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55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55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以后再说吧。

    临乡上下皆知君侯岁末要前往洛阳。府中亦开始准备。公孙氏和副伏罗氏,先后有孕,无法远行。乌莲便陪在刘备身边。家中七名艳婢,母亲本想分给三位夫人,作为陪嫁的媵(ying)妾。却被刘备好言拒绝。

    母亲也是好意。毕竟媵妾要比妾的地位高很多。不仅有正式的身份,还可出席正式的宴会,享有次等继承权等等。

    所谓媵妾,一般是指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同宗女子。媵制有三等。规格较高便是亲姐妹同嫁。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嫡出)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庶出)同嫁。规格最低便是以侍女陪嫁。

    如此一来,嫁过去的身份较高者便是妻,较低者便是媵妾。此制从战国直至三国时代,在贵族之间非常盛行。比如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就是和妹妹一同嫁给其父孙坚。从政治上说,媵制最大限度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正妻死去,或没有生育,那么媵妾便可取代她的位置,依然可以保证妻家利益。

    刘备之所以拒绝,正因家中艳婢皆与他自幼相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可以小妾论之。且公孙氏虽孤苦无依,性格却坚韧贞烈。先前拒拜大儒为义父,刘备便知其心。

    再者说,地位的高低,除去制度,还在乎刘备自己。刘备若敬爱,府中内外亦多尊敬。岁末前往洛阳,母亲、公孙氏让艳婢随行。刘备便没有拒绝。

    此去洛阳要走月余。刘备最迟要在十一月底出发。

    想等数城建完,已不可能。待这一季稻收完毕,颗粒归仓。刘备便将启程,远赴洛阳。

    刘备已去信黄门令左丰,崔太尉,还有恩师,托他们代为打点一二。时下尚无‘无诏不离’的律令。以上计之名进京觐见天子,正当适宜。

    “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于五礼属宾礼。”

    本是八月觐见,后改为岁首。

    副伏罗氏日渐显怀。刘备浅尝辄止,不敢妄动。侍寝多是乌莲。称呼上与丽珠夫人并列,称莲夫人。乌莲先前与副伏罗氏各居一殿。如今皆搬到北殿。

    东殿和南殿,暂且空置。由婢女日常打扫。待以后居养子嗣。

    宫中婢女渐多。胡女成风。多是婚礼时,各方所赠。母亲又命家令士异,甄选临乡汉家良女入宫,平复血脉悬殊。母亲的想法也是对的。左右皆胡女,婀娜多姿,烟视媚行。吾儿血气方刚,若皆是胡女侍寝,所生子嗣皆有胡人血统,岂非不美。

    听闻侯府甄选采女,临乡上下闻风而动。

    各城令、长官舍,人来人往,门庭若市,户限为穿。甚至许多官吏、豪商,亦将自家妙龄女子争相举荐。

    君侯少时便称麒麟子。如今更是名动北地,天下知名。且又是汉室宗亲,颇得圣恩。如此英雄了得,与之结亲,乃三生有幸。便是为其温酒扫榻,亦是光耀门楣。

    “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

    天下英雄出燕赵。

    宾客尚且如此,何况英雄呼?

    刘备听闻,急忙阻止。

    人数也从最初的数百人,一路削减到十人。好在处置及时,未助长歪风邪气。须知上行而下效。若刘备广纳采女,麾下家臣、临乡豪商又该如何?

    再说,妻妾十人已然坐享齐人之福。何苦再祸害治下百姓。刘备拜见母亲,细说诸情。母亲幡然醒悟,再不提选婢。

    先前大婚,三郡乌桓亦有使者携重礼抵达临乡。日前送归,不料近日又回。

    问过方知,三郡乌桓亦想效仿南匈奴、右北平乌桓,广种苜蓿。刘备自然满口答应。胡人不善农耕。且让其不养牛羊马匹,转而去握锄耕田,牧人也颇多抵触。

    正因牧习难改,刘备才尝试变游牧为农牧。同样是喂样牛马,割草和放牧,并无本质区别。

    最关键是,号称牧草之王的苜蓿,一次播种,半生受益。比起杂生的牧草,无论产量还是养分,皆高出一大截。且生命长,抗逆性好,适应力强,乃是世上产量最高的牧草,没有之一。

    辅以来自临乡的稻草青储,牛羊食之不尽,且出栏率大为提高。产奶量更是直线上升。营养果然极好。

    南匈奴和右北平乌桓,广种苜蓿。如今已无需拔营迁徙,辗转其它牧场。单凭周围绵延无尽的苜蓿田,便可丰衣足食。牛羊肉多自食。以羊毛、牛皮、马匹、亦或各类乳制品,换来督亢粳米。生活堪称富足。再无需行抄掠。

    饥寒起盗心。

    若非生活所迫,三郡乌桓与南匈奴,又何须铤而走险。

    再加上还有名动北地的临乡侯虎踞背后。强盛如檀石槐亦败亡于临乡侯麾下,三郡乌桓与南匈奴,又岂敢轻起刀兵。

    见右北平乌桓精骑,甲具精良。南匈奴王又来信,问刘备能否售卖甲骑具装。

    和家臣商议之后,刘备这便以马价,售卖一千套镶环具装铠。

    一匹匈奴良马换一套具装铠。

    究其原因,乃因匈奴马。

    苏双和张世平言道,鲜卑多冷血马。过黄河后,因气候、风土与北地大为不同,易生病患。不利征战。

    时下南匈奴马,多经杂生。已与鲜卑马大大不同。乃是温血马。介于热血马与冷血马之间,可通行于江北大地,不易生病。

    刘备欣然点头。遂定下以具装铠换匈奴良马的交易。

    南匈奴王自当感激不尽。

1。140 情理之中() 
无须担心技术外流。亦不必担心无法掣肘。

    短锥破甲箭、长柄透甲锥,配合强弩、力士,皆可临阵破甲。火攻、水淹,板楯黄弩,还有硫磺毒雾。刘备有的是办法。

    已改肠衣目镜为白琉璃目镜的呼吸面罩,乃是压箱底的后手,无论如何也不会贩卖。

    君侯岁末要去洛阳的消息,已传遍临乡。市中胡商亦知。这便赶在出发前,三郡乌桓中的余下几部,皆找上门来。

    堂议伊始,便有侍卫来报。有涿县马市胡商,说是君侯旧识,在宫门外求见。

    “确是熟人。”刘备笑道:“请他进来。”

    不久,身穿精致胡袍的马商,脱靴入内。先抚胸行礼,又跪拜在地:“参见君侯。”

    “许久不见,生意可好?”刘备笑着请他起身。

    艳婢送来坐席,胡商称谢后跪坐。乃是正宗的汉礼,并不是胡人习惯的盘腿。

    “生意时好时坏,还算过得去。”胡商躬身答道。

    自苏双和张世平,从右北平乌桓和南匈奴处,贩马邑中售卖。马市胡商的生意减了不少。如今马价日益走高。便是曾作价万钱一匹的耕马,亦卖到数万,甚至十万。马市胡商一本万利,看似成交量减少,利润却不降反升。

    “此来,所为何事?”刘备笑问。

    “乃为我家大王而来。”

    数年前北伐之战,上谷乌桓王难楼亦有参与。战后论功行赏,也已封王。因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古训,皆号:单于。正如南匈奴王屠特若尸逐单于。汉庭给的封号,便是单于。给归义王、汗鲁王等人的正式呼号亦是单于。北人胡商却多叫大王。刘备先前便尊称归义王为大王。

    刘备笑问:“单于如何说?”

    “大王说,想如南匈奴、右北平乌桓,试种苜蓿。”

    “这有何难?”刘备笑着点头:“上谷郡距此不远。若你家单于愿意,可遣牧人来临乡学艺。至于耕种所需器械,皆可以市价购买。”

    “多谢君侯。”胡商大喜,再拜:“宝石、湩酪等,亦想在临乡贩卖。”

    “可也。”

    “敢问君侯,可否容我在楼桑邑中,开一间商肆?”

    这才是重点。

    “蕃邸坊市若有空闲,但租无妨。”

    “多谢君侯。”胡商呈上礼单,拜谢离去。

    临乡大路通天,广纳四方宾客。上谷乌桓王想来分一杯羹,亦无妨。只需诚实经营,依律纳税。刘备都欢迎。事实上,即便没有上谷乌桓,市中胡商有没有各方势力的代言人,亦是个未知数。

    以刘备如今的能力,向查清市中胡商的来龙去脉,殊为不易。所谓日久见人心。若心怀叵测,久必露马脚。令刺奸贼捕,捉拿拷问。便可能知详情。还是那句话,只要诚实经营,遵纪守法,刘备都欢迎。

    城外水田已青黄相杂。不日便可收割。水陆皆有重兵布防,谨防生变。

    这日,派驻在外的魏袭,急急忙返归临乡。问过方知,其妻又产一子。

    临乡富足安逸。生儿育女,正当其时。魏袭少时任侠,颠沛流离。定居楼桑,数年前中年得子,取名魏疏。小家伙如今长得虎头虎脑,颇有气力。且十分聪慧,机智过人。好好调教,必是良将。今又得一子,自然欣喜万分。

    满月酒要吃,算算时间还来得及。

    母亲和公孙氏已代为探视。送上许多补品给其妻调养身子。魏袭眉开眼笑,连连称谢。

    待公孙氏返回,告知刘备,母子平安。

    刘备连连点头。见她脸上颇多艳羡,这便说道:“可惜为夫要远行,等不到夫人诞下麟儿那一天。”

    公孙氏翩然一笑:“家国天下,自当以国事为重。”

    刘备轻轻点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还有一事,着实令刘备欣喜。前往江南贩运鼍龙皮的宗人,竟将华佗随船带回!

    华佗何许人也?

    外科鼻祖。

    著《青囊书》。上载麻沸散、五禽戏等,诸多神技。

    经数十年行医积累,掌握养生、方药、针灸、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诸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三国志》、《后汉书》中皆有评述。说他“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诸如此类。

    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另有五则,计二十六则。

    其治疗范围: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外、儿、妇科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所发明的麻沸散更是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河。西方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初,比华佗晚一千六百余年。

    这段文字,看似不可思议。

    其实,若结合时下科技线来看,大到天文、地理、数学、文艺、医学、农学、律法、水利、冶炼、纺织、瓷器、造纸、机械……小到“水密隔舱”、“记里鼓车”、“齿轮轴承”、“曲轴连杆”,还是现代银行业所需的“编户齐民”……等等。汉朝全方面领先世界。

    若惊奇于华佗的外科手术。便会惊奇于浑天地动仪、九章算术、王充的无神论。等等。数不尽数。

    换句话说,以汉朝的科技线来看,华佗的外科手术,实属正常。和由人文科技等等汇聚而成的整个大汉文明一样,皆领先世界千百年。

    皆在情理之中。实在没什么好奇怪。

    刘备这便罢了堂会,与众家臣亲赴南港相迎。

    见君侯率众家臣亲迎船上。华佗大为惊讶,亦深受感动。

    时下,医术属于“方技”,医者更是被视为贱业。颇不受待见。《汉书·艺文志》:“方技者,旨生生之具……烛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所谓四种方技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然而刘备却深知良医的重要性。

    而他最看重的,便是普天之下只有华佗精通的外科手术。上阵难免创伤。止血、缝合、切除、包扎,临乡良医无人精通。刘备让宗人四处打听华佗,便是此因。

    “参见君侯。”华佗和身后两个童子,先行下拜。

    刘备肃容回礼:“华公一路辛苦。”

1。141 以一济全() 
饶是两位家丞,亦微微变色。君侯何等英雄,竟向贱者下拜。

    身上却不敢怠慢,随刘备同拜。

    华佗如何敢受。急忙避过。

    刘备侧身恭迎。华佗推辞不过,这便微微领先半步下船。又被刘备送上马车。

    一路抵达伴宫,路上行人指指点点,纷纷避让。华佗下车时才得见,驾车之人竟是临乡侯本人。

    “山野草民如何受得……”华佗流泪下拜。

    刘备急忙扶起:“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备当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