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2部分

汉末皇戚-第2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勃海王妃的亲侄女。

    汉时世家大族联姻十分平常,伏氏和宋氏两个新贵外戚世家,相互联姻,以应万全。但对于此时的伏泉来说,和宋氏沾上关系真的要命了。不行,自己必须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他可不想刚穿越就被人砍头,只是自己一个十二岁的年幼童子该怎么应对呢?

    “泉郎君,夫人来看你了。”院落外,熟悉的家仆声音传来。

    夫人?自己的伯母,桓帝女阳安长公主刘华。想到伯母的身份,突然伏泉眼前一亮,自己的性命得靠她了。

    出门赶紧迎接伯母,此时她已到庭院里,立马以母子之礼叩拜。

    刘华俯身扶起伏泉,关心地道:“檀奴摔下马来,伤病初愈,不需如此大礼。”

    檀奴是伏泉小名,自己前世参加骑术俱乐部,不慎摔下马来,正好魂穿了同样练习骑术,摔下马后昏迷不醒的少年身上,想来是巧合吧。

    伏泉说道:“多些伯母挂念,那点伤势并无大碍,只是脑袋现在还有些疼。”

    刘华听闻,笑道:“你无事我便放心了,这些日子可让我和你伯父牵挂的紧。你父就你一个独子,你若出事,让我们如何心安,以后千万不要再任性了。”

    “孩儿不孝,让伯父伯母担心了,只是……”说话时候,伏泉停顿下来,看了一眼刘华脸色,使劲替自己挤下几滴眼泪,大哭着就是不再言语。

    刘华看伏泉大哭,心里急迫,循声问道:“檀奴别哭,出了何事,速速与我道来。”

    伏泉不理会,依旧大哭。

    这下刘华急了,他与伏完少时成婚,开始无子,伏完兄长遗留的这孩子,他们收养一直当成心肝,说是养子,其实与亲子无异。见伏泉哭声不止,立即把他抱着怀里,轻轻拍打脑袋,细声说道:“到底怎么了,檀奴快说,莫让吾再担心了。”

    知道已经到了火候,他这才说道:“摔马之前与好友在酒楼吃酒,无意听到有人密谈,说要告姑父谋反,还要杀了曾姑父曾姑母亲戚全家,檀奴听后十分害怕,不知如何述说,骑马时心思慌乱,不慎摔倒。”

    “什么?”刘华听到伏泉说到告曾姑父谋反时,心里便是大惊。

    伏泉的曾姑父还能有谁,只能是她的亲伯父勃海王刘悝,想当初自己嫁给伏完,伯父因与伏泉父亲的关系,在其中出力甚多。现在有人要告他谋反,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有人要以此做文章,掀起新一轮的宫变?

    刘华毕竟是经历了桓帝一朝的后宫女人,深知天家多事,听到有人诬告伯父谋反,第一时间就想到里面有内幕。毕竟想想他那没生出儿子的父亲,杀外戚后,连续换了三任皇后,把外戚宦官和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现在有人告他亲弟弟谋反,会不会是居心叵测之人要借先帝亲弟,在新帝面前搞事情呢?

    “随我到屋里细说。”顾不得礼仪,刘华拉着伏泉就进了屋子。

    —————————————————————————————————————————————————

    射虎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

第二章 伏完() 
屋里的一番对话,已到终了。

    刘华跪坐在主席前,心里已经是不淡定了,伏泉说得虽然模糊,但是她已经确信。现在是多事之秋,自己那堂兄弟年幼继承大位,和父亲一样宠信宦官,只是却没有练出父亲的手段和心性。

    如果此时真有人在朱雀阙写字之后,诬告伯父谋反,以自己那信任宦官的堂弟性格来说,很有可能一怒之下就杀害自己伯父,这计策真是毒计。能想出这计策的人一定是对堂弟极为了解之人,莫非……

    “那两人说话时一人自称段司隶家仆,那另一人呢?”刘华皱着眉头问道,她要判断到底是谁。

    伏泉说道:“那人倒没说,只是吩咐段司隶家仆一定要速办这件事情。不过我看他面色白净,声音尖细,与舅姑召我时,在宫里见到的寺人无异。对了,那家仆曾呼唤王公。”

    果然如此……

    刘华心里说道,等伏泉说完便已起身,让他在家待好,今日之事,除了她与伏完,不要与其他人提及。除非等她允许,不然连宫里的那位舅姑也不要提及。然后,便匆匆离开了,

    段司隶即是段颎,字纪明,汉代不直呼人姓名,对于官员会在姓后加对方官名、地名称呼。寺人便是宦官,而宫里当得起王公称呼的也只有王甫一人,清楚知道知道这件事情发展始末的伏泉,故意演了一出戏,好让自己那自小便是宫廷争斗里走出来的便宜伯母猜测出来。

    他相信自己已经把底牌都告诉刘华了,这位长公主要真没手段应对,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前身的记忆里,这可是遇事一出手就要你命的主。

    本来他还有一位大汉皇后的从母宋氏可以投靠,她是自己母亲的族妹,母亲虽是旁系,但两人自小也交好,母亲死后,其成皇后,时常会招呼自己去宫里游玩。只是自己毕竟是个孩子,与她说此事,不知道这个才当皇后没几年的便宜从母能不能信自己,而且皇宫里人多嘴杂,万一消息泄露,指不定出什么事情?

    相反,找自己的便宜伯母是最好的。历史上这位看着低调,其实该有的手段都有的,不说她在家里把自己的伯父治服的死死的,就说自己那未出世的堂妹,根本不是她亲生的,竟然也能被她收为嫡女,送进皇宫,最后还成了皇后,这其中没有她这个桓帝长公主的功劳,谁会相信?要不是东汉亡国,指不定伯父伏完又成了一个专权的外戚大将军。

    一连三天,刘华皆在家里,问了家里的婢女,皆说女君并无异常,心里好奇,不会这位伯母这么一点政治手段都没有吧?

    这日早上,伏完知晓伏泉伤已无大碍,让苍头传了话来令他去前堂考校经学。

    伏泉稳稳跪坐在铜镜前,婢女为他细心梳头,后将黑发分作左右两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羊角,这叫总角,十五岁束发前的童子皆作此打扮。他脸拉得老长,一个现代人绝对想象不到长时间勒紧发根会是如何的痒,还容易脱发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忍受的。

    “少主,君侯传了话来,让你今日不必去后院请安了,早点直接去前堂习书,与其他小郎君一起考校经学。”这年幼小婢叫夭儿,是母亲留下的婢女,比他大了快十岁,一直伺候伏泉,与他很是熟悉。因为伏泉虽然住在伏完家里,但论理他早应该单独成家,有独立生活行驶自己钱财物品的权利,夭儿是他私婢,理当称他少主。

    伏泉拍了拍大腿,抱怨说道:“夭儿姐姐,快些,待会去了晚了,伯父问起来,我只能把过失推到你身上了。”

    夭儿手上还在扎结,听了伏泉话语,嘴里则轻笑道:“是不是少主又未看书,待会故意去晚,想逃过君侯的考校,却推在婢子身上。”

    “夭儿姐姐真是聪明,不枉是母亲留下的贴身婢女,有夭儿姐姐在,真是我的福分。”

    伏泉嘴巴开始甜言蜜语,夭儿脸上一红,羞怒道:“少主不知羞,待会我们迟些去便是了。”显然,这女孩早已习惯,可碍于主仆身份不敢妄言,只能忍受伏泉的无赖行为。

    “耶,伯父什么都好,就是太古板了,人家伤刚刚好还要考试,累死了。”

    耶?考试?夭儿对于这些天少主嘴里冒出的新词已经免疫,不在言语,低头细心为伏泉打扮装束。

    时间磨蹭了很久,用过餐后,夭儿领着伏泉来到前堂,伏完正在考校他两个堂弟学问,他们分别是伏德、伏雅,都未扎总角。刘华也是厉害,两人成亲时肚子几无动静,后来竟然一连两胎男孩,看她样子还可以继续生育。

    伏完乃是侯爵,实际任的是辅国将军的虚职散官,很是清闲。因是亲叔侄,他容貌上和伏泉相似,只是他更苍老些,颏下留着三绺长须,更有学者气息。他看了伏泉进来,挥手让伏雅下去,看着伏泉说道:“怎么又慢了?”语气里有些怒气。

    伏泉乖乖上前以父子之礼叩拜,并不言语。

    伏完语气稍缓,右手虚托,淡淡地道:“起来吧。”

    伏泉这才起身,说道:“早上所食肉食不干净,来时坏了肚子。”

    开玩笑,前世没少逃课的伏泉,想起理由来多的是合理理由。

    果然生性谨小宽厚的伏完关心的问道:“现在如何?需不需要找些医工来看看?”

    “多谢大人关心,小子已好多了。”

    “既然身体不好,那便改日考校吧。”

    伏泉行了一礼,转身回到自己位置上,他看到其他两个堂兄弟看到自己又耍了无赖,逃避考试,纷纷闹腾起来,嘴里嘟囔着不公平,不过很快就被伏完镇压了。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等到伏尊被伏完拉去讲课时,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紧接着门口传来声响,刘华便来了。

    伏泉和几位堂兄弟赶紧出来行礼,他感觉刘华把堂里的众人扫视了一眼,然后才说道:“檀奴随我出去,你们好生念书。”

    “诺。”

    ————————————————————————————————————————————

    汉代儿童总角:八九岁到十五岁束发前的童子黑发分作左右两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羊角,即为总角,总角之交的意思便是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苍头:即奴仆,因头包裹青巾,号为苍头?。以清巾裹头而得名,战国系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

    大人:汉时对父亲的尊称,主角幼年丧父,称呼从父为大人也是一样。

第三章 郑飒() 
出门后,早有苍头备好马车。汉代的马车已经从早期的立乘高车演变成现在的坐乘安车,立乘,顾名思义,就是站着坐车,乘车时还讲究扶轼俯首之礼,保持端正的姿容。至西汉中期后,开始讲究舒适、享受,不再拘礼,坐乘安车才渐成风习。东汉以后,就无车不坐乘了,更有“贵者乘车,贱者徒行”的说法,所以出门乘车与否标志着人的身份的尊卑。

    伏泉随刘华上车,后者对马夫说道:“去百味坊。”

    上了马车,伏泉并不安分,这是他伤好后第一次出门,看什么都很新鲜。才走了不远,伏泉就已经感受到了后世堵车的场景。

    街道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其中有豪门子弟、官宦人家,又有商贾富豪、仕女小娘、奴仆小厮乃至游儿乞丐,坐着马车走走停停,好生让人等得急切。不过整齐的建筑、宽广的街道,道路两旁一排排槐柳相衬,倒也让伏泉不禁暗叹古人在城市规划方面亦有独到之处。

    一顿颠簸之后,伏泉看到一家食肆,上书“百味坊”,终于到了地点,自有苍头上来扶他下马。

    食肆颇大,类似于后世的酒楼,其楼高数丈,长十余丈,皆由百年大木建成,雕梁画栋,显得恢弘,气派非常。前来喝酒的人很多,都上到高楼聚餐,伏泉本想登楼,结果看到一个小厮热情地对刘华一揖,将两人带向后院。

    心里疑惑,进了食肆不上高楼吃饭,去后院干嘛?走进之后才暗道,原来这家店是别有洞天。后院有十数幢小楼,外表看着平平无奇,楼前都有一二娇俏小婢倚在门前张望,她们淡施薄粉,容颜清秀,虽然不是个个天姿国色,但看着也十分可人,心想难道古人便有了迎宾礼仪小姐不成?

    被小厮带到一幢楼前,楼里传来一阵丝竹管弦声,很是动听,小厮告辞,门前两个小婢上前向伏泉两人行了一礼,便引两人入内。

    进入之后,才发现小楼里装饰奢华,香气四溢,伏泉才明白过来,看来前面那座气派非常的高楼是接待一般宾客的地方,后院十数幢小楼才是招待贵宾之所,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私人会所性质,专供贵宾谈论私密消息,保护隐私的地方。看来论起吃喝玩乐来,古人今人都差不多,不然何以有这种掩人耳目的地方,如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

    走到小楼里间,随着婢女打开房门,便看到一个白面无须的男人,正跪坐在包着青缘的蒲席上,欣赏面前舞伎翩翩的舞姿。

    此时,那人听到开门声,随即转头,看到刘华后,急忙起身,行礼后笑着说道:“奴婢见过阳安长公主。”

    奴婢?莫非是宫里的?看他样子难道是个寺人?

    刘华右手虚扶,示意对方起身,同时说道:“郑常侍何必拘礼?阳安早就嫁出了宫,何况父皇也已仙逝,不需客套,起来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