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如此多娇 >

第99部分

大唐如此多娇-第99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院内,杨钺不曾留步,带三恨向王府外走去。

    抵达府门前时,楚王自走进来,一副恰好与杨钺偶遇的样子。

    目睹杨钺神情,惊呼:“六郎难得来三哥府上,怎么突然要离开?”

    杨钺笑而不语,静静站在门口高台,居高临下盯着楚王。

    楚王被杨钺奇异目光看的浑身发慌,暗叹,莫不是杨钺真的收到不利于自己的消息,邀请道:“六郎,里面请,难得你来哥哥府上,今日,我们好好把酒言欢。”

    杨钺再笑,望向四方,不经意询问:“三哥,为何府中这般冷清?”

    “六郎,何意?”楚王不解问询,相较前阵子,官员询问变革之事,确实门庭若市,告知他们自己主张后,府中确实冷清许多,连他几个亲信,也极少入府走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哥不明白吗?”杨钺轻笑着道。

    (本章完)

第200章 树倒猢狲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楚王呢喃,反复回味杨钺言语。

    杨钺登门造访,言称有要事发生,仅仅告诉他这句话,究竟何意。

    此言留给杨钺自己,才合适吧?

    在楚王眼里,近期,他不曾做过有失人心之事,更没有与人为敌。

    假若有敌人,也是杨钺!

    反观杨钺,强行召集世子进京,保持朝堂外部稳固。

    然而,近期他力主皇上推行变革,伤害军门世家,及大地主利益,引起朝堂众多大臣不满。

    御书房中,弹劾他的奏折,几乎可垒成小山。

    杨钺不为自身安全考虑,一意孤行,难道不怕招来杀身之祸吗?

    楚王没有闲心与杨钺拉扯,轻哼一声,直言反驳:“六郎,三哥之事,无需你关心。

    倒是你,近期还是多关心自己,毕竟,回到长安不容易啊!”

    长安城内,各方势力涌动,表面上,人文士子,百姓商贾,与官府压抑发生流血冲突。

    实则,各方在暗中博弈,他参与中央,太子,杨钺,诸位皇子,朝堂官员,及利益牵扯者,均不可避免参与其中。

    依照他来看,支持变法者,虽声势浩大,然而,朝堂中,缺少拥有实权的官员。

    杨钺一意孤行,强行建议皇上变革,独木难支,变革之事,迟早各方权臣弹劾中胎死腹中。

    闻声,杨钺轻笑,道:“三哥,臣弟之事,不劳三哥操心,三哥不欢迎,臣弟仅说一句话,马上离开。”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军门世家众臣,皆围绕大哥身边,这股力量,三哥争取过,可惜,军门世家根本瞧不上三哥。

    反观三哥,身边多聚集刀笔小吏,虽说在朝堂中形成一股不小实力。奈何,仅有三哥与七郎支撑,在朝堂中,话语权极低。

    同时,这股势力,恰好与军门世家不和,欲寻求升迁,唯有打击军门世家,才会形成不小的力量。

    然而,变革之事,三哥与大哥沆瀣一气,无视父皇心思,执意拒绝变法。

    大哥拒绝变革,维护军门世家利益,这无可厚非,毕竟,大哥需要军门世家支持。

    三哥与七郎,在军门世家面前不逃离,却偏偏执意无视亲信利益,维护军门世家利益,简直鼠目寸光。

    在朝堂中,处处受大哥掣肘,咎由自取!”

    “杨钺,你…。。”闻声,楚王动怒,抬手食指指向杨钺。

    然而,仔细想想,依照杨钺举动,他与蜀王拒绝变革的做法,似乎有些地方不妥,但是,为何不妥,他一时又无法想明白。

    杨钺说完,毫不犹豫,转身向高台下走去。

    楚王观之,急忙移步,挡在杨钺面前,今日,他不把事情说清楚,休想离开楚王府。

    “六郎,你究竟何意,何不打开天窗说亮话。”

    杨钺留步,居高临下,盯着楚王,一副不厌其烦的样子,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臣弟言语,欲救三哥与七郎,奈何在三哥眼里,一文不值,如此,何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欲救自己与七郎?

    闻声,楚王依然认为杨钺在危言耸听,然而,牵扯他与蜀王,他越发有兴趣。

    杨钺狡诈,人尽皆知,莫不是,他瞧出有什么不利与自己的事儿。

    转念一想,似有所悟。

    他与杨钺不和,在官员,百姓,商谈是否推行变革,为此事争得头破血流时。杨钺作为力主变法之人,绝不是救他,该是有求他才对。

    一时慌神,差点让杨钺占据上方,冷笑一声,道:“六郎,你来求三哥,支持你推行变革吧,何必恐吓三哥。”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三哥不领情,臣弟何必多言,待他日三哥与七郎,被臣子遗弃,被父皇驱逐出长安,休怪臣弟没有提醒!”杨钺滔滔不绝说完,神情坚定,充满鄙视之态,毫不犹豫转身离开。

    若非推行变革,需要楚王,蜀王支持,从而消弱阻挡变革的力量,同时壮大他在朝堂中力量,杨钺绝不会来楚王府。

    此刻,他言语颇多,楚王却毫不领情,待他树倒猢狲散,在朝堂被太子沉重打击。

    终究会想起他今日言语!

    杨钺甩袖移步,起初打算奚落杨钺的楚王,站在王府门前,神情变得不自然起来。

    好端端,他与七郎怎么会突然被朝臣遗弃,又怎么会被父皇驱逐长安呢?

    楚王愁眉不解,然心头隐隐产生不好的预感。

    抬头望向杨钺,发现杨钺走到街道中央,在三恨搀扶中,欲登上马车离开。

    急忙抬手,冲杨钺朗声叫道:“六郎且慢,哥哥有话说!”

    闻声,杨钺坐在车帮上,盯着快步潜行过来的楚王,询问:“三哥,可是想清楚,意识到自身处境堪忧?”

    楚王性格阴险,喜欢笼络朝臣,然而,政治嗅觉,与杨钺,太子,蜀王相差甚远。

    此刻,若是蜀王,经杨钺提醒,定是早已恍然大悟。

    可惜,楚王仅意识到似乎有祸事降临,却未曾猜出杨钺话中言语。

    楚王走到马车前,无礼态度变得谦虚许多,笑着向杨钺道:“哥哥愚钝,未曾大彻大悟,六郎你要为哥哥指点迷津啊!”

    杨钺闻言,佯装望向四面,楚王似有所悟,靠近杨钺道:“六郎,此地太子耳目众多,不是说话的地方,何况,七郎恰好在哥哥府中,我等兄弟三人,恰好一聚。”

    “也好!”杨钺轻笑,楚王府外,极其安静,几乎没有人影。

    不过,楚王找台阶,他要给对方面子。

    杨钺下马车,与楚王移步府门前,楚王对侍卫道:“马上通知吴管家,配好茶,上糕点,另外,通知蜀王移步书房。”

    言罢,楚王示意侍卫,关闭府门,谢绝待客。

    一切安置妥当,这才追到杨钺身边,询问道:“六郎,现在可以说了吧,哥哥究竟惹上什么祸端?”

    此刻,楚王急需了解杨钺来意。

    朝堂中,皇上欲推行变革,各方暗流涌动,很容易生出祸端,谁敢保证,没有人利用变革之事打击自己在朝中势力。

    杨钺一笑,温语道:“书房中谈!”

    感谢CNCN打赏99书币!

    感谢书友12****投了1张月票

    书友89128486投了2张月票

    (本章完)

第201章 三寸不烂之舌() 
楚王府,花园中,蜀王杨骁,惬意斜躺在凉椅上,嘴角勾起笑意,哼着小曲,仿佛目睹楚王成功奚落杨钺,杨钺受辱,落荒而逃情形。

    然而,侍卫依照楚王吩咐,匆匆来到花园内,找蜀王身影,拱手道:“殿下,王爷邀请殿下移步书房一叙。”

    当杨钺听到耳边传来声音,睁开双眸,却察觉王府侍卫恭敬站在他面前。

    不禁起身端坐,拿起石桌上面茶杯喝了酒,询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儿,是不是六哥对三哥做出什么不轨之事?”

    “殿下,燕王殿下,被王爷隆重邀请书房。”

    闻声,蜀王没有在花园内久留,起身向楚王书房走去。

    杨钺回京,楚王拉拢失败,与杨钺决裂,两人有极深矛盾。

    变革之事便可看出,楚王打击杨钺,不惜支持太子。

    怎么会隆重迎接杨钺前往书房,难道有大事发生?

    蜀王来到书房门口时,恰好看到杨钺与楚王走来,杨钺面色平静,坦然处之,楚王神情则有点抑郁,有点着急。

    蜀王止步不前,待杨钺与楚王上前,简单向杨钺行礼,转身向楚王询问:“三哥,究竟发生何事?”

    对蜀王傲慢轻视之态,杨钺毫不理睬,楚王推开房门后,他径直直接走进去。

    楚王与蜀王,则在书房外,小声嘀咕几句,双方才走进来!

    三人落座,家丁上茶,端来糕点,杨钺端起茶杯悠闲品茶。

    楚王则有点急不可耐道:“六郎,现在可说了吗?”

    杨钺连饮两口热茶,欲放下茶杯时,蜀王瞥了眼杨钺,抱拳向楚王道:“三哥,六哥狐假虎威,你切莫担心!”

    杨钺不语,楚王把心思全放在蜀王身上,道“七郎,你且详细说来!”

    “三哥,六哥所言,也仅是猜测。”蜀王轻笑,方才书房外,楚王把府门口发生的事儿,全部告诉他,蜀王觉得猜出杨钺心思。

    “三哥,父皇有变革之念,奈何摇摆不定,假若朝中大臣皆反对,父皇定不追究你我拒绝变革之意!”

    一时,楚王沉默起来,稍许片刻,望向杨钺道:“六郎,你来意是否如此!”

    “三哥,若事情这般简单,臣弟何必亲自来!”杨钺放下茶杯,询问:“三哥,可知父皇宏愿?”

    “对内,清除朝堂军门世家,对外,平息九方节度使,复兴大唐,六郎,哥哥可否说错?”楚王毫不客气道。

    “没错!”杨钺点点头,转而有质问道:“三哥,臣弟再问你,父皇为实现宏愿,要求我们兄弟做什么?”

    楚王没有急于回答,反而思考起来,皇上支持诸位皇子,在朝堂中建立势力,从而消弱军门世家力量。

    像秦王执掌禁军,他在朝堂也笼络不少文臣,杨钺与蜀王,更手握兵权,隐约中,可对抗军门世家。

    “六郎,你是说,父皇欲推行变革,哥哥与七郎拒绝,反而在保护军门世家利益,使得父皇犯难,亲者痛,仇者快!”楚王道。

    “皇兄所言不假!”杨钺点点头,肯定楚王提议,又接着道:“父皇,通过各种方法,让我们掌握权力,便为对抗军门世家。

    若我们不作为,只能说能力有限。然而,我们有能力,偏偏助纣为虐,使得父皇计划难以实施。

    假若臣弟猜测没错,父皇不会让这样的皇子,手握重权,为他徒增烦恼,收回权力,贬黜长安,再正常不过。”

    听闻杨钺言语,楚王长长喘口气,蜀王亦急忙放下茶杯,惊叫道:“三哥,坏了,你我招惹大麻烦!”

    然而,杨钺没有给两人喘息机会,继续道:“父皇欲推行变革,复兴大唐荣耀。

    此番假若阻力太大,臣弟被逐出长安,三哥亦不好过,定会被朝中大小官员,落井下石!”

    “为何?”楚王问。“本王与七郎,在朝堂有支持者,纵然被贬黜长安,迟早亦会回来。”“呵呵,三皇兄,想法太简单了。臣弟在府门旁说过,皇兄身边集聚官员,多为刀笔小吏,唯有打压军门世家,才会崛起。然而,皇兄偏偏拒绝他们支持变革的想法,也难怪,他们近日不再来楚王府。”

    闻声,楚王静静回忆近期发生的事情。

    前几日,往常许多效忠他的官员,听闻变革之事,纷纷来王府询问变革之事,他斩钉截铁回答,暂时与太子联合,拒绝变法。

    当初,还有两三名颇有见地的官员,向他分析推行变革带来的好处,似有改变他想法,欲支持变革。

    被他重重驳斥,那两三名官员,神情无奈的离开王府。

    近期,很好有关官员前来他府中拜访,他还以为大家暂时平息。

    此刻,听杨钺提醒,赫然发现事情似乎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围绕在他身边,向他与蜀王效力的官员,多半为文臣武将中,官衔较低者,

    细细想来,假若朝堂推行变革,这些官员利益很少受到影响,相反,推行变革后,拥有更多晋升渠道,对他们而言,更有益处。

    当初,他拒绝变革,仅仅考虑自身利益,有打算把杨钺驱逐长安外,仔细想想,先前想的太简单了。

    一时,心中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酿下大祸,不免担心起来,匆匆冲出书房外,向侍卫吩咐:“迅速召集,韩大人,柳大人,吴大人来王府,要快!”

    回到书房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