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151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151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书令有话不妨直说!“

    杨明坤对杨钺恨之入骨,这厮趁他生病,不顾朝廷大局,谋取幽州,难道当真应了那句趁你病,要你命吗?

    可恶,可恨,可杀!

    (本章完)

第306章 有秦王何事?() 
贺恒瑞所作所为,皆为大皇子,希望皇上恢复大皇子东宫之主。

    此刻,皇上有心听从,他心中暗暗高兴,吸口气,稳步上前道:“皇上,时局动荡,是否让大皇子主持朝堂,派遣秦王,蜀王,前往北方平息燕王叛乱,如此,不但能够化解边关危机,而且,也朝堂亦不会动荡。“

    闻声,杨明坤期许面容,瞬时凝结,如鲠在喉。

    他潜心培养杨泓,岂料对方太过冒失,敢向军队开刀。

    尽管,杨钺已经兵变,若杨泓计谋实施,会沉重打击杨钺,但是,当时情况,难以预料,杨泓举动,无疑出自私心。

    杨明坤深深喘口气,摆摆手,道:“中书令,此事不必再提,太子做事猛撞,该受教训。“

    因继位时,受到宇文家支持,所以,杨明坤对长子杨泓非常宠爱。

    加之,杨泓自小聪明,杨明坤把他当做继承人来培养。

    年纪稍长,杨明坤聘请名师,教授杨泓,偶尔向他传授治国之道,又早早册封其为太子。

    待太子成年,开始在实践中锻炼太子,对他充分信任,寄予莫大希望。

    然而,太子和宇文家接触频繁,暴露出许多问题,焦躁,不懂隐忍。

    最糟糕,为保住东宫之位,不思进取,反而采取下三滥手段,向军队开刀,简直胆大包天。

    杨明坤晓得太子是块璞玉,但是,要让这块璞玉大展光芒,尚需打磨,不然,很有可能会废掉。

    贺恒瑞闻声,便不知该怎么说,不过,他也知道单凭自己,无法劝阻皇上,改变对太子态度,接下来,接下来,全靠宇文石了。

    此番,若能协助太子复位,他还会让太子献上一份大礼,巩固太子皇位。

    不过,这时,贺恒瑞依然没有放弃,拱手向杨明坤,道:“皇上,可否屏退左右,微臣有万分机密之事汇报?”

    杨明坤不为所动,询问:“可否为太子之事?,若中书令执意劝说朕恢复杨泓自由,就不要浪费口舌。”

    “皇上,与大皇子无关,关乎社稷,关乎皇上安危。”贺恒瑞斩钉截铁道。

    闻声,杨明坤颔首,望向高亨,示意对方带左右丫鬟离开。

    高亨抬头,瞥了眼贺恒瑞,挥手示意旁边丫鬟退出甘泉殿。

    关闭宫殿大门,偌大宫殿内,晋升杨明坤,贺恒瑞君臣两人,杨明坤不禁着急道:“中书令,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吗?”

    “皇上可否记得兰妃临死前情形?”贺恒瑞询问道。

    “兰妃?二郎母妃?”听声,杨明坤思绪陷入沉思中,仿佛想起什么?

    兰妃乃秦王生母,诞下秦王不久,死于寝室中。

    尽管当年太医检查,声称兰妃死于突然暴毙,但是,鉴于当初朝廷行事,杨明坤知道,兰妃之死,皆因某些人迫害。

    更重要,兰妃临死前数月,身体始终不适,与他当前情形非常类似,最后,饱受痛苦,悲惨死去。

    沉默良久,杨明坤询问道:“中书令,你查出什么?”

    “皇上,微臣不曾查出任何蛛丝马迹,只是,由此可断定,大概什么人在迫害皇上?”贺恒瑞谨小慎微,大气不敢喘。生怕让皇上回忆尘封的记忆,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时,杨明坤神情突然变得激烈起来,或许因猛烈活动,引起浑身巨痛,额头汗珠缓缓滚落,紧紧攥着拳头,砸在书案上,似狂暴雄狮,喝道:“快说,你究竟知道什么?”

    他莫名中毒,饱尝苦楚折磨,若揪出此人,不碎尸万段,难消心头怒火。

    闻声,贺恒瑞噗通一声,双膝跪地,诚惶诚恐道:“皇上,微臣确实不知道,但是,微臣猜测,多与秦王,宇文家密不可分?”

    “秦王,干秦王何事?”杨明坤双拳来回猛地砸书案,像发泄怒火,又像怒不可遏。

    贺恒瑞急忙道:“皇上,微臣担心,秦王获悉母妃死因,定报仇雪恨。”

    “贺恒瑞,你敢挑拨朕与秦王,你在找死吗?”巨痛,震怒,让杨明坤额头汗水,仿佛雨滴不断落下,咬牙切齿,双目环视,盯向贺恒瑞询问。

    一时,贺恒瑞浑身战战兢兢,趴在地面,连连叩首,道:“皇上,微臣不敢挑拨,或许,或许,出自宇文家。”

    此刻,他心中有后悔,早日皇上震怒,就不该多言,免得招惹杀身之祸。

    “宇文家,宇文家,没抓到证据,全是无稽之谈。”杨明坤喝道。

    宇文家存有私心,他知道,当年,兰妃之死,他亦知道,可惜,皆没有证据。

    殿内沉默时,殿外突然传来高亨声音,道:“皇后娘娘驾到,太傅宇文大人到。“

    闻声,贺恒瑞暗暗松口气,在杨明坤示意中,匆忙起身。

    缓缓转身,待皇后,宇文石走进来时,贺恒瑞躬身向皇后行礼,道:“微臣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言毕,向宇文石点点头。

    皇后一身凤尾罗裙,一副梨花带雨样子,哭哭啼啼走进来,示意贺恒瑞平身。

    神色难受,走到皇上身边,一副哭腔,银牙咯吱作响,道:“皇上,六郎那贼子。在幽州谋反,扣留横儿,你要为宇文家做主啊,赶紧救救横儿。“

    此刻,杨明坤浑身巨痛,被皇后推搡,巨痛加紧,奈何群臣在旁,唯有隐忍,安抚道:“皇后不必担心,此事朕已经知道。“

    然而,皇后似乎不善罢甘休,道:“皇上,宇文家与六郎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然而,六郎那贼子,祸害霖萱,怒打玄武,又陷害太子,现今,连横儿也被他扣留,他为何要咄咄逼人。“

    杨明坤没有理会皇后,直接向宇文石询问:“太傅,此事究竟怎么回事,你详细道来?“

    “皇上,微臣也不了解缘由,只是获悉逍遥王设宴,邀请幽州诸将,岂料燕王在酒宴中兵变,二郎,与牧将军,李将军带兵镇压,结果反而被燕王擒获。“宇文石一副受害者样子,向杨明坤阐述,把罪名全推向杨钺与逍遥王。

    感谢晚照╮打赏100阅点!

    晚照╮打赏100阅点!

    书友1606964908打赏了100书币

    感谢书友1374199871投了1张月票

    书友17****投了1张月票

    (本章完)

第307章 弥天大谎() 
逍遥王?

    对,还有逍遥王!

    他身在幽州,肯定获悉杨钺兵变前因后果。

    杨明坤似乎恍然大悟,语气急促道:“对,对,对,逍遥王何在,他前往幽州犒赏三军,杨钺那个逆子在幽州兵变,逍遥王逃逃出来没有?“

    “皇上,逍遥王不知所踪,微臣怀疑,逍遥王与燕王沆瀣一气!“宇文石道,这次,若能铲除杨钺,他希望也铲除逍遥王。

    只要朝廷内外,铲除杨钺与逍遥王,宇文家兵变,会减少许多阻力。

    加之,逍遥王知道宇文横在幽州谋反时,亲眼见证宇文横举动,所以,逍遥王留不得。万一回京,也要提前定罪,离间皇上与逍遥王。

    “太傅,休要多言,逍遥王,绝不会坐不起对不起朕的事儿。”杨明坤冷语怒喝。

    多年来,逍遥王诚心协助他,对他忠心耿耿,从未做出不利于他,不利于朝廷的事儿。

    在幽州,岂会与林枫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谋求大唐基业,

    然而,宇文石却不甘心,继续进言:“皇上,人心思变,为何逍遥王不曾到幽州,燕王没有兵变,为何燕王会在逍遥王酒宴上,主动反叛,这里面,是否藏有猫腻,务必详查,不然,逍遥王回京,势必引起祸端。”

    闻声,杨明坤不禁起来疑心,宇文石言语不错,杨钺在幽州起兵,逍遥王前往幽州平叛三军,现在,逍遥王不知所踪,是否与杨钺狼狈为奸,难以预料。

    沉默片刻,杨明坤冷语道:“马上召集秦王,蜀王,高孝云,张韶卿入宫。“

    若逍遥王与杨钺联合,影响朝中大局,不得不提前防备。

    这时,宇文石站出来,道:“皇上,平息燕王叛乱为先,不然,燕王挥师南下,长安危已。“

    “商议平叛之事,也需秦王,蜀王,高孝云,张韶卿商议,不然,太傅与中书令,难道要亲自带兵北上平叛吗?“杨明坤冷语询问,

    今日,连续噩耗,让杨明坤身心疲惫,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感觉。

    亦对朝廷群臣充满猜忌,毕竟,自己儿子,发动兵变,朝堂群臣,难道没有不会谋反。

    加之,贺恒瑞言语,回荡耳畔,宇文家,不得不防啊!

    闻声,宇文石,贺恒瑞沉默不语。

    贺恒瑞不敢主动请缨平息,贺家手里仅控制左监门卫,在十六卫中,实力不强,前往幽州,旦夕中,怕灰飞烟灭。

    宇文石心存谋反之意,自然不会主动领兵前往幽州,何况,朝堂变化,正向贺恒瑞建议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宇文家,断然不能错失良机。

    最重要,杨钺掌控三十万军队,其实力在诸位皇子中最强,连掌控北衙六军的秦王,掌控左右骁卫的蜀王,兵力在燕王面前,也显得捉襟见肘。

    他宇文家与贺家兵力,在杨钺面前,更不值一提。

    千里迢迢前往幽州,进攻杨钺,岂不是寻死吗?

    今日入宫,或为洗脱宇文家嫌疑,寻找时机起兵,或为游说皇上,释放大皇子,贺家,宇文家军队,决不能离开长安。

    不敢多言,唯有等待,高亨快速走出甘露殿,向殿外侍卫吩咐,要求快速召集秦王等人入宫。

    此刻,宇文石派出的人,通过间接,直接方法,按照计划,把消息通知秦王等人。

    这会儿,不等皇上主动召集,秦王,蜀王,高孝云,张韶卿听人,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坐着马车,快速向皇宫方向而来。

    入宫时,先后与出宫信使相遇,没有丁点耽搁,匆匆入宫。

    杨明坤在宫中等待时,起身去了里间,在高亨服侍中,服下汤药。

    他的身体有多差,他心似明镜,在朝廷暗流涌动时,不管付出多大难度,他必须坚持下来。

    先前震怒,更让他苦不堪言,急需药物压制。

    饮下汤药,休息片刻,秦王等人走进甘露殿,高亨搀扶杨明坤缓缓走出里间,再次回到龙椅。

    此时,杨明坤精气神恢复不少,面色红润,神情饱满,与常人无二,没有犹豫,开门见山询问道:“二郎,七郎,高仆射,张仆射,你们匆匆入宫,怕知道幽州之事,如今,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身体上苦楚,让杨明坤饱尝痛苦,端坐片刻,都是漫长折磨,他希望趁服下汤药,身体恢复,早日商谈结束,好回房休养。

    “父皇,六哥在幽州兵变,十恶不赦,朝廷必须快速派兵镇压,免得尾大难除,威胁朝廷!“蜀王阔步向前,抱拳向杨明坤提议。

    他在朝堂网罗势力,燕王却在边关积蓄力量,且直接掌控三十万军队,迟早会成为他的威胁,是故,必须在杨钺根基未稳时,速战速决,重创之。

    然而,秦王却没有草率决定,道:“父皇,六郎做事谨慎,连续收复蓟州,平州,儿臣相信,六郎谋反,肯定有其他缘由,是故,儿臣建议,必须详查。“

    “没错,皇上,燕王乃大义之人,绝不会在塞外部落,咄咄逼人时,冒然反叛,微臣亦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不可告人秘密。“高孝云站出来,向杨钺说话。

    可惜,蜀王当即反驳道:“高仆射,六哥领兵前往幽州时,你便为六哥说话,如今,六哥在幽州谋反,夺取宇文将军,牧将军,李将军兵权,你还为六哥说话,难道高仆射与六哥之间,有不可告人秘密。“

    身为娘舅,高孝云不偏向自己,偏偏与自己作对,两次三番为杨钺说好话,铺国期间,高孝云又与秦王亲近,这让蜀王嫉妒气愤。

    闻声,高孝云急忙跪在地面上,道:“皇上,您要明察啊,微臣一心为朝堂着想,绝对没有与燕王有不可告人秘密。“

    杨明坤颔首,道:“高仆射,起来吧,你劳苦功高,所做作为,朕全看在眼里,相信你没有与杨钺那个逆子沆瀣一气。“

    闻声高孝云暗暗松口气,充满起身,道:“皇上,微臣建议,率先查明燕王骑兵缘由,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如此,既不冤枉好人,也不会让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得逞。“

    感谢书友43211503投了1张月票

    (本章完)

第308章 倒打一耙() 
高孝云与杨钺私交甚好,,且不论彼此舅甥关系,在治国治军理念上,,他们想法相近,,互为知己。

    是故,杨钺前往幽州御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