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66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66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崔烈入列,另有人开口:“既并六县为国,何不在此六县之中,取二字?”

    于是朝臣,又被带偏。

    纷纷暗自思量,如何在六县之中取最佳二字。

    见殿内群臣争论不休,陛下不禁苦笑。

    本以为裂土封国,划定疆域是最难。岂料,取个合适的名字才是左右为难啊。

    朝堂一时如闹市。

    三公九卿各个引经据典,唾沫横飞。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眼看日头偏西,也没吵出个所以然。

    忽听有人高喝:“何不叫蓟国?”

    “蓟县不在封国之内,如何能命此名?”

    “下官所说,并非燕国旧都。乃是西周诸侯国。”说话之人,正是议郎曹操。

    陛下这便看向司空张济:“司空可知蓟国?”

    “老臣知也。”遂将蓟国历史娓娓道来。

    蓟国,国祚延绵千余年。国君为伊姓一说祁姓,尧之后裔。

    蓟国立国于商,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传承已不可考。西周初年,蓟国受周天子分封,重新立国。直到春秋中期,亡于燕。

    后,燕国立都与蓟国旧地。取名蓟都。

    “蓟国……”貌似陛下,颇为意动啊。

    杨赐不由回望议郎曹操。到底是临乡侯密友啊。

    蓟国虽不如燕国如此惹眼。却也是一个字的封国。

    且,时人多会误以为蓟国乃是蓟城周围。而不会想到乃是西周封国矣!

    “众卿以为如何?”陛下又笑。

1。1 分兵入关() 
大幕开启,让大家久等了。

    

    之所以对蓟国,知之甚少。

    年代久远,春秋时便为燕国所并是其一。

    广阳郡有蓟县,故国人只知有县不知有国是其二。

    秦时立蓟县。前汉时隶属9广阳郡、燕国、广阳国。王莽时,改名伐戎县,隶属广有郡。今汉复名蓟县。先后隶属广阳国、上谷郡、广阳郡,并为治所。

    “广阳有蓟县,乃为郡治。若以蓟国为号,蓟县又当何处?”司徒袁隗反问。

    “无妨。”曹操微微一笑,早已成竹在胸:“蓟县在蓟国之北,何不更名为蓟北县?”

    “哦?”陛下大喜:“曹议郎所言,甚慰朕心!”

    不等群臣反对,陛下这便言道:“传朕旨意。分范阳、临乡、方城、安次、泉州、雍奴,六县,增封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临乡侯备,为郡王。国号:蓟。改广阳郡治蓟县为蓟北县。”

    “老奴尊旨。”尚书令曹节伏地领旨。

    为了一个国号,枯坐良久。陛下早就等不及了。

    见陛下起身,中常侍张让这便高唱:“退朝——”

    “恭送陛下。”三公九卿,各怀心事,齐声附和。

    “蓟王。”杨赐一声长叹:“大乱将至,扬名天下不远矣。”

    “太常何出此言?”说话之人,正是廷尉崔烈。自从罢免太尉一职后,崔烈复任廷尉旧职。

    “走,且到我府中一叙。”

    “同去。”卢尚书亦赶来。

    “请。”杨赐这便相邀同往。

    杨赐府在上东门内,永和里。下朝后,崔烈、卢植等人,纷纷前往杨赐府中。

    宾主落座,府中婢女奉上糕饼茶饮。

    屏退左右。太常杨赐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绢:“诸公可知,此是何物?”

    “不知也。”众人面面相觑。

    杨赐将黄绢徐徐展开,遍示众人。

    只见,黄绢上用朱砂写有一个奇形怪状,却又触目惊心的鬼画符。

    众人纷纷醒悟。此乃是一枚咒符。

    “敢问太常,此符可来自太平道?”座上宾客,果有人识得。

    “然也。”杨赐起身离席,取茶碗在手,信步走到堂前。

    “诸公且近前一观。”

    待百官围拢上来,杨赐将咒符侵泡水中。

    只见黄绢上朱砂咒符,遇水即化。须臾便扩散成一碗褐红色浓汤。

    一时,药香扑鼻。

    “莫非,这便是传说中能治百病的‘太平符水’!”百官中有人惊呼出声。

    “正是太平符水。”杨赐一声长叹:“虽不能治百病,却对杂病伤寒略有疗效。”

    卢植问道:“太常所说大乱将至,可是与这太平道有关。”

    “然也。”杨赐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初,巨鹿人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

    施咒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忏悔),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

    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转相诳诱,十馀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

    郡县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杨赐时为司徒,上书言:“角诳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扰,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简(鉴)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

    会(杨)赐去位,事遂留中。

    御史刘陶亦上疏:“(张)角等阴谋益甚,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觇视(chan shi窥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宜下明诏,重募角等(重金悬赏),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

    本朝崇尚清静无为。故而黄老丹术盛行。岂不闻,仙人喜楼居?不过聚众潜心修行耳,何必大惊小怪。

    陛下殊不为意。

    见百官不语。杨赐言道:“老夫与刘公,先后去位。不在其位,难谋其政。眼看太平道声势日盛,天下流民扶老携幼皆往冀州,投奔妖人。不是谋逆,还能做甚?”

    “或为道法,也未可知。”百官中又有人言道。

    “张角妖人,所求乃大。若只为治病救人,又何须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将草药涂抹在咒符之上。”杨赐一声冷笑。

    卢植这便上前:“太常可有太平道谋逆罪证?”

    “诸公且拭目以待。”杨赐语透深意。

    肩水金关。

    刘备人马,未入玉门。而是原路折返,仍由金关入塞。

    居延属国都尉,携麾下诸将,及小月氏胡族中长老,出关相迎。

    若非刘备千里驰援,小月氏胡早被秃发鲜卑背后一击,偷袭得手。

    得见家人,安然无恙。如何能不感激涕零。

    入关时,居延民众,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刘备,牵马而行。队伍中却不见两位万人敌。

    相熟百姓纷纷询问,为何不见关张二位义弟。

    原来。入关前,刘备便兵分两路。令关羽、张飞、徐晃,领大军东去,横穿大漠,由上郡边塞入关。将金银珠宝、宝马良驹。先送往临乡。让三千别部鲜卑与家人团聚。再轻骑返回洛阳不迟。

    刘备自己则领绣衣吏、亚马逊、麴氏先登,沿河西走廊,一路悠哉悠哉前往长安。

    所谓财不露白。如此巨富,早日入库,早日心安。

    有三位万人敌,一路押运。安全自当无虞。

    之所以行走缓慢。乃因七位如夫人,皆有孕在身。断不可颠簸。

    装满金银财物的千辆兵车,随关张大军而去。

    余下百余辆兵车,围建营地。足够五百人住宿。

    扎营后,请属国都尉等人,入帐一叙。

    这才知晓,河西有四关。

    金关在南,原属肩水都尉府管辖。悬索关在北,属居延都尉府管辖。两关均设在弱水沿岸,互相呼应,南北交通,进出有序,固若金汤。

    本以为河西四郡只有二关。来时方知有肩水金关。去时又知还有悬索关。所谓阅历渐长,知行倍增。便是如此啊。

    安氏姐妹要服侍七如夫人就寝。一路行来,皆是亚马逊陪侍刘备。亚马逊汉家风仪,一日千里,进展神速。接人待物,举止有度。颇具气象。便是幽州汉话,亦说得有模有样。

    假以时日。可堪“大用”。

    那时,择女侍数人,“皆选端正妖丽,执香炉,护衣服,奏事明光殿”。彼情彼景,当真羡煞旁人。

    话说陛下宫中采女过万。听闻年初陛下传诏,年十四到十八,皆需穿开裆裤。已便随时被幸。

    啧啧!

    不敢学陛下如此旁征博引。今已坐享齐人之福,便是封王也需勒紧腰带,低调做人。君侯春秋鼎盛。徐徐图之,百子易得。

    侍寝虽是轮流。但基本上都是女王。除非有几日身上不便,便会换成旁人。

    男主人亦未有非份之举。

    女战士们渐已习以为常。

1。2 经商有道() 
刘备重回居延,可不仅仅是念旧。他和居延属国都尉商定,重开边市。互利互惠,互为犄角。

    宜禾都尉屯驻的昆仑壁,距离最近的要塞便是肩水金关。

    万一西域有变,尤其是刘备屯田最为密集的伊吾和柳中。若高车十二部南下抄掠。只需狼烟一起,小月氏骑可迅速出关驰援。

    即便平常无战事。

    就刘备的幽州老家而言。不南入河西走廊。而是沿长城一线横穿大漠,入居延道抵达伊吾,再沿西域北道前往它乾城,乃最快路径。

    省下了大约千里路程。

    朝廷准备策封刘备为蓟王的消息,也被黄门令左丰第一时间送达。

    其他诸县,刘备略有耳闻。而泉州县却与刘备记忆差距稍大。好像应是江南的一个县。问过左右方知,时下的泉州,确是在北地。

    乃前汉置,属渔阳郡。境内设有盐官。

    后世水源枯竭,绝迹于天下的雍奴薮,时下竟烟波浩渺,方圆千里。十倍于都亢大泽。更让刘备始料未及。

    此泽“西至泉州县,南极滹沱河,东极于海。”又听说,‘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滇。’

    因东临渤海。渔阳郡饱受海侵之苦。刘备知其水大,却不料竟有如此大泽。甚至将县城团团围住。

    关键是雍奴薮与海相连,泽内必是盐水。无法通渠圩田。如此广袤水面,不能为我所用,着实可惜。

    心情亢奋,难以入眠。

    又起身挑灯,将六县依次来看。不由浮想联翩。

    少年时,童言无忌。对族中父老说:“早晚必复爵。”

    音犹在耳。今已是王爵。虽无法再得中山之国,蓟国却亦不逊分毫。

    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吧。

    想我刘三墩,比先祖差在哪?

    子嗣。

    中山靖王,有一百二十子。

    却不知,此句是说有百二十个儿子,还是说有百二十个孩子。

    若只算男丁的话。即便祖坟冒烟,运气爆棚。男女一半一半,也要生二百有余。

    嗯。这个隐藏的白金评价。试试看能不能完美达成。

    恩师手书,还提及了太平道。又细说太平符水一事。

    其实。这些年来,刘备丝毫未曾放松,对太平道的监视。

    家丞耿雍来报。

    张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不错,黄巾军的口号终于喊全了。

    最让刘备感到庆幸的是。以太常杨赐为首,朝中亦有人开始警惕太平道。

    话说三公九卿,轮流坐。

    换来换去,总归是这几个人。

    掐头去尾。刘备将兵在外的这一年时间里。三公九卿多有变动。诸如太尉已换了两茬。

    陛下打对折卖与名士。三公之位亦须千万钱。一年换了两茬。可见三公是何等的高危职业。

    都说灾异频发,是灭国之兆。然对陛下来说,却是重大利好。

    恩师信中,还提及年初陛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之事。

    又说,朝堂虽乌烟瘴气,朝政日非。所幸,陛下尚能从谏如流。另诸多清廉官员,沉冤昭雪。

    话里话外,透着一丝欣慰。

    刘备不忍戳破。

    恩师啊,难道看不出来,此乃连环计吗?

    凡宦官子弟、宾客为官贪残者,皆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

    之所以如此行事。并非单单是,太尉许彧、司空张济谀附宦官,收受贿赂。

    而是陛下授意。真正的贪官不举。乃因为官之人,皆是花钱买官者也。必然有质保期。

    正因花了高价,才买来官位。就任后如何能不横征暴敛。以补花钱买官之亏空。此其一也。

    陛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之本意,便是为了收拢官位,另行贩卖。此其二也。

    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换句话说,陛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