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71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71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消彼长。汉人不断减少,羌人越来越多。

    汉文明随之弱势。

    没有强权支撑,汉化难以为继。羌人的汉化程度,甚至连南匈奴都不如。

    怎么办。

    杀。

    以暴制暴。以杀平乱。

    贾诩甚至诈说自己是段颎外孙,便可逃命。足见段太尉在羌人中的赫赫凶名。

    在刘备看来,羌乱已渐从外患转为内乱。

    想要彻底剿灭羌乱,唯有持续汉化。首先,便要从关东往三辅大规模移民。筑城开荒以造血。恢复汉文明生机。然后再行通婚教化,分而化之。可平羌乱。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强权。

    没有足够的强权保证,羌人又如何能甘心俯首。

    这些都不急。

    若有可能,待来日重整河山,举全国之力,扫平诸夷。

    “呼——”刘备长出一口气,缓缓卷起段太尉手札。轻置于桌角。

    “主公今日可有新得?”一直陪坐再侧的贾诩,这便笑问。

    “血泪粘手。”刘备笑叹。

    贾诩轻轻点头:“以杀治乱,如同割草。今年草尽,明春又发。若不除根,羌乱难灭。”

    “文和言之有理。”刘备转而又道:“然,羌人与西域诸胡,仅一带之隔〖河西走廊〗。前汉时,西羌与匈奴联盟,前后夹击,令大汉腹背受敌。武帝隧出兵陇右,置河西四郡,切断羌、胡勾连,乃断匈奴一臂。今匈奴远遁,鲜卑继灭。高车似又兴起。河西走廊太过狭长。一旦被断,大汉将失去西域通连。如此看来,诸羌之乱势必剪灭。”

    贾诩欣然道:“凡大国,必居中而守。洛阳号称宅兹中国,然在诩看来,还是过于偏东。关东乃是龙兴之地,不得不慎而又重。然若要创不世之业,长安才是帝国之中。”

    贾诩之心,刘备岂能不知。这便笑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三辅之地,势必夺回。”

    君臣相视而笑。

    华佗之名,早已响彻临乡。

    与之匹配的另一个食禄双俸者,便是‘临乡侯府庶子兼领辅汉将军府主簿’的贾诩。

    主公号称麒麟子,轻财重义,善识人。前例种种,何须多说!所募之人,皆称贤良。从小到大,从未看走眼。贾诩虽名声不显,却能领食双俸,必怀奇才。

    临乡上下,皆如此想。

    先后娄圭,后有贾诩。再加上早已内定的小师弟刘晔。临乡的谋臣体系,算是初步搭建。话说待徐庶、孔明、法正、庞统,四大谋臣一一归位。未来可期。

    贾诩何许人?

    智多近妖也!谋略无敌,亦通晓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只可惜不曾将兵,始终未获兵权。否则司马家又岂有出头机会!

    还是那句话,庸主难驱良臣。

    两位义弟,皆有万夫不敌之豪勇。徐荣、程普亦是当世良将。麾下人马装备精良,忠义无双。临乡一地,竟有十余城池,数万良马。

    难不成只为给侯府把门牧马?

    何为明主?

    必有远见之明也。

    贾诩之所以辞官返乡,便是看到了隐藏在升平之下的滚滚暗流。

    女刺客一直寄居在马市客舍。

    出后院角门,刘备便可抵达马市。时常往来探望。女刺客名甯。不知是否姓张。刘备称呼其为甯姐姐。至于姓氏,女刺客不愿多说,刘备也未曾提及。

    两人心照不宣,默契早生。

1。21 驴马同价() 
暂居洛阳的这段时间,是刘备难得的闲暇。

    先时楼桑民多地窄。督亢又一片白泽。治下一穷二白虽谈不上。却也经不起大风大浪。如今地扩三百里。连城十数座。有民百万,良田六百万。年前两百万亩官田,得千万石新谷入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再加上临乡官吏体系日臻成熟。处理各种事物,得心应手。先前两位家丞,大事小情皆要在堂会上细细禀明,让刘备定夺。如今主公远在洛阳,大小事皆可商议自决。成效斐然。

    先前。有楼桑令乐隐,郦城令郭芝,前后上书,问如何才能领食双俸。刘备答曰:“恩泽广被,惠济无远。”

    两人顿时泄气。一城之令,如何能惠及整个临乡?

    想食双俸,其实也不难。除去侯府官吏,临乡还有爵位。

    思前想后。刘备今日又去书两位家丞。言,或可以年限论升爵。为官满三年之宿吏,考核无差,可为大夫。

    两位家丞回信说,三年是否太短?不如增为五年。

    五年太长。能为官五载,实属不易。刘备坚持三年为期。

    两位家丞这便依令行事。

    消息传回临乡,上下轰动。

    大夫爵位,可授田五顷,合两百五十亩良田,另有五宅。

    又三年,升爵为官大夫。再三年,升爵为公大夫。为官满十载,自动升爵为公乘。

    公乘为二十等爵的第八级。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秦汉之初,由第七级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为高爵。汉高祖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待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明帝时亦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换句话说,二十等爵亦向官吏开放。

    如此亦等同于食双俸!

    正如乐隐、郭芝等人为官数载,很快便可授予大夫爵。

    换句话说。临乡官吏的爵位起步便是第五等。越过了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可见临乡侯对士人的优待。而军士亦无需气馁。因为除了二十等爵,还有十一级武功爵!

    皆是双轨制。

    正月礼祭甚多。

    在没有祭祀的日子里,刘备便可自由活动。马市是最常去之地。究其原因,离家最近,出后门便到是其一。看望甯姐姐是其二。其三嘛,便是马市藩商众多,往来消息最为灵通。刘备已打听到许多与西部鲜卑相关的信息。

    西部鲜卑叛逃后,先在大河及陇山之间盘踞。后又逐渐迁往西域。如今散布在河西走廊以北广大区域的西部鲜卑,或游牧于河西走廊,或盘踞与陇西一带。西域诸国呼其为‘河西鲜卑’、‘陇西鲜卑’。

    时下在陇右活动的鲜卑,尚有鹿结、吐赖、莫候、叠掘、勃寒、匹兰、密贵、提伦、越质、豆留奇、叱豆浑、大兜国、悦大坚、仆浑等多部。各霸草场,互相攻伐。其中人数最多的有两部:‘陇西鲜卑’乞伏部,‘河西鲜卑’秃发部。

    秃发在鲜卑语言是被子之意。盘踞在河西走廊周围,截掠往来商队,居无定所,来去如风。边军往往追之不及,不胜其扰。

    历史上。这些西迁的鲜卑,要等檀石槐暴毙,轲比能再统鲜卑,被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韩龙将轲比能刺死后。才“部落离散,互相征伐”,进而纷纷独立。西迁后又与敕勒族〖高车族〗南下部落相融合,渐渐发展壮大。

    两支西部鲜卑,十六国时,一个建立了西秦,一个建立了南凉。

    却不料在此星空下,刘备横空出世,鲜卑一战而溃,提前分裂。

    东部鲜卑先后南下归附汉庭,西迁鲜卑,承受着汉庭和高车的上下挤压,只能不断西迁。乱入西域。趁汉庭守护西域不利,西域诸国乱战之机,火中取栗。吞并数支部落小国,和零散的西域佣兵队伍后,实力渐强。

    贵霜使者说,还有西域豪商与之狼狈为奸。提供消息,专门劫掠往来商队。闹得天怒人怨。

    按照原有历史进程,要到百余年后的东晋十六国时,才渐渐发展壮大的乞伏部和秃发部,却因刘备的介入,使得鲜卑提前分裂。让两支鲜卑部族,趁乱崛起。早于历史,大有尾大不掉之势。

    也难怪。乱战不休的西域诸国,确为西部鲜卑的复起,提供了绝佳时机。

    贵霜使者已上呈国书。

    大鸿胪亦派人传话。说,待上陵礼后,陛下便会廷议此事。让贵霜使者耐心等候不提。

    光和四年,春,正月。

    首设骥厩丞,负责收养从各郡、国,征发来的马匹。由于各地豪强垄断马匹交易,马价涨到一匹值二百万钱。

    此还只是普通战马的价格。诸如刘备年前购买的赤菟,换做此时,万金亦不可得!

    不过是年前年后,马价竟足足暴涨百倍!

    更令人咋舌的是。驴价亦上涨百倍。几与马价相等。

    一匹成年渤海黑驴,竟能卖到两百万钱。

    还等什么?

    刘备这便去信临乡。将囤积的渤海黑驴大量贩来。

    又准备在马市寻一地,建起临乡驴马肆。专卖渤海黑驴。

    不料寻了一遍,市中皆无商肆出售。这便将苦恼说与神通广大的甯姐姐听。不出三日,甯姐姐使人传话。言,马市有一家胡姬酒肆打算售卖,问刘备可有兴趣。

    胡姬酒肆…后院可否贩驴?

    估计没问题。

    这便商定时日,亲赴胡姬酒肆商谈。

    时下的胡人商肆,风格装饰大略相同。出入马市的胡姬酒肆,和出入楼桑的胡姬酒肆别无不同。唯一区别,便是胡姬的血统。洛阳马市的胡姬,来自比贵霜更远的安息帝国。也就是后世的波斯人。

    酒家乃是一位胡妇。颇有容姿。刘备与之交谈,竟一口流利的京畿官话。

    见刘备目露讶色,胡妇这便笑道:“妾身本是安息国公主。少时与兄长同抵中原。久居洛阳已三四十载,故而精通汉话。君侯不必惊奇。”

    “竟是安息公主,刘备失敬。”刘备肃容行礼。

    “公主这个名号,妾身早已舍去。君侯切莫挂怀。”女店家笑着回礼。

    “如此说来,安息太子,亦在洛阳?”刘备倒是有许多西域诸情,想向其讨教。

    “家兄隐居白马寺中,潜心译经。妾身已多年未见了。”

    “白马寺……潜心译经?”不等刘备问出口。

    陪坐身旁的贾诩这便开口:“令兄莫非是安世高?”

    “然也。”

1。22 东西合璧() 
“哦?”刘备这便问道;“文和亦知安息太子?”

    贾诩这便说道:“诩也只是道听途说。传闻,洛阳白马寺在先帝年间来了位西域藩僧。出家前,乃是已继承王位的王子。为能来中原传教,便把王位让给叔父,出家为僧,辗转抵达洛阳白马寺,潜心译经。十年前离开洛阳,云游四海。不知所踪。听闻是去了江南。”

    安清,字世高。原安息国太子,故以安为姓。乃是将阿毗昙学和禅法,传入中原的第一人。据说已继承安息王位,但为了能到大汉传教,将王位让与叔父后出家为憎,皈依佛门。于桓帝建和元年〖147年〗抵达洛阳。后定居白马寺,不久即通晓汉语。到建宁三年〖170年〗,二十余年间,据后世《众经目录》记载,安世高共译《修行道地经》等佛经三十五种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皆属精小乘经典,重在上座部惮法。

    此后又游历了江南的豫章、浔阳、会稽等地。后不知所终。

    刘备一想不对:“十年前既已出游。阁下何故说,‘令兄隐居白马寺中,潜心译经,多年未见’?”

    “我以为,云游不过是他闭门不见我的说辞。”女店家叹了口气:“直到月前家兄返回白马寺。三天前遣人送来信物,约去相见。我亦将信将疑。”

    “原来如此。”无论有没有云游四海,终归人已在白马寺中。刘备又问道:“令兄既已归来,为何还要卖这酒肆?”

    “三十四载,寒暑易节。家兄都不愿见我。如今…如今……”女店家微微停顿,便又道:“如今我已不知如何相见。故而,想将这家酒肆卖出,随商队返回安息。从此万里相隔,不见也罢。”

    “……”这是兄妹版的‘近乡情怯’?

    比起刘备,算是过来人的贾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阁下想人代劳?”

    “正是。”女店家轻轻颔首:“既有缘,君侯可否代妾身走一趟?”

    “有何不可?”刘备笑道。

    女店家先是直视刘备双眼。片刻后又轻轻垂下眼帘。从身后取出一块略显发黄的弯曲骨片,置在案上。

    看弯曲的弧度,很像是象牙的残片。让刘备惊讶的是,残片上的浮雕,竟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中的几位。

    安息和古希腊有何渊源?

    再细看,题材虽源自希腊,雕刻技艺却混入了明显的汉风。西方的神话,东方的技艺。果然是丝绸之路上东西合璧的产物。

    捡起骨片时,刘备又问:“阁下可有话要我转达?”

    “无话可说,亦无需说。”女店家缓缓摇头。面上表情古井无波。

    这对兄妹倒是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