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199部分

汉末皇戚-第199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等何人?从何而来?”

    “对面诸位弟兄听好,吾等乃将军手下穰军,前方马渠帅战败,吾等特奉命前来取粮,随军出征暴汉援军。”

    随着对面的叛军兵卒再问问题,秦川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如实答复,这些说辞是他们经过如实考量过的,为的就是怕那些叛军会听说一些关于马胡麾下兵卒伏击伏泉失败,甚至自己都被斩杀的消息,因此他倒是不怕对面的叛军能查出什么来。

    在秦川有理有据的说完后,对面叛军响起一阵晃动,随之是里面的人声越来越多,虽然伏泉离得远,听那些声音并不真切,但是猜也猜得出他们是在讨论马胡所部伏击失败的事情,还有就是考虑事情的真伪。

    终于,等了好一会儿后,那边的叛军终于又传来了声音,只听到对面有兵卒喊道:“诸位弟兄稍待,吾家渠帅稍候便至。”

    很显然,无论这些叛军兵卒再怎么没军纪,他们也不敢半夜放其他军队入营寨。

    这时候,他们只能连忙去将自己已经休息的渠帅喊过来了,因为能下令让守卫这外围山寨的军队开寨门的,也只有他们的渠帅黄奇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类似官渡() 
最外围叛军山寨的一处宽大帐篷里,此刻里面正传出一阵阵女人的娇喘声,引得周围巡视的兵卒不断侧耳,纷纷幻想自己是压在那帐篷里面的小美人身上的男人。

    不过,无论他们再如何想入非非,却依旧只敢听着墙角,不敢有任何的多余动作。原因无他,因为这个帐篷是他们这一部叛军渠帅黄奇的帐篷,试问谁敢打其他主意,有其他非分之想,难道闲自己的命活得不够长吗?

    远处一名小卒急速跑了过来,直奔黄奇的帐篷而去,守卫的兵卒并未阻拦,因为他们知道不是遇到大事情,这些兵卒是根本不敢这种时候擅闯黄奇帐篷的,他们可不会认为那小卒是聋子,听不到帐篷里的男欢女爱的声音。

    果然,守卫的兵卒听到帐篷里黄奇的痛骂之声,还有那个他们看到心痒的女人的娇斥声,在传开没多少时候后,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黄奇在那兵卒陪同下,胡乱套着外衣,随便系好后就直奔营寨前门而去,显然,前门应该出了什么变故。

    山寨外,伪装的汉军依旧在等着山寨里的消息,也不知那守山寨的叛军渠帅何时才来。秦川目视左右,此刻他的心情极为放松和兴奋,因为按照他对这些守卫粮草的叛军的认知,只要不是汉军这里出了纰漏,那伏泉的计划一定可以成功。

    至于所谓的纰漏,最大的可能便是自己身边这十几个叛军降卒,秦川可以看见他们之中,有的人脸上都有不少的汗珠滴落。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因为这代表他们紧张,而人一旦紧张,说不定就会出现其他事情,所以他才会目视左右,一直盯着他们,既是监视他们,也是告诫他们。

    众人等待其实没有多少时间,但是在他们心里却是漫长无比,最终,在前方山寨又传来一些声响后,随着叛军渠帅一声“吾乃黄奇,对面何人”,这才让众人心中稍安,终于有了结果了。

    秦川听后立即回道:“黄渠帅,在下秦川,特封将军之令前来取粮出征。”语气里,秦川明显带着一丝敬重的意思,因为秦川也是在黄穰、马胡旁呆过的人,自然也知道一些黄穰的事情,似乎对面的黄奇是将军黄穰的远房子侄辈,想到这黄奇的事情,秦川心中一阵冷笑,暗道此番功成不远矣。

    据说这黄奇也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其实没有多少真本事,能成为叛军渠帅也是因为他和黄穰的关系。不然,像其他黄穰的族人,因为靠着黄穰的裙带关系,多数都是在前线掌兵的大将,手下也都是有数千人众,哪像这个跟着沾光的窝囊废,被派来后方看守粮食。

    的确,在后方看守粮食也是大军的重中之重,但是那也是对整个看守粮食的守军的统帅而言的,对比黄奇这种就带着几百人把守外围营寨的小渠帅来说,明显就是找个地方打发这类窝囊废而已。毕竟,在后方他即使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叛军其他人看在黄穰的面上都不会过问,而在前方,这窝囊废若是做错事情,引得大军失利,即使黄穰想保他,估计也得考虑会不会动摇黄穰自己在叛军中的地位,因此,才会把这窝囊废打入后方。

    对面的黄奇听到秦川报了姓名,明显一愣,暗道这人怎么来了,不是刚刚才得到说马胡战败身死吗?这秦川是马胡手下,怎么突然又来屯粮处取粮食呢?

    种种疑问在黄奇脑中浮现,不过他虽然有所生疑,但是却没往秦川已经投降汉军这里想,毕竟他们也是刚刚得到黄穰处传来的消息而已,谁也不会想到汉军能这么快赶来,而且目标直指他们的屯粮处。毕竟,这屯粮处的位置,叛军可谓是藏的隐秘,当时确定在这里屯粮时,他们可是把附近数十里全部清理一遍,百姓全部裹挟,即使有逃掉的,至今也躲在深山或者其他郡县不敢回来,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汉军侦查到呢?

    想想也是,在古代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侦查到敌方的屯粮后方,那得是运气中的运气才能做到的,不然的话,那也只能干瞪眼。

    就像真实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若没有他那至交好友的许攸,为了义气泄露了袁绍的屯粮之处在乌巢,恐怕就是曹操再怎么神武,也只能因为无粮而兵败。不过人家最终却是胜了,毕竟有了许攸这个外挂似的运气,可是所谓好人不长命,许攸为了好友背叛了另一个好友,最终也被自己最后一次帮助的好友给杀了。

    若是许攸知道自己会有此下场,不知道还会不会决定泄露袁绍军情,终归袁绍没负他,是他自己背离。至于历史上说袁家人抄了他的家,许攸负气离去纯属无稽之谈,毕竟一方面许攸说到底也是南阳名士,袁绍的老班底出身,要动他不过问远在前线的袁绍,谁敢直接动手?另外除非许攸自己傻了,明知道自己家人亲族被抄家后都在邺城,不先施法解救家人,反而去投曹灭袁,难道他就真的忍心亲族在他投曹消息传出,被袁家人全部杀死吗?

    而许攸投曹,最根本的原因除了他重义气以外,也只有他是河南人,不忍心自此以后河北人打压河南人,真的站在河南人头上的缘故。毕竟袁绍成为北方霸主后,极力再扶持河北人,虽然从来没忘了他那些河南老兄弟,但在袁氏政治集团里,地位是越来越低,也正是已草拟导致河南人集体离开,因为他们在袁氏集团的话语权越来越低。

    而最终河南人集团集体选择离袁投曹,也是袁绍默许,毕竟曹操说到底当时还是袁绍面前唯首是瞻的小弟而已,再加上他本身也属于河南人,治下也离河南较近,让河南人去他哪里,无非是壮大袁家的附属政治集团而已。

    只是,袁绍恐怕怎么也没想到,当时的扶持之举,最终导致的却是为自己覆灭埋下了祸根。

    人,总是会随着势力壮大而野心增大,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有野心的人……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戏码() 
消息不灵通,再加上伏泉又特意让麾下兵卒假扮叛军,黄奇再怎么想估计也想不到汉军会突然袭击叛军屯粮所,而且又有他曾经见过几面的秦川为向导,当下便已信了,稍一考虑便决定开门。

    随着黄奇喊了一声“开门”之后,得令的叛军立马打开寨门,自始至终那些叛军兵卒也未对这么晚黄穰派人来取粮食起疑。

    毕竟一方面黄穰麾下叛军兵卒多是操练不多之辈,哪有什么正规的训练,就看他们夜里军营都不是实行宵禁,从将领到兵卒都肆意作乐,这军纪能指望他们认真对待可疑人员吗?

    另一方面,这些叛军兵卒也未想到对面是汉军前来偷袭屯粮地的人马,加上虽然深夜取粮有些不妥,但是他们也接待过夜里前来取粮的兵卒,只不过都是数百人左右,没有这次汉军的两千余人的人数多而已,对此他们也是早已见怪不怪了。

    更何况此次汉军前方带路的还是以前押运过粮草的十几名叛军降卒,对那些守门的叛军兵卒而言也是熟面孔,种种原因相加,让得汉军得以顺利入寨。

    综合之下,驻守山寨的叛军倒是对这些深夜前来取粮的兵卒,没有太多起疑,否则,换了一支稍稍训练的正规化军队,早就要将对面要闯寨的兵卒细细盘问,并且可能得等到天亮确认之后,再让他们入寨子。

    “滋、滋”的寨门开启声传来,秦川便带众人进寨,伏泉亦随着众人如同普通叛军兵卒一样,大摇大摆的入了山寨。

    进入山寨后,一脸酒色之相的黄奇便主动和秦川打着招呼,言语里却是询问秦川,前番马胡被汉军击杀的经过。

    秦川令身后兵卒继续行军,自己却是笑着应对,只将马胡受黄穰命令后,伏击汉军的经过节选了部分内容说了出来,其中汉军在伏泉的指挥下进行了反伏击,甚至将马胡因为大意被汉军射程刺猬的结果也说出来了。

    话语里,早又准备秦川说的是七分真,三分假,他故意隐去自己逃跑投诚的事情,以及那些誓死要消灭汉军的弓弩手被汉军合围击杀的事情。遇到不能说详细清楚的,则一切都往汉军身上推,只说汉军弓弩凶猛,自家兵卒武器装备不如,故有此败。

    “撅张强弩?却是厉害之极,当日奇随将军围攻舒县,那暴汉狗官陆康便是令城上床弩、撅张弩齐齐发矢,方圆数十里内吾军竟无立足之地,真乃利器也。可恨此等利器不在吾军,否则,那陆康贼子如何守得住舒县?”黄奇似乎被秦川话语挑出心事,如同倒豆子一般,不断诉苦。

    从黄奇话语里显然可以看出叛军即使靠着蝼蚁附城的战术,可是在武器装备都不如汉军的情况下,没能攻克舒县,反而损兵无数,由此看来,那陆康也是能力不俗之人,应该不像赵凯那样的酒囊饭袋。

    “是也!是也!马渠帅便是不知那狗官伏泉阴险,带兵冲锋,反为汉军已强弩射死,端是死得不值。”秦川说这话时,伏泉正好从秦川身边经过,闻言狠狠得瞥了眼刚才辱骂自己的秦川,虽然知道这是他为了掩护大家行军而故意说得,但是还是让伏泉心中有些不爽。

    对于伏泉有些愤怒的眼神,秦川自然选择了无视,现在局势紧迫,他可不信就因为自己迷惑敌人的一句话,伏泉会那么没有气度。若是这点气度都没有,那只能代表他这次投诚跟错了人,不过显然这是不可能。

    两人之后又谈了许久,主要便是围绕在汉军比自己的装备武器都是强的太多的感慨,秦川只随着黄奇感叹自己军队没有强弩这等利器,甚至人人都凑不齐一件甲胄,有的兵卒依旧在用木棍作战,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器。

    这样的军事对比,即使叛军有着汉军数倍的人数,但是在武器装备上的劣势以及叛军训练不久总体战力不高的原因,都让他们对硬碰硬攻击官军有了一种害怕的心理,显然伏泉几番以少胜多,攻克人数远超他麾下军队人数的城池,已经让不少闻得消息的叛军将领兵卒心理对汉军有了一丝惧怕。

    后来,黄奇又聊到了秦川所带兵卒装备齐全,不似一般军队后,秦川赶紧说道这些都是将军黄穰手下的心腹穰军后,这才解除黄奇的疑惑。毕竟,“穰军”看其名字就知道,这是以黄穰命名,叛军之中能用贼首黄穰的名字命名的军队,也只有整个叛军都知道的黄穰亲卫军可以如此了。

    这也是黄奇没有太多怀疑的原因,因为叛军上下都知道,黄穰那五千余在叛军里精挑细选的“穰军”,身为黄穰的中央亲卫军,自然装备不会差了,反正人手一身甲胄和武器,即使全军都不足,也要将他的“穰军”供应完全。

    因此,黄奇对于这支看着就有精锐之气两千余兵卒,没有太多怀疑。在他看来,能有这支军队的气势和装备的,只有训练有素的汉军或者黄穰那支从起义起,历经大小数十场仗,在站火里所训练的“穰军”能有。而现在,汉军明显不可能这么快来这里,应该都在舒县防守的,那么剩下的可能也就只能是他们是叛军的精锐“穰军”了。

    想通这点,黄奇对于秦川是更加殷勤,后来等秦川要跟部队离开,还直接把秦川相送到山寨后门,言语里更是热切不已,仿佛和对方是多年不见的老友一样。

    秦川见此也是心中了然,他明白这黄奇是以为自己在马胡死后得了黄穰信任,为了让他能够剿灭汉朝援军,知道普通兵卒不行,甚至直接拨了近半“穰军”给他支援,可见黄穰对他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