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122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122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新罗军队控制平州,在大唐留下据点,该是夺取周边郡州,潜心经营,步步为营。

    契丹骑兵野心勃勃,欲杀进长城内,在他看来,一定会引起唐军报复。

    书房中央,阿尔塔手里匕首,割着食盘内熟肉,刀尖挑起,塞进口中,端起酒杯喝了口。

    咽下酒肉,阿尔塔笑呵呵道:“朴将军,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就必须亲自动手,哪怕破费周折,也要付出行动。况且,朴将军吃过大唐的肉,喝过大唐酒,还有想吃肉喝酒的想法,今日将军欲全身而退,然而,大唐甘心吗?”

    闻声,朴源木面色平静,不言不语,端起酒杯放在嘴边,迟迟不饮,思考起来。

    阿尔塔目睹朴源木神情,暗暗轻笑道:“将军极少与唐人接触,这群人你越强硬,他们越怕你,你越软弱,他们会越欺负你,今日将军吃了大唐的酒肉,若不继续挥刀,从他们身上割下肥肉,来日,唐军有喘息机会,吃了他的,他们会让将军吐出来,还会挥刀在将军身上剜下块肉。”

    此战,契丹与新罗联合南下,各出兵七万多,新罗步兵提前撤离,契丹骑兵继续南下,有孤军深入的风险。

    再者,阿尔塔对朴源木的言语,绝非威胁朴源木,相反,有理有据,全是他近年来与唐军接触,所总结的经验。

    沉思中,朴源木听到阿尔塔言语,面色中,泛起淡淡苦笑,试探道:“贤王,阿木苏将军,大唐皇子杨钺,常年驻守幽州,素有杀神人屠之称,自杨钺驻守幽州,你们左贤王部,数次南下,不但没有得到丁点好处,反而被杨钺率领的右武卫,屡次重创,本将听说,右武卫曾经杀进贤王汗帐,逼得贤王差点举族迁移。

    杨钺封在幽州,假若获悉北方战事,一定率兵归来,讨伐你我,贤王,阿木苏将军,有何解决方法。”

    闻声,阿木苏啪一声,把手里熟肉丢在食案,右手紧紧抓着匕首,牛铃似得双目,直直盯着朴源木,起身喝问:“朴将军,何人口出狂言,看本将不割了他舌头下酒?”

    感谢书友1552392509投了1张月票

    书友34****投了2张月票

    书友1646738963投了1张月票

    书友1646738963投了1张月票

    (本章完)

第247章 天上不会掉馅饼() 
契丹部落,在东北繁衍生息数百年。

    在草原中,时常受到大部落欺凌,处境残酷,为苟延残喘,多依附大部落寻求庇护。

    唐帝国强大时,派兵横扫草原部落,连部落中,最强大的突厥,也在唐军铁骑前,主动俯首称臣。

    那时,契丹为部落延续,像其他部落一样,主动依附唐帝国。

    每年岁末,派使臣携金银珠宝,人参鹿茸,入长安,主动向皇上进贡。

    然而,数百年过去,草原各部落更换代替,突厥崛起,成为草原王者。

    南方,唐帝国逐渐衰弱,军事力量骤降,无法再庇护各方部落,确保各部落安全。

    百年前,契丹汗王,宣布不再依附唐王朝,停止向唐王朝进贡。

    与此,契丹与唐王朝矛盾逐渐加深,每逢草原干旱或寒冬来临,契丹骑兵总会南下打草谷。

    大唐边境良田被毁,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

    每每契丹骑兵南下打草谷,边境各城,总会鸡犬不宁,血流成河。

    这一残暴习俗,延续百年。

    为此,契丹渡过旱季,渡过寒冬,部落延续下来,变得越发强大。

    大唐屡屡受袭,北方领土锐减,百姓常年受灾,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假若没有意外发生,契丹人,美好生活,会持续下去。

    可惜,这一切,自三年前开始改变。

    那时,杨钺被贬嫡幽州,为杀回长安复仇,勤于练兵,善于征战,帐下五万新军,被他训练成猛虎。

    一次打草谷中,数百契丹骑兵,无声无息被屠杀,抛尸荒野。

    自此契丹骑兵,长长莫名其妙遭遇袭击,南下打草谷的骑兵,变成右武卫横刀下亡魂。

    三年前,秋末,三四个契丹小部落,集结五万骑兵,袭击蓟州时,首战败于右武卫,五万骑兵,战斗中,三万被杀。

    林恺跃率军追击,匆匆逃离的近两万契丹骑兵,在百里追击中,他们的鲜血,染出一条血途,却没有一名骑兵,侥幸逃离。

    从此,契丹人噩梦降临了。

    旱季,南下抢粮,被重创。冬季,南下抢粮,被重创。

    从此,契丹南面各小部落,渐渐被右武卫连根拔除,甚至曾经,一日内,右武卫奔袭两百里,灭掉两处契丹部落。

    直到半年前,阿木苏部落,遭遇右武卫威胁,筹措计划出兵时,杨钺亲自率军深入草原,一战击败契丹六七个小部落,部落骑兵,被右武卫斩杀殆尽。

    阿木苏部落,得知消息救援,三万援军被围。

    若非当时杨钺突然被调集回长安,阿木苏帐下三万援军,怕早变成三万亡魂。

    纵然如此,林恺跃照样给这三万援军,造成不小打击,至少有过半战死。

    一时,右武卫变成契丹人眼中煞星,杨钺亦有杀神称号,契丹人唯恐避之不及。

    阿木苏部落,在激战中损耗严重,是故,他对此事忌讳莫深,对杨钺与右武卫恨之入骨。

    假若有幸生擒,势必挫骨扬灰,宣泄心中怒火。

    此刻,朴源木揭穿阿木苏部落伤疤,阿木苏岂能不怒。

    遭遇阿木苏冷语质问,朴源木面孔古井无波,反问:“阿木苏将军,且不论何人谈及,近三年来,契丹骑兵,常常败于右武卫,难道不是事实吗?

    假若将军有方法,对付杨钺帐下右武卫,哪怕取得小小胜利,本将军也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与契丹继续联合,大军南下,鲸吞大唐。”

    谈及杨钺,右武卫,这群驰骋草原南部,给左贤王统帅的部落,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人屠。

    阿木苏不敢率军单独与之对抗,一时无语。

    右武卫战斗力越来越强,不久前,他们在西北,寥寥数日,重创十万河西军,传言中,十万河西军,要么战死,要么被生擒,无人讨回河西。

    右武卫战力强大,气势正旺,他不敢招惹杨钺,对右武卫亦素手无策。

    朴源木提议他率军小胜右武卫,他没有全胜把握。

    粗狂面孔中,涛涛怒气,仿佛江水,涌现出来,死死瞪向朴源木。

    书房上方,左贤王眸中余光,留意阿木苏与朴源木行为,嘭一声,把手里匕首狠狠刺进食案,朗声道:“朴将军,阿木苏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

    右武卫虽强,去仅有五万军马。

    契丹与新罗联合,未必不会击败右武卫。

    两位试想,若右武卫惨败,大唐十六卫有军队,可有军队,有实力对抗北方联军?”

    “贤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杨钺仿佛大唐在北方长城,击败右武卫,不除掉杨钺,联军踏进长城南方,迟早被唐军剁去双脚。”朴源木抱拳,向阿木苏行礼。

    沉默少时,仰起头,盯向左贤王,道:“贤王,若契丹骑兵,有能力斩杀杨钺,击败右武卫。本将定游说皇上,与契丹一道出兵,征服大唐。”

    朴源木心似明镜,新罗在大唐面前实在太小,想吞并大唐,无异于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

    没有全胜把握,他不会把新罗,带进战争漩涡中,给新罗招来弥天大祸。

    闻声,左贤王暗笑,朴源木够奸诈,企图让契丹骑兵出征,冒险与唐军作战,他却作壁上观,专收渔翁之利。

    难道他朴源木不懂得,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吗?

    假若契丹骑兵,有实力击败右武卫,岂会与新罗联合,分享胜利成果。

    瞥了眼朴源木,左贤王神态不悦,警告道:“朴将军,新罗与契丹,双方夺取大唐领土,再收手已经来不及了,将军不与契丹联合,新罗终究会遭遇唐军报复。”

    报。。。。。。。。。

    交谈中,书房外,传来契丹士兵声音。

    一名契丹信使,匆匆闯进庭院,踩在地面雪花上,急匆匆跑进书房中。

    阿木苏目睹来人,急躁询问:“南方,有什么消息?”

    信使不语,向三人行礼,疾步把手里折子,寄给左贤王,转身对阿木苏道:“将军,探子传来的消息。”

    言罢,静静站在旁边。

    左贤王接过折子,迅速打开,摊平放在食案,一目十行,迅速浏览,大概清楚折子中内容,低头又详细浏览。

    感谢把熊猫干掉,我就是国宝打赏100书币!

    感谢书友1589978179投了2张月票

    (本章完)

第248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嘶!

    一字一行,浏览过折子中内容,左贤王面色沉重,深深吸口气,有那么一刹那,面孔中划过惊骇之色。

    眨眼中,惊色消散,却而代之,神情坚毅,充满信心。

    杨钺?

    联军征战才多久,杨钺率领重兵,竟朝北方而来。

    在左贤王计划中,趁寒冬,东北天寒地冻,唐军十之七八,不会远征幽州。

    趁此时,契丹与新罗联军,迅雷不及掩耳,夺取云州,易州,沧州一线,契丹势力扩展长城内。

    岂料,北方飘雪,气温骤降,杨钺不顾严寒,照样率重兵北上,超出左贤王预料,亦打破他的计划。

    左贤王把折子放下食案上,示意信使送到朴源木手里,意味深长道:“朴将军,长安城密探传来消息,大唐皇上,封杨钺为帅,率帐下右武卫,飞骑军,及宇文横帐下右卫,牧千钧帐下虎贲军,共计三十万步骑,浩浩荡荡从长安直扑东北。

    信件传出数日,假若本王预估不错,唐军前锋可能抵达五台山,他们来的比想象中快。”

    “什么,杨钺率领三十万步骑?”闻声,阿木苏浑身一震,毛骨悚然,把酒杯匆匆放在食案,手中紧紧握着匕首,向左贤王询问:“大王,折子中内容,不会有假吧?”

    五万右武卫,已经把南部草原搅得天翻地覆,现今,杨钺率三十万步骑,那还不把南部草原彻底毁灭。

    阿木苏不敢想象,杨钺率三十万步骑到来,草原上,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景象。

    “密探可靠,消息来源无误。”左贤王斩钉截铁道,他也不想相信折子中内容,然关乎二十万联军性命,不可疏忽大意,左贤王朗声警告:“战场作战,事关杨钺与右武卫,就像唐人所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时,朴源木浏览折子内容,反复确定,眼中充满惊骇,抬头盯向左贤王,思绪复杂,试问:“贤王,传言右武卫,右卫,乃唐军王牌中的精锐,不管战斗力,装备,全是唐军中最精良的,折子中汇报,他们匆匆辗转东北,不容小觑啊!

    飞骑军,虎贲军,本将不曾了解,但大唐皇帝敢派这两支军队前来北方,估计战力照样不弱。”

    此刻,朴源木惊慌,不曾想,唐军反击速度很快,反击力度这么狠。

    现今,杨钺率三十万雄狮直扑北方,绝非驱逐新罗与契丹联军,收复失地那么简单。

    一旦数日后,杨钺率军抵达,寒冬腊月天,冰天雪地中,年关前,幽州城附近,双方免不了一场恶战。

    “朴将军,你害怕了吗?”阿木苏注意到朴源木多变神情,不禁鄙夷询问。

    他怕杨钺,怕右武卫,偏偏不惧怕飞骑军与虎贲军。

    为复仇,阿木苏派族人,装作商人,驻守长安,探查消息。

    当初,杨钺招募新军,长安城中传的沸沸扬扬,当初,他还担心,新军训练完成,契丹处境更加恐怖,不曾想,此番征战杨钺把二十万新军也带来东北。

    方才初闻杨钺北上,一时慌神,此刻,平静下来,仔细想想,时局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右武卫凶悍,新军终究会变成右武卫累赘。

    不禁仰头朗声大笑,提醒道:“朴将军,大唐皇帝,调遣十万精锐,看到唐朝人忌惮咱们。

    但是呢,将军无需担心,飞骑军,虎贲军,听起来勇武凶悍,却为杨钺帐下训练的新军,不足为虑。”

    “新军?”朴源木失声询问,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大唐北方危机严重,唐朝皇帝怎么会调遣新军征战,太不可思议了。

    若阿木苏没有撒谎,可能表明大唐内遇到大麻烦,无法调遣更多军队,唯有凭借新军临时御敌。

    “朴将军,阿木苏说的没错,飞骑军,虎贲军,确实是新军,杨钺亲自安排招募。”左贤王挥动手中匕首,割着熟肉,塞进口中前说。

    “贤王,大唐皇帝,派新军北伐,寓意何在?”朴源木照旧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