球等人下狱,严查他们所谋不法之事。

    这突然而来的横祸可是吓坏了伏完以及刚刚离开他府里的陈球,幸好陈球进了不其侯府里,并无外人知晓,而且伏完也没有答应加入陈球等人的势力,不然说不得伏完也要深陷其中,凭白惹了祸事。

    初,郃兄侍中,与大将军窦武同谋俱死,故郃与球相结。事未及发,球复以书劝郃曰:“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今曹节等放纵为害,而久在左右,又公兄侍中受害节等,永乐太后所亲知也。今可表徙卫尉阳球为司隶校尉,以次收节等诛之。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又,尚书刘纳以正直忤宦官,出为步兵校尉,亦深劝于郃。郃曰:“凶竖多耳目,恐事未会,先受其祸。”纳曰:“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郃许诺,亦结谋阳球。

    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宫中,所谓程大人也。节等颇得闻知,乃重赂于璜,且胁之。璜惧迫,以球谋告节,节因共白帝曰:“郃等常与籓国交通,有恶意。数称永乐声势,受取狼籍。步兵校尉刘纳及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交通书疏,谋议不轨。”帝大怒,策免郃,郃与球及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

    摘选自《后汉书》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听墙角() 
陈球自己是万万没想到,他前脚刚刚按照他与自己背后众人密谋的计划,将他们暗中准备的扳倒张让、赵忠等人的证据交给伏完,后脚伏完便带着人来捉拿他。当然,幸好刘宏派来查案的人是伏完,换做他人,或许他们根本不能幸免。

    事情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刘郃和阳球的岳父程璜,他不知如何得到了众人密谋的消息,便将此事告知张让、赵忠。宦官虽然自己也时常为了得到皇帝宠信而窝里斗,但他最相信的人却还是是宦官,除非是自己的亲人,不然根本没用,更何况刘郃和阳球只是程璜的养女婿,在知道他们要灭掉所以宦官集团后,程璜会去泄密也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程璜又受到张让、赵忠等人的重金行贿,威胁他如果让谋划此事的人计划得逞,宦官集团被剪灭,那么他们所有宦官都不能幸免,即使程璜是刘郃和阳球的岳父。

    程璜一方面害怕事情真如众人所言,自己纵然是刘郃和阳球的岳父,也不会被对方放过,另一方面,他也不想也不能让宦官集团覆灭,最终他只能“大义灭亲”,彻底倒向宦官集团。在张让、赵忠等人的唆使下,他们一众宦官一起向皇帝控告道:“司徒刘郃这帮人经常与藩国交往互通,有不好的企图,多次宣示永乐太后的声望势力,接受的贿赂很多。步兵校尉刘纳和永乐少府陈球、尚书令阳球交往互通书信,图谋商议犯法作乱。”

    大汉皇帝刘宏听后自然大怒,他以旁藩即位,登基以来各种宫廷血腥经历太多,到了此时,最怕的便是臣子结党,抢夺皇权,图谋不轨。所以便立刻下旨罢免了刘郃的司徒之位,然后又命令司隶校尉伏完详查刘郃、陈球、刘纳、阳球几人罪行,这才有现在的局面。

    本来按照历史进程,阳球此刻正因为他与曹节等宦官为恶,要将作恶的宦官全部铲除,自此与宦官彻底决裂,最终在与宦官集团的政治争斗中败北。从司隶校尉的位置上转为九卿之一的廷尉。当时王甫被阳球斗倒,要对付其他宦官,曹节听到消息,为了自保,进宫和皇帝刘宏哭诉道:“阳球原来是残酷凶暴的官吏,以前三府上书说应当免去他的官职,因为他在九江时的微末功劳,又被提拔任用。像他这种罪过很多的人,喜欢胡作非为,不宜让他当司隶校尉,以免放纵他的暴虐。”皇帝刘宏也未详查,便将阳球改任为卫尉,当时阳球在外拜祭陵墓,曹节吩咐尚书下令传召阳球接受任命,不得耽搁诏书,最终之后阳球等人与宦官争斗里,政治失利,尽皆身死,不少亲族也受牵连。

    其实,如果阳球没有失去司隶校尉的位置,宦官对付他还没有这么容易,毕竟笔力校尉的权利即使是宦官也不敢轻易接招,否则,说不得被其反治。别看廷尉是九卿之一,执掌天下刑狱,而司隶校尉只是次于九卿的秩比二千石的高官,但因为司隶校尉的权利大的离谱,百官皇亲都有监察之权,历史上阳球也正是因为司隶校尉的这一权利,而斗倒了大宦官王甫。

    可是偏偏历史上宦官集团抢先一步就瓦解了阳球的司隶校尉的职位,让他没了政治斗争的最大依仗。没有了司隶校尉的监察权利,阳球就无法直接面呈皇帝检举揭发宦官的违法罪证,因为他根本连皇帝的身旁都不能轻易进去,而无法和皇帝私下打小报告,成功挑起皇帝的注意,他那里能斗倒宦官集团?而历史上,阳球也正是靠着先前在王甫不在,皇帝身边没有外人时,和皇帝刘宏打过小报告后,方能抓捕剪除王甫,不过很显然,现在伏泉所处的时代,历史已然不同了。

    如今阳球却是因为伏泉的出现并没有就此发迹,毕竟现在的司隶校尉是伏泉的伯父伏完,虽然阳球现在也成为了进言中枢的尚书令,但很明显这个进言的权利没有司隶校尉的监察权利大。而陈球前来寻求伏完帮助,与他们一起合谋宦官集团,看中的也正是伏完身为司隶校尉的监察之权,不然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在伏完态度不明的情况下和他密谋铲除宦官,谁知道外戚集团会不会把他们外朝的士人官吏当枪使?实在是他们迫不得已,终归在这京师之中,除了皇帝,也只有司隶校尉能对宦官直接动手了。

    事情终归是这样发生了,阳球、陈球等人密谋的计划,依旧如历史那般被宦官提前知晓,病实施行动,将他们全部斗败,被皇帝下旨抓捕受审理。

    只是,唯一出了变数的却是如今这司隶校尉可是伏完,是根本不理会他们的外戚人,宫内又有皇后辅助,一点也不惧怕他们,也没有出现历史上阳球、陈球等人下狱身死的结局。伏泉命人调查一遍后,便上奏皇帝,说宦官所言不属实,阳球等人并无结党图谋不轨。

    既然派去查案的司隶校尉都这么说了,皇帝刘宏便未打算继续深究,想到伏完的品行,在此事上应该不会说谎,即使刘宏听闻伏完与关系密切,但也就当做徐州同乡的私谊而已,最终宦官费劲心机斗倒的几人都只是被罢除官职,不再叙用,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在伏泉离开京师,入益州平乱后,朝中发生的事情也就这一件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