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黄天鼎立 >

第69部分

三国之黄天鼎立-第69部分

小说: 三国之黄天鼎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的。

    因此卡塔刚刚所说的交换提议,蔡旭是心动的,原则上来讲,他非常喜欢这个提议。

    毕竟敌人的手下除非是非常有威胁力的存在,否则就算是被俘虏了,那对胜利者的一方来说除了拿来当劳力和劝降外,这等人还真是没有多少价值存在的,如果能用这等鸡肋换回自己的好部下,那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只是这种情况是指一般的俘虏,而卡塔虽然同样算不上什么致命的威胁人物,但他这个人对如今的蔡旭来说却是有着非一般价值的人才。

    蔡旭可没有忘记之前他来这边还偷偷的想要偷学到军道煞气云层的奥秘来着。

    而如今卡塔这个关键性明显是了解真相的人就在眼前了,而且还是自己的阶下囚,蔡旭能轻易的放过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这才是蔡旭没有当场答应下来卡塔的提议的理由。

    “交换可以,但在那之前得先拖延拖延时间。”看着被带走的卡塔,蔡旭心中沉声说道:“必须是在军道煞气云层的奥秘先想办法套出来了之后,再放他回去。”

    虽然之前蔡旭也预想过最后自己也是能从幽州世家以及冀州张角处想办法的,但如果能先一步自己搞清楚,那才是最好的。

    毕竟双方之间的真实关系本身并不好,谁知道人家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就算是真的,蔡旭还怕他们会耍心眼的在一些关键地方隐瞒上一两句短时间内看不出来的关键点呢!

    那时候才是叫真正的坑。

    又是半个时辰之后,天色已经接近正午了。

    蔡旭带着已经处理好乌恒精骑俘虏的缴械搜查安排后的苍狼卫和那总共就剩下六百人左右的黄巾士卒,在处理好自己人的尸体之后就一起带着战利品朝着自身的营地骑了回去。

    至于身后的战场大部分乌恒人的尸体则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处理了,反正又不是自己人,做不做的也没有什么。

    而且这点尸体血肉,蔡旭也被不需要担心会引发什么瘟疫之类的事情。

    北地多狼群可不是说说的。就算是长城之内,没有长城之外的草原上那么恐怖,但几十匹的狼群在夜晚的时候的荒野上也是不少见的。

    因此这点血肉,要不了几天的功夫就会被野外的野兽处理干净了。

    沿途之中,蔡旭在思考着怎么利用甚至是压榨卡塔身上的价值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让苍狼卫从那些已经完全被缴械了的乌恒精骑队伍之中提取几个有些地位的百骑长或者骑长来审问一下关于之前离开的乌恒精骑大部队的一些真实情况。

第一百四十二章 价值(二)() 
“这么说?你们的首领已经带着大部队的人直接朝着居庸城撤退了。”

    “还打算借此补充物资之后就离开汉地回到白山去。”听完几人的叙述之后,蔡旭淡淡的说道。

    “是的,如果不是大人的出现,我们应该已经一起走了。”一名乌恒俘虏说道。

    “你们的卡塔大人和你们的首领有仇是吗?”蔡旭突然开口问道。

    “没有啊!”被询问的乌恒俘虏一脸茫然的说道:“从来没有听过啊!而且卡塔大人不是最受首领信任的人吗?”

    “哦,那在白山乌恒之中和卡塔万骑长平起平坐的大将有几人啊?”蔡旭不动神色的再次问道。

    “额,也没有了!”被询问的乌恒俘虏先是一愣,随后也是丝毫没有犹豫的摇头说道:“卡塔大人就是最受首领信任的人了,因此白狼首领之下并没有人能和他平起平坐的大人存在。”

    “是吗?”蔡旭嘴巧轻笑的说道:“带他们下去吧!”

    看着离开的几名乌恒俘虏,蔡旭心中释然的说道:“果然,之前一开始没想到那里不对,如今看来果然是这样的,卡塔那家伙撒谎了,他根本不是什么千骑长,而是白狼手中唯一的大将。”

    之前回头撤军的时候,在思索怎么处理卡塔的蔡旭就隐隐感觉到卡塔的话有些问题。

    虽然蔡旭之前并不完全了解白山乌恒的情况,毕竟这个时代,除非是事先特意花了大量时间去调查,否则在这里谈情报,消息什么的实在是太困难了。

    因此就蔡旭本质上来讲,只要卡塔对他说的话,合乎情理、常理一些,那么他就完全无法分辨其中的真假,只能先信了。

    但刚刚的话中,琢磨过来的蔡旭确实发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卡塔的实力问题。

    要知道以卡塔的条件在中原汉朝这里横向对比的话,那家伙可是相当于是一个二流武将的,而且是一个能调动军阵煞气组成煞气云层的二流武将。

    军道煞气的煞气云层,蔡旭目前还不知道这种能力算是什么档次的稀有程度,体现在武将上的价值有多少?

    但就只是那一身媲美二流武将的个人武力就十分显眼了。

    这要是在中原汉朝那里的大势力之中,凭那身武艺当个类似于偏将的职位(千骑长)那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汉人自古以来虽然一直都是能人辈出的,能称得上是大势力的,不可能没有顶尖人才,稍次一些的自然也就只能是靠边站了,可那并不代表这些沾边靠的就真是很弱了。

    很多时候也可能是因为队友太强了,所以才出不了头而已。

    毕竟位置就那么多,人家比你强,又不让位,你就算是再有才也只能是蹲在下面了。

    君不见古今那么多的大将好手在原本的队伍之中并不起眼,结果一跳槽或者老大走了,他一上去,立马就爆发给你看了。

    虽然其中不少是有老大带小弟的成份在,但老大如果不走的话,那小弟最多也只能是一直等着了。

    但白山乌恒这么一个连乌恒全族都代表不了的游牧小部落之中,一个足以在汉朝那里担当偏将之才的人却真的在这里也担当着类似于偏将(千骑长)的职位,那可就完全不正常了。

    难道说白山乌恒这他喵的已经逆天到能和大汉朝这种巨人比肩了吗?显然那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

    也因此才有了蔡旭以上对武汉俘虏最后的突然追问。

    第一个问题才是蔡旭最希望得到的答案。

    有仇的话,也许卡塔的情况可以被判定为打压,但如果没有,那么蔡旭就完全可以肯定卡塔的身份绝对是隐瞒了的。

    那家伙绝对是白山乌恒之中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之一。

    而之后第二个追问显然更是已经完全验证了蔡旭的猜测。

    深受信任,还能力很强,这种忠心的好下属如果都不提拔重用,那才真是活见鬼了。

    想罢,心中有数了的蔡旭觉得要放手卡塔的条件还是需要在改一改的。

    “人家那么重要,那么有价值的一个人,我要是提的要求低了,那不是侮辱他吗?”蔡旭心中杂念发散的想到:“我这么好的人,可不能干这种事!必须得给人家一个配得上的身价才行。”

    与此同时,正在接受更好的伤口处理的卡塔莫名的有了那么一抹不大爽利的感觉。

    “奇怪,这么会突然有这种感觉呢!”卡塔心中一闪即逝的疑惑道。

    不过随后想到自己如今的状况,这种疑惑随即就被他抛之脑后了,如今的他可是俘虏来着。

    被看的死死的,没有机会逃走,那未来的命运显然是掌握在人家手中的,除了接受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因此与其去白白担心什么,还不如专心眼前的事情。

    比如:刚刚的汉人给自己身上的伤口上涂抹,浇淋的那种让伤口有一种强烈刺痛感的透明液体。

    ………

    就这样带着一群五百左右的乌恒俘虏蔡旭等人一路缓缓的朝着营地赶了回去。

    因为乌恒俘虏除了卡塔受到了优待外,其他的人全都都是被赶下战马,徒步奔跑的关系,队伍行进的速度并没有一开始来的那么快。

    当然也肯定是比步卒急行军什么的要快的多的,因为这些乌恒勇士全都是轻装上阵,武器装备什么的肯定早就被收缴了,全身除了衣服外那是什么都没有带的。

    再加上蔡旭也不需要顾及这些乌恒俘虏的体力消耗什么的,因此蔡旭驱赶着他们在一个时辰的拼命狂奔下,也算是不慢的赶回了自己的营地。

    “哒哒哒……”奔腾的战马下,原本在蔡旭预估中没有人的营地突然涌现了一大批的人。

    为首的正是昨晚带着三百苍狼卫离开的蔡和和另一个带着大量黄巾军士卒的将领。

    一看到对方,蔡旭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这是昨晚说的那三千黄巾精锐的支援来了呢!

    “可惜了,只是三千步卒,而且来的也晚了,要是一开始就来了,我还能在在乌恒人身上再咬一口。”蔡旭颇为遗憾的说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军制(一)() 
“主公,属下带着王明校尉回来了,刚刚来的时候,没有发现您的身影,正打算沿着您离开的痕迹找过去呢!没想到您就回来了。”蔡和上前恭敬的说道。

    看着蔡旭一行人的狼狈以及他们身后不远处,基本已经累成死狗般的趟在那里喘气的几百个乌恒人。

    蔡和那里还不明白自家的主公在他离开之后又带人去干了一票。

    “属下王明,奉王柱渠帅之命带着三千黄巾精锐前来支援主公,听凭主公吩咐。”

    自从蔡旭等人计划着想要统合幽州黄巾军为蔡氏集团自己的力量开始,就在很多明面上的制度上做了一些结合性的改变。

    在不引起太平道死士狂信徒的反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幽州黄巾军,蔡旭手下的人全部掰到正规的制度上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也只有这样如同诸侯般的正规制度才能将一宗教起义的黄巾军信徒组建改造为国家体制之中的一员,蔡旭才能彻底的收拢所有的权利。

    否则充斥着个人主意和信仰元素的团体总归是有着极大隐患的,尤其是在蔡旭本人并不是那个唯一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就算不被摘了桃子,动乱和分裂也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情况。

    主公的称呼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容易区别计划进度以及蔡旭个人威望的一个注意,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军中制度的划分改变以及对文官体系的初步划分。

    其中文官的体系还没有什么,如今也只是一个架子而已,毕竟蔡旭麾下能干文职的太少了,目前还是为未来准备的。

    但军中的军制却是可以立马上手了的。

    作为教派的农民起义,虽然张角当初准备的够深了,但在这个时代,人才并不说有时间将能大量培养的,尤其是张角之前本身是出于潜伏状态的时候。

    因此张角真正培养出来的人基本都是朝着武将统帅上发展的(虽然真正成型的依旧很少),大多数都是干脆吃天赋,当个勇战的先锋。

    真正有大才潜力的没有多少,基本都被张角留在身边亲自统御,或者派出去当一方大渠帅了。

    这种情况下,太平道黄巾军的起义和所有的农民起义是一样的,除了一个明确的统辖各地一方的大渠帅外就没有其他明确的军中制度了。

    底层还好一些,官面称呼一般也直接沿用了一些大汉帝国的军制,比如伍长,屯长,队长这类的,但从千人将之上其实就没有什么官面的称呼了。

    因为三十六方各自管辖一块地方,虽然都是团结在张角的旗帜之下,但从起义开始,因为距离和汉军的关系,都是相当于独立运作的分部。

    能有统领千人以上的规模的人在这一方之地都算得上是高层之一了,大家各自都已经混了个脸熟,一直都是以名字和外号称呼,互相之间的地位除非是真正太平道的嫡系,否则都是直接看的就是各自手下的兵力实力的。

    军中的管制也是属于战时联合听命,平时只要求跟上大方向,其他的完全不怎么管。

    这种乱民一般的情况,蔡旭等人自然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在将邓山以及邓茂等人踢回冀州之后,蔡旭在黄驹的示意下就开始了仿照汉朝的军中制度将手下的黄巾军士卒人马彻底的来了个正规化。

    当然汉室的那个军制,在蔡旭看来也是有些麻烦和繁重的,毕竟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没多久的他并不适应五和二的进制编练。

    因此趁着这个机会他也就直接就下调了十进制配合二三席位的军制安排,虽然任性了些,但不得不说,改了之后蔡旭自己看着、听着确实是清爽多了。

    只需要知道对方的军职就一幕了然,不用像之前那样,大堆人马报上来还需要蔡旭在心中默算一下对方到底是有多少人。

    至于黄驹等人虽然感觉有些不合理,但还是应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