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63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63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便捧壶上前,先为刘备斟满。又退步堂中,亦为自己满杯。跟着双手捧杯,一饮而尽。

    再抬头。只见刘备面含微笑,却不饮酒。反盯着被他随手置于地板上的酒壶笑问:“此物莫非便是传说中的‘九曲鸳鸯壶’?”

1。5 何方神圣() 
传说。九曲鸳鸯壶乃是楚怀王宠妃郑袖,为便于服药而命匠人精心制作。壶中有一隔断,将壶一分为二。一边装酒,一边装药,后被奸佞之徒用于下毒,造出很多宫廷冤案。亦有野史盛传,该壶始见于西汉。吕后曾用之毒杀少帝刘恭生母张皇后。此后九曲鸳鸯壶,便不知在朝堂江湖沾染了多少血气。

    堂内列坐皆曾为游侠。诸如徐荣、程普、史涣等人,又如何不知九曲鸳鸯壶的恶名!

    刘备话音落地。堂上堂下落针可闻。便是坐在堂下的小吏,虽不知何为‘九曲鸳鸯壶’,亦不敢出声询问。

    保持着双手捧杯,躬身敬酒姿势的置长,将额头从长袖后,缓缓抬起。先仰视刘备,后又慢慢提起脖颈。双手随之落下,跟着整个身子站的笔直。

    刘备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置长吁了口气,随手将酒杯掷于地。

    “君侯如何得知?”

    这算是认了!

    徐荣、程普正欲仗剑而起,却被刘备伸手制止。

    “古有借刀杀人,你却能借势害人。着实可敬。”刘备已想通一切:“此乃阴阳双线连环计。假置长在明,真置长在暗。以己度人,谁又能想到。被贼人关押的真置长,才是最后的真凶。所以,此阴阳连环计,从一开始就定了两个目标:谋财、害命。明为谋财,却暗中害命。想来。我与那位从未谋面的背后主谋,一定有不共戴天之仇。”

    置长只顾冷笑。

    “你是死士。毒酒若是慢性,你还有一线生机。若当场毙命。你亦难得善终。”说着,刘备将目光投向堂下满头雾水的置中大小官吏:“你与他们的感情不似作假。想必是先与置中同僚相交,后才入的太平道。故而,为了保全一众官吏,不被你连累而死。壶中毒药多半是慢性。待我远去才会发作。如此便可保全一众官吏。至于以后是随你同入太平道,还是各自逃亡,你皆已仁至义尽。是与不是?”

    置长的表情已说明一切。

    “雕虫小技,瞒不过君侯慧眼。”置长收拾心情,长揖及地:“且让下官死个明白。敢问君侯,破绽何来?”

    “全无破绽。”刘备顿了顿道:“你本就是此处置长,与一众官吏相交莫逆,亦是真。如此真实,我又岂能看破。”

    “那为何不饮我酒。”

    刘备亦笑叹:“虽无破绽,却有疑点。假置长欲设伏,火烧置舍。为何要留尔等性命是其一。所谓杀人灭口。死无对证。留下尔等显然是自找麻烦。当时我便生疑。并言语试探。结果尔等对答如流,互相之间颇有默契,全无破绽。于是便打消了疑虑。至于后面留我半日,大堂设宴,前后敬酒,皆水到渠成,并无破绽。知我谨慎,必先试毒。故而饭菜皆无毒,酒中亦无毒。毒在何处?便只能由你随身携带。”

    “此其二?”置长反问。

    “非也。”刘备目视他身边的毒酒壶:“破绽在它。壶中设有隔断,将壶一分为二。一边装酒,一边装药。虽外表与其它酒壶并无差异。可容量却少了一半。为以示清白,你将此壶设为公用。先前一众官吏饮酒,亦多用此壶。如此一来,当你取公用酒壶敬酒,堂内侍卫,一众家臣,甚至是我,皆不会怀疑。因为,你已用堂下所有人的性命,为你的清白担保。若酒有毒,众人皆喝过,又岂能无事?

    然而,你却不知道,我家亦沽酒。酒垆所售松泉酿,便是自家酿造。一壶酒能倒满多少杯,我心知肚明。先前,你已命人数次向壶中添酒。而堂下众官吏却并未饮这么多杯。其实,究竟喝了多少,我又岂能记得。只是凭以往经验:酒过三巡,多少人,耗多少酒,心中大致有数。数目相差如此之大,故出言相试,你果然认了。”

    “唉……”置长一声长叹。

    百密一疏。所谓魔鬼藏在细节里。刘备竟能从酒壶的容量中,发现最大的破绽。实在是让人始料不及。

    “谢君侯成全。”得知前因后果的置长肃穆行礼。长揖及地时,又猛然下探,伸手抓住酒壶。

    “拦住他!”刘备急忙伸手。

    想死,没那么容易!史涣拔剑掷出,击向毒酒壶。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利剑击中酒壶的瞬间,置长猛然扬起另一只手。一道乌影从袖中电射而出,直取刘备。

    堂上诸将目眦尽裂。

    眼看毒计得逞。不料却有一双长箸从旁侧伸出。

    稳稳夹住袖箭。

    金木相交,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堂上堂下,所有人的心,都随这声轻响,重重弹起,忽又重重落地。

    砰!

    手中毒酒壶应声炸裂。利剑擦身而过,重插入地。

    目光顺长箸一路向左。才发现,乃是坐于君侯身侧的艳婢,素手捻来。

    竟有一双长箸,举重若轻,轻描淡写,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必杀一击!

    黔驴技穷的置长,颓然坐地。

    为此次搏命一击。他做了万全的准备。毒酒若不能成,便寻机刺杀。

    刘备看似胜券在握,置长全无抵抗,示之以弱。又假借饮毒酒自尽,转移视听。再将毒箭冷然射出。形势、时机、分寸,无不拿捏的恰到好处。

    四周护卫,堂上家臣,甚至临乡侯自己,都反应不及。却被一个为所有人轻视,自动忽略掉的,温酒割脍的女婢,轻松化解。

    搜肠刮肚,费尽心机。如此精妙的谋划。一场连环相扣的布局。竟还功亏一篑。

    目视女婢将毒箭夹在案旁,又埋头给刘备温酒割肉。仿佛一起都没有发生。置长惨淡一笑,面如金纸。七窍流血不止仍强行发问:“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不等刘备回答,已气绝。

    “勿动!”见堂下骚动,史涣一声怒喝。

    堂下小吏,先前糊涂。待置长当面行刺,岂能还看不明白!

    本欲跪地自辩,却被呵止。

    史涣后脊犹在生寒。如此场面,他久历江湖,亦未曾见。

    刘备淡然一笑:“此乃置长与贼人共谋,与尔等皆无关。”

    “君侯明见!”一众小吏伏地行礼。

    这一日,刀光剑影,杀人无声。让人如何能承受!

1。6 暗渡陈仓() 
史涣已命人勘验过。置长乃是服毒身亡。由鱼泡制成的剧毒囊包,便含在舌根下。

    想死,容易。

    县中官吏下午赶到。先见满地尸骸,又见服毒身亡的置长遗体,再听置中官吏细说详情。再拼合被击碎的九曲鸳鸯壶。人证物证俱在。事情的前因后果,便十分明了了。

    这便写好勘验文书,拿来给刘备过目。

    过程大致相仿。只不过把服毒自尽的置长,写成了主谋。事实上在刘备看来,或许并非如此。然他却默许了文书所言。并签上辅汉将军、汉临乡侯印。文书一式两份。刘备自行带走一份。留为物证。若有人擅自涂改、续写,便可作为凭证。

    置中大小官吏,还有急急忙赶来的县中官员,皆长出一口气。

    不等上报县中,便恭送刘备离去。

    用长箸夹毒箭者,正是缃儿姐。既号熊女,必有气力。是所有姐妹中,唯一能将八面双手大剑单手舞成雪花片的人。且精通双持。左右手长短皆宜。剑盾、双剑、俱强。

    八面汉剑,通长七尺{160cm}。重劈斩。

    六面汉剑。通常五尺二寸{120cm},重刺击。

    据说,少时只练左手。后来惊觉,左右渐不对称。左边显大,右边显小。便又苦练右手。于是左右两边,你追我赶,奋勇争先。见她整日跟自己较劲,公孙氏这便言道:何不练双手剑?

    这才幡然醒悟。于是苦练双手剑技不提。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终于大成。左右横看如一,侧看平齐。

    临乡车队补足草料饮水,再次出发,奔赴洛阳。

    待行出十里。绾儿姐这才出言相问:“只因壶中少酒?”

    “非也。”刘备笑答:“破绽何其大也。”

    “破绽何来?”嫣儿姐追问。

    “无它,换位思考。若我为主谋,即便能将献金劫去,又该如何收场?”刘备终于说出关键。

    “嗯……”七姐妹各自沉思。

    四姐碧儿先出声:“可是怕大贤良师怪罪?”

    碧儿姐眸生碧波,发色金中杂白。乃为罕见的金银丝。因混有天生白发,母亲便以眸色取名。据说出身贵霜王族,因何被贩卖到中原,已不得而知。

    “正是如此”刘备点头道:“大贤良师,与我亦敌亦友。且身居高位,又岂会为区区六千余块金饼,妄动刀兵。在我看来,大贤良师看中的乃是临乡各种先进造物。而非金钱。故而遣人索取的多是设计手稿,从未提过钱货。少时便有人打赀库主意,大贤良师剜去主谋一只眼,向我赔罪。如今又有人打献金的主意。试想,大贤良师得知,又当如何?”

    “再剜一只眼?”湘儿姐脱口而出。

    刘备笑着点头:“第一次剜目警告。若再犯,必严惩不贷。换句话说。此次无论劫财与否,主谋皆无法交差。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让我等皆葬身火海。一了百了。再去面见大贤良师时。事已至此,大贤良师也只能听之任之。”

    “谋财便会处死。为何害命反倒不怪罪?”有着一头黄褐色长发的黎儿姐不禁问道。黎儿姐七姐妹中年纪最小,因发色近‘黎’,母亲遂以此色命名。

    嫣儿姐解释道:“大贤良师最看重的,乃是灵秀天成的主人。不让太平道内一干人等,动主人分毫。故而此次劫财,成与不成,回去都难免一死。可一旦主人被害,临乡再无人物被大贤良师所重。反倒不会怪罪了。”

    绾儿姐亦领悟:“大贤良师看重的唯有主人。主人若在,为维持两家关系,大贤良师必严惩不贷。若主人遇害,临乡便不再重要。正所谓木已成舟,大贤良师便不会诛杀此事的背后主谋。因为已无需向谁交待,且再无利可图。故而,行此事之人,只能成功,不可失败。”

    众人纷纷醒悟。

    换句话说,若想要整个事件有始有终。谋财、害命,须同时完成。

    若只谋财,无论成与不成,回去皆难逃一死。所以从一开始刘备便明白,背后主谋断不会轻易放弃。即便铲除了假置长,也未曾放松警惕。

    一直警惕。这才能发现宴会上的蛛丝马迹。

    就不知,真假二置长,是不是背后主谋。或另有其人。

    无论如何,临乡车队一路戒备总归没错。直到转上郡道,驶入美稷县境内,南匈奴王庭所在。南匈奴王屠特若尸逐单于,率南匈奴王骑赶来迎接,刘备这才稍稍安心。

    之所以将袭击地点,设在北方道沿线,或许便是为了避开南匈奴吧。

    唯一让刘备没有破解的疑团:背后主谋如何得知车队路线?

    这便去信两位家丞,及家令士异。小心提防,不可大意。

    南匈奴王也随刘备一同上洛。

    有他陪伴,这一路安全自是无虞。

    混入南匈奴车马,车队浩浩荡荡,转入临晋支道,继续南下。

    过黄河后,再入东方道,可一路畅达洛阳。

    东方道乃沟通关中与整个关东地区的大动脉。出函谷关,沿黄河经洛阳、陈留、定陶、泰山、临淄、胶西至山东半岛最东边的成山头。其中陈留、定陶、临淄,皆是郡治所在,乃时下重要的‘通邑大都’。路上车马,奔流不息。十分繁忙。

    抵达渡口时,小寒刚过去数日。大河尚未冰封。河水涛涛,仍有千石大船往来。本来,乘船赶往洛阳亦快。刘备却执意渡河,走东方道。不知何故。

    众将来问,刘备却笑而不答。只说,即是车队,自然要走一走大汉驰道。

    这便依令行事。渡过大河,入东方道。过成皋关,前往洛阳。

    成皋关,先秦时称虎牢关。因周穆王在此“柙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乃洛阳东边门户。控制着西入洛阳的水陆交通。凡东面之兵西进洛阳者,必先夺此关。

    果然是雄关一座。

    刘备特意下车,仰望雄关。不禁神游天外。

    入关时,已有临乡官吏在此等候。

    原来,临乡上计车队出发后三日,一支打着崔氏商队旗号的明轮船队,从南港出发,逆入大河,已提前数日抵达洛阳。张小胖和献金,皆在船上。

    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