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452部分

汉末皇戚-第452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仅仅是西园兵,此刻雒阳城内,大部分宫门禁军,甚至虎贲军、羽林军等,也都被伏泉一一拉拢替换了。

    不过,相对于西园兵而言,毫无疑问,对付其他军队,伏泉的手段温和了些,毕竟对于西园军,伏泉可是全数替换的,一个蹇硕的旧部都没留,至于原因,还不是他忌惮宦官吗?

    其实,本来伏泉也是有把京师雒阳里,除了在雒阳城外驻扎的南北军以外的兵马,全部替换成他的人的准备,只是最终还是没有实行。

    一来,伏泉是怕真的引起朝臣和宫中忌惮,二则,却是因为他兵马可不够,只能放弃这打算,进而只把蹇硕的西园主力替换,彻底断其在朝野宫中的根基,消除一个隐患。

    话说回来,原本,蹇硕最初接手新军,对于新的西园兵马,其实并没在意,终究这些人名义上都是他的属下,只能听他的命令而已。而且,这些兵卒都出身凉州军,战力上自然也不俗,伏泉又是按照兵卒人数标准招募,西园兵的数量和实力,并没有因为前番的雒阳政变而减小,这自然让蹇硕在开始的时候很非常满意。

    然而,随着日子久了,蹇硕也是发现了这些新招募的西园兵的问题,不是说朝廷派来的这些西园兵不好,而是因为那些西园兵很多时候,都只是名义上效忠他,可是背地里,他们却都是死忠伏泉,这如何能让蹇硕容忍?

    换句话说,在伏泉与蹇硕之间,那些西园兵第一反应就是听令伏泉,而不是他蹇硕。

    这样的话,也就由不得蹇硕会亲自过来骠骑将军府邸,和伏泉讨要换回原来属于他的兵马了,哪怕原来的兵马在数量和兵力上,都比现在的差很多了,可最起码一点,原来的兵马,会有不少只忠心他的人,而不是现在这样被架空。

    就算原来的西园兵中,有不少人也是首鼠两端之辈,甚至还是何进和袁绍安排在他身边的暗子,但是随着现在他们宦官和宋、伏外戚掌权,那些西园兵里肯定也会有不少人为他蹇硕所用,因此对于现在的蹇硕而言,为了不被架空,那些西园兵旧部,他肯定是要争的。

    虽然蹇硕他们这些宦官因为宋太后的缘故,和伏泉关系很好,但是哪个宦官得说她们会和外戚能相安稳很久?

    如今,伏泉直接利用虎牢关和孟津港的外兵问题,直接把蹇硕架空,当然引来了蹇硕为了权利与他交恶。

    不过,很显然,伏泉可不会轻易让蹇硕如愿,哪怕他会因此在现在时局尚未安稳的情况下,和蹇硕这个如今的大宦官交恶,引起他和宫中关系的恶化,那也在所不惜。

    深知整个后汉历史上,外戚、宦官、士人和皇权之间,在朝堂相互斗争这么多年的伏泉,可不会忘记,那些历代掌控朝政大权的外戚们,最终事如何被身死族灭的。

    远的不提,就说汉末时候,何进、董卓这两个权倾朝野的外戚之辈,是如何死的,甚至后来外戚曹操掌权的教训,全都是要他铭记于心的,故而,兵权这东西,他一定要牢牢掌握。

    总而言之,哪怕有一天,他在朝野之中失势,那时候他可以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要,但是军权,这是他必须牢牢掌握的,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部禁卫军,也都必须要是他的人才行,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他进入皇宫,就被一些宫卫从暗处杀出,最终被杀死。

    要知道,在汉室的宫廷政变里,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当初的汉桓帝,不就是在如厕的时候,和几个宦官定计,然后灭了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梁冀的吗?有些事情,伏泉不得不防,即使他们琅琊伏氏和右扶风平陵宋氏的关系好,是小皇帝刘崇登基首要功臣,但谁也不清楚以后会如何?

    毕竟,权利这东西,最不可捉摸,想想看,当初的大将军梁冀不也是汉桓帝即位的重要推手吗?可是,梁冀和其家族最后的结局,不是一样令人难以预料吗?

    好不容易,才利用雒阳之变,趁着蹇硕还把注意力放在外兵身上的时候,没让蹇硕和宫中众人察觉出来,用合适理由,替换了西园禁卫,才有了伏泉不忌惮入宫的今日。

    现在,想让他将宫门守卫的兵权,再交出去,哪无疑是痴人说梦,总之,这件事情,对于伏泉而言,完全没的商量,这也难怪蹇硕巴巴赶来游说,最终却愤怒离去。

    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贾诩便不提这事情了,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无解,伏泉为了保存自己,肯定不能相让兵权的。

    同理,宦官那里也是如此,蹇硕就算政治手段差,但经历那么多,自然也知道兵权的重要性,当然要极力争取的,两方谁也不可能退让一步,这还怎么有解决的办法?

    心里面,对于蹇硕这刘汉皇室的忠仆,贾诩也不由暗自祈祷,但愿蹇硕忍得下气,他深知伏泉并未有篡位之心,蹇硕如果安心保护刘汉皇族安全,伏泉也定然不会和何进、窦武一样,相害他们。

    否则,事有差错,贾诩真不敢去想,紧紧抓着兵权的伏泉,那时候会如何行事?

    。

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声 尔不知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蹇硕和伏泉关于兵权之争,贾诩并未再问,他知道伏泉自己会有分寸处理这事情的,无非是自己既抓住兵权,也能让宫中安心他并没有反意而已,一切就看伏泉的操作而已。

    当然,伏泉自己也没有心情,多和贾诩谈论这事情,而是转移话题,向贾诩闻讯处理审问处理袁绍谋逆的党羽的情况进展。

    这也是伏泉掌权以来,所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是在贾诩未来京师雒阳前,伏泉只是将那些在袁绍谋逆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党人核心和何进的心腹,抓捕起来下北寺狱而已,并未立即清算。

    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伏泉不想将这场清算搞成灭家破族的清洗,他只是想在一个合适的程度里,将那些不满意他的主要政敌,全部解决而已,决不是为了搞清算而清洗。毕竟,对于伏泉而言,抛出了那些和他为敌的死硬分子,大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士人知识分子,却是非常有用,是值得他拉拢的。

    伏泉因为早就确定了对于这场政治清算,只诛首恶,不全面扩大的方针,自然也就不会随便选人去执行。终究,随便选个人去执行的话,对方没有一定的能力,是很难把控到这场清算的度的,说不得一不小心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因此,伏泉对于执行清算的选人人选,其实也是十分慎重的,而伏泉也因为前番忙于新帝刘崇登基和整合收编雒阳城内其他军队的事情,分身乏术,一直拖着这事情。后来直到贾诩入京,而伏泉对于贾诩的信任和看重,自然便将这在一定程度上清算党人、士人的事情交给他了。

    闻得伏泉言语,贾诩连忙行礼回道:“回禀骠骑,诸逆伏诛、徙流者,诩已备好名录,今日正欲送予骠骑,请骠骑过目。”

    言罢,贾诩从他的白色长袍内,取出一张绢帛,交给伏泉,伏泉接过后,便直接查阅,一眼便在上面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

    袁术、丁宫、刘弘、何、淳于琼一系列袁绍亲族好友、朝中高官的名字,跃然纸上,他们无不是党人的核心领袖,便就是原本朝中三公九卿的高官,这些人无论是政治实力还是名望,都是让伏泉忌惮不已的,因此对于贾诩这般处置这些一旦自由,便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威胁隐患,也只有一个处置方式,那就是彻底让他们消失。

    当然,也有不少人,贾诩给的是徙流边地,其中有几人,十分引得伏泉注意,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却是因为他们姓刘。像刘表这样的汉室宗亲,明明是袁绍政变的大力参与者,可是竟然没直接处死,而其他几人,按照伏泉记忆,虽然他们参与谋乱的程度不及刘表,但也绝对不低,徙流对他们而言,实在是惩罚轻了些,很显然,贾诩在决定他们的命运时,却因为对方都是汉室宗亲的缘故而不敢擅专。

    “刘景升等人,竟可活乎?其等皆为党人俊杰,刘景升更为党人‘八及’之一,此辈相助逆贼袁本初,谋反作乱,岂可轻饶?”伏泉看了一眼贾诩,冷冷怒道,如果刘表都不该杀,那么其他如何、淳于琼等人,是不是一样也不该杀呢?

    见伏泉发怒,贾诩面不改色安静道:“回禀骠骑,刘景升纵为党人‘八及’,然毕竟为汉室宗亲,骠骑长辈远亲,今若诛之,恐骠骑名声受损,天下皆以为骠骑不孝,诩难决之,故徙流其人也!”

    这话一出,伏泉又是冷冷盯着贾诩看了数刻,而后说道:“孤之名声,尔不知乎?”

    闻言,贾诩低头,不敢言语,他知道伏泉这话已经因他生气,所以不敢多言。

    其实,贾诩的话,伏泉怎么会听不出其中意思,只是,让伏泉想不到的是贾诩竟然也会耍手段了。

    想想看,原本在伏泉认为贾诩害怕经他手杀了刘表等人,会引起朝中其他刘汉皇室的忌惮,从而网开一面,使得刘表等人免除死罪的时候,令他没想到的是经过贾诩这么一说,原本因为害怕杀了刘表,从而被汉室宗亲惦记,所以放了刘表等人一条生路,采取明哲保身行动的贾诩,竟然把这事情说成他为了伏泉名声所想,这才没有将刘表列在诛杀名单之列,违背伏泉的意愿。

    此话看着有理,但明显十分扯了,想想看,伏泉年少从军,对外诸般大战,时常有杀胡俘之事发生,甚至有屠异族全族之事,他那“戾龙”名声早就为士人所讥,现在对伏泉而言,若非伏泉掌权朝野,坐上骠骑将军之位,他还有什么名声,怕被人诬陷?

    更何况,以他如今的地位,更是希望被朝野黑的体无完肤才好,若是掌权的外戚,在朝野士林间,有特别好的名声,那么恐怕那外戚,已经离彻底失势不远了,自从王莽篡位以后,大汉没有任何一个皇权,会容忍一个在朝野士林名声特别好的外戚,蹦多久,因为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王莽

    换句话说,贾诩所言伏泉名声被黑,完全是伏泉梦想的事情,可是熟略人心的贾诩竟然没有看出来,这是伏泉不信的事情。

    心里面,伏泉十分不满,暗想这贾诩到底是真不知自己想法,还是有意这般先轻恕那些刘汉宗室,然后利用自己的严令,来为他留后路呢?

    毕竟,贾诩主动将刘表等刘汉皇族下令诛杀,和伏泉强制下令诛杀刘表等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前者的话,很明显贾诩这么作为,一定会被刘汉某些和刘表等人交好的皇族惦记上,这样的话,说不得日后贾诩为官会有不少忧患。而后者不同,经过伏泉这么严令,旁人要怨恨也只会怨恨伏泉,而不会怨恨贾诩,如此的话。贾诩自然不会给自己寻找麻烦了。

    至于那些人会不会因此记恨伏泉,而针对伏泉,却是基本上微乎其微的,毕竟,他们敢针对贾诩,自然是因为贾诩的权势不足,他们根本不怕他。可是,如果他们得罪伏泉的话,明显就要掂量自己了,终究一个皇族和权倾朝野的外戚比,实在是不足一提。

    说实话,贾诩先前的诸般行为,让伏泉觉得,这是贾诩有意为之,才会如此作为的,毕竟,按照贾诩一贯的以明哲保身为主的自保选择,伏泉十分怀疑贾诩就是要让自己做他的挡箭牌的,他被贾诩这老滑头利用了,这实在是让伏泉非常的气愤。

    可是,气愤归气愤,伏泉却也只能忍着,实在是贾诩这般面无表情的神色,谁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想法?而且,以伏泉对贾诩的重用和信任,他也舍不得真的把贾诩治罪,恐怕,这也是贾诩这般有恃无恐的原因吧!

    若是换成当初只是擒拿刘表,却没有将他杀死的严颜,伏泉肯定要臭骂那家伙一顿了,毕竟与贾诩比起来,严颜却并非贾诩那样独一无二的。

    在伏泉知道严颜当时明明有机会可以杀了刘表,却留对方一条生路时,当时就想狠狠训斥严颜怎么不直接杀了刘表,不过,最终还是因为对方有功,要赏罚分明,从而没能训斥出口。

    终归,无论如何,在刘表如此直接的表明反心后,伏泉自然不能留刘表性命,他要杀刘表的原因很简单,自然是不希望那些原本就是汉末群雄之一的家伙们,在明确和自己作对后,还能生存下来,毕竟,说不得他们会因为诸侯主角光环的缘故,真的被自己放任做大了。

    这一点上,那个并没有参与袁绍谋反的曹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没有被伏泉放到要诛杀的名单里。

    还是那句话,伏泉如果想到掌权,培植党羽,那就必须要接纳一部分党人,如果完全套用刘志、刘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