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93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93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钺接过文书,撕开封印,迅速抽出打开,详细浏览。

    渐渐的,杨钺面孔中,怒气升起,突然攥着拳头,书信被揉成褶皱,重拳砸在书案,狂喝:“这群混蛋!”

    “王爷,发生何事?”李玄奇上前两步询问,林恺跃,叶庆虎也靠近上来。

    “你们自己看!”杨钺把褶皱文书,寄给李玄奇,怒不可遏道。

    李玄奇接过,把褶皱文书抹平,详细浏览,不禁惊呼:“难道朝中军队,无法击败北方节度使,原来朝中有内奸。”

    闻声,林恺跃接过李玄奇寄来文书,与叶庆虎详细浏览起来!

    文书是林妙音派信使自王府寄来,信中内容很简单,仅有十余字,杨钺出京,右武卫西进,大人,胜则战,败则退!

    很显然,这是封从长安传向河西的迷信,可惜,不晓得为何被截获,落入林妙音之手。

    林恺跃,叶庆虎浏览书信后,林恺跃向进言道:“王爷,您身份泄露,假若韩安彪获悉,恐有防备,今日,右武卫主力前往灵州,会不会太危险?”

    (本章完)

第188章 奉陪到底() 
朝廷中,有官吏与陈安彪暗通曲款,我在明,敌在暗,林恺跃担心右武卫举动,尽在某些别有用心人眼里。

    不过,杨钺面色不改。道:“文书被阻截,消息无法传寄给陈安彪。何况,右武卫夜袭河西军大营,纸里包不住火,迟早传给陈安彪。”

    “王爷,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林恺跃提醒。

    杨钺心中主意已定,语气强势道:“此事不必再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来西北便是为平息叛乱,陈安彪主动退守河西,奉还灵州,他帐下河西军尚可残喘几年,若他执迷不悟,拼死出征,本王恰好镇压河西军,收复河西,朔方两镇。”

    “林将军,王爷所言不假。”李玄奇看向林恺跃,道:“假若书信有复件,消息传到陈安彪手里,杨庆武肯定会收到陈安彪军令,河西军定有所防备。

    现今,河西军被右武卫重创过半,残余兵力落荒而逃,原州城危机解除,即使陈安彪得知王爷出战,也为时已晚。”

    林恺跃不语,兴许认同杨钺及李玄奇观点,

    “此番,为保险起见,大军北上,直奔怀远,清除关内道中河西节度使所有势力!”杨钺斩钉截铁道。

    按照他前期想法,出兵兰州,偷渡黄河,奇袭鄯州,在陈安彪老巢厮杀一番,狠狠教训对方。

    不过,文书传来,他不得不小心谨慎,防止前期收获,功亏一篑!

    “是!”林恺跃,李玄奇,叶庆虎应道。

    …………。

    凉州,陇右道治所,亦是河西军大本营所在。

    此地,东联大唐,北靠突厥,南邻吐蕃,聚居唐人,突厥人,吐蕃人,及少数西域来的商人,城中人口数十万,是大唐连接西域国家,必经之所。

    陈氏父子在凉州经营二十载,向南与吐蕃关系极好,向北为突厥爪牙,向东吞并朔方大部分,管辖上百万人。

    名为大唐臣子,实为国中之国,陈安彪帐下兵强马壮,对大唐宣称仅有确保地方安稳的卫队,十万余人。

    实际上,控制着陇右道全境,关内道北部,军政财大权,在这片土地上,陈安彪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凉州府,初为河西节度使办公之地,现今早变为陈安彪家人住所。

    此刻,府中书房,陈安彪正与幕僚商议河西军出征之事。

    数日前,杨庆武传回捷报,大军抵达原州城下,攻取原州城,跃马南下,指日可待。

    然而,三五日过去,杨庆武不仅没有捷报传回,反而没了音讯,陈安彪心中隐约不安。

    书房中,陈安彪站在地图前,浑身墨色铠甲,身躯威武,神情平静,而立之年,岁月沉寂,让他显得越发英武,老辣,只是有眼上方,一道长长疤痕,好像蜈蚣爬在眉梢,略显阴狠。

    书房下方,六七名将军,一个个黑色铁甲,孔武有力,沧桑面孔中,显示这些人全经历过大风大浪。

    旁边两名书生打扮臣子,温文儒雅,面孔中,静如止水。

    沉默稍许,陈安彪转身,扫了眼面前将领谋臣,张口问道:“弦英,杨将军迟迟没有传回消息,你们怎么看?”

    起初,陈安彪派杨庆武进攻灵州,只为震慑大唐,不想杨庆武意料之外夺取灵州。

    使得势力本该困于河西,难于朔方相应的陈安彪,突然好像逃离束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因此,杨庆武主动请命,欲领兵南下时,陈安彪毫不犹豫,派遣十万步骑、

    大唐摇摇欲坠,好像饱经风霜危楼,时刻倒塌,陈安彪希冀杨庆武领兵南下,推一把,使大唐彻底分崩离析。

    可惜,杨庆武久久不传回消息。

    “都督,稍安勿躁,杨将军乃河西军中悍将,有勇有谋,对唐军作战风格及其了解,尚未传回消息,或许在征战中。”武弦英解释。

    陈安彪自封大都督后,为更进一步,登上九五至尊,秘密暗中练兵,帐下有四虎将,每人帐下控制十万步骑,武弦英为四将之首,杨庆武则处于末流地位。

    两人之间,还有卢定龙,秦铭泰二将。

    闻声,陈安彪长长喘口气,道:“大唐腐朽,这块肥肉本都督迟早要吞下,但是,眼下马上入冬,突厥缺粮,必须向可汗进贡,损失大笔钱粮,暂时不宜与大唐开战,假若杨庆武南下受阻,派人让他撤回来,经营灵州,来年开春,大军再南下。”

    “是,末将会马上派人南下!”武弦英抱拳道。

    表面答应陈安彪,内心却暗暗不爽,对突厥不爽。

    杨庆武夺取灵州,打破河西军长期来受阻黄河以西局面,当前,河西军就该一鼓作气,配合驻守朔方的朔方军,双管齐下,趁机攻克长安。

    先前商议向突厥进贡事宜,陈安彪又打算把军队撤回来,一切安排妥当,忍不住伸着懒腰,示意武弦英等将领谋臣退出。

    嘎吱一声,武弦英等人退出书房前,房门猛地被推开,外面守卫慌慌张张闯进来。

    敢坐在软榻陈安彪,目睹守卫无力,英武面孔中泛起几丝不悦,喝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都…。都督,大事不好了!”守卫结结巴巴,额头冒出冷汗道:“章中郎派信使回来,求救!”

    噌一下,落座的陈安彪猛地自软榻站起来,冲守卫问道:“什么,章晏求救,杨庆武呢?”

    守卫不了解实情,余光望向门外,陈安彪有所明悟,喝道:“还不给本都督滚进来!”

    信使风尘仆仆走进来,不等行礼,武弦英移步上前,率先急不可耐问道:“你说,究竟发生何事?”

    “将…将军,大都督,燕王带领右武卫出现在庆州……”面对巨大压力,信使心惊胆战把战事经过全盘道出。

    闻声,陈安彪神色变得异常难看,十万步骑,非但没有攻克原州城,反而损兵折将,更是被右武卫夜袭,伏击,步兵被重创,骑兵被歼灭。

    陈安彪怒不可遏,手掌狠狠拍在书案上,咬牙切齿道:“杨明坤动用右武卫,要与本都督撕破脸皮吗,好,很好,本都督奉陪到底。”

    (本章完)

第189章 怒其不争() 
陈安彪野心勃勃,所图深远,对大唐虎视眈眈。

    在他眼里,大唐腐朽,军力羸弱,早该取而代之。

    可惜,长期来,苦于没有合适理由,对大唐出兵作战。

    当前,河西军被重创,他趁机出重兵,以复仇名义挥师南下。

    “大都督,万万使不得,复仇之事,需从长计议!”武弦英目睹陈安彪举动,急忙移步,伸开双臂挡在前方,急道。

    复仇之事,需详细计划,冒然行动,或许会付出更大代价。

    何况,此战对手不是唐军普通军队,而是名镇东北的右武卫,不可轻敌大意。

    “大都督,武将军所言不假,对付大唐方法极多,完全可采取兵不血刃的计策!”卢定龙亦出言阻止,防止陈安彪被怒火蒙蔽理智。

    “大都督,请三思!”

    “大都督,请三思!”

    ………。。

    诸将纷纷出言,阻止陈安彪冒失举动。

    闻声,陈安彪驻足原地,深深叹口气,温声道:“本都督冒失了,卢将军,你刚才所言,再说一遍,你有何方法,可兵不血刃,对抗唐军!”

    “大都督,右武卫职责负责镇守东北,现在出现西北,假若大都督挑拨河东节度使韩希范,趁机出兵渤海,大唐东北混乱,右武卫自然会被调回西北。”卢定龙神色庄重的道,又含有几分狡诈。

    “当前,东北不是有李玄机带领的右千牛卫吗,韩希范敢主动出兵吗?”陈安彪反问,韩希范什么性格,他不是不了解!

    人越老,越没有年轻时敢拼敢杀,韩希范老了,虽控制河东,平卢两镇,但是韩希范三个孩子,不思进取,目前,暗中争取节度使职位。

    陈安彪觉得韩希范当前靠不住了,不像当年协助他,双方联合,蚕食大唐。

    “大都督,东北局势远比西北复杂,部落邦国众多,右武卫可震慑,右千牛卫未必可以!”卢定龙神秘兮兮道:“都督不放心韩希范,可挑拨契丹,奚族,新罗,这些部落番邦,被大唐逼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契丹,在右武卫屠杀下,部落人头锐减,若有机会复仇,他们绝不会轻易错过。”

    “没错,都督,大唐只要东北一乱,右武卫自会撤离,待开春都督欲领兵南下,将会轻松许多!”武弦英亦建议陈安彪合纵连横。

    “容本都督想想!”陈安彪移步返回座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面孔中神情,变得坚毅道:“嗯,该是双管齐下,联合韩希范,契丹,他们聚集大唐极近,很容易对大唐构成威胁。”

    “大都督明智!”众将抱拳附和!

    陈安彪大笑,立马安排官员出使河东及契丹,沉默片刻,又派信使前往北方,勒令章晏,陈少阳急速返回,为确保安全起见,吩咐秦铭泰领兵接应。

    ………

    此刻,杨钺领兵,疾驰前行,直奔怀远而去,中途,接到常逢春派信使送来的书信,与阎岳枫南北合击,重创章晏,陈少阳帐下步兵。

    现今,大军正向灵州转移。

    全歼章晏,陈少阳军团,在杨钺预料之内。

    然而,收复灵州,才是他最关心的事儿。

    经过两日急行军,杨钺带兵出现怀远城下,对怀远城,杨钺势在必得,已经提前打探清楚,城中驻军不多,仅有数千河西军。

    部署妥当,怀远城顷刻之间易主。

    因秘密抵达,右武卫没有直接攻城,却派遣大量士卒,化妆商人,樵夫,流民,混迹出入城百姓中,从四门进入怀远。

    只需入夜,杨钺准备时机合适时,趁夜袭击,夺取怀远,再以怀远为根基,横扫朔方,收复失地。

    可惜,天不遂人愿!

    黄昏时,常逢春派回信使传来消息,河西战将秦铭泰领十万大军,匆匆渡过黄河驻守灵州。

    灵州城有重兵镇守,又易守难攻,是否继续攻城?

    尚未定夺,有宦官从朝堂来,宣布诏书,诏书中表明,东北部落,河东节度使,蠢蠢欲动,让他带右武卫回朝。

    接到皇命,宛如五雷轰顶,杨钺怒不可遏。

    不解大好局面时,该一鼓作气,横扫朔方。

    朝堂为何要求班师回朝,难道偌大帝国,除右武卫外,没有军队抵抗契丹,河东军队吗?

    此举,简直伤透杨钺的心,对朝中文臣武将,及皇上杨明坤,越来越失望。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堂堂帝国,难道单单依靠右武卫支撑。

    杨钺把书信交给李玄奇阅览,心中有抗命不遵的念头,他不相信,收复朔方后,皇上还会为难他。

    李玄奇明悟杨钺心思,因此,在大军按兵不动时,不曾违背杨钺意思。

    可惜,翌日清晨,天色透亮时,又有宦官从朝堂而来,携带皇命,以河东节度使出兵进攻汾州,吩咐杨钺回长安。

    一天内,两道诏书,第二封诏书更是御前太监高亨,不远千里从长安而来,直接惹恼杨钺。

    这时,李玄奇作为杨钺帐下司马,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假若杨钺继续抗命,肯定招来祸端。

    “王爷,皇上突然传来两道诏书,肯定是朝中有小人作祟!”李玄奇看过书信,抬头望向军营北方坏远城,暗叹小人作祟,措施良机:“假若王爷抗命,不按时回朝堂,即便收复朔方全境,照样有官员,在皇上面前故意诋毁王爷,亦让皇上怀疑王爷用心,对王爷在朝堂处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