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17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17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兄刘武与吕冲长女的婚事,也办的热热闹闹。少君侯携少夫人亲临。就连三位母亲亦来喝了杯喜酒。三叔满面红光,喜不自禁。

    席间,有人出列舞剑助兴。

    此人尚未及冠,却面容刚毅,颇为雄壮。剑动四方,虎虎生威。

    便是号称剑绝的公孙氏,亦不禁点头称赞。待剑止,刘备这便问道:堂上是何人也?

    青壮抱拳行礼:吕常参见少主。

    吕冲笑着抱拳:启禀少主,乃是末将犬子,名常,字子规。

    刘备欣喜不已:虎父岂有犬子。来日必成大器。

    吕常跪地言道:来日太长!大丈夫只争朝夕。吕常想入白毦卫。请少主一试!

    刘备一愣。这便看向吕冲。见他亦笑,便心领神会:既如此,明日且去演武场。

    吕常大喜:喏!

    细细一想,刘备不禁莞尔。吕冲长女名鹃,次子又字子规。子规不就是杜鹃鸟吗。

    时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月,时由父母命乳名,供长辈呼唤。男子二十,加冠取字。女子十五,笄礼取字。名和字,必有关联。大致可分五类:同义、近义、反义、顺义、释义。

    比如吕常,名常,字子规。‘常’和‘规’便作:常规。二字乃是同义。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便是此意。

    再比如,楼桑城长乐隐,字仲显。‘隐’和‘显’便是反义。诸如此类。

    许多汉字,皆一字多义。取字的目的便在于此。吕常,字子规。名与字相结合,便知取名之义。

    又比如,刘涣,字子充。

    “涣烂兮其溢目也。”乃指充盈盛貌。。。。“”,。

1。64 百练清刚() 
历史上的吕冲,不做顺阳卫后必定隐姓埋名,避祸他乡。究竟去了哪里,刘备自无从知晓。

    然,其子吕常,却堪称人杰。不仅弓马娴熟,亦通典文经籍。

    “中勇慎守,可守一方”。此乃恩师对他的评价。刘备深以为然。

    年轻尚青,便入选白毦卫。交给义父打磨,必成大器。

    吕冲后继有人,刘备甚是欣慰。

    三路汉军只顾追剿逃窜鲜卑,割头积功。三郡乌桓、南匈奴皆去抄掠牛羊牧民。于是,七日血战后,偌大的战场,全是刘备清理。

    胡人喜金银。参考杂胡马贼,一人一斤的‘含金量’。两万多具尸体,该有多少金银饰物留存。尤其是城下尸骸灰堆。金饰融成金水,互相凝结成条、块。清理起来十分过瘾。

    还有兵器、甲胄,以及圈养在营中的无主战马。

    鲜卑王帐,太过招摇。刘备分毫未动。里面的大单于妻妾,亦毫毛不犯。

    余下辎重粮草,皆留给三路大军。弓箭却带回许多。鲜卑角端弓,据说乃是用异兽‘角端牛’之角制成的弓。《后汉书·鲜卑传》:“又禽兽异於中国者,野马、原羊、角端牛,以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者。”

    不过在刘备看来,所谓的角端弓,不过是以牛角为饰的硬弓。之所以被误传为角端牛,是因此牛与中原牛大为不同,故而牛角亦不同。乃是被后世称作高原之舟的牦牛之角。且多为黑牦牛角。称为黑角弓。鲜卑射雕手所用三石强弓,则是数量稀有白角弓,乃是白牦牛角做成。鲜卑女射手,则用花牦牛角为饰的花角弓。

    箭矢和弓一样,制作精湛。箭镞多为铁质。青铜甚少,石质、骨质根本没有。即是说,鲜卑也进入了铁器时代。并不比中原逊色。正如蔡邕所说,‘各种精炼金属和优良铁器,都外流到敌人手里。鲜卑兵器锐利,战马迅疾,皆已超过匈奴’。

    若非固守坚城,麾下兵士定多有折损。

    此战,刘备缴获黄金两万余斤。白银十万余斤。珍珠玛瑙、珠宝玉器百余斛。黄金皆熔铸成马蹄金饼。白银与数千把龟兹弯刀及各式铁器,皆熔铸成银锭和钢锭。鲜卑良马万匹,皮毛无数。

    着实太丰厚。

    战争红利,真有些让人难以抽身啊……

    少君侯打扫战场时,三路汉军主帅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皆是刘备所杀。奇谋亦为刘备所出。就连功劳也拜刘备所赐。还有何好说。再者说,鲜卑营中数万良马,刘备只牵回一万。也算是给足了三人面子。至于鲜卑身上之物,和散落崩折的兵器。亦不在计算之中了!

    牛羊牧民,刘备一概没要。皆被三郡乌桓和南匈奴掠走。每次出兵皆有所获。乌桓和匈奴,自当尽心竭力,断不会积怨而反。

    故而与一般从铁矿开始的炼钢不同。

    楼桑炼钢,皆从熔铸钢锭起始。节省了大把的时间。

    铁匠铺已搬到北巨马水与南巨马水相连的督亢水路。督亢水流湍急,水排、水压、水碓、水磨等水利机械,较之清溪,功效倍增。

    将钢坯千锤万锻的,也不再是良工,而是根据水压原理,改造而成的‘水冲’。一种水力锻造冲压机。比起刘备最初参考水排原理,建造的单式水压。侯府良匠又结合连机碓原理,制造出了‘连机冲’。立式水轮一次驱动八个‘冲头’,对砧台上的八组赤红钢坯进行反复冲捶,折叠锻打。

    日夜不息,经久不疲。

    远胜人力。

    又经淬火、回火、冷锻、磨挫、抛光等复杂工艺,精心制作而成的百炼斩马刀,滚烫出炉。

    上刻二十四字错金铭文:“光和元年五月丙午造作大刀百练清刚上应星宿下辟不祥。”

    又因刀身遍布羽纹,含蓄而华美。与形似雁翎的雁翎刀相互应。称为:凤羽刀。全称‘百炼凤羽纹斩马刀’。

    交给丹阳白毦一试,所向披靡。

    刘备大喜。这便不惜工本。选用龟兹钢锭,千锤万锻,成刀千把。

    饶是有龟兹钢锭,水力连机冲。锻造千把凤羽刀,亦耗时数月。待刀成,已是光和元年。

    二月辛亥朔(初一),发生日食。己未(初九),发生地震。

    皇上诏命在洛阳皇宫鸿都门内,设立学校。以诸臣通文艺者待诏其间,学内置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画像。由地方州郡长官和朝中三公推荐善作‘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的士子入学。时称:鸿都门学。极盛时学生多达三千人。由于皇帝爱好辞赋,鸿都门学生颇受宠用,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甚至封侯拜爵,其中颇有依托趋炎附势,互相吸引,形成一股势力。因被清议曰“鸿都群小”。“士君子皆耻与为列”。

    时下,士大夫阶层盛行品评人物的风气。善于品评人物之人,被视为“天下名士”。名士对人物的评论可左右乡闾舆论,甚至能影响士大夫的仕途。时政治**,这种品评人物之风,被称为“清议”。

    春暖花开,刘备恭送恩师一行,前往洛阳。众多弟子,恩师谁也没带。只带走了刘晔。刘备这才知晓,刘涣幼弟,竟是刘晔。回想当年恩师单车入楼桑,日饮一石酒。刘备人前拜师,恩师随口应下。此后日日不缀,风雨无阻,言传身教,已过经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备能成为今日之刘备,幸得慈母和严师。

    恩师走后不久。三月辛丑(二十一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和元年。

    五百丹阳白毦皆换上凤羽、雁翎二刀。威武雄壮。

    朝廷封赏还未到,少君侯的封赏已下发。不出所料,五百丹阳白毦皆为公士。在原有五十亩美田的基数上,再赐田五十亩。岁俸五十石。宅一处,仆人一名。

    仆人可从市中雇佣,佣金由赀库发放。

    板楯黄弩手亦多公士。长枪、刀盾兵,所杀多为胡杂,故录入武功爵,多为一级造士。

    军功爵至‘五大夫’,武功爵到‘千夫’,可除徭役。武功爵不赐田、宅、仆,却领薪俸。亦是岁俸五十石。武功爵另一个作用,便是依功擢升军职。造士可为伍长。

    武功爵却次于军功爵。同为第一级,公士高于造士。队伍中有公士、伍长乃为公士担当,造士自居于副。

    如此类推。

1。65 洛阳邸报() 
三月末,朝堂有六百里加急送到楼桑。

    函中还夹着一份邸报。“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上录朝廷内外诸情。乃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文书,及政事军情的文抄。

    邸报中,详细记录了刘备返回楼桑后的诸多军情。

    大阏氏返回部落。高车十二大部,暗中联合。趁副伏罗氏宴请鲜卑大单于时,举兵发难。当场斩杀檀石槐一众亲信,并将数千颗硝制好的首级送到白檀城下。

    夏育等人已校验,确认檀石槐全家在列!

    大单于果然难逃一死。

    高车十二大部又联名上书。请求南下归附。副伏罗氏更是举族南迁,穿越大漠,立王庭于白海之滨,与汉军接洽,以示心诚。

    传言圣心大悦。已诏封副伏罗氏为归义王。并将白檀城下数千鲜卑俘虏并部族,交给副伏罗氏统领。

    鲜卑覆灭,高车又来。

    刘备叹了口气,不知是喜是忧。

    副伏罗氏竟敢立王庭于白海之滨,此时,东西皆有鲜卑残部,南面又是三路汉军驻守的白檀城。如此胆色,非同寻常。

    继檀石槐之后,草原又要出雄主?

    刘备微微顿了顿,再往后看。皇帝廷议,问政群臣。左右皆说可行驱虎吞狼之计。高车在北,三郡乌桓和南匈奴在南。若上下包夹鲜卑,草原可定。

    唯有蔡邕上书言道:示好高车,不啻养虎为患。鲜卑战败,已成弱势。高车若并鲜卑,不正如当年鲜卑南下纳十万北匈奴部族一般无二?待高车势大,必定如匈奴、鲜卑故事。南下抄掠边郡。那时,狼灾未免,又生虎患。边疆形势更加糜烂,边民苦不堪言。

    因此次兵发北上,蔡邕亦上书阻止,为陛下不喜。故而不纳其言。

    刘备猜测。陛下心中,或已许高车南下。又说要行和亲之策。却不知这次要把那位宗室女子嫁给新鲜出炉的归义王。

    除了高车诸事,邸报还对北伐封赏略说一二。

    三路主帅,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皆封将军号。赐爵县侯。北伐将士亦多有赏赐。我家陛下虽视财如命,却也算出手阔绰。能赚钱,亦能花钱。甚好。

    朝廷命三人继续驻扎白檀城,整修城垣,守备待命。

    看完邸报,刘备又看崔廷尉手书。信中说,朝廷已准备择周边乡亭并入临乡,擢升刘备为县侯,亦封将军号。诸如此类。

    官位、爵位,皆有荣升。陛下待少君侯不薄。

    只不过,崔廷尉虽位列九卿,却不是三公。消息普遍不太精准。当然,朝堂与内廷的角力,亦不是他能够知晓。如今一切皆无定论。当以最后下发的诏书为准。

    比起安之若素,颇多淡然的刘备。两位家丞却喜形于色。这便取图来看。

    临乡北十里,便是涿县。涿县乃是涿郡治所,不可能分给刘备。西边是逎侯国,不可轻动。故而只能向东、向南。

    临乡东南,有益昌。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元帝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封广阳顷王子婴为侯国,置益昌候国,属幽州涿郡,到今汉初即废,并入安次县。

    临乡西南,有范阳县。秦时初设,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治所故城。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封匈奴降将代为范阳侯,置范阳侯国。元光元年(前134),代去世,子德继位。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侯德薨,无后,范阳侯国除”。复为范阳县。

    范阳县乃是大县。陛下估计舍不得。益昌今汉已除县,并入安次县。故而将原先的益昌候国划归临乡的可能性较大。

    刘备听听便罢,心中并无多少期待。

    临乡尚有余力。三百万亩水泽,只辟出六分之一。贪多嚼不烂。先把到手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好再说。

    况且,前些天他已收到黄门令左丰密信。言,朝廷已定下军功。刘备排在第二。第一乃是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三人并列。刘备居中,辽西太守赵苞居末。

    原因很简单。刘备归心似箭,胜后便走。三路汉军却仍在不遗余力,追击溃逃的鲜卑散兵游勇。如此日积月累。犄角旮旯,杂七杂八,东拼西凑累积起的军功,三人分润后,竟比刘备还多!故而杀敌两万有余的刘备,只排到了第二。毙敌数千的辽西太守赵苞自当居于末席。别说,收拢军功这件事,也算是一门很高级的学问。

    刘备看过,亦笑笑而已。

    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皆是宿将。累积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