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238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238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达纺织坊中,不少苦力劳役在劳作,尽管开始微微生疏,场面混乱,缺乏管理,但至少制作皮毛,皮毡。

    这一切,远比杨钺预料中强许多,

    不曾在纺织坊逗留,又驱车前往城东,在修建房屋视察。

    黄昏时,返回王府。

    两日后,杨钺亲自炼出黄金,善待苦力,劳役消息,传遍丹东城。

    百姓惊讶杨钺炼出黄金,更多传播善待苦力,劳役消息,

    数日中,逗留城中丹东百姓,在李玄奇号召中,离开丹东城,前往城东修建厂房,房屋的地方,希望能谋取生机。

    如此,城东渐渐热闹起来,各坊厂房快速拔地而起。

    与此,炼金坊中,工匠齐心协力,钻研杨钺炼金术,每日开始炼出少数黄金。

    按杨钺计划,在香料坊,酿酒坊正式成立,对外招工,

    紧接着,城中传出杨钺制作香料,酿出佳酿消息。

    半月内,丹东变化,日新月异。

    除烧瓷器刚寻找到合适土壤外,染料,冶铁,正式运作。闲暇之余,杨钺制出精盐。

    闻人钰已派遣商队,携带香料,精盐前往长安。

    长安作为大唐皇都,影响大唐全境,前期皇宫女眷对香料评价很高,丝毫不愁销路。

    唯独炼出的精盐,因产量稀少,杨钺定价非常高,十两金一斤盐。

    虽说长安百姓富庶,世家豪门极多,他亦不敢保证销售火爆。

    唯有静心等待。

    五月时,范恒文,徐林自沈城归来,花费半月,范恒文与匠人,仔细侦查沈城地形,列出详细扩张城方案。

    扩张沈城,有极高可行性。

    与群臣商议后,杨钺拍案定夺,拨款百万扩建沈城。

    怎奈乐极生悲。

    燕王府刚刚建立稳定钱粮来源渠道,奚族,契丹,长安三地,就传回糟糕的消息。

    安插渤海探子来报,宇文石,宇文汰父子,以雷霆手段,迅速控制奚族。

    当前,凭借奚族钱粮,快速招兵买马。

    探子没有道明宇文石凭借什么手段控制奚族,然而,杨钺很清楚,宇文家控制奚族,在东北站稳脚跟。

    近来,与契丹交往过密,狼子野心暴露。

    最恼火,宇文石游说契丹汗王,派遣宇文汰领兵南征平卢,似欲采取掠夺式弥补钱粮不足。

    对耶律尧选择,无奈又无可奈何。

    耶律尧身为部落汗王,为部落考虑,绝不因耶律纯熙与自己有婚约,忽视部落利益。

    此时,因宇文石领兵到来,参与攻占平卢重镇,东北形势越发复杂。

    这场争锋中,丹东,奚族,契丹,谁能笑傲群雄,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胜利者。

    不过,对与契丹,奚族联合猛攻平卢,杨钺虽有恼火,然不担心。

    河东,河西节度使依附突厥,若契丹,奚族打草谷,掠夺平卢边境钱粮,占领平卢些许领土,只要不改变东北格局,韩希范尚可忍受。

    一旦,契丹,奚族欲瓜分平卢,改变东北格局,韩希范势力受到严重消弱,定不会坐看自己领土被强敌兼并。

    契丹,奚族举动,也令杨钺意识到,必须加紧部署对丹东用兵之事。

    纵然袁牟安,鞠殇,王破钧,洛枫四人尚未训练成铁浮屠,也该提早部署。

    蛋糕就那么大,若被契丹,奚族吃掉,自己唯有饿肚子。

    另外,平卢地理非常重要,乃是东北前往关内要道,韩希范控制平卢,杨钺已经非常不爽。

    若契丹,奚族控制平卢,影响商道,阻截关内前来的学子,不利丹东治理。

    故而,这条生命要道,务必控制自己手里。

    然而,三条消息中,最让杨钺气氛,莫过突厥遣使者前往长安,要求割地羞辱长安朝臣。

    高孝云遣信使传来消息,突厥使者前往长安,欲令长安割据西受降城。丰州,中受降城。

    朝臣怒拒,怎奈匈奴使者以陈兵边境要挟,太子杨泓,中书令贺恒瑞,不顾群臣反驳,竟在使者威逼中,忍辱答应对方要求。

    根据高孝云信内描述,朝中诸将反对,皇上却默许此事。

    经历宇文石叛乱,朝廷元气大伤,没有实力对抗突厥,突厥此番前来,完全是乘火打劫。

    可是,西受降城距离关内道非常近,又有河西,河东节度使相助,若有不慎,突厥精骑,与河西,河东节度使,有可能跃过长城,杀进关内道,威胁长安。

    不管长安百姓怎样怎样看此事,至少杨钺态度与高孝云相似,这是大唐的耻辱。

    而贺恒瑞,蜀王,秦王,等将领,能够看到西受降城对长安重要性。

    拱手让出西受降城,丰州,与中受降城,此举,与卖国有何区别。

    可惜,自己远在丹东,对朝堂之事,望尘莫及。

    杨钺亦非善类,绝不容忍太子,贺恒瑞割据大唐领土,而理所当然,特备下礼物,送给太子,秦王,蜀王。

    长安城。

    杨明坤养病期间,将皇权交给太子,令太子辅国,贺恒瑞,高孝云,张韶卿从旁协助,导致太子权力极大。

    若非经历宇文家叛乱之事,杨钺东北割据,杨明坤警惕朝中武将,仍掌控军权。

    这太子恐有篡位嫌疑。

    皇宫中,贺恒瑞匆匆抵达东宫,手里捧着高价购买而来的精盐,面容有喜有忧。

    抵达东宫,留意杨泓端坐软榻,神情阴鹜,双目死死盯着书案礼盒,似欲喷火。

    观之,贺恒瑞内心咯噔一跳,太子逐渐掌控权力,秦王,蜀王被剥夺兵权,闲赋在家,楚王在朝,不敢嚣张。

    已没有皇子威胁太子地位,为何太子神情忽然狰狞可怕,泛起丝丝杀气。

    连当初突厥使者,命令朝廷割地,太子亦没有这么暴戾过。

    贺恒瑞躬身行礼,轻声询问:“殿下,发生何事?”

    “杨钺,杨钺远在东北,仍不忘羞辱本王,可恶,当真可恶。”震怒中,太子挥臂扫过书案礼盒,怒喝道。

    一条粉色诃子,自礼盒中飘出。

    (本章完)

第447章 卑鄙的太子。() 
诃子?

    贺恒瑞目睹空中飞动之物,神情中泛起些许尴尬。

    太子书房,处理国政之地,怎能出现女子私物?

    少时,彻底清除太子缘何神情狰狞,怒不可遏,

    秦王,蜀王被削去兵权,楚王蛰伏,齐王,吴王逐渐退出朝廷。

    太子辅政,诸卿臣服,朝廷没有威胁太子东宫地位。

    甚至不少朝臣主动向太子投诚,短短数月,太子凭借强势手腕,稳稳控制朝廷。

    连朝中领兵征战将军,亦不敢挑衅太子威严,被贬嫡东北的燕王,却突然冒出,挑战太子权威。

    此刻,太子震怒,分明与空中漂浮之物密不可分。

    这锦盒中礼品,恰恰燕王遣信使,长途跋涉自丹东送来。

    朝廷刚向突厥割地,燕王送来女子私物,代表什么含义,贺恒瑞心知肚明。无怪乎好端端的,太子突然震怒。

    一时神情尴尬,急忙劝慰:“殿下,无需动怒,燕王小人举动,骨子里在羡慕殿下!”

    “羡慕?”

    杨泓抓着锦盒,手掌重拍龙案,狠狠瞪向贺恒瑞,冷语怒斥:“贺恒瑞,羡慕二字,亏你说的出口。”

    长安乞和,主动割地,引起军中将领,国中百姓不满。

    学子赋诗讽刺,百姓言谈之中,指戳他脊梁骨,军中诸将要求秦王,蜀王入朝,收复失地。

    他表面风光无限好,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奈割地乞和,已成为他人生污点。

    此刻,贺恒瑞声称燕王羡慕嫉妒,若非贺恒瑞乃自己岳父,非怒斥对方。

    贺恒瑞神情尴尬,怎奈依旧厚颜无耻道:“殿下,当初孔明迫使司马懿出兵,送女子衣衫羞辱司马懿,怎奈司马懿丝毫没有生气,殿下可知缘由?”

    “为何?”杨泓怒问!

    “孔明六出祁山无果,蜀魏争锋渐落下风,司马懿收到女衣,非常清楚那是激将法,孔明送他女衣,证明孔明对形势束手无策。连女衣都用上了。

    司马懿受到侮辱,却深知堂堂世传智能平天下的卧龙,对自己只有束手无策,沦落到送套衣服求战。

    此刻,燕王不远千里送殿下诃子,与孔明当初处境相似。故而,殿下不仅不该生气,反而该高兴。”贺恒瑞滔滔不绝解释。

    把突厥威胁时,为苟延残喘,割去三州之地。

    长安人人声讨之时,却把耻辱说的冠名唐皇,犹似自己才是胜利者。

    各地令杨泓饱受百姓声讨,将领指责,心中亦充满负罪感。

    耳闻贺恒瑞言语,不禁抓起书案奏折,砸向贺恒瑞,狂喝怒斥:“贺恒瑞,本王从未见过你这般厚颜无耻之人,燕王何意,你清清楚楚,却敢蒙蔽本王,当真该死。”

    旋即,杨泓手掌重重拍在书案,厉声道:“你给本王记住了,突厥怎样自本王手里夺回西受降城,丰州与中受降城,将来本王会以更凶残方式夺回来。”

    杨泓对杨钺举动不满,却非庸碌之辈,深知杨钺讽刺他割地举动,

    怎奈,他亦有苦衷。若非京畿道,都畿道,大唐最繁荣两地,遭遇战火涂炭,使朝廷元气大伤,实力不济,难以对抗突厥兵锋。

    他宁与突厥死战到底,亦绝不把西受降城,丰州,中受降城,割让突厥。

    当前割去领土,安抚突厥,朝廷喘过气来,定与突厥一战,拿回失去的土地。

    割地之辱,贺恒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乃卑鄙无耻,毫无底线。

    与这人共商大计,让他感到恶心。

    贺恒瑞遭厚厚的奏折怒击,鼻青脸肿,满目无奈,对太子咒骂感到恼火,怎奈又不敢发泄,无可奈何。

    跪拜书房中央,汗流浃背道:“殿下,微臣知错了,微臣不该忘记耻辱。”

    杨泓端坐软榻,饮下杯茶水,怒火渐消,盯着跪拜地方的贺恒瑞,询问:“今日,突然入宫,所谓何事?”

    贺恒瑞不敢起身,垂首望向书案,汇报道:“殿下,近来长安市面出售洁白似雪精盐,与含有异香香料,皆异常火爆,微臣遣户部官员调查,获悉香料与精盐,乃一本万利。”

    “此事与朝堂有何关联?”

    杨泓清楚杨钺能制成香料,连皇宫女眷亦心生向往,非异常之事。

    精盐之说,杨泓亦满不在乎,市面收售精盐,多半有能工巧匠找出提炼精盐方法。

    况且,市面流传的精盐,难道比皇宫更要好吗?

    贺恒瑞作为朝廷中书令,统领朝臣,不关心朝堂政务,何时与庖厨一样,考量油盐价格。

    怎奈贺恒瑞神情严肃,自怀里中掏出包裹严密精盐,呈给旁边内侍,神情恭敬道:“殿下,这便是精盐,不仅异与市面流通盐巴,与宫中盐巴,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侍前行数步,把盒子交给杨泓,杨泓毫不在意打开。

    然而,木盒打开瞬间,杨泓彻底惊呆了。

    盒子内盛放洁白似雪,晶莹剔透颗粒,犹似把雪花盛放木盒中。

    精盐?

    这是精盐?

    与时常食用的,似乎截然不同,

    嘀咕少时,不禁抬头盯向贺恒瑞,厉声道:“贺恒瑞,你在挑战本王底线吗,这么通体洁白之物,怎会是食言。”

    贺恒瑞习以为常,他首次观之亦不相信,怎奈事实胜于雄辩。

    若说之前他故意曲解割地事实,当前却绝不敢撒谎欺瞒。

    斩钉截铁道:“殿下,微臣首级担保,此物绝对为精盐!”

    杨泓没有搭理贺恒瑞,命令旁边内侍品尝,依次确定真伪,内侍小心谨慎品尝,舔舔嘴角道:“殿下,此物确实是盐巴。”

    “你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吗?“杨泓诧异,不解询问。

    太监微微摇头:“小人无碍。”

    这时,杨泓双眸中渐渐放出亮光,此物精致,优美,若能得到制作方法,工部安排制作,定然获利无数。

    若朝廷有充沛钱粮来源,他励精图治,让大唐东山再起,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挥手示意贺恒瑞起身,笑意盎然询问:“中书令,这些盐巴从何而来?”

    “东北,丹东,燕王炼制。”贺恒瑞不敢隐瞒,快速道明盐巴来源。

    (本章完)

第448章 一条肚兜引发的灾难() 
燕王?

    怎么又是燕王?

    这燕王专门克制自己吗?

    此等价值连城之物,落得燕王手中,他在丹东岂不快速聚集实力,日渐壮大。

    杨泓徐徐起身,移步玉阶前,不禁轻笑道:“燕王,若非燕王羞辱本王,本王甚至忘记他在东北苦寒之地,中书令,燕王在东北还好吗?”

    当初,燕王何等意气风发,名满京城,与他争夺东宫之位。

    可惜,锋芒毕露,舅舅不疼,姥姥不爱,被逐出长安,贬往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