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皇戚 >

第64部分

汉末皇戚-第64部分

小说: 汉末皇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卒马匹尽皆难行,风雨势大,弓弩难有射程准头,若是遇袭,守军只需将营地寨门一关,死守要紧之处,任你攻城拔寨的大军兵马再多,望之也只能徒呼奈何。

    “赵辽西言道,若大雨不停,后方大军最迟三日后,便可至令支。”

    “义公、伯珪皆生于令支,久居辽西,可知暴雨还需几日可停?”伏泉随后转头先后望向韩当、公孙瓒两人说道,义公乃是韩当表字,伯珪则是公孙瓒表字。

    韩当率先回道:“回禀明府,往年秋收以后,辽西多有暴雨,然此雨势并不长久,短降短停,依末将看来,雨停当在明后日之时。”之后,公孙瓒也附和道:“义公所言极是,令支雨势难以长久。”

    伏泉闻之一喜,抬头望天道:“如此便好,大雨之后,道路泥泞,车马难行,胡人若要带走所掠财货必要与大汉决战。赵辽西两万精锐,久经善战,岂会怕鲜卑蛮夷?大军一至,便是胡狗丧命之时。”

    “明府所言极是,雨乃天怒,本为上天示警所致。自鲜卑一统以来,屡次寇边,致使干戈满地,匝地烟尘,百姓罹难,受锋镝之苦,金革之难,今天降奇雨,振吾大汉天威,鲜卑胡狗必亡也。”公孙瓒适时应和道,其声如洪钟,引得四周兵士侧目。

    未几,周围这些兵士虽对公孙瓒文绉绉的话有的不懂,但大体意思也能理解,不由受其感染,一齐大喊:“汉军威武,鲜卑必亡。”

    声音在林子传的很远,这一下子可不得了,紧接着整个树林里,一直淋雨的数千汉军将士也一同大喊,声音端得浩瀚无比,气势非凡。若不是今日暴雨,说不得就有胆大的百姓来查林中究竟出了何事。

    无敌汉军,军心正可用也……

    瓢泼大雨落幽燕,令支四周白浪滔天,水势益甚,檀石槐不得已令鲜卑营地兵将,以瓦罐等物舀水倒入营外,以降低营地水深。所以,后来鲜卑营地发生奇怪一幕,无数人手持能舀水的东西,从营地里舀了水倒入应外其他地方,频繁来回往返营地外,不知内幕的人还以为他们在搞什么仪式呢?

    置鞬落罗出了自己营帐,甩了甩自己右臂,上面还缠着粗布,还有不少痛感,令他愤恨不已。若不是那红脸汉子,说不得现在他也该寻了一汉人女子暖床,哪像现在大伤初愈,不敢做太多动作。那日他被关羽一击败于马下,并未死去。只是被砍中右肩一刀,伤了骨头,疼痛难忍下,这才摔马,幸好有鲜卑军中的汉人医匠治理,不然说不得他的右肩就要被废了。

    营帐前,有几名鲜卑兵背着麻袋前来,置鞬落罗看他们麻袋里鼓囊囊的,暗道这几人定是抢了好东西,便上前令他们停下。

    “袋子里是何物?”置鞬落罗严声问道。

    一年长鲜卑兵行礼道:“大人,这是从汉人家里搜来的野梨,味道不好,吾等想着毕竟是食物,带回部落也能充饥。”

    “味道不好?拿来与吾尝尝!”置鞬落罗显然不信,只以为这些兵卒在诳他,毕竟东西不好他们能抢掠吗?

    说完置鞬落罗便自顾自的从众人麻袋里,取了一枚梨子品尝,只见其与普通梨子不同,异常之小。随即便放入口中咀嚼了几口,未几,便听他“呸”的一声,将口中的果实吐了出来,大骂道:“破梨子,这般苦涩?”然后摆摆手道:“这果子拿走,拿走……”显然不想再见到这苦涩梨子了。

    真是倒霉透了,天气这般差,他东西抢不了,女人玩不了,就连破梨子也难以入嘴,该死的汉军……不由得,置鞬落罗在心里暗暗骂娘道。

    两日后天气终于放晴,道路依旧潮湿,车辆难行,万幸骑马无碍。檀石槐欲再等一两天撤军,却得到急报,约万余汉军已至营地外三十里扎营。檀石槐大惊,他心中所忧终于到来,汉人还是趁这时候赶来的。不过事已至此,别无他法,唯有决战,毕竟除非鲜卑人不要战利品,不然他们只有灭了汉军,才能安然带着战利品撤离。

    ————————————————————————————————————————

    文中的梨子是令支县的特产野梨——杜梨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决战伊始() 
烈日升空,令支西南方二十里外,刚刚行进到令支的汉军便是于此立寨,不过时间尚短,营地并不完善。

    “呜!呜!呜……”

    “鲜卑人来了……”

    嘹亮的牛角号声响彻军营,接着汉军校尉凄厉的呼喊声划破了长空,只见仆兵、杂役乱成一团,而训练有素的汉军精兵却已披甲集结,从营地中一队队有序开出,列阵于营外空地之上,但觉阵列森森,杀机盈野。

    未几,大地震动,远方传来马蹄阵阵,两万鲜卑骑兵在檀石槐率领下,勒马而至,便见数里外汉军列阵以待,他们人人衣甲鲜明,军阵纪律森严,一股腾腾杀气扑面而来。

    汉与鲜卑,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近百年来的世仇,又一次开始了野战对决……

    鲜卑军以东、中、西三部部落分为左、中、右三军,中军里,数名中部部落大人纷纷请战,他们要以鲜卑的铁骑,剿杀这部挑衅的汉军。檀石槐轻轻颔首,点了中部鲜卑部落的阙居大帅,前去进攻。

    稍后只见檀石槐又向左右示意,接着便见其身后一名身强体壮、神情骠悍的胡人下马徒步出阵,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舌头,将背上的铁胎弓卸了下来,又从箭壶里抽了一支足有拇指粗的狼牙箭绰于弦上,在一阵令人发颤的嘎吱声中,手中的两石强弓已经被挽满。

    待那胡人手指轻轻松开,在足可震碎耳膜的颤音之后,紧接着响起绵绵不息的凄厉尖啸声,箭矢向汉军方向远远射去,最终落于汉军军阵前。

    “杀!”

    “杀……”

    阙居大喊一声,中军鲜卑万余骑兵紧随其后,嚎叫着控马冲锋,向着汉军军阵进军。

    鲜卑左军,弥加面目狰狞,待看到中军箭矢射出,一股复仇的怒意油然而起,与其他的东部部落大人相望一眼,随即大喊道:“檀石槐大人的令箭已出,大鲜卑的勇士们,随吾杀!”

    “杀……”

    身后三千鲜卑骑兵轰然回应,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纷纷嚎叫着,策马向前。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鲜卑右军,西部鲜卑大人日律推演与其他几位部落大人,同样带着三千骑兵冲刺而去。几位西部部落大人唯独少了置鞬落罗,他因伤病未好,被檀石槐留着营地,带着千余老弱伤兵,留守营地。

    汉军中军,一杆苍劲大旗迎风猎猎招展,上绣威风凛凛地一个“汉”字。猎猎旌旗下,辽西太守赵苞迎风肃立,目视对面鲜卑两万骑。其与鲜卑人交手多次,怎能不知其意欲何为,不过就是要用中军万余铁骑凿穿自己军阵,外加左右两翼游骑散射,穿插突击,看来是想速战速决。

    赵苞表情冷漠,看了眼鲜卑中军发现,随即沉声道:“传令,弩兵,张弩,射来犯胡骑!盾兵、长矛兵,列阵向前!弓兵,拉弓,敌军至,万箭齐发!”顿了一顿,又道:“令骑兵伺机护卫左右两翼。”

    “刷!刷!刷……”

    鼓声擂起,号角激昂,传令兵将手中令旗狠狠挥舞,与汉军其他部队不断联系。

    “弩兵,张弩!”

    一阵嘹亮的号角响起,汉军弩兵校尉抽出手中利剑,嘶声大喊道,三千名手持劲弩的精锐弩兵,深吸一口气,随即提弩而起。只见他们将身平坐地上,将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脚掌俱揣入拇内,紧接弩劈,撬上腰钩,钩住弩弦。接着两手拉腰钩索,两脚掌往前一蹬,劈体往后一倒,一齐用力,弩弦随之而开,将其挂上机括。

    强弩已经拉于身上,利矢已经上于弩中,只要军将一声令下,这些久经战阵的冷漠杀手就会毫不犹豫的拉动弩机,亮出他们最为锋利地獠牙,无情地屠戮面前一切来犯之敌。

    “盾兵,立盾于阵前。”

    与强弩几乎同时动作的是盾兵部队,在汉军盾兵校尉一声令下,随后一声号角响起,只听到军阵中,几声整齐的脚步,便见两千重甲步卒在将领指引下出了军阵,在阵前左右立位站好。

    “嚓……”

    两千重甲步卒冷眼望着前方冲刺而来的鲜卑骑兵,将手中地大盾重重地插在地上,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三堵坚实地坚墙已经横亘在汉军阵前,若是鲜卑铁骑想要凿穿汉军军阵,那么就必须从这里冲过去,破坏掉阵前的盾墙。

    “长矛兵,列阵!”

    又在一声号角中,无数早就严阵以待的汉军精锐长矛兵迅速跑步而前,进至重甲步卒的盾墙后面列阵。他们神情坚毅,早已见惯了战场的残酷,明知持矛于阵前的危险,却也依然不顾。

    “举矛!”

    汉军矛兵校尉右手举起手中利箭,厉声呼喝道,列队整齐的长矛兵纷纷举起手中长矛严阵以待,前排的长矛兵更是透过盾兵组成的盾墙缝隙中,将一柄柄尖锐的拒马长矛向盾墙外挺进。

    霎时间,整个汉军阵前,就像长满刺猥身上的钢针,带着狰狞可怖的冷色,那透着寒光的矛尖如同死神一般,等待着冲击而来的鲜卑骑兵。无疑,鲜卑人若想凿穿汉军军阵,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是不可能的。

    “弓兵,拉弓!”

    紧接行动的是后阵的三千弓兵,在汉军弓兵校尉的命令下,随着嘹亮的号角,快速冷漠而熟练地挽弓、搭箭,根据无数次杀戳地经验,将手中弓箭地射角调整到最佳角度,尔后在一片刺耳地嘎吱声中,一张张长弓已经被拉成一轮轮地满月,一支支锋利地羽箭已经蓄势待发……

    《六韬·虎韬·军用》有言,“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盾一千,矛盾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汉军派出万人应战,虽边郡之人不善戟,但矛盾四千亦无大碍,加之弓弩六千,在这塞外正面军阵决战,最能发挥军阵的最大威力。

    就算对面是汹涌而至的近两万鲜卑骑兵又如何,从汉武帝击败匈奴以来,汉军从未在与异族正面决战中怕过任何人,即使东汉立国以后政策失当,与异族败多胜少,但少有正面决战落败。

    这就是强汉,后世汉人引以为豪的王朝,他们更是以“汉”之国号,自称为汉人,传承千年从未改变。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强弩在手何惧之() 
幽燕大地,令支城外苍茫一角,一场杀戮血腥上演。

    这一战,檀石槐要速战速决,不留给汉军建立营寨,稳扎稳打的机会。他之所以如此急迫的的寻求决战,就是为了一举趁汉军立足未稳时,逼其野战,这样胜券更大。

    因此,檀石槐身边只留了两千骑护卫身边,其余一万八千骑尽皆派出,他必须一战就要凿破当前汉军军阵,最大限度的消灭汉军。否则他率军带走抢来的财货粮食时,汉军尾随追击,他如何是好?汉军只需盯住财货粮食,自己铁骑的机动性就将荡然无存,因此必须要先解决汉军才行,除非他不需要那些战利品,无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强弩兵阵里,所有弩兵凝神目视前方,等待校尉命令。他们清一色使用蹶张弩,相比较臂张弩的张力小,腰引弩的不实用,蹶张弩无疑是最为适合战场的。

    汉以前的弩既有最基本的臂张弩,也有同时利用臂、足和膝之力张弓的蹶张弩,以及绞轴上弦、射程较远,但精准度不佳的床弩。东汉时期,出现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弩种—腰引弩。

    腰引弩的上弦方式与臂张弩和蹶张弩都不同,上弦时需弩手坐在地上,双手脚掌蹬在弩臂两侧的弩弓上,用拴在腰间连接弩弦和腰部的绳索张弓。这样利用弩手腰部和双腿的力量将弩张开,然后将弩弦挂在弩机机牙上。腰引弩张弓是需要弩手用尽全身力气将弩弓张开。所以,腰引弩弩弓的张力更强,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

    不过威力巨大的同时,其需要弩手耗尽全身力气的弊端,在实战中也十分明显,力气弱者只能张弩一次,或者很难张弩,这在实战中无疑是致命的。毕竟持弩的士兵不能兼用其他兵器,不能连续发射强弩的话,效果不大,以至于后来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用腰引,因此除非是力气巨大、勇于常人者,否则很少有弩兵会选择使用腰引弩。

    阙居率领的中路万骑比左右两翼快了不少,与他们明显拉开了一段距离,不过他可没有停下的意愿。骑兵破阵贵在短时间内冲刺起来的爆发了,此时若停,无疑是自毁长城之举。

    汉军弩兵部队右侧,汉军弩兵校尉目视前方,远望前方冲刺而来的鲜卑铁骑,他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