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13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13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强一眼扫过,这便皱眉发问:“君侯何意?”

    刘备道:“备久闻吕公大名。恨不能早见。今日冒昧前来,乃有一生死大事相托。”

    吕强急忙问道:“君侯乃天家麒麟,有大功于社稷。今又名动京畿,圣恩正隆。还有何事,事关生死?”

    “听闻宫中王美人即将生产。若诞下皇子,刘备恐禁中大乱。”

    宫中之事,吕强岂能不知:“君侯可是为皇后而来?”

    陛下专宠王美人,后宫人尽皆知。且王美人曾“数梦负日而行”。左右皆认为是吉兆。陛下命人算过。言,腹中子贵,不可言。时人深信天人感应。胎梦如此祥瑞,陛下岂能不喜。

    且陛下冷落皇后久已。内宮风传,陛下曾对心腹宠臣言道:王美人若生子,必为后。

    想必何后亦有耳闻。宋皇后满门血迹未干,何后又如何能不如坐针毡!

    大汉朝母凭子贵。为保长子皇位,何后还有什么做不出!

    然却出吕强意料。刘备摇头道:“非也。备此来,不为皇后,而为王美人。”

    “哦?”吕强这便醒悟:“君侯可是心忧王美人若生皇子,被人所害?”

    “然也。”刘备直言相告:“先帝时,梁氏专宠,为祸后宫。嫔妃凡有身孕,皆被迫饮药堕胎。乃至无嗣继任大统。今陛下亦少子。若后宫仍相害相杀,如前朝旧事,国运岂能长久?”

    扫了眼箱内黄金,吕强叹了口气:“君侯可是要老奴,护王美人母子平安?”

    刘备再拜:“然也!”

    吕强不置可否:“敢问君侯,此举于公还是于私?”

    “公私皆有。”刘备直言相告:“不瞒吕公,来此之前,备刚从何进府出。已许钱一亿,保皇后母子平安。若皇后得安,王美人母子又当如何?天家之事本不应参与。奈何今夜已深陷其中。唯有倾力而为。上报陛下天恩,下求问心无愧。”

    陛下爱财。

    一亿钱可买皇后之位。而刘备送来的五千万钱,亦足可保王美人母子平安。

    料想。刘备必是不得已,才介入陛下家事。万一,王美人因皇后而死。若陛下降下怒火,与之相关人等,皆难逃一死。刘备曾出钱资助皇后,才惹来今日之祸。若陛下追查,亦难独善其身。

    想通一切,吕强这便点头道:“君侯以性命相托。老奴又岂敢置身事外?”

    刘备大喜:“备,深谢!”

    吕强回礼:“老奴此举,非为王美人,只为保大汉一擎柱也。”

    刘备心中一暖,不禁哽咽:“谢吕公……庇护之恩。”

    吕强字汉盛,河南成睾人。少以宦者为小黄门,再迁中常侍。为人清忠奉公,乃宦官中少有之忠良。先时,蔡邕被宦官诬陷,险下狱身死。得吕强极力进谏,才得以幸免。

    陛下登基,依旧例封吕强为都乡侯,却固辞不就。后屡次上疏进谏,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帝知其忠,而不用。

    刘备将王美人母子托付给他,实在是知人善用。

    身后无忧矣。

    所谓筵无好筵。刘备就去赴了个宴。一亿五千万,不翼而飞。

    我得卖多少头驴啊……

    心好疼。

1。100 连夜谋划() 
刘备先送黄门令左丰返回。车上又叮嘱他说,自己不日便将西去。若王美人诞下麟儿,让他务必到府中,寻主簿贾诩领一份厚礼献与陛下。

    左丰这便牢记不提。

    刘备马不停蹄,又连夜出城,返回府邸。

    晚宴已罢。众好友皆归金水汤馆安睡。好在两位主簿皆未安寝。这便唤上三楼书房密谈。

    两位主簿智多近妖。亦不曾料到,何进宴请竟会有此一出。

    李儒更是愤愤出声:“让主公深陷危局,儒之过也。若还有下次,儒提头来见!”

    刘备笑着摆手:“此事与主簿何干。乃备一时大意。若再遇此事,何须主簿提醒,备亦自知也。”主要是三后出游时,皇后典当蛤玉之事,刘备并未说与两位主簿。若说过,两位主簿必有警觉。

    话说。刘备自幼为人主,身边女子皆如母亲、发妻、小姐姐此类。何后这种,确实没见过。

    事不过三,以后绝不会了。

    贾诩摇头叹息:“皇后如此行事,诩亦始料未及。”

    刘备轻轻点头:“生死存亡,一线之间,有些人行事确实难以琢磨。”

    李儒忽道:“主公此去西域,洛阳府中亦不可不防。”

    刘备亦心忧此事:“文优所言极是。文和孤身在此,需时刻提防。禁中、府中、市中,我已妥当安排。若时局有变,这便返回临乡,与家人团聚。至于小市内的那些财货,大可不必顾忌。皆是身外物,丢了也不甚可惜。”

    贾诩笑着行礼:“诩必不负主公所托。”

    李儒又道:“事不宜迟,明日便启程。”

    贾诩亦赞同:“这几日,陛下心思皆在王美人产子,无暇他顾。将临乡‘学子’,尽数运回。正当适宜。”

    刘备顿时醒悟:“善。”

    何止是临乡学子。女道、诸母、‘贵女’,皆悉数运回。从此洛阳再无后顾之忧。

    此去西域,人员已定。

    便是随刘备赴京的徐荣、程普、史涣一行。七位小姐姐,和安氏姐妹亦要同行。家中只留御赐采女、一众门客、随船来的新一队绣衣吏,及主簿贾诩。

    可谓倾巢而出。

    新一队绣衣吏,此来乃为守护主簿贾诩。

    在港口时,刘备便觉什长十分眼熟。

    明日即将启程,于是便让史涣将什长唤来书房相见。

    洗面,剃须。再来相见。刘备顿时大喜:“故人别来无恙呼!”

    什长抱拳道:“卑下参见主公。”

    贾诩见此人气度沉勇,必是豪杰。这便笑道:“主公远去,诩无忧矣。”

    刘备急忙上前,将什长扶起。执其手冲两位主簿笑道:“文和、文优。此人名唤臧戒,乃备少年故交。”

    臧戒,字无忌。初为华县刺奸。多年前,追捕大盗时与少时刘备置舍相遇。后数次往来楼桑,两人时常有书信往来。却不知何时认主?

    臧戒笑道:“启禀主公,卑下因反对太守徇私杀人,被冤捕下狱。赖独子(臧)霸与旧时同袍相救,这才逃脱。避入临乡,幸得太夫人收留,得以苟全一家性命。”

    原来。太守欲私杀狱犯,时为华县狱掾的臧戒抗命不从。太守大怒,令人收押臧戒问罪。独子臧霸,年十八。得知父亲被押,便召集门客数十人,前往费县西山将父救出,并杀太守。时押送役卒百余人,惧臧霸健勇皆望风窜逃。脱身后,臧戒举家逃往临乡。避入侯府门下。父子、门客皆入旗阁署,在右旗长吕冲麾下,任什长。

    经此事,臧霸孝烈勇名,遍闻乡野。

    此,便是我大汉独有之江湖侠气!

    刘备大喜:“臧霸何在?速召来一观。”

    “喏。”臧戒这便出屋,引一人入。

    “臧霸参见主公。”

    见此人浓眉宽额,虎背狼腰。年虽轻却身长八尺,一身英武之气。

    刘备焉能不喜。这便上前亲手扶起。

    贾诩和李儒两位主簿,亦频频点头。

    主公麾下,英豪何其多也!

    刘备笑道:“虎父无犬子。臧霸且随我西行,立功必有重赏。”

    “喏!”藏霸咧嘴一笑。可知心中极为欢喜。

    刘备又冲臧戒笑道:“无忌之能,备自幼便知。暂以什长屈就。且悉心守护主簿,待我返回,必有大用。”

    “喏!”臧戒肃容抱拳。

    有臧戒守护,贾诩安全无虞。

    刘备便又召来徐荣程普。令厉兵秣马,明日兵发西进。

    “喏!”众将领命,下去各自准备不提。

    刘备兵符将令,以及西域长史的官印符节,早在黄门令左丰前来宣诏时,便一同携来。陛下既让刘备择日西行。刘备可自行决定,何日西行。

    换句话说,刘备择的日子,便是明日。

    处理好府中诸事,刘备又夜入胡姬酒肆,叩响了‘贵女’的舍门。

    “谁?”

    “刘备。”

    “稍等。”须臾,房门轻启一条缝。一身安息装束的贵女,眸似星辰:“君侯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刘备正欲开口。见她如此戒备,不禁摇头笑道:“那夜之后,美人还不放心?”

    眼中似闪过一丝羞意,贵女这便稍稍开门,放刘备入内。

    宾主落座,刘备便将来意道出。

    贵女轻轻颔首:“君侯深谋远虑。远离洛阳,确是上上之策。”

    “天明时,我会让安氏姐妹前来相迎。与学子结伴,乘船返回临乡。美人可在临乡安居,暂避风声。待……”‘天下有变’还未出口,刘备不禁表情一黯。再开口已有些意兴阑珊:“美人且放宽心。我母亲还有发妻,必将善待。待此事终了,美人去留自由,悉听尊便。刘备绝不阻拦。”

    “君侯忠义两全,爱恨分明。贱妾岂能不知?一切皆凭君侯做主便是。”贵女盈盈下拜。

    刘备亦肃容回礼。

    出精舍。刘备又心生迷雾。

    贵女答应的如此爽快。显然在洛阳已心无所系。若城内真有什么人,等着为她赎身。或心中还牵挂着某人,必不会身无所恋。走的如此干脆利落。

    难道说,那一整座梁冀金山,不是为她准备?

    她究竟是谁?

    呼——

    深吸一口气,刘备又穿覆道,返回后院。见两位义弟与徐晃等人正厉兵秣马,准备出征事宜。便没有打扰,自回中庭。入密室,向诸母、女道细说安排。

    诸母和女道自从见过太后,心愿已了。再留洛阳,整日心惊肉跳,寝食难安。早就想返回临乡。

    听刘备一说,这便齐齐松了口气。

    只等明日登船,返回临乡不提。

1。101 三日之义() 
天空初亮。徐荣、程普各领百骑,奔赴东郭港。

    将令发出,停靠在港口的一千辆机关兵车,陆续进发。刘备与两位义弟,七如夫人,长史府主簿李儒、府曹段煨、张猛,门客徐晃,左旗长史涣领藏霸等一百零一绣衣吏,出里道西行。

    左邻右里听闻动静,纷纷出门相迎。目送临乡侯西去。

    麾下人马皆换穿新式楼桑兵甲。

    短氅吞光,旌旗如林。

    旗帜分绣三足踆乌,赤鹿焰角。皆是临乡徽记。此去西域,必声名远扬。

    跨长分桥时,列队两侧。静待郭门开启。

    早起行人指指点点。便有好事者将骑士挨个数过,不过三百零九人。未及三百六十之数。

    兵车虽有千乘,却皆是御者辅兵。古往今来,皆不算战力。

    人群各自嗟叹。临乡侯言出必行,率三百余骑疏通西域。果然英雄了得。

    还有人不信。这便壮着胆子贴近兵车查探。许久,车内一片死寂,乃知其中并未藏人。

    密闭车厢又岂能藏人?

    待郭门大开,骑士呼啸而出。兵车紧随其后,卷土而去。

    上西门外有‘夕阳亭’。乃洛阳都亭。时为饯别之所。

    出征日期,前夜才定。刘备谁也未说。一众好友皆在汤馆歇息。料想无人相送。不料过夕阳亭时,却有一白衣狂士,疾步而出。一头扎在马前。

    万幸龙虎营骑士,骑术了得。稳稳勒停战马。才没把他踩成肉泥。

    打头骑士,心中不悦。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有意。徐徐勒马,覆盖马首的‘吞光秘环鼍龙皮’面帘(马铠配件),险撞上白衣狂士的脑门。

    “何人拦路!”徐荣拍马上前。

    “颍川戏贤,毛遂自荐——”白衣狂士抓着缰绳,仰头高呼。

    围拢在亭舍前的官吏,纷纷摇头叹气。

    话说。此人数日前,入住夕阳亭舍。亭长与一众官吏,见他相貌不俗,谈吐风趣,颇有风仪。不敢怠慢,好酒好菜,好生款待。试讨酒钱,却今日推明日,明天推后天。问急了,只说路遇明主,还能少了尔等些许的酒钱!

    岂料今日一大早竟跳窗而出。身手之敏捷,一看便是骗吃骗喝的宿贼惯犯。

    亭长将将带人追出,不料此狂徒竟自撞一队军马前。

    再看旗帜。这便幡然醒悟,乃是辅汉将军、西域长史、临乡侯当面。

    “何人喧哗?”刘备推窗问道。

    史涣抱拳道:“回禀主公,前有狂徒拦马。”

    “何人?”

    “自报家门称‘颍川戏贤’,欲‘毛遂自荐’。”史涣言简意赅。

    名字似有印象。

    刘备却忘了,此名乃是前几日翻看两位主簿整理的礼策时所见。当时本欲细看,恰逢霜儿姐形势紧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