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分隋 >

第145部分

分隋-第145部分

小说: 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宿可算是提心吊胆的熬过去了,啥事也没发生。可是天色大亮之后,城外远远的只能看到人影憧憧,就是不见有人前来攻打或是接洽,这就让李君羡心里边有点发慌了。他很清楚,今天就是杨霖率大军抵达东都的日子,万一城外的那些敌我不明的家伙玩一出围点打援那可就出大乱子了。可是李君羡又不敢冒着东都有失的风险贸然出城搦战,想来想去还是偷偷摸摸派人出去报信的好,然后这个前去报信的人选就落到了他认为最可靠的武士彟头上。

    于是武士彟被装进筐子偷偷的缒下东城,然后就拼命的一路狂奔。八月初的天气能热死个人,老武又只能靠两条腿跑路,结果一身土加一身汗,活活滚成了个泥猴。

    杨霖搞明白了状况之后有点犯愁,越王杨侗小盆友是不是被已经元文都那个怪蜀黍架在火上当烤串撸了他暂时顾不上,无论如何也得先把城外的威胁先打发了再说。

    本以为进军东都就是一场武装大游行,所以他麾下的几员悍将都在各忙各的没跟过来,所以蜀中无大将,只有杨霖自己来当先锋。他点齐了李玄霸、雄阔海和李秀宁三大杀神带着五千兵马率先转向南门,老房老杜他们带着剩下的人马随后徐徐跟进,是打是谈看情况再说。

    杨霖一边往南门赶一边在心里犯合计:这附近应该没什么人跟他有仇啊,王世充还远在千里之外,翟让和李密一边在互掐一边在跟宇文化及死掐,李渊刚当过一回出头鸟应该没胆再冒头,难道是屈突通那老货发神经了还是萧铣那个怂货突然大发神威了?再或者是宇文成乾那只傻鸟没找到去蜀中的路结果迷路到东都来了?

    他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前边官道上烟尘大作,一彪人马拦住了去路。杨霖定睛一瞧,发现前方的人马都身披制式的土黄色战甲,这不是大隋官军的标准打扮吗?不过披着大隋官军的皮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大隋的官兵。要知道甲胄当初可是与重兵器、战马并列的大隋官府严格禁止私人拥有的战略物资,府兵出征连弓箭、横刀都必须自备,也就是可以随便自行打造,但是甲胄却不行,必须到军府领取,战后也先得缴还了以后才可以回家。不过自打天下大乱以后,这些倾大隋数十年之力精心打造的甲胄就大量的流失到民间,说具体点就是各路反贼的手里。要知道甲胄这东西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工艺繁复,大家伙忙着抢粮抢钱抢地盘抢女人,谁也没心思在自己军队的衣甲上费工夫,有现成的傻子才挑三拣四。所以现在中原大地上烽火四起,除了那些不成气候的穷棒子军以外,凡是有点规模的一旦打起来看上去都像是一大群老百姓在械斗,中间夹杂着少数大隋官军在内讧——因为反贼们大都还是一身老百姓的装扮,只有最精锐的嫡系兵马才有盔甲穿,而且还都是一毛一样的衣甲瓦岗内军的天下第一强军的名号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当初翟让打劫了东都府库,让五万内军的披甲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简直比大隋最巅峰时期的府兵都牛叉了。当初翟让钱多得烧手的时候倒是想着给自己的嫡系兵马另行打造一身行头来着,而且为了区别于烂大街的大隋制式甲胄,还特意将其改为玄色,称为玄甲军。不过他在打造了几百套之后还是放弃了,一个是因为太贵,二来也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工匠。

    所以要分辨天下各路“撞衫军”的来路,要么得仔细观察其围巾啦、臂箍啦、罩衫啦之类的小零碎,要么就是观其旗帜。比如说翟让的瓦岗内军打的是赤旗,李密这家伙野心不小,他的蒲山公营打的是自汉以来皇家专用的明黄色旗帜,李渊的河东军打的是黑旗,屈突通则是打着左骁卫专属的黄底黑边旗帜,王世充、萧铣和宇文成乾打什么旗杨霖没见过,不过肯定跟前边这路兵马的旗色不一样,因为他怎么看前边这面旗子怎么觉得眼熟。

    “黄底红边那不是右侯卫吗?”

    杨霖脑子不好使,不代表所有人都跟他一样白痴,跟在他身边的雄阔海在河东时没少跟右侯卫的兵痞们喝酒吹牛,所以一眼就认出了对面那些兵马的来路。

    “右侯卫!”

    杨霖的眼睛亮了,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他跟右侯卫的渊源可算是深了去了。想当初他在榆次城外设计活擒高君雅,逼降了整整一万右侯卫精兵,在晋阳城下连哄带骗又把剩下的一万人也拐到马邑去跟他打突厥人。葫芦谷一战,善使弓弩的右侯卫府兵们在两军战至僵持之时突然暴起,漂亮的凌空一击彻底击溃了步利的五万精骑。等到河东战后,杨霖又践诺将他们送回了上洛和淅阳老家。他一直在为手下有强将而无精兵发愁,怎么就把这帮又能打又使惯了的一支强军给忘了?

    一想到这杨霖乐得嘴都咧后脑勺去了,大呼小叫着“老郎、老黄、老吴”等原来相熟的右侯卫将领的名字便策马狂奔了过去,吓得雄阔海和李秀宁等人赶紧跟了上去,生怕这个脑子不够用,身手更不够看的家伙出了啥意外。

    幸亏对面果然是右侯卫的老熟人,一认清杨霖立马下马大礼参拜。杨霖跟他们唏嘘寒暄了半天,貌似不经意的问起了他们的来意,没想到他们真是来投奔他的。

    原来右侯卫的府兵们归乡之后,发现家里的情况还算过得去,起码比别的地方好得多。这是因为上洛、淅阳两郡地处河南西南的偏僻之处,不仅算不上什么军事要地,而且物产不丰较为穷困,所以各方乱兵都没把这块穷地方放在眼里,倒是因祸得福,没受到多少祸害。

    不过一转眼来到今年,上洛和淅阳的情况就不太好了。先是宇文成乾被屈突通撵出京师之后,一度想占据上洛图谋东山再起,结果他手下的那帮败兵们一度进入上洛把那里折腾了个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不过右侯卫的这些在乡府兵们异常团结,迅速集结起来跟宇文成乾狠狠的打了几仗,这才彻底让宇文成乾老老实实的跑到蜀中去了。可是还没等府兵们再度解散,南边的萧铣又来找揍了。

    萧铣此人身世不凡,祖上是西梁宣帝萧詧,安平忠烈王萧岩是他爷爷,安平文宪王萧璇是他爹,西梁靖帝萧琮是他堂叔,而他的一位叔伯姑母更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当今皇帝杨广的大老婆萧皇后。

    萧铣身世如此显赫,却只混上了一个罗川县令,自然不会满足。所以等到天下大乱,他立刻以前梁皇室后裔为名起兵自立,当地大寇董景珍、沈柳生等人纷纷归附,一时间竟拥兵数万,便自称梁公。没过几天,萧铣又觉得梁公这个头衔配不上自己,又改成了梁王。

    因为江汉沅湘地区乃是西梁故地,所以萧铣的人气很旺,称王之后不过半年间便召集了三十万大军,然后就开始了东征北讨。从先秦以来,中原大地上一直以来都是北兴南荒,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只有关中和河南才算是天下的中心,是所谓的龙兴之地,能抢到这两块地盘的主儿头上立马就能生出正统光环。除此之外,河北、齐鲁之地也不错,河东、河西算是凑合,再剩下的其他地方就通通被划入蛮荒之地。自打西晋衣冠南渡之后,淮南江表一带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但是南方的其他地区还是比较荒凉,不仅经济落后,而且当地土著民智未开,文明程度很低,中央政权也不够重视,有时还视之为累赘、鸡肋,甚至是垃圾破烂。

    所以萧铣捡破烂般的的开疆拓土进行得很顺利,先是撵跑了手底下压根没几个正经兵的大隋岭南守将张振洲和王仁寿,又收降了俚僚帅酋宁长真,一举将岭南纳入囊中。随后他又击败自称南越王的林士弘,夺其老巢豫章。打跑了林士弘,老萧觉得身为高手实在是寂寞啊,便想去欺负欺负有名的窝囊废杜伏威。大业九年末,萧铣出兵十万围攻九江,这可把老杜给气坏了:老子是怂,打不过齐鲁那帮煎饼卷大葱的,也打不过王世充那个杀人疯子,怎么现在一帮南蛮子也欺负到老子头上了?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于是乎老杜不顾张须陀还撵着他的屁股穷追猛打,调集全部兵马气势汹汹的就跟萧铣硬怼上了。两军在九江大打出手,其战场指挥、兵力运用什么的要是让窦建德、屈突通、王世充等当世名将见到了能笑掉大牙,所以当今天下出了名的两大弱军交手的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萧杜两军打了半个月,谁都拿对方没辙,只能恨恨撤兵。

    不过萧铣还是自我感觉良好:你瞅瞅,老子的地盘北据汉水、西至三峡、南抵岭南,东到豫章,虽说这些地方好像没人当回事,可是比比地盘谁有我的大?

第一百八十一章黑锅() 
不过老萧还是很有进取心滴,觉得自己的地盘还可以再扩扩。不过杜伏威这个长跑健将又被张须陀撵着屁股追到庐江去了,而跟老张掰掰手腕这事老萧又觉得有点心虚。林士弘躲在鄱阳和临川大建水军,老萧这只旱鸭子想过去凑凑热闹又有点犯怵,所以萧铣拔剑四顾心茫然,看来看去也就北边可以动动手脚了。

    大业十年五月,萧铣出兵五万北上南阳郡,准备探探河南这块风水宝地的风头。本来他已经探得南阳、淯阳两郡并无大军驻防,没想到他的前军六千多人刚刚踏入南阳,就在新野遭遇了荥阳军悍将段志玄。小段子可不是林士弘、杜伏威那样的怂包软蛋,仅凭六百骑就敢对着十倍之敌发起正面冲锋,并一战而胜之,能逃回老萧跟前的还不足千人。

    这下可把老萧给吓坏了,他掰着手指头一算,人家六百人就干掉了他六千人,听说荥阳军有五万人咱还是赶紧回家抱老婆吧,这帮北方的疯子真是惹不起。

    消停了没几天,老萧又听说屈突通撤到关中了,现在河南西边的大片土地还没主儿呢,这下他又来精神了,淅阳就在南阳旁边,要不咱再去瞅瞅有没有便宜可占?

    老萧不但地盘大,兵也多,上回出动五万人在南阳吃了个瘪,这回吸取教训一口气出动了十万大军,而且也不分什么前中后军,大家堆一块一起走,我就不信谁还能再来个六百破十万,一人一口吐沫都淹死你!

    这时候右侯卫刚撵走了宇文成乾,还集结在上洛,一听说后院淅阳又被人给抄了这个气呀,三万精兵(府兵采取轮调制,并非全部出征,所以还得算上在家留守的——作者注)立刻昼夜不停的往淅阳进发。此时右侯卫作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的底蕴就显露出来了,跑完从丰阳到南乡的四百多里路他们只用了三天三夜,而且一到地方气不喘一下、水不喝一口就立即向着对面黑压压人多得看不到边际的贼军杀去。

    萧铣一看到这支身披土黄色战甲,手中横刀寒光逼人的强兵猛士,心里就发了慌:这不是大隋的府兵吗?他连张须陀的那票杂牌官兵都惹不起,跟这帮正宗的大隋精锐打起来那不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吗?老萧本事不大,但绝对是个明白人,一看形势不妙掉头就跑,连他的兵都不管了,反正他连抓带骗划拉到了几十万人,也不差这十万八万的

    老萧到底当过县令,见过世面开过眼,这工夫还知道跑,可他手底下的兵就不行了。老萧的兵说是兵,还不如说一帮穷疯了的老百姓,全身上下能凑齐一套衣服的那绝对是属于土豪级别,手里能有把铁制柴刀的则一定是能排进精锐行列。而且他们大都是山民出身,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大隋府兵,更不知道什么是怕,只觉得对面那帮家伙富得流油——那把雪亮的刀子要是能抢过来,找村头的铁匠融了起码够打两把锄头。那身行头扒下来找个活儿好的针婆好好裁剪一下,够给家里三四个娃一人弄身衣裳

    一边是一心一意要保乡卫土的职业军人,一边是全心全意想抢劫致富的武装山民,就像两股巨浪没有任何花哨、更没有任何保留的对撞在了一起。没有想象中天崩地裂般的忘命厮杀,甚至连势均力敌的相持对峙都没坚持到一盏茶的工夫,那股明显规模更大、声势更猛的巨浪便退潮般的迅速溃散了。

    没办法,职业军人和业余打群架的差距就是这么大。两军还没接触上,府兵的三轮箭雨就将对面射到了一大片,原本就没什么条理的阵型更是乱成一团。等到近身肉搏之后,府兵们每一刀挥下就能收割掉一条性命,既稳又准更狠,而老萧的所谓“梁军”呢,削尖的木棒就算刺中了目标也无法突破甲胄的防护,更别说造成什么伤害了。而且想刺中目标是那么容易的事吗?府兵们是作战而不是打群架,不仅单兵攻击力梁军没法比,而且府兵们彼此间攻防有度、配合默契,将团队作战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别看梁军人数多出了数倍,可是一打起来在一个个小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