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145部分

汉末皇戚-第145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仇者,还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稍后,伏泉见这人神情,便已知道再难从他身上问出什么来了,便令人带他离去,自己招呼身边一直聆听审讯的杨洪问话。

    虽然此时知道的贼首甘宁的信息依然不多,但是刚刚那贼人所透露的甘宁使用的伪造的“传”的名字,却是对找到甘宁十分有用。不过,该如何去找,还是需要细细思量一番,否则,消息走漏,说不得被甘宁知道,扔了这假“传”,再换一个身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季休,孤欲传书郡署诸县,查问郡内近日可有名为‘王悦’者入境,君观此策何如?”伏泉问策杨洪道,在他看来,甘宁如何避祸郡内其他诸县,与人交谈肯定不能用真名,用假名的话无疑用他所用的伪造之“传”是最好的,所以让诸县查询县内新来之人,应该有所收获。

    杨洪行礼回道:“回禀君侯,下官观之,此事不妥。一来消息走漏,恐甘宁贼首惊动远遁;二来,如此作为,倘若甘宁遁逃荆州,本郡未捕其人,消息传至其余州郡,君侯颜面何存?”

    伏泉点头,暗道自己操之过急了,连忙问道:“季休之言有理,然如今之事,当以何法可解?”

    的确,杨洪说的有理,伏泉如果真的大张旗鼓的传文诸县搜拿“王悦”,且不说能不能抓得住狡猾的甘宁,便是他们这样正式行文,说不得刚到各县,消息就已经被泄露出去了。而且,如果甘宁真的舍弃了他手下的那帮人,从荆州和益州之间的山野小道,踏雪而行,自己纵然搜遍全郡也肯定找不到甘宁的行踪,到那时候,伏泉被甘宁耍的团团转的消息肯定会泄露出去,对他的颜面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想想看,一个堂堂大汉国的一郡太守,竟然被一个锦衣大盗贼玩弄与股掌之中,这让其他官员百姓知道,肯定会嘲笑自己无能。因此,杨洪才会阻止伏泉如此行事,主辱臣死,在东汉这个视一郡太守为一国之主的时代,郡署下属官吏但凡忠心之人,行事都会维护身为一郡之主的太守,毕竟主君无能,岂不是说他们这些臣子更加废材吗?

    脸露思索之色,好一会儿,杨洪才道:“依下官之见,明里不可搜捕‘王悦’,然可暗中派人细细查访。倘若贼首甘宁仍在郡署诸县,所派之人不需往各县查问,只需于县城之外,各亭、里查访,贼首甘宁素喜锦衣,好美食享乐,必不与其余盗贼相忍,食于荒山野岭类同。今冬雪初降,山林野味绝迹,贼首无食果腹,必往沿路偏僻客舍寻索美食,若如此,必可知行踪也。”

    听了杨洪言语,伏泉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此中深意,看了一眼他麾下的这督邮,心中也是暗暗认同他的话。的确,这甘宁此时也就是个少年稚子,从他在临江的流言风闻来看,现在的少年甘宁就是个爱攀比,喜欢锦衣美食,好颜面的意气少年,和那些世家豪族子弟爱遛狗走马,没事显摆的少年心性是差不多的。

    现在要让甘宁从临江逃到巴郡避难,路上吃干粮之类的不是很好的食物,一日两日还好,时候多了肯定就受不了。就好比如一个人每日都要吃肉,突然开始让他吃素,忍着一天两天还好,如果天天吃素,那肯定受不了,放在现在的甘宁身上也是如此。这时候还是冬天,山野里面能简单打到的猎物几乎就没有,只有到深山里才能打猎到大家伙,不过很显然甘宁现在可没有这时间去打猎,所以只要暗中派人去那些偏僻的客舍打听是否有叫“王悦”路过购买酒食,如果甘宁真的还在巴郡,就一定能找得他的行踪。

    “既如此,此事便依君之言,诸事尽托于君,望君早日寻得甘宁所踪。恩……若是寻得,活捉便可,莫伤及其人性命。”伏泉随后便依了杨洪的建议,将此事全权交给他处理,不过,后来想了想又加了句嘱托。

    “诺!”

    行了一礼后,杨洪正声回道,随即离开,自始至终也没有问伏泉为什么必需要活捉甘宁。因为他心里明白,按照自家太守求贤若渴,惜将如命的性格,肯定是要收服这甘宁的,想想他能够在任柳城令时,就敢收留杀伤官差的关羽,如今成了一郡太守,又怎么不会对他小小年纪就如此难对付的甘宁感兴趣呢?。1

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宁终现身() 
一晃三日而过,郡署搜捕锦衣贼的工作依然在进行着,大概是消息已经走漏,那些遁逃的锦衣盗贼听到风声,有了准备,搜捕工作的进展变得异常缓慢。

    刚开始下令追捕锦衣贼盗后的三日里,伏泉可是搜捕到了七波锦衣贼,而直到甘宁冒用“王悦”身份后的三日里,却只搜捕到了四波贼人,而黄忠那里更是三天只搜捕到两波人,虽然说这样一来,一半多的锦衣贼盗都被追捕到了,但是抓捕的效果差劲,又没有抓到贼首甘宁,这怎么说都不能让伏泉高兴得起来。

    这日,一个消息的传来令得伏泉一愣,枳县附近几县有几处客舍传来消息,近日他们都接待过一位名为“王悦”的客人,个头身材看着和官府所提供的甘宁的个头身材的资料相差不多。只不过,这个“王悦”却是一个嘴角和颏下都留着长须的外貌看着像是已经及冠的青年人,并且身旁还携带一位貌美姬妾,不像是那个“闻名州郡”的锦衣贼首。

    初闻这个消息,不知是伏泉一愣,当他将此事告知随行的麾下文武后,众人也都是不知所错,莫非他们的猜测方向错了,这个“王悦”并非贼首甘宁,而是真的“王悦”吗?两人只不过是凑巧同名同姓,而且这个“王悦”带着家中姬妾前来落脚,就和几位可能孤身前行的锦衣贼首甘宁不同,他并非是甘宁本人伪装的。

    招呼麾下众人讨论无果后,凭着“宁可抓错一万,不可走丢一个”的坚持,伏泉还是根据这几个客舍的地点,推测着此“王悦”的前进路线。从地图上看,“王悦”好像是从涪陵县往西北走平都县,在转道西南入枳县,不过此时这“王悦”却是在枳县遛着弯,东南西北乱窜,像是毫无目的的闲游乱逛一般,行迹有些怪异,让人也有些怀疑,毕竟大冬天的下雪天气,谁会一直无缘无故的四处闲逛游玩呢?

    从临江县到巴郡郡治江州县,走枳县这条道路,顺江而行的话肯定会经过平都县,伏泉走这条道追捕时也正好经过此地。而观这“王悦”经过平都县时间,正好便是伏泉带人沿路缉拿锦衣贼盗之后,而如今伏泉在枳县附近徘徊不动,那“王悦”也是不动,就好像是他一直在跟着伏泉一样,伏泉走,他就走,伏泉不动,他带着姬妾闲游,说不出的让人觉得可疑。

    看来,必须要和这个“王悦”会上一会了。伏泉心里如此想着,最终的结果也是如此,一旦有了怀疑伏泉是绝对不含糊,当下就令度康整合兵卒两百,前往去见这携美游玩的“王悦”。

    冬日的风雪短暂停歇之后,突然又至,当伏泉赶到枳县繁阳乡时,天空便下起了大雪。雪下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还没有停,只是小了些,幸好昨日赶来的巧,不然持一天到这繁阳乡,他和这一起赶路而来的两百兵卒都得遭罪。

    清晨,伏泉无心睡眠,早早就起了,也未出去,简单自己整理后,便在繁阳乡的客舍屋子里打了套五禽戏活动筋骨。然后简单吃了客舍备好的早餐饭食后,便带人去了繁阳乡外守着。据得到的消息分析那“王悦”的行程来看,他应该今日要从官道行走,路过繁阳乡,可能是闲游,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事情。

    此时雪终于停了,站在繁阳乡前极目远眺,官道、田地都被积雪覆盖,远处的里聚也尽被染为白色,遥遥可见一棵棵的树上都披挂着雪团,如琼枝玉叶,随时可能掉落。时闻北风在田野间呼啸而过,带起了一阵凛冽风声,真是一派清冷景象。

    也不知过了多久,前方一辆马车前来,由远及近,当先赶马之人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慢慢驾驭着马匹,看他身上的蓑笠之上,似乎有一层不薄的白雪,显然他已经赶了不小的路。

    观那赶马之人的腰上挎着一把长刀,旁人若是见此,只会当赶路之人防身用的,并不会有异样,可伏泉却不会。毕竟他上过战场,自然知道持刀防身的人和仗刀为祸的人的区别,前者身上你感受不到杀气,而后者,匆匆一瞥便会有无数感觉而来。

    后世有句话叫“文以儒乱法,侠以武犯禁”,文人自不必说,当他们掌权之后,法律便是他们制定的,如何定法当然要向着自己的利益,而武人,如果是武将兵卒,这还好说,但若是那种意气任侠,整日游荡,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手上因此沾了人命,那股杀气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很显然,这赶马之人的身上便是有这股子气息。

    简单的说,那赶马的人身上透露着的不是持刀防身的戒备感,而是仗刀杀人的杀伐气息,他手上的刀不是防身用的,而是为了饮血这才用到的。

    “君侯,此人如何待之?”

    度康走到伏泉身边,小心谨慎问道,入了汉军久了,他就越发感受到汉朝那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不过,除了最初的不适应和排斥以外,他却是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制度,不为什么,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荣华富贵,渴望权利人生。

    如今在汉军,只要度康随伏泉立功,这些东西触手可及,说不得,他也可以凭着军功在汉朝封侯拜相,甚至成为一地大员,这和他以前反叛的初衷根本没有冲突。他以前在板楯蛮族为什么如此反对汉朝,还不是想夺得板楯蛮大权,一统巴郡甚至益州吗?

    现在有了这机会,度康当然积极融入汉军了,和其他板楯蛮一样,慢慢的被汉朝优待政策洗脑了,成为了汉朝的死忠。这个意外结果让最初发现度康变化的伏泉吃了一惊,暗道果然民族政策的优待洗脑真的不错,后世不也是如此,少数民族在政策上的优待,使得大多数少数民族“深深爱国”。而且不止他们,许多原本汉族的国人都为了政策而不认“祖宗”,伏泉记得他前世听闻,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因为高考,班里一半的汉族人民族改成了少数民族,不得不感叹这种政策洗脑的厉害,毕竟有了利益,谁还管其他的,宁愿接受这种洗脑而舍弃一切。

    其实这一点上,度康和历史上东汉被篡权时,无数深受汉恩的板楯蛮族人多么的相似,当灵帝深感愧对板楯蛮族后,减免板楯蛮族赋税,选派良吏治理地方后,板楯蛮人十分感念汉室恩德,直到东汉被篡后,这些板楯蛮人不愿大汉就此衰败,前赴后继为蜀汉的刘备效死,只愿大汉国祚再次延续。

    伏泉当然回道:“速去上前问话,问明身份。”

    “诺!”度康行了一礼后回道,随后便招呼左右十余名兵卒,徒步而去,按刀疾行,迅速到达马车前,将那人撵上。

    远远观之,伏泉只见度康他们先将那马车前后围住,然后握住刀柄,警惕地盯着那马车,特别是驾马之人。度康此时离得较近,但也是小心翼翼,他也是经历过战场的人,当然感受到了这驾马之人的杀戮气息。而且对方还不知道是不是恶名远扬的锦衣贼人,谁知道“贼人”会不会暴起伤人呢?

    那驾马之人毫无防备,骤然被十余披坚执锐的兵卒包围住,最先的反应是往腰间摸刀。伏泉心中一紧,就要下令其他人上前,若是这人撒开马蹄驱动马车,还真是拦不住他。却又见在度康说了句什么后,那驾马之人随即放开了手,两边交谈几句,因相距远,伏泉听不到具体内容,只有一些只言片语随风传来,大概是度康在询问那驾马之人“从何处来”、“姓名籍贯”之类的等等。

    “王悦!”

    一声乍响,突然传了过来,声音不是别人,正是度康所喊。伏泉也被这声音惊到,随即望去,只见度康手握长刀,向后退了几步,又再问“王悦”一些问题,可是之后那“王悦”却不再言语,似乎度康问到了他的一些不愿谈及的问题。

    见此,伏泉顿觉有异,度康还能拦车问什么问题,问得肯定都是和甘宁有关的问题。这人既然不想回答,就肯定有问题,连忙又令兵卒随他前去拦截,同时命人在官道附近看着,如果他是甘宁,就绝对不能让他凭着马车马匹的优势冲出这包围圈。

    来到马车近前,伏泉这才能好好的打量着面前之人,看他身材倒是的确和甘宁有所相像。只是他的头上带着斗笠,脸又低的很深,看不清面容,似乎故意躲开一些,苦思无果,然后他问度康道:“为何喧哗?”

    “回禀君侯,末将问此人籍贯姓名,其只言‘王悦’,后又令其下马搜查,其不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