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84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184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谢皇后。”

    便有宫女捧盘而出。漆木盘中,正放着一支金步摇。

    《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之服相同,步摇簪珥,惟用假结,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熊、虎、赤罴、天禄,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诸爵兽皆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绕以翡翠为华。”

    “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着实太过华丽。且唯有皇后可用。便是王侯之妻佩戴,亦属僭越!

    刘备急忙推辞:“此乃皇后御用之物,臣妻如何能用。”

    “无妨。既是我所赐,但用无妨。”

    “这……”刘备心生感动,这便伏地行礼:“臣,叩谢。”

    风起帘动。何后不禁轻咳出声。

    郭常侍示意小黄门取来汤药。交由宫女捧入,皇后服下,这才止咳。

    “近水风寒。景色虽美,却不宜久留。皇后善保凤体,臣不敢多扰。”刘备这便告退。

    “也罢。郭常侍,替我送君侯。”何后柔声道。

    “遵命。”郭常侍躬身领命。

    “臣,告退。”刘备捧起托盘,躬身后退,转身出门。

    太后、皇后,皆凤体微恙。这禁中,实在是高处不胜寒。

    沿阶而下。

    前面引路的郭常侍忽转身回望,泪洒当场。又以袖掩面,神情甚是凄苦。

    刘备这便问道:“老大人因何落泪?”

    郭常侍趋步前行,低声言道:“听闻太后赞君侯乃是长情之人。老奴不知怎的,却想起了皇后。徒生感慨,让君侯见笑了。”

    “皇后有何忧虑?”刘备问道。

    “宫中王美人临盆在即。陛下已许诺,若诞下麟儿,便立为太子。”郭常侍这便说出皇后隐忧。

    原来如此。

    刘备叹了口气。历史是如此的雷同。

    偷看刘备一眼,郭常侍言道:“听闻此言,皇后这才忧闷生疾。”

    见刘备不搭理。郭常侍又道:“陛下冷落皇后已久。如今专宠王美人。一旦……皇后恐如宋皇后故事。”

    宋皇后正因被陛下身边近臣、宠妃谗言诬陷。而累及全家。

    帝王家事,刘备又如何能管?

    再说,何后得势,势必鸠杀王美人!

    故而无论郭常侍如何言语试探,刘备一路皆闭口不言。

1。46 菟园解骖() 
车驾出园。转弯时,刘备余光一瞥。

    郭常侍仍笔直的立在门前,身影颇多无助。

    要说这些宦官,胆大妄为,恃宠滥杀。侍主却各个忠心。堪称家奴典范。

    一路心事重重,径直打道回府。

    七色婢上前服侍。思前想后,刘备又命史涣单骑入城。带话给黄门令左丰。让他务必抽空来府中一叙。

    三楼书房。

    见刘备面色有异,主簿贾诩这便放下段太尉手札,出声问道:“主公何故如此?”

    刘备这便将濯龙园中诸事,细细道来。

    贾诩深以为然:“帝王家事,乃外臣大忌。主公举措得当,并无欠妥之处。”

    刘备先是点头,跟着摇头:“只怕何后不肯善罢甘休。”回想觐见时的细节,刘备总觉得皇后言之未尽。隐约有乌云压顶,风雨欲来之势,正向他步步逼近。

    未雨绸缪。他便想向黄门令左丰打听陛下立储之事。万一不幸言中。何后不肯善罢甘休。到时,也好有所准备。不会太过被动。

    用完午膳,两位义弟来唤。刘备这便换套上计机关车,前往菟园。夜以继日的习练,击鞠渐已上手。三人能驱马追球,亦能挥杆相击。精准还需再练。所谓的杆法,刘备早已将自幼修习的双手剑击融入其中。采买来的通用鞠杖,也渐丈量出了适自的尺寸。

    今日菟园击鞠队中,又多了几张新面孔。刘备来问。袁绍言道,乃是近郊游侠。

    菟园便是两人掌管。一人名唤杨奉,字公承。一人名唤徐晃,字公明。麾下豪侠有李乐、韩暹、胡才等。

    竟是白波一系人马!

    见刘备看着一众游侠,略显出神。袁绍轻声唤道:“玄德?”

    “哦。”刘备这便点头道:“我观一干人等皆是豪勇之辈。为何困守一废园?”

    袁绍微微一愣,这便言道:“豪侠亦是人。也要寻个能饱食的营生。如今这天下,不想呼啸山林,便只能为豪右看家护院。此园虽废,却常有洛阳子弟前来游玩。从旁打点,收入不菲。且无人掣肘,乐得快活。”

    刘备深以为然:“何不投军报国?”

    袁绍目生精光:“玄德欲收为己用呼?”

    刘备看了袁绍一眼:“正有此意。”

    袁绍笑道:“莫非玄德已定下决心,西去通路?”

    刘备点了点头:“未雨绸缪。豪侠与我,多多益善!”

    说完迎球挥杆。鞠球势如破竹,直奔靶心。不料却被一骑挥杆截下。见刘备看来,挥杆之人这便抱拳行礼:“君侯。”

    此人熊背狼腰,猿臂长躯。燕颔虎颈,浓眉大眼。正是相貌堂堂之河东徐公明。

    “徐义士!”刘备亦抱拳。见胯下马颇瘦,这便问道:“为何骑瘦马?”

    徐晃面不改色,抱拳答曰:“贱躯颇重。驽马无力,故而显瘦。”

    刘备哈哈一笑。这便打马回营,解左骖送到徐晃身前:“此马乃南匈奴单于所赠。甚是温驯,能负千钧之重。徐义士且收下。”

    “这……”此马虽非日行千里,却也是难得的战马良驹。若在马市,时下当作价数百乃至千万钱。故徐晃心中虽喜,却不敢受。

    袁绍先是一愣,跟着抚掌大笑:“妙极!古有晏子解骖赎石父,今有玄德解骖赠公明!一赠一赎。古往今来,义气何其多!哈哈哈……”

    解骖。典故名,典出《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晏平仲》:“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

    晏子解下左边驾车之马,把越石父赎出。后遂以“解骖”指解脱骖马赠人。谓以财物救人困急。

    古代一车三马。中马叫“服”,左右两边称“骖”。

    驷马安车,左右亦叫骖,中间两匹称服。

    见众人纷纷夸赞。徐晃血气上涌,这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徐晃谢君侯赠马!”

    曹操一声长叹:“操慕公明久矣!奈何义气虽重,财货却轻。身无别物,让玄德抢先一步。痛哉,惜哉!呜呼哉,呜呼哀哉!”

    “哈哈哈……”见他面上表情颇多故意,众人皆捧腹大笑。

    刘备亦笑着下马,将徐晃扶起:“孟德与我何须如此见外。车旁尚有右骖。若想换马,自取便去!”

    曹操却反手指向头上发冠,又指冷艳无双的霜儿姐:“非不想取,而是不敢为也!”

    “哇哈哈哈……”众人再笑。

    “菟园解骖”遂成临乡侯新典。

    去时驷马。回来三马。

    绾儿姐柔声追问。刘备这便低声细说。

    听闻左骖赠义士。府中上下皆交口称赞。贾诩这便拉住史涣细问:“所赠何人?”

    “河东徐公明。”

    “其人如何?”

    “英雄豪杰。”

    “可比主公两位义弟?”

    “虽不及,亦不远矣!”

    史涣忠勇持重。此话出自他口,贾诩自当深信。

    暮时,亲随小黄门来报,言黄门令朝夕侍奉陛下左右,不得擅离。多则三五日,少则两三日。必出宫来见。

    联系上左丰,刘备终能稍稍松一口气。何后出身屠户。必是善贾之人。

    何为善贾?

    待价而沽也。

    精于算计,深谙买珠还椟之道。善于利益交换。

    不可不防。

    若一个不小心,落入骰中。卷入宫廷夺嫡大戏。乃自取其祸。距身死族灭,真就不远了。

    晚膳之后,洗漱更衣。刘备与七婢相伴入眠。

    翌日一大早,便让史涣准备车驾。前往菟园习练击鞠。

    出府门,却见车前仍是三马。刘备这便言道:“何不补齐?”

    史涣答约:“乃是主簿嘱咐。”

    刘备一愣。略作思量,这便了然:“主簿深意,我已知晓。且去把马补全。”

    “喏。”史涣这便去后院马厩牵马。

    见贾诩出府相送,刘备这便执手一旁,小声道:“所谓‘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又言‘恩大反成仇’。豪杰自有豪杰行事。此举非凡无功,且还会适得其反,只会令徐晃执意还马。切记,送礼定要大气。”

    贾诩这便领悟:“是(贾)诩考虑不周。”

    刘备笑着摇头:“无妨。任侠风气,主簿又岂能知晓。”

    送走刘备车驾,贾诩不禁拜服。天下英雄,莫出主公之右!

1。47 击鞠建队() 
少时刘备一金而知人心。

    英雄、小人。分别亦在于此。

    英雄所思,给我多少。小人却想,你有多少。

    贾诩所虑,正是市井小人之思。

    驷马空出一位,只套三马。乃是想向众人,尤其是向徐晃展示。马匹对临乡侯亦是珍贵,家中没有多余,足见此礼之重。

    徐晃若是市井小人,必沾沾自喜。以为收获重礼。反之,若三马又成驷马。说明马匹对临乡侯来说,并非多珍贵。家中还有剩余。于是,把家中富余之物,随手送人,亦称不上珍贵。小人必然失望。

    然而,英雄却是这么想: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施水之人,井中有多少存水。即便危难时只给了一滴,亦是厚恩。

    英雄,小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个是自身,一个是外人。正如君子日三省吾身。君子必先自律,小人总找外因。是一个道理。

    正如张俭和夏馥。

    党锢时,张俭亡命。跑到哪,便到哪家借宿,时人皆敬重他的名气和品行,即使明知会家破人亡,还愿收容他。于是,所历之地,凡与相助他的人,皆被收捕考讯,牵连者遍布天下。

    而夏馥却剪须易容,跑到林虑山中,隐姓埋名为冶炼家客庸。整日与烟炭为伍,形貌毁瘁,两三年后,已没人能认出是他。

    此二人行事,高下立判。

    典韦为友杀人,提头直过闹市,数百人不敢近。为何?

    便是广而告之,此人是我杀!

    豪杰杀人后,以血涂墙。某某是某某所杀。也是如此。

    既是豪杰,必然磊落。

    刘备府中并不缺马,为何偏以缺马示人!

    此事,亦可见两人境遇不同。贾诩怀才难遇,故而身边多是蝇营狗苟,势利小人。刘备少年成名,身侧皆是英雄豪杰。自然看问题的出发点亦不相同。刘备得贾诩,乃是补全了自幼缺少的‘人心险恶’。堪称绝配。

    嗯,再加李儒,或许下雨天更配。

    再入菟园。见刘备仍是驷马安车。徐晃这便松了口气。世人皆知马匹金贵。见临乡侯仍有富余,徐晃这才心安。否则当受之有愧。

    刘备三人加入,击鞠场顿时激烈。

    如袁绍所说。击鞠倚仗的不过是肤浅的马上功夫。刘备三人乃一流、超一流武将。有如此好的功底,再练击鞠,事半功倍。关羽、张飞,伴在刘备左右,三人胯下皆千里神驹,颇通人性。人马合一。一路势如破竹,徐晃单骑又如能抵挡。被三人连中靶心。战鼓咚咚作响。

    时下击鞠,还无球网、球门。乃是在双方底边,各置数面战鼓。鞠球击中,战鼓轰响。便是此局得胜。

    换句话说,每局的时长,并不设限。但凡有一方命中,便是此方获胜。获胜方将升一帜。通常打十局。以帜多取胜。

    为何不设时限,而取一球决胜。

    刘备来问。袁绍答曰,乃为蓄养马力。

    双方高速对抗,骏马往来冲刺,消耗甚巨。若限定时长。过短,决不出胜负;过长,骏马又难以坚持。故每局皆是一球决胜。

    想想,似乎很有道理。

    马匹如此金贵。置办一套击鞠行头,都要耗费数百乃至数千万。谁还能置办多套,在场边轮换!

    再者说。一人多马,日常训练也是难点。如何能与每匹马都默契无间。

    刘备三人和白波豪侠的加入。让袁绍等人看到了取胜的希望。

    于是袁绍、曹操、袁术;刘备、关羽、张飞;杨奉、徐晃、韩暹、李乐、胡才。十一人组成的击鞠队,初步确定。再甄选出主力九人,余下皆入替补。可与西域击鞠队一战。

    当然,白波豪侠乃是刘备的称呼。袁绍等人唤做菟园游侠。

    今日合练毕。徐晃这便上前,说要请刘备等人喝酒。刘备欣然点头。又道,且去胡姬酒肆。

    徐晃抱拳应诺。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