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450部分

汉末皇戚-第450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曹操也在伏泉入京后,主动挂印辞去典军校尉的官职,待在家中很少出门,这番避祸,终于没让伏泉派人上他家门捕捉逆贼,算是逃过一劫。也正是因为如此,无官无职,性命无忧的曹操,才能这般和张邈私信往来不被发现,否则要是换了周毖、刘岱几人,估计信还未送到他们手里,就被伏泉特意安排的监视人员给拦下了。

    “未有,想来信件尚在路上。”张邈摇头,而后又有些悔恨“若是当初听元伟之言,逗留兖州观望局势,何至有今日之窘境?”

    随着张邈这话一出,在场其他几个带兵前来助阵何进、袁绍的地方长官,也跟着附和起来,若是早知道何进、袁绍不成事,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两人的书信,带兵而来了。

    本来按照他们的想法,何进身为大将军,就算之后有人查起,他们也完全可以用大将军诏书来顶锅,为他们带外兵入京找到合法名义,可是万万没想到,现在何进竟然被定为逆贼,叫宦官蹇硕给杀了,这下子直接就让他们这些根本还没参与到雒阳病变的人,彻底坑死了。

    若是说他们已经参与了这场兵变,兵败罢官,身死族灭,那也就算了,可现在他们按理也就是违制而已,最多也就是皇帝言语惩戒而已。然而,他们原本身上引以为傲的党人标签,现在确是成了催命符,在场之人除了张邈还有些不舍自己的“八厨”标签外,其他人都恨不得立即和党人断了联系。

    如果原本没做州郡长官,那他们自然不会舍弃党人身份,就算是大汉朝廷再兴起一场党锢,他们依旧可以忍受,坐等新的党锢解除的时机的来临。可是现在,你说要让这些已经在州郡刺史太守位置上做了不少时候的人,让他们罢官,继续在家做个不能出仕的党人,谁会愿意接受这个事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这个道理,官僚集团一旦习惯了掌握权利的滋味,再让他们失去权利,那无疑会要了他们的命。

    这正是如今缩减版的关东联军的现状,如同贾诩所料,进退不得关东联军的地方长官其实都在彷徨,接下来如何行事。

    其实,本来就算何进死了,他们没有正经名义入京也没事,只要他们赶在袁绍拥立刘辫被灭前,将各自的援军安全送入雒阳,帮助袁绍平稳中央朝廷局势,他们也不至于如此被动迷茫。

    只是,无论如何他们也想不通,伏泉带着两万步骑怎么能从比他们行军路程更远的凉州,到达京师雒阳比他们还快?要知道,他们之中,乔瑁和张邈等人的地盘,可是毗邻司隶地区的兖州,甚至陈留郡就在虎牢关正面,然而就算这样,还是被伏泉一支轻骑赶上,实在让他们想不通。

    若非是伏泉用骑兵赶在他们之前拿下雒阳,掌控司隶,并且派精兵扼守虎牢关、孟津港,他们何至于如此狼狈,望关兴叹。

    他们知道,如今的局势,实在是让他们有些进退不得,所以他们才会聚集在虎牢关外,虽然他们有外兵行军入京之实,却并无任何叩关入京,大不敬的动作。

    这一世,没有了讨伐董卓的诏书大义,又出现袁绍拥立刘辫这样的谋逆大案,他们这些党人和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无论怎么选择进退,好像都改变不了宋太后和伏泉一起,代替小皇帝执政权倾朝野的局面。

    现在,对他们来说进也不是,没了何进和袁绍,他们连叩关入京的大义都没有;退兵的话,大汉制度明确就有无诏地方州郡长官,不得随意越界出兵的规定。虽然这之中,也有人因为临近郡县有乱而越界出兵未被治罪,但他们可不属于此列,如果退兵回各自州郡,明显会被朝廷治罪,而以他们和袁绍、何进的关系,显然不会轻易揭过此事,少不得最起码要被罢官。

    对于这些关东联军的州郡首领而言,若是退兵被治罪罢官,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们好不容易有今天,又怎么能够失去今天到手的成果呢?

    所以,最终一番商讨,他们决定就聚兵在关外,等待中央朝廷的意思,再决定是和朝廷死磕,还是顺从新朝廷。

    帐外传来一阵吵杂之声,引起了在坐诸人的注意,纷纷向外张望,思索出了何事。

    “报!”

    一声长喝传来,紧接着便见一名兵卒跑入帐内,众人细望之,却见是乔瑁放在帐外,保护中军营帐安全的亲兵心腹。

    乔瑁见了来人,有些烦躁道“尔为何来此?若是袁伯业来此,便说吾偶得疾病,不便见客!”

    袁伯业,乃是山阳郡太守袁遗表字,他乃是袁绍堂兄,豫州汝南郡汝阳县人。以原本汝南袁氏的政治实力,他的仕途自然是极好的,刚刚出仕便出任前汉国都长安县县令,而后在官方所谓任期内政绩斐然的评价下,立刻出任山阳郡太守,这次袁绍劝何进命令外兵入京,作为袁绍堂兄,袁遗自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带着郡内兵马入京帮助袁绍勤王了。

    不过,袁遗和在场众人一样,被京师的局势搞的措手不及,谁也不明白浸透大汉中央官场多年的何进,怎么那么快就被刚刚得势不久的宦官蹇硕搞死,还连带着袁绍被迫起兵拥立刘辫,最终又被不知怎么赶到的伏泉击败,使得袁遗只能和众人一样,望关兴叹。

    其实,众人也不是不可一战,毕竟大家带来了也差不多数万人马,人数上可比虎牢关守军多,这也是这些日子以来,袁遗不断游说众人和他一起猛攻虎牢关的原因。

    只是,袁遗身为汝南袁氏族人,面对袁绍叛逆,汝南袁氏有覆灭之危,如此舍命攻虎牢,他们理解,然而若是让他们随袁遗去冒险,那他们就得掂量掂量了。

    对于除了袁遗以外的人而言,就算不考虑虎牢关本身独有的天险,他们即使靠着强攻,攻下虎牢关有什么用?

    手上没有出兵大义,他们就算到了雒阳,面对朝廷在雒阳城内的大军,也是毫无用处,更何况是一旦他们真的这么做,天下肯定会源源不断出现的勤王军队,换句话说,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谁会陪袁遗送死,会汝南袁氏陪葬?

    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帮助袁遗的准备,这也是乔瑁对亲兵发火的原因,实在是原本袁遗这个众人都要巴结的汝南袁氏人,现在已经成了他们都厌恶,不敢接近的人了。

    就算在场众人不少人原本都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但现在的情况下,想让他们为可能要彻底掉入大汉官场神坛的汝南袁氏续命,为它力挽狂澜,无疑是不可能的,人都是自私的,既然他们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办法保住官位,那又何必冒险为别人而战呢?

    左右袁绍、何进都死了,他们投顺新朝廷,倒也是无可厚非。若是有人因为他们投顺新朝廷,而骂他们背离故主,不为故主报仇什么的,他们也不在乎,时局如此,谁能对付如今大势在手的伏泉呢?

    。

第六百六十二章 尔等尚为汉臣乎() 
乔瑁以为帐外喧哗的声音是袁遗所为,和在场其他人一样,对袁遗想着能躲则躲,能避则避,毕竟他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对袁遗这个袁氏族人,他们还是得留些颜面的。

    “袁伯业真不知好歹,吾等身为汉臣,岂可破虎牢关而入?”随着乔瑁话落,当下便有一人,接着乔瑁的话,不失时机的讥讽起来。

    “是极!是极!臣子岂能作此犯上之举?”另有一人点头附和着,而后颇有些懊悔道“早知今日,当初便应学黄豫州,忠于国事,勤政于州署不出!”

    眼见众人推崇黄琬,乔瑁在心里不由暗骂一声老狐狸,什么忠于货事,勤政无暇出州郡都是虚的,恐怕这位党人老者,早就看出何进、袁绍二人成不了事,所以压根从一开始就没想参与,自然也就不会出兵援助,待在豫州不动弹了。

    黄豫州自然指的就是黄琬,在先帝刘宏重设州牧后,他可是除刘虞和刘焉这两个宗室州牧外,唯一一个被立为州牧的异姓党人,如此来说,也可谓是党人中的异类。

    本来,在何进手书以及袁绍的催促下,按道理像黄琬这样的党人高官,应该毫不犹豫的带兵入京,帮助他们党人完成大业了,结果这黄琬倒好,根本不听何进、袁绍之令,死活待在豫州不出来。

    自然的,这如今在虎牢关下懊悔的人里,就少了他了,同样也让乔瑁等人嫉妒怨恨不已,若是可能,他们若是猜出今日结局,也绝对不会参与这件事情的。

    不过,和乔瑁等人所想的不同,帐外喧哗之声,却并非是因为袁遗的缘故。

    只听,那亲兵回道“禀使君,朝廷使者已在帐外,当何如?”

    “嗯?”闻言,乔瑁面露兴奋道“快,诸君速随本官迎天使!”

    “诺!”在场众人也是神色一松,毕竟,他们等的就是朝廷派人前来,这样他们才能下定决定之后如何,总是这样不进不退耗在虎牢关外,他们其实也是早就受够了。

    心中怀着一股忐忑、却又有种莫名期待的心情,众人来到营门口,路上,他们也碰到了同样赶来的袁遗。

    然而,以现在汝南袁氏势微的局势来说,众人也只是对袁遗简单打了招呼,再无昔日都恭维在袁遗身边,十分巴结的样子,这确是让袁遗愤懑不已的同时,又感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想当年,汝南袁氏在政治上从非皇戚士族崛起,到一枝独秀时,天下里的门生故吏是如何想方设法和袁氏拉拢关系的?

    现在,随着袁绍、袁术谋反,牵连一大批袁氏族人和门生故吏后,往日里袁氏的忠贞之士,立马翻脸不认人,这些天被他们针对的遭遇,也已经完全让袁遗看透了。因此,对于他们的态度,袁遗再愤怒也能忍受。

    本来,袁遗在得人禀报,听闻朝廷派来天使传旨时,是根本不想出来的,毕竟以他的身份,无论如何,结果也只有一个,就算没证据证明他参与到袁绍、袁术谋逆的事情,但是以他和袁绍、袁术的血缘关系,很显然,朝廷即使不治他死罪,也肯定会让他的仕途终结的。

    不过,抱着最后的幻想,虽然他知道乔瑁等人的心思,但此时他的心里,却依旧希望朝廷下旨判乔瑁这些人为逆贼,然后派兵攻打,这样才好逼得这帮家伙走投无路之下,和自己合作,攻虎牢关,去雒阳寻那微小生机。

    远远的,众人便看到一名年轻的小宦官,带着十数兵卒,正站在营帐外,军营之中,本就防卫严格,更何况乔瑁等人,心里可是十分恐慌,自然更加防备。他们安排的都是心腹之人守寨,就算对方是天使,没他们的命令,也进不来,否则便是刀兵加身。

    那年轻宦官和手下十几名兵卒知道关东联军军营情况后,也不摆中央朝廷的架子,很识趣的在营帐外等乔瑁等人,他们可是收到伏泉严重示意,能不刺激这些地方长吏的神经,就不要刺激,伏泉可不想真的逼这些人动刀兵,最后酿成关东州郡糜烂的惨剧。

    “恭迎天使!”

    由乔瑁带头,在场众人纷纷向那传旨的宦官行礼迎接,他们有不少人也是佩服这年轻宦官胆大,从见到那年轻宦官开始,就一直见这宦官镇定异常,这可真是不多见,只能说他胆大。

    而原本应该十分痛恨宦官,恨不得将他们全部诛杀的张邈这些党人,此刻心里却是没了这份想法,他们的眼镜都是十分期盼的看着那年轻宦官手中的诏书,现在那是他们能否保住权利和官位的决定者。

    然而,出乎众人预料,那年轻宦官不仅不怕他们这些意向不明的大军,反而还对他们严词喝问道“在下出京前,骠骑将军遣吾问诸位,尔等为汉臣乎?”

    “……”众人脸色一变,纷纷面面相觑,不知这宦官所言何意,摸不清状况,他们索性就装糊涂没听见,一时场面有些寂静。

    见此,那小宦官又语气捉摸不透的重复道“骠骑将军问诸位曰,尔等为汉臣乎?”

    这下,也由不得他们再拖延了,只见乔瑁当先行礼回道“天使回京,代吾等容禀伏骠骑,吾等为大汉长吏,自当为汉臣无疑。”

    “善!”年轻宦官点点头后,笑道“既如此,诸位引路,今当往营内宣旨也。”

    “请!”众人闻言这才欣喜,由乔瑁作头,引着那宦官入内,一路之上,再无波折,很快便到了营内。

    看着这些地方长吏的惶恐模样,那被派来传旨的宦官,心里别提多得意,暗道伏骠骑所言无错,这些带兵屯集虎牢的地方长吏,别看现在威风,其实心里也是怕的要命,因此才会有伏泉让他宣旨之前,先恐吓一下对方的事情,为的就是先声夺人,验明对方态度,让他们开始就投鼠忌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