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241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241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奈吴王喋喋不休,刨根问底,道:“若外患解除,你会领兵伐唐,夺取帝位吗?“

    “天命无常,有德居之!“杨钺直视吴王,道:“若有生命之忧,万不得已。。。。。。?“

    吴王闻声,神情无波,道:“六弟,你觉得五哥怎样?“

    “温润如玉,不争不怒。“杨钺回答,吴王有才华,有谋略,非混吃等死庸碌之辈。

    “怎么样,六弟,你对五哥感兴趣吗?“吴王询问。

    闻声,杨钺神情黯然,露出呕吐之状,退避三步,指向不远处的耶律纯熙五美,提醒道:“五哥,臣弟尚无断袖之癖,龙阳之好,千万别害臣弟!“

    “呃!“

    吴王神情怪异,耳闻旁边五美窃笑,不禁怒瞪杨钺,喝道:“你故意曲解本王之意,可恶的家伙。“

    旋即,急声道:“朝堂暗流涌动,二哥,七弟入朝,恐掀起轩然大波,本王恐难置身之外,不过,六弟远离长安,可坐山观虎斗,本王不想窃取皇位,只求安身立命,在诸王夺嫡中,苟全性命。“

    “五哥,你想清楚了,这事儿,荣辱具有,稍有不慎,万劫不复。“杨钺严肃询问。

    他与吴王不算深交,亦没仇恨,若长安有吴王协助,香料,精盐,在长安出售,势必顺风顺水。

    不过,杨钺不敢完全答应,委婉道:“臣弟愿与五哥抱团取暖,夺嫡之事,暂且不谈,若有德行者在位,臣弟照样支持。“

    “好,抱团取暖!“吴王颔首。

    杨钺在幽州经营三年,控制雄兵,悍将谋臣不少,有自己的******,若博取杨钺信任,非一朝一夕。

    然而有杨钺支持,若朝堂遇险,对方肯定施以援手!

    逗留丹东时,吴王没有住在驿站,相反居住燕王府,数次与杨钺促膝长谈。

    白天,杨钺陪同,游览丹东美景,前往各处作坊视察,两日后,吴王辞行回京。

    送走吴王,杨钺召集,李玄奇,萧云。

    他们获悉杨钺被加封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亦清楚徒有封号,却竟掌控长城之外领土,不禁颇有微词。

    不过,盯着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丰厚,出兵平卢,打通前往关内山道,却名正言顺。

    李玄奇道:“王爷在丹东有起色,朝廷加官进爵,其意不言而喻。“

    “太子擅长内政,怎奈贺恒瑞像是把灵魂卖给恶魔的小人,阴险卑鄙,他们沆瀣一气,太子成不了气候,本王在丹东不断扩张,积蓄实力,迟早强大,接受朝廷封赏,拒绝纳税,朝廷又能奈我何。“杨钺厉声道。

    他不主动起兵,杀向长安,但在长安形势没有明朗前,绝不不与朝廷有任何瓜葛。

    况且,吴王投诚,事情简单许多,有吴王在朝廷纵横捭阖,他稳坐钓鱼台,静观其变。

    “王爷,这样做,影响丹东货物在长安出售!“萧云担心道。

    生产出东西,若没有销售之地,难赚取钱粮,照样难崛起。

    朝廷加官进爵,显然暗中忌惮丹东,忌惮杨钺,此刻,杨钺接受河北道行军大总管职位,却拒绝向朝廷纳税,很容被某些歹人诟病,在朝廷煽风点火,将不利丹东。

    “我们的奇货可居,蕴含巨大利益,若正常渠道不能出售,暗中亦能销售,不必担心。“杨钺面无惧意,朗声道。

    旋即,厉声道:“吴王前来丹东宣旨,朝廷欲借本王兵锋收复平卢,我等何不趁机夺取平卢!“

    “王爷,丹东兵力,轻松消灭平卢!“李玄奇颔首,随即又颇为担心道:“不过,微臣担心,宇文氏控制奚族,与契丹进攻平卢,这个搅屎棍在东北,平卢,东北恐不太平。“

    “玄奇勿忧,契丹,奚族,视线皆放在平卢,四方争夺这块蛋糕,契丹,奚族,忌惮突厥未必敢全力以赴,对我们反而有利。“杨钺分析。

    李玄奇询问:“王爷,真收复平卢吗?“

    “平卢与突厥关系密切,突厥夺取中受降城,丰州,西受降城,威胁长安,本王恨不得带兵杀去突厥,怎奈突厥甚远,鞭长莫及,不能自突厥身上割下块肉,就必须消弱突厥盟友。“杨钺怒道。

    “征战平卢,必引起韩希范震怒,河东节度使定掀起兵锋,主动对抗朝廷,对抗王爷,还有可能引来突厥参战。末将始终认为,该等到铁浮屠训练成功,先灭奚族,再灭契丹,最终,消灭河东河西节度使,剪除突厥羽翼,与突厥开战。“李玄奇提议。

    “王爷,李大人所言不假,小心驶得万年船。“萧云道:“东北各项事务,刚刚推进,该平稳过渡,再对外开战。“

    “韩希范全面开战又怎样,朝廷与本王联手,自东南两方作战,不仅消灭平卢,还有可能河东节度使连根拔除。“杨钺道:“突厥参战,但东方有正崛起的契丹,准备浑水摸鱼的奚族,突厥未必敢倾巢而出,全面开战,我们光脚不怕穿鞋的,有何惧之。“

    杨钺分析东北形势,与各方利弊,有把握开战。

    (本章完)

第452章 曲线救国() 
东北形势,杨钺有自己打算。

    听闻杨钺言语,萧云,李玄奇不再争辩。

    “谨遵王爷吩咐,微臣前去幽州,与端木夜,袁狂歌商议,以雷霆之势,瓜分平卢。届时,以不变应万变。“李玄奇道。

    奚族,契丹,突厥,皆窥视平卢,此地关乎前往关内通道,务必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当初前来丹东,在营州附近遭契丹袭击,已经让杨钺意识到平卢重要性。

    “该去幽州一趟。“杨钺颔首,旋即对萧云:“萧长史,丹东民生,暂由你全权负责。不可出现任何差错。“

    “王爷放心。“萧云道。

    接下来数日,杨钺专心做两件事,一,派遣行军探子,侦查平卢各地城防,监视契丹,奚族变化,其二,与张玄衡,韦季彦商议对平卢用兵之事,提前派遣军队,暗暗向平卢移动。

    获悉杨钺计划征讨平卢,张玄衡,韦季彦,暗自兴奋。

    此刻,兵强马壮,有足够势力争锋,该是扩张领土。

    不敢迟疑,暗中开始调兵遣将,筹措粮草,只等李玄奇前往幽州归来,确定与朝廷联合作战时间,便带领军队东征,瓜分平卢。

    与此,李玄奇混激商队中,冒险前往幽州,顺便带领商队,考察平卢重镇内地形,兵力部署,为准备征讨平卢做准备。

    花费两日时间,抵达幽州,与端木夜,袁狂歌谋面。

    袁狂歌,端木夜,亦收到朝廷诏令,准备派遣信使,前往丹东,与杨钺会面,商议作战之事。

    今李玄奇自丹东而来,不必长途跋涉,前往丹东。

    幽州城,官署中。

    袁狂歌,端木夜对李玄奇前来,感到万分荣幸。

    他们待神武卫驻守幽州,执掌蓟州,平州,与平卢,契丹,正面交锋。

    尤其与契丹交锋,亲自领会到北方边将的艰辛与不易。

    这里龙盘虎踞,异族出没,摩擦不断,常有异族骑兵南下打草谷,让蓟州,平州守军防不胜防。

    两人唯有勉强确保城池无忧,百姓不受侵犯,主动深入草原,寻找契丹骑兵作战,却根本不敢。

    客厅中,三人谋面,寒暄片刻,李玄奇当机立断道明来意。

    端木野,袁狂歌,支持杨钺作战。

    杨钺幽州经营多年,手下控有雄兵,克制草原骑兵,只要双方联合,自东西两面出兵,定然轻松击败平卢守军,收复失地。

    神武卫恰好趁机与平卢接触,提升战斗。

    李玄奇没有犹豫,开门见山道:“袁将军,端木将军,朝廷势弱,突厥趁机勒索,强行占领中受降城,丰州,西受降城。

    朝廷不敢出兵,夺取失地,王爷远在关外,鞭长莫及。

    不过,王爷内心想法很简单,突厥怎样自朝廷手里夺取中受降城,丰州,西受降城,王爷暂时不能远征突厥,便必须消弱突厥盟友。把突厥施加给朝廷的压力,全部转移突厥盟友身上。“

    远征突厥?

    消弱突厥盟友势力!

    袁狂歌,端木夜,闻声吃惊。

    突厥乃北方霸主,大唐,契丹,皆不敢挑衅,燕王兵锋无法抵挡突厥,铲除突厥盟友,确实有魄力。

    此前,被突厥割去中受降城,丰州,西受降城,身为边将,不能收复领土,袁狂歌,端木夜唯有联合上书,结果,无一例外,石沉大海。

    杨钺讽刺太子,秦王,蜀王之事,他们通过吴王之口,获悉此事。

    佩服杨钺智谋,亦欣赏杨钺的胆识。

    “李大人,朝廷采取绥靖政策,无视边军浴血奋战夺回的领土,着实令边军心寒。

    燕王不惧突厥,欲强势收复失地,本将佩服王爷胆识。甘愿与王爷并肩作战,收复失地。

    突厥该杀,仗占领河套,我大唐骑兵羸弱,故意采取卑劣手段,只要燕王参战,不要说夺取平卢,即使进攻突厥,本将亦敢与王爷带兵杀去突厥。“端木夜朗声道。

    之前,镇守南方,不曾与杨钺亲自谋面,但有关杨钺事迹,他却如雷贯耳,清楚杨钺性格,亦知道他是中军少有主战派将领,对北方部落,态度非常强硬。

    数年来,身处幽州与契丹作战,有丰富战斗经验。

    此战,只要他不出现任何要幺蛾子,两方出兵,轻而易举夺取平卢。

    那时,打通关内前往关外通道,不仅军事上互相依存,经济上,亦非常有利于朝堂与杨钺。

    “李大人,边军有心杀敌,收复失地,开疆扩土,怎奈朝廷诏令,朝令夕改,若突厥施压,保不齐朝廷向突厥妥协,让前线健儿白白血洒疆场。”袁狂歌幽怨的道,对朝廷很有怨言道:“也许太子擅长处理政务,然而,终究没有开疆扩土勇气,与贺恒瑞沆瀣一气,大唐迟早被他们推向无底深渊。

    要想鼓舞边军士气,该秦王,蜀王,燕王这类能征善战,对外强硬的主战派,尤其燕王,蜀王文武全才,继承大统,才会挽救大唐。”

    李玄奇诧异,袁狂歌对朝廷,对太子有怨言,又处于幽州,靠近丹东,虽说朝廷要求两人镇守边关,防备燕王,若有机会,倒可拉拢。

    不禁轻笑道:“袁将军,清除宇文氏,朝廷佞臣照样众多,若需铲除中书令,势必危及太子,将军休要妄言,免遭奸人算计。”

    “怕他作甚,贺恒瑞坏事做尽,迟早引起朝廷纷争。”袁狂歌怒声道。

    这时,端木夜打算袁狂歌言语,道:“袁将军,李大人冒险自丹东前来,不必说这些丧气话,咱们还是商议对平卢作战之事。”

    “本将只是替驻守北方边境的边军不值。”袁狂歌道。

    “袁将军,端木将军,常言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朝廷怎样决定,王爷不会插手,亦不在乎,不过,王爷身处丹东,自然要确保东北平定,任何异族敢挑起战事,便是挑衅王爷威望,必须除之而后快。“李玄奇代表杨钺,言行更证明杨钺平静东北决心:“这也是王爷所定下的曲线救国!”

    “曲线救国?”袁狂歌,端木夜齐齐惊呼,不解其意。

    感谢书友1911737757 投了2张月票

    书友1447850178 投了2张月票

    书友14968513 投了2张月票

    (本章完)

第453章 收益喜人() 
朝廷羸弱,诸王夺嫡,导致将领割据,边患不断。

    多少名臣宿将,希望改变朝廷颓废局面,怎奈先有宇文石,后有贺恒瑞,祸乱朝廷,致使多少有志者,报国无门。

    唯有眼睁睁瞧着大唐衰落,国将不国。

    耳闻李玄奇言语,袁狂歌,端木夜吃惊,燕王文武双全,胸有谋略,若继承皇位,励精图治,定然力挽狂澜,改变朝廷颓废局面。

    袁狂歌,端木夜相视一眼,端木夜询问道:“李大人,何为曲线救国,烦请李大人,详细道来?”

    “是啊,若燕王有心杀敌,力挽狂澜,改变朝廷,所有边军看到希望,岂会不勇武杀敌。”袁狂歌焦急的道。

    “两位将军,请问王爷是否有功于社稷?”李玄奇没有直接作答,反而抛出自己问题。

    “自然有功,若无燕王镇守幽州,契丹恐已杀进中原!”袁狂歌回答。

    端木夜亦赞叹道:“燕王推行新政,平息宇文氏叛乱,挽救朝廷于水火。”

    “可惜,奸臣当道,皇上熟视无睹,朝廷容不下王爷!”李玄奇朗声道:“新政被废,王爷被驱逐幽州,连两位将军,亦是前来防备王爷。王爷力挽狂澜又怎样,到最后还不是斗不过朝廷佞臣,遭皇上驱逐。”

    闻声,端木夜,袁狂歌神情尴尬,他们前来幽州,防备契丹南下之余,的确在防备燕王领兵闯进关内。

    “李大人,我们奉命行事,实属无奈!”端木夜惭愧的道。

    袁狂歌神色无奈道:“皇命难违,不得不为之,海碗李大人谅解。”

    “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