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84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84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禁中之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好一个,多事之秋。

    大将军府,前堡,西楼。贾诩正听密探回报。

    竹片上罗列的洛阳良工,大半已对应,并无异常。却有几个,至今仍不知所踪。

    所谓隔行如隔山。

    这些良工只善营造。却不善刺杀下毒。此乃刺客专属。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悬殊的职业。不可能无师自通。

    而一个身藏刺客属性是工匠,可能性也不高。

    所以贾诩才断定。良工中,必有人冒名顶替。

    心念至此,贾诩这便打定主意:“来人,备车。”

    “喏。”马车从侧门驶出,前往金水小市。

    市中大事小情,向来是贾诩负责。马车进出小市亦是平常。

    登市楼时,贾诩下意识瞥了眼贴满告示的布告栏,这便步入楼内。

    金水小市。市楼亦是门楼。市中大小官吏,皆是贾诩招募,亦或是从临乡调派。

    自不会有奸细混入。

    在刘备未改造大将军府,还远在西域时。贾诩便对小市进行过改造加固。最近更是大刀阔斧,进行二次升级改造。

    “右丞。”市中官吏这便上前行礼。

    “今日无事,便转来一看。”贾诩和煦一笑:“你等自去,无需管我。”

    “喏。”官员这便各自忙碌。

    半个时辰后,见无人尾随。贾诩便唤来一个临乡籍小吏,让他携自己的名帖,前往洛阳县治,请洛阳令周异,到金水汤馆相见。

    金水汤馆,乃由金水汤池扩建。仿临乡样式精心打造。地面以汉白玉铺就,内设汤池数座。大小各异。亦有木质淋浴房数十间。先洗浴,再沐浴。二层有雅座,三层精舍。是洛阳东郭难得的休闲之所。

    洛阳官吏,时常出入。许多人甚至每日一浴,又何须等到沐休。

    见洛阳令周异掀帘入内,仆从这便笑脸相迎。为其新开一池洗浴。

    沐浴后,穿鱼泡等二楼雅座。见一人临窗独酌,这便赶去相见。

    “右丞。”

    “明廷。”

    二人如约相见。

    滨水雅座,紧邻金水潭。俯瞰窗外青荷碧水,微风徐徐。直令人心旷神怡。

    洗浴之后,方能上二楼小酌。身怀利器的刺客,又如何敢入汤池。将衣服尽数脱去。

    此乃绝佳的密谈之地。

    “右丞所为何事?”浅饮一口,洛阳令落杯相问。

    “敢问明廷,洛阳可有匠人失踪案件。”

    “有。”周异略作思量,这便点头:“东、南二郭,皆有工匠家人来报。言,家人无故失踪,已有数日未归。”

    “可有曾入宫修造之匠人?”贾诩追问。

    “确有此人。”周异问道:“右丞如何得知?”

    “此事牵扯甚大,恕我不能相告。”贾诩先赔礼告罪:“明廷可有线索。”

    万幸洛阳令周异,亦是能吏。此失踪案又一直未曾告破,虽日理万机,亦铭刻在心:“此人名唤唐七。家住东郭崇义里,妻周氏半月前来报,唐七已多日未归,恐被人所害。”

    贾诩回忆匠人名录,确有此名:“是何人也。”

    “此人手艺精湛,堪称良工。奈何嗜酒如命,又好博戏。为人放浪,数日、数月未归亦是常有。”

    “既如此,其妻必习以为常,为何上告?”贾诩这便问道。

    “正因宫中之事。”洛阳令周异答道:“因接了宫中差事,工期又紧。唐七早出晚归,未有一日疏忽。差事未了,人却半途失踪,其妻故来报。”

    “原来如此。”贾诩轻轻点头,又问道:“明廷可有线索。”

    “我已问过与其相熟之匠人。众人皆说,唐七失踪前三日,已不见其入宫修造。”

    “哦?”贾诩这便问道:“唐七何时失踪?”

    “七月十一。”

    三日之前,正是家宴之日。

    家宴当日已不见其上工。为何三日后才始终。

    贾诩便将疑点问出。

    洛阳令答道:“其妻说,唐七受小创,回家休养。”

    “原来如此。”贾诩又问:“除此人外,可有类似匠人失踪。”

    “并无旁人。”周异答道。

    显然。唐七的下落便是关键。

    “明廷可否命人细查此人下落。但有所知,便即刻遣人来馆中相告。就说,‘明廷欲订一间精舍’。诩自会来见。切莫走漏风声。”

    “异已尽知也。”周异见贾诩如此谨慎。再想唐七此人曾入宫修造。便知此事,事关重大。

    这便告辞离去。暗中加派人手,搜寻唐七的踪迹。

    洛阳十万户。辖名百万。想在洛阳四郭,搜寻一失踪工匠。不啻于大海捞针。难度可想而知。

    右丞贾诩,本不抱什么希望。结果不出数日。周异子周瑜,便入金水汤馆,代父订下一间精舍。

    贾诩得报,急忙赶去相见。

    三楼精舍,宾主相见。

    周异言道:“昨日,七里桥下见一浮尸。浑身浮肿,面目已不可辨。其妻周氏却从衣着、工伤、刺青等,体貌特征,确定正是唐七。我已命人验过,并无外创内伤。腹中有残酒,乃是醉酒后,失足落水而死。崇义里临近阳渠,其东便是七里桥。或许无误。”

    果真如此么。

    看似一宗平淡无奇的酒醉溺亡案。贾诩却依旧怀疑。

    “唐七停尸何处?”

    “正在县治。明日便交其妻周氏领回,入土为安。”周异答道。

    “今晚可否让将军府史涣,前往勘验?”

    “有何不可?”周异似也心有不甘。

1。36 计中之计() 
是夜。

    史涣领麾下善殓尸者,出后院角门,赶往洛阳县治。

    唐七投河而亡,尸体肿胀后浮出,才被人发现。已过去月余,故而能收集到的线索,并不多。

    待史涣等人确定无人盯梢,绕路抵达,贾诩已等候多时。

    狱吏领众人前往陈尸间,勘验唐七尸体。

    小周瑜亦跟在父亲身边。对验尸探案这些事,十分的好奇。

    戴呼吸面罩,遮蔽恶臭。绣衣吏细细查探尸身。正如洛阳令所说。除去小手臂处的工伤,浑身上下并无伤痕。亦无骨折痕迹。

    换句话说,唐七死前并未受拷问。

    颈间无勒痕。牙关紧闭,舌头亦无吐出。自也不是被勒死。

    又看四肢。手掌、脚掌各处,再撬开牙关,刮出舌苔。

    忙忙碌碌一整晚。直到天明才验完。

    史涣这便来报:“回禀右丞、明廷。此人确是溺亡。然,溺亡之处,并非阳渠,而是酒瓮。”

    “酒瓮?”洛阳令周异一愣:“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会栽入酒瓮而亡。”

    史涣点头道:“乃是被人倒栽入酒瓮溺毙。”

    “何人所为?”贾诩忙问。

    “此手段,多出自赌家。”江湖事,史涣自然熟知:“多用于追讨赌债,惩戒临场作弊之徒。”

    “唐七此人嗜酒善博。死因亦在常理之中。”洛阳令问道:“何以知之?”

    史涣命人捧来从尸身上取来的证物:“明廷请看。舌上刮下的乃是封泥,而非河泥。此金(铜)丝是从指甲内取出。乃是六博用博筹,头上装饰所用。”

    六博,便是六博棋。

    流行于先秦两汉。类似后世游戏棋。投箸行棋。乃博戏的一种,称“大博”。

    今汉时,六博棋形制,有过一次革新。革新后的六博棋叫“小博”。大博与小博的主要区别,在于箸的数量。大博有六箸(博筹),小博有二茕(琼)。茕、琼和箸的作用与骰子(tou zi)类似,是掷采用具。

    六根博筹,多用半边细竹管制成,中间填金粉。头上安有细铜丝。

    嵌入指甲缝内的细铜丝,多半是唐七被倒栽葱入酒瓮时,挣扎间抓住一枚博筹,死后又被人强行抽出。乃至细铜丝折断,遗落在指甲缝隙。

    也就是说。唐七是在赌肆内,被人倒栽葱入酒瓮溺毙。后又抛尸阳渠,沉入水底。一个月后尸体肿胀,这才重见天日。

    “东郭赌肆在何处?”贾诩问道。

    “距唐七家最近的赌肆,便在粟市之内。”周异答道。

    “哦?”贾诩似乎想到了什么。

    “右丞,又该当如何?”见贾诩不语,周异问道。

    “明廷可遣麾下官吏,前往各处赌肆,搜查问询一干人等。就说,唐七乃被人溺入酒瓮而死。

    我令史涣带人暗中监视各处。贼人见事发,急切间必露马脚。”

    “右丞欲行打草惊蛇之计乎。”周异这便醒悟。

    “然也。”贾诩冷笑:“唐七之死,乃计中计也。先让明廷误以为唐七是醉酒失足溺亡。若身旁有高人,查出乃是被人倒栽入酒瓮溺毙,明廷便会追查赌肆。诩料想,赌肆亦非行凶之处。一旦名庭搜查洛阳赌肆,幕后真凶便知事发。必有行动。”

    “若命案现场,非在赌肆之中。右丞又如何得知真凶藏在何处?”周异又问道。

    贾诩笑答:“万变不离其宗。此计关窍,便在一个‘变’字。”

    “变?”贾诩多智,周异一时间又如何能参破。

    倒是身边小周瑜,若有所思。眼中慧深似海,灿如繁星。

    贾诩假装不经意的看去,这便会心一笑。

    蓟国谋主,后继有人也。

    听闻亡夫乃是被人溺入酒瓮而死。周氏岂能善罢甘休。

    这便啼血上告,求明廷捉拿真凶,为亡夫报仇。

    洛阳令周异,即发属吏,遍查城郭赌肆。但遇吱吱呜呜,语焉不详者,便不由分说,羁押在案。

    距案发现场最近的粟市赌肆,自然首当其冲。肆中人等皆被锁入大牢,赌肆亦被查封。

    洛阳赌肆,人人自危。深受其害的洛阳民众,纷纷拍手称快。

    类似黄赌毒,之所以屡禁不止。身后必有恶势力,为其遮掩。

    所谓人无横财不富。

    世人皆知偏门捞钱最快。洛阳贵胄多如牛毛,更是如此。

    洛阳令周异,人脉、家世,皆单薄。竟敢如此行事,身后必有倚仗。

    赌肆幕后之人多方打听,得知乃是大将军何进下令。这便各自收手。不敢再为赌肆,上下奔走。

    何进曾为河南尹,正是周异上官。如今贵为大将军,权势日盛。

    因出身低微,洛阳权贵颇多轻慢。便是何进刻意结好,权贵亦推迟不去。

    今借唐七之案,大肆捕捉赌肆人等。可谓蛇打七寸。赌肆幕后之主,不是这些地头蛇,还能是何人。

    为今之计。暗中抽身,再重金结好大将军何进。方可保平安富贵。

    原本只是一宗小案。却在各色人等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牵扯越广,涉事越深。

    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多日未见的曹操,再登门拜访。

    中垒三层书房。

    宾主落座,婢女送来香茗。

    曹操叹息开口:“追查许久,线索全无。直令人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孟德先前提及秦宜禄,亦无结果?”刘备记得此人。

    “秦宜禄,人虽见到,却整日借酒消愁,常宿醉不醒。意识难有清明。其人已废,难堪大用。”

    “何故如此?”刘备一愣。总感觉事出有因。

    “听闻与他情投意合的杜氏女,年前留书,不辞而别。乃至忧思情伤,借酒消愁。”

    “原来是为情所困。”刘备又问:“秦宜禄可曾四处寻找杜氏女下落?”

    “这是自然。”曹操摇了摇头:“奈何音讯全无,无人知杜氏女行踪。传言有车夫在粟市附近见过此女,终归是空穴来风。”

    又是粟市。

    刘备显然比曹操所思更多。

    “梁冀金山之事,已过去一年有余。贼人或许早已销赃逃匿。孟德何不就此放手。”刘备总觉得,曹操如此执着于梁冀金山。远非只是为寻宝。

    “玄德所言极是。”曹操笑叹:“与其说,(曹)操执迷梁冀金山,不如说是心中始终有一段未曾放下的执念。”

    “愿闻其详。”刘备这便言道。

    “谈及梁冀金山,需说一段往事……”曹孟德,娓娓道来。

1。37 冰山露角() 
如前所说,曹氏曾与已故宋皇后家族,互结姻亲。

    其堂妹夫濦强侯宋奇,便是宋皇后的长兄。

    建宁四年,宋奇妹宋氏,策立为后。恩及宋氏一门。父宋酆任执金吾,封不其乡侯。兄宋奇,亦获封濦强侯。

    熹平元年,宋奇与曹家结姻。迎娶侍中、长水校尉沛国曹炽之女。与妻舅曹操,相为挚友。

    后宋氏因受勃海王悝及妃宋氏(宋奇之姑)和宋皇后所累,诛三族。被杀百余口,仅剩宋奇一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