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537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537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这场战争,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一旦冬日来临,大雪封山,唐军面临恶略的气候,冗长的战线,这不利于唐军作战,甚至唐军的处境会变得被动。

    赵玄狐,叶庆虎,南道冥,同样有杨钺的担心。

    不过,他们考虑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近年来,随着杨钺对外强势,唐军与突厥作战中,攻无不克,屡战屡胜。

    然而,唐军兵将还没有大规模率军挺进草原,深入突厥腹地作战经验。

    对辽阔的草原内,地形环境,突厥各部落所处位置也不甚了解,稍之不慎,误入歧途,很容易闯进突厥人设好的包围圈中。

    损兵折将,更影响三军气势。

    静默中,南道冥挺身而出,神色拘谨的说:“皇上,伊然毫无征兆的撤军,返回草原内,必有所图谋。为减少三军伤亡,末将建议等待安东尼率军在西线取得大捷,狠狠重创突厥主力,使得伊然东西难顾时,再吩咐一名悍将,率领唐军杀进草原内。

    趁机痛打落水狗,将有机会狠狠重创突厥人,甚至一战彻底消灭对方。”

    他的顾虑,也是唐军不少将领的担心,毕竟,数十年来唐军与突厥的作战,基本是以守为攻,所有战斗全发生在大唐境内,唐军还从来没有主动出击,杀进突厥腹地的经验。

    今蜀王率军在西线取得大捷,皇上领兵在北疆决不能落败,不然势必影响皇上的威严。

    南道冥害怕,至少非常担心深入草原内,首战失败给杨钺,给唐军造成不好的影响。

    借助安东尼之威?

    闻声,杨钺微微蹙眉,不禁摇头轻笑。

    大唐兵强马壮,国富民强,铲除来自突厥的威胁,需要依靠其他人,简直是笑话了。

    这么做了,他天子威严何在,大唐军威何在?

    赵玄狐,叶庆虎,彼此对视一眼,心思各异。

    既惶恐冒险追击会有隐患,又不甘心伊然率军逃离,突厥仍然在北方给大唐构成威胁。

    “皇上,末将赞同南将军的建议。“叶庆虎犹豫少时,斩钉截铁的说,不过,他的话刚刚说完,略微迟疑后,又说道:“不过,若探子能提前侦查出伊然部所处的位置,掌握草原内的地形,天时地利人和时,末将支持大军挺进草原,孤注一掷一战。”

    常言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唯有依靠自己。

    做人尚未如此,大唐雄踞一方,怎能依靠他人呢?

    如此,三军颜面何存?帝国威严何在?

    “皇上,末将请缨趁伊然率军离开不久,亲自带兵挺进草原内,找寻伊然部的踪迹!”赵玄狐支持作战,唯有军事上的胜利,才彻底消除唐军对突厥骨子里的忌惮。

    大唐与突厥作战,借助萨珊的力量,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何况,蜀王,贺恒瑞等将领基本消灭吐蕃,难道还不能消灭突厥人吗?

    要想彻底解决北方的隐患,就必须是唐军亲自把突厥打怕了,打服了,才能一劳永逸。

    甚至让摇把不定,做墙头草的契丹人,在唐军军威下主动归附大唐,从根本上消除大唐北方的隐患。

    (本章完)

第1020章 三军汇聚() 
    战,必须战。

    杨钺心似明镜,大唐要完全崛起,必须亲自铲除四方强敌。

    唯有借助武力征服,方能彰显大唐的威严,此事怎能借助他人代劳呢?

    况且,近年来两方时常交锋,唐军胜多败少,早恢复信心了。

    目前仅转移作战地方,莫非唐军就变得气势消沉,一蹶不振吗?

    最关键,近来北方边塞征战中,突厥接连损兵折将,在战场中损失数十万精骑,犹如强弩之末。

    一群气势低落,惶惶不安的骑兵,怎能威胁训练有素,气势如虹的唐军呢?

    他们只需掌握草原内地形环境,找到突厥各部驻扎之地,带领精兵悍将深入草原内,自然有机会狠狠重创对方。

    杨钺清楚这个道理,赵玄狐,叶庆虎,同样非常清楚这个道理。

    战,死战到底!

    杨钺几乎没有犹豫,斩钉截铁的吩咐三将整顿军马,准备御驾亲征。

    趁伊然等突厥将领撤离时间不久,争取马不蹄停追上伊然军团的脚步,不等他们深入突厥腹地,提前发起进攻。

    御驾亲征?

    闻言,赵玄狐,叶庆虎,南道冥意识到杨钺欲亲自领兵铲除突厥了。

    来不及走出书房调兵遣将,张韶鸣,林恺跃,洛师尚快步抵达书房内。

    前线战事结束,他们迫切想知道,杨钺是否有追击伊然的念头。

    林恺跃迅速向杨钺汇报前线的情况,站在旁边等待杨钺做出抉择。

    若杨钺铁心追击伊然部落,他们即刻整顿兵马,毫不留情追击对方,若令大军休整,唯有暂时改变从前的计划了。

    东受降城让大火焚毁?

    得知伊然,左谷蠡王领兵弃城而逃,杨钺心绪颇为失落。

    得知铁木尔领兵伏击骁骑军,毁掉东受降城。

    纵然郭骁骑,林恺跃杀掉铁木尔,斩杀突厥五千精锐,相较被烈火焚毁的城池,他内心燃起的怒火仍无法熄灭。

    铁木尔毁大唐一座城,他捣毁突厥十个部落,怎能消解他内心的怒火。

    之前定下追击的计划,杨钺斩钉截铁的吩咐道:“追击,全军追击,杀进草原内,彻底铲除突厥主力,寒冬来临前,务必结束战斗。”

    他绝不依靠别人的力量,更不会放过伊然,左谷蠡王。

    这一次,他亲自率领唐军御驾亲征,定然要血债血偿,一鼓作气彻底消灭突厥人。

    张韶鸣,林恺跃,洛师尚得知杨钺的安排,纷纷抱拳行礼,支持追杀伊然的计划。

    不过,三将同样有自己的顾虑。

    伊然,左谷蠡王,颜行军等部,陆续撤回草原内,这意味着数十万精骑分布在草原内。

    他们肯定仗着熟悉草原内的地形环境,趁机排兵布阵,在茫茫草原中设下圈套,等待唐军前往。

    当务之急,首先找到伊然各部所处位置,侦查草原的地形。

    张韶鸣建议道:“皇上,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数十年来,唐军从没有深入草原内,军中没有人清楚草原内的地形环境,另外,伊然,左谷蠡王率军连夜撤离,究竟带兵前往何处,目前尚不清楚。

    末将支持皇上御驾亲征,追击伊然各部,然为保证一战定乾坤,减少三军伤亡,出兵前,该妥善安排,严密部署。”

    “是啊,皇上,末将怀疑伊然撤兵,铁木尔拼死守城,他们暗地里肯定密谋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大军出征的确需谨慎行事!”林恺跃汇报道。

    一路策马南下,他思前想后,绞尽脑汁都没有想出个子丑寅卯来,实在猜不出伊然为何突然放弃北方各地的城池?

    他相信对方突然弃城而逃,绝非粮草不及,绝非兵锋不强。

    如今,尚未猜出伊然撤军的真实意图,冒然率军杀进草原内,绝非什么明智之举。

    洛师尚想说点什么时,却遭杨钺提前打断了。

    深入草原之前,杨钺最清楚自己的该怎样做了,何况,他已安排赵玄狐三人准备整军,自然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看向叶庆虎,高声吩咐道:“叶将军,派遣三百精锐探子出去,广撒网,大范围侦查,务必找到伊然各部的踪迹,五日内,朕要知道方圆无百日内,各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十日内,必须粗略了解突厥腹地内的地形。

    实在难以探查之地,可向突厥俘虏,及被解救的大唐百姓询问,争取尽快画出突厥腹地的详细地形图。”

    “喏!”

    叶庆虎抱拳领命。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想战胜突厥人,的确率先需要彻底了解突厥内的地形,环境,才能保证唐军深入突厥腹地内,不受到对方伏击,从而减少三军伤亡。

    杨钺没有犹豫,继续吩咐道:“洛师尚,郭骁骑带领麾下军队为前锋,当务之急,肃清东受降城军营外围,所有的突厥探子,必须保证突厥人无从知晓我军动向,另外,铲除突厥南部,所有的部落,把他们的财富统统运回大唐,把伊然等部落,逼回王庭附近!“

    “喏!”

    洛师尚两人抱拳领命。

    此战,他与郭骁骑,林恺跃领军作为前锋军队,担负着为大军探路,扫除前方所有障碍的重担,决不可冒然行事,不然稍有不慎,后果非常凄惨。

    “张韶鸣,你与林恺跃带兵担任中军,整顿三军,专门负责迎战突厥主力!”杨钺吩咐道:“另外,通报南道冥,叶庆虎,负责三军粮草,决不可发生半点差错。”

    “喏!”

    张韶鸣颔首!

    做出决定后,杨钺向身边三人询问道:“你们有何建议或者计划,不妨直接说出来!”

    “皇上,末将愿意带领,寻找捷径,率先杀去突厥王庭内,捣毁突厥王庭,可令突厥人实力受到损害,三军气势受到严重影响,最重要,可形成两线夹击的机会,从而提前结束这场战役?”林恺跃主动请缨,向杨钺提出意见。

    此刻,林恺跃三将,还不知道蜀王,张玄衡领兵在吐蕃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他们迟早率军翻越天山,闯进突厥境内!

    (本章完)

第1021章 握手言和() 
    杨钺嘴角含笑,面容中带着几分喜色,朗声道:“林将军,你们回来之前,蜀王刚刚派信使八百里加急传回消息,他与贺恒瑞,张玄衡等将领,率军在击溃吐蕃主力,基本结束了在西线的战役。

    目前,贺恒瑞,岳世忠等将领率军镇守吐蕃,清剿各地的小股残余。

    蜀王,张玄衡,韦季彦,林恺跃,萧晨等将领,率军北上追击突厥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军队,他们与郭怀远带领的安西军南北夹击,很容易重创两支急于北归的突厥军队。

    一旦蜀王他们率军击溃右贤王,右谷蠡王麾下的军队,清除天山南方的突厥精骑,西线彻底稳固后,大股唐军穿过天山小道,会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出现在突厥的西线。

    不管率军独自入侵也好,还是与安东尼的联合也罢,都会神不知鬼不觉给突厥造成灭顶之灾。

    是故,我们无需兴师动众,冒险带兵深入突厥腹地。”

    蜀王,贺恒瑞,张玄衡等将领在西线大捷?

    林恺跃,张韶鸣,洛师尚闻讯,面孔中露出惊讶之色。

    西线战役尤为艰难,唐军长途跋涉远征不说,单单右贤王,右谷蠡王突然撕毁盟约,临阵倒戈,唐军就面临巨大的危险。

    蜀王,张玄衡几名将领,在危机之时,竟然领兵扭转乾坤,重创吐蕃军,追击右贤王,令唐军处在不败之地。

    这实在超出林恺跃他们的预料之外。

    不过,正如皇上所言,唐军主力在西线取得大捷,确实减轻他们在东线的压力。

    当前他们只需率军专心消灭伊然麾下的主力,争取建立赫赫军功。

    一时间,林恺跃没有再多言,张韶鸣,洛师尚纷纷意识到肩上责任重大,躬身行礼后,阔步走出书房内,按照杨钺的安排去部署。

    拟定继续北伐,追击伊然各部的计划后,唐军各将领快速行动起来。

    接下来数日,叶庆虎按照杨钺吩咐,派遣三百精锐的探子,奔赴草原各地,侦查伊然等部落的踪迹,另一方面,他派遣精兵,在军营中,向突厥俘虏,解救的百姓打听草原内地形,环境,山川河流走势。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短短数日,叶庆虎已经粗略的勾勒出突厥腹地的地形图。

    虽然还不是非常详尽,不能彻底了解突厥腹地的地形,不过能够用于军事作战。

    同时,洛师尚,郭骁骑按照吩咐,领军汇聚后,双方步步为营,带领前锋军队向草原内推进。

    杨钺,南道冥,赵玄狐,率领与林恺跃,张韶鸣的中军汇合,大军气势如虹向北方草原缓慢深入,一旦洛师尚,郭骁骑率领前锋军队找到突厥各部落的踪迹,他们会率军毫不犹豫扑上去,争取尽快歼灭对方。

    。。。。。。

    草原内!

    伊然率军后撤,深入腹地中,不久,西方前来的信使传回右谷蠡王,右贤王率军遭遇郭怀远,萧云阻击,被蜀王,张玄衡等人追击的消息。

    双方未能按照伊然的安排,领兵撤回天山北部,尽可能的前往阻挡安东尼带领的萨珊步骑方阵。

    得知消息,伊然整个人陷入迷茫与惊慌中。

    唐军逐渐结束在吐蕃的战事,又把注意力转移在右贤王,右谷蠡王身上,一旦两位王爷没有机会率军冲破郭怀远的防御,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

    最糟糕的是,他们不能率军返回突厥境内,这不是说安东尼在西线犹如无人之境吗?

    那时,会造成怎样严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