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7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7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四皇兄,五皇兄,屈尊前来,臣弟感激不尽!”杨钺走出客厅,目睹三人,笑呵呵向三人行礼。

    太子举止优雅,气息沉稳,嘴角升起自然笑容,道:“老六无需多礼!”

    言罢,注意力集中在楚王身上,笑意盎然的道:“老三也在啊,倒是为兄来迟一步了!”

    此言一出,在外人看来,看似是太子对自己的埋怨,然而,清楚太子与楚王矛盾的诸位皇子,心知肚明,太子这在讽刺楚王。拉拢势力太过积极。

    楚王处变不惊,笑呵呵道:“六弟守疆三年,为朝廷建功立业,难得归来,我不抢先一步探望,万一有人心生不轨之心,迟来一步,六弟或许又会被贬回边疆了。”

    太子与楚王,蜀王两人不合,朝中人尽皆知,侯府中,彼此相遇,很快毫不留情揭起对方老底。

    目睹两人言语交锋,齐王杨铭一身飘渺白衫,笑呵呵道:“大哥,三哥,老六刚刚归来,咱们兄弟难得一聚,美酒作乐,不谈政务。”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四哥建议不错!”吴王杨颂符合道。

    这两人,齐王杨铭有游侠之风,钱多人傻,好打抱不平,吴王杨颂,文人习性,纵横捭阖,能言善辩,擅长外交。

    太子瞥了眼杨钺,满目歉意道:“老六归来,咱们兄弟相聚,我差人前去鸿雁楼定下酒席,咱们兄弟等人,一醉方休。”

    “大哥豪气,不过,既是兄弟相聚,何必去酒楼,还是自家花园载歌载舞畅快!”楚王针锋相对,似乎专门与太子作为。

    这时,齐王,吴王,两人亦建议留在府中相聚。

    作为主人,杨钺从始至终留意着四位皇子言行举止,看着太子与楚王针尖对麦芒,看着齐王作和事老,吴王故弄风雅,他不曾有丁点言语。

    之前,他与诸位皇子极少有自己交集,特别是与太子,楚王,各有各的道,虽说不曾撕破脸皮,关系也不是很少。

    常言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他归来,众皇子入府,不管言行举止中什么意思,他会始终保持中立。

    为招待太子及诸位皇子,杨钺特意在花园中设宴,招待众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即使齐王先前言语,不谈政事,可惜,被酒精刺激的诸位皇子,很快还是变得无所顾忌。

    坐在上方的太子杨泓,放下酒杯,率先开口道:“六弟,你击败契丹归朝,这次肯定会受到父皇重赏,可喜可贺!”

    杨钺闻言,举杯道:“身为皇子,驱逐胡虏,乃我辈职责,不敢奢求父皇封赏,但求边关安稳。”

    宇文氏全力以赴支持太子杨泓,两年前他被陷害,与宇文氏有直接关系,亦间接与太子有关系,昨日被陷害,真相尚未明了,此刻,他不清楚杨泓心思,唯有收敛锋芒。

    杨泓轻笑,端起酒杯,朗声道:“不管怎么说,六弟有功于社稷,为兄借花献佛,敬你一杯!”

    不等杨钺饮下温酒,楚王杨彦半路杀出,盯着太子笑呵呵道:“皇兄,六弟军事才华众人有目共睹,有他坐镇幽州,契丹,平卢节度使及河东节度使韩希范,不敢轻举妄动!

    父皇多年来,一直试图消弱节度使力量,但功效不大,唯有之前,七弟征讨吐谷浑大胜后,趁机灭了剑南节度使!我觉得,若朝廷支持,七弟可以,六弟未必不可以!”

    楚王素有韬略,极有大局观,诸位皇子中,与蜀王走得极近,两人联合,足以与太子对抗!

    奈何蜀王深受皇上信任,桀骜不驯,楚王深知,两人联合对付太子尚可。

    倘若蜀王在朝中力量越发强势,对方或许不会把他放在眼里,转而直接将他踢开,直接与太子开战,所以,他希望拉拢杨钺。

    杨钺军事才华似乎更甚于蜀王杨骁,另外,他三年不归,再次入京,长安城中局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杨钺要立足,必须寻找强硬靠山。

    何况,杨钺与杨骁虽为一母同胞,可惜,杨骁太过傲慢,加之杨钺时运不济,他根本不把杨钺放在眼里,此番拉拢杨钺,将会很好提防杨骁。

    (本章完)

第14章 有招接招() 
闻言,太子面色为难!

    他深知楚王意图,对方故意与他作对,有意把杨钺拉进两人阵营中,故意让他做出抉择。

    今日,不管他出于何种想法,拒绝楚王提议,势必得罪杨钺,使得两人本该针锋相对的关系,变得越发恶化,自然把杨钺推到敌对方向。

    若答应杨钺,他在朝中许多力量,许多人,曾经与杨钺为敌,根本不好像对方交代。

    何况,他在朝中力量,还没有到可改变皇帝心思时。

    贸然答应,只会惹祸上身!

    一时两难,太子很无奈的道:“三弟,这次,老六在前线建功立业,既然父皇把六弟招会长安城,肯定会委以重任,无需你我担心!”

    察觉太子轻松化解危局,楚王却依然猛追猛打,道:“大哥,父皇慧眼识珠,自然会重重封赏六弟,但是,若某些人从中作梗,三年前悲剧可能会重新上演,六弟,你说呢?”

    撼动不到太子,楚王唯有逼迫杨钺做出抉择,一旦杨钺提起三年前之事,就不可避免得罪太子,今后,肯定遭遇太子一派打压,要在朝中立足,自然而言会倒向自己。

    经历楚王与太子争锋,杨钺首次体会到什么叫刀枪舌剑,什么叫如履薄冰,即使兄弟相处,依然是暗流涌动,时刻潜藏杀机。

    此番,初次入京,他希望收敛锋芒,不得罪人,可文质彬彬的楚王,却时刻想把自己拉下水。

    这会儿,若赞同楚王言语,势必得罪太子,势必与太子身后众人为敌,不赞同楚王建议,又会得罪楚王,与他背后势力为敌。

    好在杨钺亦不是善茬,喝了口温酒,笑呵呵道:“孟子有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边关三年,虽说饱经磨难,但臣弟收获颇丰,熟读兵书,用于实战,淬炼自己军事造诣,也是因祸得福,若父皇继续派臣弟前往边塞,为朝廷效力,提升军事素养,何乐不为呢?”

    杨钺借鉴古语,轻松化解楚王挑起的矛盾,一时间,楚王盯着杨钺,面色古怪,大吃一惊,觉得眼前的杨钺很陌生,不再是当年那个愣头愣脑的悍将。

    太子亦惊愕,不过,很快大笑起来,道:“老六说的没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此刻,太子也忍不住暗中嘀咕,三年不见,杨钺变化简直翻天覆地,再也不是三年前,那个单纯的武将了。

    难怪他听人说,杨钺入京被人陷害,却轻松化解,之前,在侯府外,又轻松将入府找茬的宇文玄武下狱,看起来,当真应了那句,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杨钺一句话,轻松化解楚王招式,却也让太子刮目相看,瞬时,使得宴席气氛变得怪异起来。

    这时,先前文质彬彬的楚王,变得咄咄逼人,他对杨钺回答非常不满意,对方越是想置身事外,他越要对方做出选择,盯着杨钺双眸,厉声道:“老六,边塞乃苦寒之地,你能苦中作乐,磨练心智,为兄佩服,可当年你有功于社稷,却被奸人陷害,此乃大仇,无异于夺妻之恨,弑子之仇,你若有血性,就该无所畏惧,把昔日仇人连根拔起。一一铲除!”

    言语一出,宴席气氛彻底凝炼,变得让人窒息,不仅太子意外,连齐王,吴王亦震撼。连根拔起,一一铲除,楚王是铁了心思,准备挑起兄弟之间矛盾啊!

    杨钺也觉得楚王言语有点过分了,他先前话语,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与太子为敌,楚王却依然咄咄逼人,想要把推向死角。

    更糟糕是,太子等人目光皆注意在他身上,,很显然在等他做出抉择,杨钺没有犹豫,仅仅言道:“当年,淮阴侯受胯下之辱,却依然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韩,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被誉为兵仙。可见,忘记仇恨,也未必是坏事。“

    杨钺之言,太子甚是满意,盯着楚王,嘴角泛起笑意,觉得三年不见,杨钺身上戾气想消减不少,似乎变得越发睿智。

    楚王却轻哼一声,感觉杨钺变得越来越懦弱了,丝毫没有当年霸气与果敢,而今唯唯诺诺,像个妇人。

    此刻,瞧见太子得意之态,心中怒气蔓延,再也没有之前儒雅与风度,起身猛地打开羽扇,紧促扇风,厉声道:“哼哼,老六,你想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做个逍遥郎,但某些人,未必不会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来!”

    “楚王,朝中处于多事之秋,你休要挑拨离间,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太子对杨钺做法,非常欣赏,不管他内心怎么想,至少表面全是一心为国,不像楚王,权力欲望太重。

    楚王与太子,本就不和,此刻,楚王被太子当着众兄弟面前训斥,不禁暗怒,暗叹若自己为太子,外人岂敢轻易训斥自己,狠狠甩了下衣袖,等了太子一眼,道:“杨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们走着瞧!”

    眼见太子与楚王兄弟两人剑拔弩张,风流不羁的齐王,起身打破宴席气氛,笑呵呵道:“大哥,三哥,五弟,咱们酒也喝了,饭也吃了,就不要打搅老六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啊!”

    齐王不喜权势,不参与夺嫡,却也不傻,早看出来,太子与楚王心思,若不及时阻止,虽说杨钺连连侥幸化解楚王招数,但眼下似乎依然得罪了楚王,继续下去,杨钺肯定要处于两难抉择,今后怕很难在长安城立足。

    一句轻言,使得太子,楚王恍然大悟,收敛身上戾气,贺喜之余,纷纷坏笑起身告辞。

    杨钺送太子等人出府,遥望消失在街道尽头的马车,叹道:“这京城,果然充满刀光剑影!”

    (本章完)

第15章 冤家路窄() 
两日内,杨钺实在安心待在侯府中,读书,写字,习武,争取快速适应新环境。

    府中生活,没有纷争,不必勾心斗角,安逸而轻松。

    不过,杨钺依然有烦心事!

    这种烦恼全来自宇文霖萱,虽说两人被皇上赐婚,对方也住进了侯府中,一日三餐,时常有机会谋面。

    然而,宇文霖萱却不苟言笑,神情举止冷冰冰的,好几次,杨钺主动搭讪,试图缓和两人关系,可惜,全部当场被无视了。

    好几次碰壁后,杨钺不再自找没趣,静心读书,潜心习武,强化自身。

    第四日,闭门思过结束。

    杨钺起了个大早,习武锻炼后,沐浴清洗,更换衣衫,准备前去上朝。

    这时,府中长史范恒文牵着一辆四乘马车,四匹战马,体型匀称,四蹄矫健有力,清一色洁白鬃毛,晨风吹动,好似白雪浮动,全是俘获契丹的良驹。

    战马后面,勾着马车,镶金戴玉,富丽堂皇,异常奢华,倒也与杨钺侯爷身份相符合。

    这也是杨钺在渤海时,出行必备之物,彰显他的风采!

    今日,杨钺看到马车,微微蹙眉,没有直接踏入,上前伸手轻抚着战马鬃毛,入手下滑,宛若绸缎,让人爱不释手。

    不过,杨钺依然放弃心中所好,转身对范恒文道:“范长史,四乘马车,在长安城太耀眼了,换成二乘吧,无需奢华,舒适即可!”

    “侯爷,你身份不低,二乘马车是不是太寒酸了?”范恒文不解,诸位皇子,大多全是六乘马车,楚王更是喜欢八乘轿子,杨钺提议换成二乘马车,与他皇子身份不符合。

    杨钺讪讪轻笑,拍着范恒文肩膀道:“初入长安,即遭遇暗算,真凶尚未查出,低调,低调些好,小心驶得万年船。留下十余匹良驹,剩余战马,全部交由给户部!”

    范恒文点点头,迅速派人更换马车,他觉得自己跟随数年的王爷,近期好像发生巨变,越发睿智。

    破晓,天色依然昏暗,杨钺坐马车中,车夫驾辕,马车缓缓离开侯府,驶出东市巷。

    照大唐惯例,帝王每日临朝视事,每逢初一,十五,举行大朝,在京城文武九品以上,皆可上朝参见皇上,与皇上商议朝中大事。

    通常,上朝之前,会确定何人参加大朝,商讨何事,非常具有针对性。

    而其他文武五品以上,多为三省六部官员,通常必须每天上朝,各部官员在各部办公,皇帝在朝中办公,实际与朝九晚五上班没有多少区别,仅仅时间上,稍稍发生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