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269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269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多年来,尚未开科举,今日,燕王在丹东开科举,瞧着眼前烫金牌匾,纳贤阁三字龙飞凤舞,在场学子内心激动。

    毕竟,燕王在丹东举行科举,将是许多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最好机会。

    交头接耳时,不远处传来清脆钟鸣声,这时,李玄奇,范恒文,等监考官员挺身而出,站在纳贤阁前方台阶。

    作为主考官之一,李玄奇冷眸从内院内学子身上扫过,朗声道:“燕王殿下给每位学子提供最佳考试场所,善待每名学子,今日考试希望大家拿出真才实学,不要辜负燕王厚望。

    考试时间马上开始,各位遵照自己报考科目,根据屏风内地图,前往各自考试场所。

    另外,燕王选拔人才注重才华,更注重品性,所以,任何作弊者,彻底取消考试资格,永不录用。“

    “谢大人提醒。“众多学子躬身,向李玄奇行礼,匆匆集中地图前,详细浏览,向纳贤阁内走去。

    诸多学子向纳贤阁内走去,李玄奇,范恒文,韦季彦,闻人钰,萧云,彼此相望,含笑向纳贤阁内走去。

    少时,诸多士子落座,纳贤阁内突然多出许多兵家,穿梭在走道内,每名侍卫背靠考生所处地方,盯着前方考试学子。

    一个个神情冷漠,双眸直视前方。

    诸多文举,商科学子目睹前方带刀侍卫,神情皆有几分紧张,趁监考官员尚未带着考卷前来之前,自我放松。

    约莫半盏茶功夫,纳贤阁内再次响起清脆钟声,这时候,李玄奇,范恒文,闻人钰,萧云,带着考卷走向考场内。向每位考试学子发布考卷。

    不久,参与文举的学子得到考卷,急忙翻阅试卷,观看考试题目。

    看到题目所有参与学子,面孔内皆泛出惊讶之色,偌大试卷内,仅有三道题目,其一,王道,霸道,孔孟之道区别。

    其二,论大唐治国策略得失!

    其三,怎样看待世家门阀对大唐影响力!

    众多学子目睹考卷内考题,甚至有点不敢下笔。

    (本章完)

第491章 金榜题名() 
若说论王道,霸道,孔孟之道区别还算正常外,在诸多学子看来,论大唐治国策略得失,及怎样看到世家门阀对大唐影响力。全然是在抨击朝政。

    尽管朝廷内没有禁止学子评论朝政,但像今日成为科考题目,确实开天辟地头一回,稍有不慎,容易得罪大唐世家门阀,甚至开罪朝廷。

    这边文举学子纠结时,不远处,萧云监考的学子更郁闷,考卷内,仅有两道题目,其一,律令怎样处境大唐发展。其二,怎样看到商业变法得知,及商鞅之死。

    相对文举学子,参与刑法考试学子,不担心妄论朝政,然他们却从没有接触这样专业,细化开始内容,一时,不清楚怎样下笔。

    整个纳贤阁内,最郁闷,最无奈摸过,韩昭伍,商荣华,乔商约。

    他们考题不禁众多,且全是非常奇怪问题,其一,如何看待士农工商地位,其二,商业对大唐贡献,及怎样壮大商业,其三,怎样看待商道治国,等等。

    尽管说韩昭伍,商荣华,乔商约常年经商,然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问题,盯着考卷内容,不禁有点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的感觉。

    纳贤阁内学子纠结郁闷时,纳贤阁内院,武举与工科考试已经齐齐进行。

    武举非常简单,除简单武斗外,还有一份有关兵法考题,根据武斗及笔试成绩,综合考虑。

    此刻,演武场内,刀枪棍棒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韦季彦端坐演武台中央,双眼睥睨,详细观察演武台内情况。

    目前,演武台旁边已经有获胜者。

    纳贤阁西面,杨钺端着茶杯,坐在主位详细品茶,考场内,所有参与者随意发挥。

    工科考试太难,特别是首次考试,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杨钺选择标准很简单,能凭借自身能力制造出独特实用东西,便是主要被关注对象,若不能达到这样标准,凭借自身能力,熟练操作各项技艺,勉强能当做技术性官员。

    若连这样标准尚不能完成,唯有被淘汰。

    即使被淘汰,但凡愿意参与丹东各作坊内,杨钺亦非常愿意接纳。

    他内心清楚,工科首次招募官员难度很大,然单凭技术性官吏几字,杨钺希望提高百姓,学子对各项技艺重视,从而形成规则,这样远远比超过选拔几个人才更有利。

    差不多一个半时辰,纳贤阁内响起钟声。

    这时,那些代价兵勇上前收起各位学子试卷,纷纷集中起来,交给各考场考官。

    那些学子走出考场内,面孔内再也没有先前喜色。

    一个个无精打采,神情沮丧,仿佛霜打的茄子。

    考试内容太离谱,超出众多学子预料之外,唯有全力以赴,凭借往常学问,及临场应变解决。

    好在不必花费多长时间,约莫五日,丹东府内官员,便会公布考试成绩。

    与此,杨钺,李玄奇,范恒文等官员,带着考卷走进丹东府,已经开始快速审核考卷内容。

    天色渐晚时,闻人钰率先审核完三名商科学子考卷,经过多次验证,他才带着考卷前去寻找杨钺。

    他负责审核,杨钺负责最后定夺。

    闻人钰走进杨钺处理公务地方,躬身向杨钺行礼,把三份试卷呈给杨钺道:“王爷,商科审阅结束,微臣觉得不是很满意?“

    闻声,杨钺抓起三份考卷,平铺在书案,俯身借助烛台灯光,详细审阅。

    不大工夫,杨钺快速浏览完三份考卷,把考卷折叠起来,寄给闻人钰,朗声道:“这样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在此之前,可没有人把商业当做一门学问对待,他们没有任何参考标准,能根据自己想法,长篇大论,各抒己见,这已经是非常好开头了。“

    “王爷,韩昭伍,商荣华,乔商约三人,虽在考卷内,给出相应答案,然利益味太浓厚,他们背后亦有各自家族,若为官很容因私废公,为家族利益,忽视朝廷利益。“闻人钰神情严肃,理了理官服,向杨钺道出自己担心。

    “利益?设立商科,便是让利益最大化,若说因私废公,闻人钰,你敢公然为四海商会谋取利益吗?“杨钺毫不在意反问。

    不过。闻人钰担心不是无的放矢,户部官员历来多是香饽饽,现在,他从商人内选拔户部官员,很容易形成官…商勾结情形。

    好在他敢设立商科,便有解决官商勾结方法。

    闻人钰闻声,向杨钺道:“微臣做不到,但微臣尽可能不把四海商会与丹东商队混为一谈!”

    “没错,你做不到,别人照样做不到,但有法令束缚,相信会有人做到!”杨钺信心满满道:“若萧云选择合适官员,且精通律令。

    本王计划提拔三名官员,带领自己军队,专门负责商业,军队,官吏违法之事,这机构不受刑部,只向本王负责。”

    获悉杨钺内心想法,闻人钰忍不住倒吸口冷气,王爷有自己想法,甚至他的想法远远超出麾下诸位大臣考虑范围之外。

    若杨钺想法付诸实践,他必须洁身自好,把家族利益与丹东利益分清楚,不然迟早遭遇祸害。

    甚至若非姐姐闻人弦歌极力要求,他内心甚至希望快速离开丹东,免得留在杨钺身边有生命危险。

    自古伴君如伴虎,何况,杨钺内心有太多想法与打算,别人根本猜不出他究竟在想什么,或者说,作为臣子他很难追上杨钺脚步。

    唯有从旁提出些许建议,防止杨钺犯错误,或者,执行杨钺推行政策。

    良久,闻人钰神情郁闷道:“王爷,这样做,极有可能让商科学子怯懦,选择远离王爷。“

    “既想要钱,又想要权,世上怎么有怎样便宜事情。“杨钺起身,神情微微不悦。

    闻人钰不敢辩驳,急忙道:“王爷有自己想法,微臣不敢反驳,然微臣需提醒王爷,切莫前功尽弃!“

    “闻人钰,你在害怕本王?“杨钺盯着闻人钰,冷不丁询问。

    (本章完)

第492章 饭桌文化() 
突闻林枫询问。闻人钰微微躬身,眼眸翘起,来回观望,谨慎留意杨钺举止。

    杨钺欲凭借严密法令治理丹东,将来还有会治理大唐,闻人钰生怕杨钺推行连坐等严酷刑罚。

    特别科考时,有题名询问商鞅变法有关事宜,闻人钰害怕杨钺效仿始皇帝。

    在治地颁布严酷法令,那时,任何违法者,全会遭遇非常严肃处置。

    内心潜藏忌惮,面孔生出珠珠冷汗,使他举止越发谨慎。

    杨钺起身双掌撑在书案,居高临下,双眸直直闻人钰询问,使闻人钰越发心惊胆寒。

    静默少时,闻人钰轻声道:“王爷,非微臣害怕,乃微臣害怕王爷推行严酷法令,会让王爷在丹东处境艰难。“

    闻人钰言不由衷的说,政策乃人定的,说到底,他还在害怕杨钺。

    杨钺嘴角噙笑,使书房内紧张气氛渐渐消减,像冬末寒冰在初春来临时渐渐融化。

    “闻人钰,本王推行法令,不代表必须采取严酷刑罚。况且,若没有官吏,将领,商人违法,再严酷法令亦不是被悬之高阁吗?

    你我拭目以待,瞧瞧在丹东推行的法令逐渐落实,是百无一害,还是弊端丛生。“杨钺俊朗面孔笑意越浓,似山水画内添加浓墨重彩几笔,使心旷神怡。

    “遵命!”闻人钰不曾多言,躬身向杨钺行礼,道:“王爷,微臣还有政务处理,率先告退。“

    “嗯!“

    杨钺微微颔首,挥手示意闻人钰离去。

    他相信帐下将领与身边亲近官吏,然随着东征西讨,治地越来越辽阔,便该推行法令,凭借严密法令治理。

    免得随自身实力不断强大,造成朝廷将门,世家把持局面。

    接下来两日,李玄奇,范恒文,韦季彦,萧云,先后向杨钺汇报科举之事,及科举录取人员。

    经过杨钺与诸位大臣商议,第三日,在丹东府外发榜,发布金榜题名学子。

    清晨。

    微微朝阳初升,金色光芒铺地,天香楼内,早起学子已在用膳,三三两两谈乱科考之事。

    时间推移,客厅内,学子越来越多,一个个神情落寞,焦急等待。

    这次科考后,没有学子敢信心满满认为自己金榜题名,拔得头筹。

    考试内容太生僻,太匪夷所思,全是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问他,科考时,仅凭借往常见解与个人理解作答。

    客厅内,韩昭伍,乔商约,商荣华,坐在胡凳上,食案内摆放几盘时令瓜果,三人望向天香楼内学子低声交谈。

    因商科考试仅有三人,所以走出纳贤阁时,三人碰头迫不及待讨论试题,无一不神情苦楚,一头雾水。

    这会儿,商荣华拿起果盘内水果,意味深长道:“若科考时,燕王像平日里对待大众学子,大家不至于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乔商约望向陶瓷果盘内水果,神情内一副无可奈何之态,科考前,科考后,燕王始终善待学子,对前来考试楔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怎奈科考时,大家齐齐被刁难。

    “荣华兄,不必担心,你我三人内,数你作答最完善,你若不能金榜题名,乔某与韩兄岂不要找块豆腐撞死!“乔商约笑呵呵道。

    这次参与商科考试,即使不能被录取,结识商荣华,韩昭伍,尤其结识商荣华,他来自河西大家族,对乔家把商业渗透河西,有非常大作用。

    “没错,不能金榜题名,大可继续经商,何况,秋末还有考试,若商兄弟志在做官,秋末再来尝试,何必愁云满面,杞人忧天呢。“韩昭伍拍着商荣华肩膀笑呵呵道。

    “唯有秋末再尝试了!“商荣华神情苦涩,垂首情绪没落道。

    在三人旁边,焦急等待学子神情与商荣华,乔商约,韩昭伍类似。

    一个个无精打采,像被霜打的茄子。

    这时,两名衙差走进来天香居,望了眼天香居内学子,一名衙差朗声道:“今日丹东府发榜,诸位学子赶紧去瞧瞧吧!“

    今日发榜?

    发榜消息传出,酒楼内焦急等待学子,纷纷起身,一窝蜂似得快速丹东府前而去。

    燕王在丹东做出非常有效率,传言从前需等待半月才能等待发榜,燕王在丹东花费三日解决问题,太出乎预料了。

    韩昭伍拍着商荣华肩膀,笑呵呵道:“走,咱们去瞧瞧,兴许金榜题名呢!“

    “瞧瞧也好,免得提心吊胆!“商荣华颔首,嘴角依然苦涩。

    没有踌躇,三人阔步匆匆与诸位学子前往丹东府前。

    此刻,丹东府前李玄奇亲自带侍卫发榜。

    府门左边,约莫一丈高石碑内张贴告示,密密麻麻巨大一片,四科学子提醒学子尽在榜单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