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53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53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思时,杨明坤注意力转移在来人身上,询问:“四弟,你觉得老六怎样?”

    “皇兄,从募兵来看,六郎有自己想法,越发深沉,让很难看穿,稍稍调教,会是个可塑之才。”来人面色平静,抬头望着杨明坤道。

    此人名叫杨明玄,表面为大唐逍遥王,不理朝政,暗中却掌握大唐内卫,位高权重,乃皇上心腹之一。

    “嗯,你说的没错,武功方面,老六表现出卓越能力,文治方面有待考察,若像老七那般文武双全,当真乃杨家之幸,大唐之幸!”杨明坤点点头,赞同杨明玄言语,沉思片刻,继续问道:“四弟,太子,六郎,七郎,你觉得三人怎样?”

    “各有千秋!”杨明玄不假思索的道。

    “朕要听你的实话!”皇上板着脸,不爽的道。

    帝王家事,外臣没有资格参与,然太子,杨钺,杨骁之事,关系大唐百年基业,杨明玄又是皇室成员。

    此刻,皇上要听实话,他就不再忌讳,毫不犹豫说出对三人不同看法。

    “太子出色的政治毋庸置疑,将来肯定是有为明君,但与世家大族走得太近,与皇兄计划相违。

    老六军马政务娴熟,有气吞虹蜺的气势,风行雷厉的手段。

    臣弟曾听人言,南方有大鸟,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但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或许,老六就是那只大鸟。

    若老六被重要,凭借他文治武功,或许是柄利箭!

    不过,老六自身缺陷也很明显,常年守疆在外,朝中没有根基,要独挑大梁,非常困难,当前训练新军,刚刚开始,已经触及某些人利益,接下来,势必会越来越艰难。

    若六郎处置不慎,肯定会引火上身,处境会变得非常艰难。

    七郎文武双全,不久前建立战功,在朝中地位迅速崛起,与楚王联合,迟早会成为朝中重要势力,能够与太子分庭抗衡,皇兄若欲对付世家,六郎与七郎,均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目前来看,皇兄似乎偏向六郎。”

    “唉,朕这个七个儿子,太子与六郎,七郎,着实出类拔萃,若三人联手,大唐解除内乱,太子处理内政,六郎,七郎平定外患,大唐复兴,指日可待。

    可惜太子身边被世家大族包围,七郎心胸太过狭窄,仗着朕喜爱,蛮横无礼,扩充自身势力,靠不住,欲兄弟齐心,难!

    不过,朕倒打算在朝堂上扶持七郎与三郎,抗衡太子背后的世家大族。

    这般做,免得朝中形成某种独大局面。”听闻杨明玄对三个儿子评价,杨明坤内心感慨的道。

    继位来,他不断消弱世家力量,当前到了至关重要之时,奈何手中底牌不多,唯有不断扶持诸位皇子。

    此次召集杨钺进京,就为把他安排在长安,扩充皇室力量,目前,新军渐渐步入正轨,只需耐心等待了。

    至于,朝堂之事,他希望在不伤及太子位置的情况下,提升蜀王与楚王,在朝堂形成势力。“皇兄,三道势力更容易控制!”此刻,杨明玄大概猜出皇上心思,不过,仍然建议。

    依照杨明玄猜测,皇上欲在军中扶持杨钺,让他变成大唐军中一面旗帜,却不会在朝堂中赋予杨钺过多权力。

    从而才在朝堂提拔楚王与蜀王,而忽视杨钺。

    这样,来自朝堂和军中的势力,均会攻击太子背后的世家大族,打压世家门阀在朝中势力,却又不至于军权与政权同时落到杨钺或蜀王手里,威胁太子地位。

    听闻,杨明玄提议,杨明坤淡然一笑,摆摆手,道:“四弟,你清楚朕心思,此事无需再提!”

    (本章完)

第108章 四方皆楚歌() 
东上阁中,因杨明玄一句话,气氛肃然凝重,沉闷!

    杨明坤端坐龙椅上,虎目狠狠瞪了眼杨明玄,轻哼一声,端起茶杯喝茶!

    身为大唐皇帝,杨明坤不允许某个大臣,手中掌握过多权力。

    不然,他不会提拔秦王,蜀王掌握军权,分解军门权力。

    不会通过科考,吸收寒门子弟在朝为官,从而减少世家门阀,在朝堂中权力!

    更不会千里迢迢,召集杨钺进京,训练训练新军,牵制蜀王,秦王,与四大军门,在军中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目前,杨钺军中地位不低,军中,极少有将领可与他分庭抗衡!

    因此,杨明坤自然不允许杨钺再染指政务,势力渗透进朝堂。

    否则,杨钺手中掌控权力过多,有可能会像离弦之箭,失去控制,威胁国本!

    除非有朝一日,飞骑与虎贲练成,收回四大军门手中权力,杨钺或许有机会在朝堂中成长起来。

    察觉皇上面孔中态度,杨明玄很识趣,没再提及杨钺。

    在他看来,当前朝堂,确实不能把太多权力交给一个人。奈何楚王书生意气,蜀王高傲蛮横,很难斗得过城府深厚的朝中老臣!

    欲撼动军门与门阀在朝堂权势,楚王与蜀王不合适,也不没有能耐!

    可惜皇上有自己想法,他再多言,只能引火上身!

    东上阁中,沉默稍许,杨明玄长长喘口气,自衣袖中,掏出一份奏折,道:“皇兄,内卫来报,河东节度使韩希范,河东节度使陈安彪,数月来在驻地招兵买马,蠢蠢欲动,似乎欲图谋不轨。”

    内卫专门负责各地情报,是杨明坤登基后,专门命令杨明玄组建的情报机构,广泛分布大唐及四面藩国部落。

    传递消息速度奇快,且非常精准,乃杨明坤手中一柄暗剑!

    此刻,杨明玄带回来的消息,自然不会有假。

    北方节度使,特别是河东,河西节度使的存在,始终是杨明坤心头刺!

    陈安彪与韩希范两人,不仅坐拥河东河西两镇,两人还掌控平卢与朔方两镇,北方四镇,从前大唐养马场所,早沦落两人手中。

    导致大唐长期没有良驹不说,两人仗着坐拥四镇,天高皇帝远,偶尔会派遣军队,袭击大唐边塞城池!

    某段时期,甚至出现步步蚕食大唐领土的迹象。

    此番,陈安彪,韩希范在四镇大张旗鼓招募新军,故意针对朝堂外,足以表明对方野心!

    纹身,杨明坤手臂微微轻颤,杯中茶水溅落龙案上,茶水的呛得他重重咳嗽两声,才匆忙放下手中茶杯,抬头望向杨明玄询问:“四弟,情报当真?”

    闻声,杨明坤不能不惧怕,大唐缺少战马,近二十年来,自第一场北伐节度使,遭遇惨败,多年来,北方战争,胜少败多!

    浪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常常还会被北方节度使吞并城池。

    随着老一代老去,河东韩希范,河西陈安彪及杨明坤取代父辈,杨明坤继位初,企图趁韩希范与陈安彪在北方四镇根基不稳,收复北方四镇。

    三方一战,朝堂损失十万精锐,被对方蚕食不少城池,朝堂中,无人再提北伐之事。

    “皇兄,内卫办事,绝不会出错,况且,今日消息事关重大!”杨明玄神态严肃的道!

    言罢,杨明玄端起茶杯,喝了口,面色变得坚定起来,盯着杨明坤,试探着问道:“皇兄,臣弟建议出兵!”

    杨明坤面色踌躇,好半天才长长喘口气,道:“四弟,目前不适合与节度使开战!”

    “未尝不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皇兄该派将领,趁陈安彪与韩希范尚未准备周全,大军杀进,打的对方措手不及!”杨明玄厉声道!

    朝堂忍辱负重多年,当前军粮财力恢复,有资本再次北伐!

    决不能因惧怕,错失良机!

    “韩希范与陈安彪占据四镇,各自帐下有二十万骑兵,要么常年与突厥作战,要么出那沉浮突厥,朝堂没有十足把握,与至撕破脸皮,估计……”杨明坤不是十分自信,或者说,当初被打怕了,不敢冒险。

    “皇兄,切莫养虎为患,尾大不掉!”杨明玄提醒!

    闻声,杨明坤语重心长道:“老四,兵锋之事,非同小可,对北方节度使作战,必须详细部署,筹备粮草,不可儿戏!”

    “皇兄,良机千载难逢,纵然不直接派军进攻,也必须派军镇守,河西节度使陈安彪,投靠吐蕃、与突厥关系亲密,依仗凉州。统辖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七州,及朔方地区作威作福!

    河东节度使韩希范,借助太远重镇,统辖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岢岚军,及忻州、代州、岚州,三州郡兵,又身兼平卢节度使,手底有四个军团,二十万军队,又常年与突厥作战,实力强大不得不防。”

    节度使势力不小,杨明玄担心越放纵对方,对方越张狂,为朝堂埋下大祸!

    “嗯,此事,朕会考虑!”杨明坤神情微微失落,喝口浓茶压惊!

    此番若仓皇对节度使作战,他生怕再一败涂地,先前十年所有人忍辱,将付之东流。

    高台下,杨明玄目睹皇上谨慎神情,意识到对方暂时没有派兵征战之意,干脆不再言语!

    唯有局势把皇上逼到死角,对方才会孤注一掷,与节度使开始。

    那时,帝国上下,势必会全力以赴。

    拔除北方四镇,这个折磨大唐多年的病痛,重整旗鼓,再现大唐雄风。

    ………

    杨钺自获得杨明坤首肯,频繁与右千牛卫大将军高孝云接触,不断部署,准备在飞骑军军营中,大干一场!

    第三日,杨钺与萧云前往军营,抵达西门时,一匹快马迅速自西门冲进来,口中大喊道:“让开,让开,河西急报!”

    “河西急报?”杨钺喃喃道。

    萧云煽动折扇,待骑兵骑着战马消失在街道尽头时,萧云意味深长道:“汉军已略地,四方皆楚歌!”

    马上修改!

    (本章完)

第109章 西北局势() 
汉军已略地,四方皆楚歌!

    闻声,杨钺面色一怔,望着皇宫方向,忽然意识到,也许北方有事!

    长长喘口气,扭头望向西门,忽然,勒紧马缰,策马转身朗声对萧云道:“先生,暂时不去军营,迅速回府!”

    萧云点点头,双方带亲卫快速返回!

    街道中,杨钺扭头朝着萧云问道:“先生,探子急报,北方烽烟再起,你怎么看!”

    “王爷怎么看?”萧云右手抓着缰绳,左手煽动折扇,笑意盎然反问。

    “战!”杨钺毫不犹豫道。

    他博览群书,及自朝堂局势中,窥察出大唐局势!

    暂时不能撼动四面番邦部落,按大唐国力,战略战术部署妥当,收拾各地节度使,搓搓有余。

    “金戈铁马,该是气吞武力如虎,千骑席卷平岗!彰显大唐国力,良机不容错过!”萧云面色平和,言语却杀气腾腾!

    杨钺非常认同萧云的想法,国威,领土,气势,全是沙场点兵,战场搏杀,靠军队打出来的。

    苟延求和,残喘生存,会让对手越发轻视!

    快马回到燕王府,刚把战马缰绳丢给府中家丁,杨钺与萧云向书房走去!

    “王爷,王爷,高公公来府!”门卫匆匆跑上来,神情着急道!

    闻声,杨钺转身,道:“去看看!”

    回府路上,他猜出北方可能掀起战火,只是没有想到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杨钺快速向王府门口走去,远远看到高亨拂尘搭在手臂,神色急切,来回度步。

    杨钺显身,高亨匆匆走下台阶,尖声道:“燕王接旨,赶紧接旨。”

    观之,杨钺急忙与萧云叩拜,高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北战事紧张,宣燕王迅速入宫!”

    “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杨钺急忙道,接过圣旨起身。

    靠近高亨,低声询问:“高公公,西北究竟发生什么事儿?”

    “王爷,消息来自西北,具体情况,老奴并不清楚!”高亨亦不清楚,只晓得皇上在宫中非常着急。

    杨钺重重点头,急忙道:“高公公,入宫!”

    西北?

    杨钺记忆中,西北跨过灵州,越过黄河,紧靠朔方,河西,两镇皆为韩安彪领地。

    莫非韩安彪作乱,趁机跃过黄河,进犯灵州。

    然未能了解详情,杨钺亦没有多想,西北局势复杂,究竟发生什么,没有接触消息前,很难准确猜出来。

    载着杨钺的马车,在长安街道中,急速前行!

    此刻,长安城中,十六卫大将军,在府中先后街道圣旨,纷纷匆匆忙自长安四面八方,紧急入宫!

    太极宫,东上阁!

    杨明坤负手,面色忧愁,在高台上来回度步。

    西北战事!

    数日前,他与杨明玄刚刚商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