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287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287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定不负皇后所托。”大将军何进急忙表态。

    唉——

    皇后在心底叹了口气。

    自家的血亲兄弟。一个个蠢笨如猪。不堪大用。转念一想,倒也比董太后那两个外戚略强。这便收拾心情,赶去西园与陛下相见。

    此去,又免不得讨价还价一番。

    赶在抓捕太平邪教徒前,蓟国明轮船队已先行启航。

    “旧於王城东北开渠引洛水,名曰阳渠。东流经洛阳城北,出建春桥石下以输常满仓。”

    明轮船队经阳渠入洛水,顺流直下。是夜,已入大河。

    千石大船一字排开。

    末尾一艘明轮船,堆满货箱的船舱。

    一贴着“蓟国南港都船令署”封条的货箱,忽从箱内伸出一截雪亮的刀刃。

    刀刃沿箱盖四周缝隙,飞快的划了个圈。斩断封条和麻绳,箱盖遂被从里面掀开。

    但见一人身着劲装,黑巾蒙面。手持连弩,飞身跃出。

    左右环视货舱,见四下无人,寂静无声。这便略微松了口气。无声跳下,四处查看。确定无人,遂以暗号招呼同伴。

    须臾,舱内上层货箱接连掀开。一个个劲装大汉,很快聚拢到一处。

    “大哥!”

    “杀人夺船,依计行事。切莫走漏风声。”

    “喏!”劲装大汉从箱中取出铠甲兵刃。互相帮衬着披挂整齐。便有人拖来木梯,向上层船舱攀去。

    麻利的撬开锁扣,掀开舱门。正要登上前甲板。

    忽听砰的一声。胸前火星迸溅。

    一支飞虻箭穿心而过,直没入尾。

    呃……

    两眼一翻,登时气绝。

    “不好,有埋伏!”

    话将出口,乱箭如蝗。

    接连有人中箭身死。头目大叫:“速退入船舱!”

1。41 早去早回() 
顶着同伴尸身,一群贼寇慌忙退入货舱。

    本想借头顶上的甲板掩护。只需守住入口,便可暂避箭雨。

    岂料伴着咔咔咔的机簧声响。头顶甲板,仿佛水鸟翅膀一般对半翻开。将整个货舱曝露在外。

    绣衣吏早将船舱团团围住。手持强弩,箭箭追魂。

    一通箭雨射罢。横七竖八,倒下一地尸体。身穿重甲亦难抵挡。

    余下贼人,背靠背围成一团。利刃并举,舍命将贼酋护在中央。

    弩箭竟能破甲!

    居高下射,不啻于瓮中捉鳖。

    持弩对射,却无法破绣衣甲。

    头顶忽有人开口:“尔等奸计,已被我家右丞窥破。速速丢弃兵刃,跪地免死。”

    说话之人,面露得色,乃是杨奉。携麾下京畿游侠,奉命登船。本以为只是随船押运。岂料货舱里竟暗藏杀机。

    贼人是如何钻进货箱,又被何时吊入船中。眼下皆不论。只需擒住贼酋,前因后果自当一清二楚。

    见说话之人是杨奉。被众贼人遮掩在身后的贼酋,目光一黯。这便开口道:“既如此,这份功劳便奉送给贤弟吧。”

    杨奉闻言大惊:“可是郭大哥!”

    贼酋缓缓揭下面巾。露出一张黑堂堂的四方阔脸。

    正是郭大。

    “切勿动手!”杨奉浑身是汗。用力稳住心神,这便急问:“大哥何故如此?”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郭大言道。

    “大哥受何人所托,何不向小弟明言。所幸事还有转圜。大哥只需令众兄弟放下兵刃,束手就擒。杨奉指天为誓,定在主公当面,力保大哥不死!”

    “贤弟美意,愚兄心领了。”郭大咧嘴一笑:“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大丈夫一诺千金,纵百死不悔。你我道不同,就此别过。”郭大横剑自刎。

    脖颈将将被划破。飞虻箭正中刀柄。将利刃击飞。

    射箭之人竟是史涣。

    “史旗长!”杨奉急忙抱拳。

    “郭大,尔等之所以能得此差,乃因杨奉作保。如今事发,却想一死了之。如此行事,岂非陷兄弟于不义。”此语掷地有声,口出主公刘备。

    见刘备从人后走出,杨奉急忙伏地行礼:“拜见主公!”

    “公承勿惊。得知郭大暗藏祸心,诩便请主公暗中至此。乃为公承解祸也!”贾诩亦相伴身侧。

    “右丞……”杨奉恍然大悟。一切早在右丞意料之中。

    “何不亲去,手刃敌酋。自证清白?”贾诩挥扇笑道。

    “杨奉…遵命。”形势急转直下,杨奉头昏脑胀,意识昏昏沉沉。宛如行尸走肉,提刀跃下。

    毫无防备的向郭大走去。

    “弃刀!”说着,郭大分开人群,亦大步向杨奉走去。

    两人对面站定,四目相对。见杨奉迟迟无法举刀。

    陪同前来的韩暹、胡才、李乐一众兄弟,焦急呼唤:“大哥还不杀贼,更待何时!”

    韩暹切齿言道:“此人背友在前,包藏祸心于后。陷我等于不忠不义!主公当面,切莫做小女儿姿态。速速动手,以证清白!”

    “大哥,速速动手!”

    “大哥!”

    众兄弟声声呼唤,宛如晴天霹雳。杨奉猛然清醒。

    这便咬牙举刀,迎头劈下。

    利刃加身。郭大面色如常,引颈受戮。

    嗡——

    百炼钢刀生生停在颈前。逼人寒气,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郭大抬眼一看。只见杨奉涕泪横流。

    这一刀,终未能砍下去。

    杨奉弃刀跪地,声泪俱下:“郭大哥乃卑下生死兄弟,断难下手。请主公网开一面,杨奉愿代一死!”

    “贤弟……”郭大亦流泪。

    “唉……”刘备一声长叹:“右丞。”

    “臣在。”

    “放他们一条生路吧。”说完,刘备便背过身去。

    “这……臣遵命。”贾诩躬身下拜。起身后又居高言道:“船尾已备下扁舟。尔等自去便是。”

    “多谢主公!”杨奉顿首流血。被郭大搀扶起身。

    贾诩命人放下木梯。生怕刘备反悔,郭大抢先登上甲板。以身为杨奉等人遮掩。

    见并无劲弩射下,方才安心。肃容行礼,这便自去船尾。

    余下贼寇鱼贯而出,直奔船尾而去。杨奉失魂落魄,最后攀上甲板。

    擦肩而过时,右丞贾诩,羽扇遮面,冲其低语:“早去早回。”

    “!”杨奉猛抬头,正对上右丞高深莫测的微笑。

    “主公保重!”杨奉此时心乱如麻。右丞语中深意,一时难以领会。却不知为何,浑身骤轻。健步如飞,追郭大而去。

    “主公保重!”

    韩暹、胡才、李乐等一众兄弟,跪地行礼。起身后亦纷纷追杨奉而去。

    倒让贾诩始料未及。

    见扁舟载满众人,离大船而去。贾诩挥扇笑道:“计成矣!”

    刘备一世人杰。此时又岂能不知:“可是将计就计?”

    “主公圣明。”贾诩笑答:“诩观郭大此人,必是豪杰。岂能甘居人下。假以时日,必乘势而起。有杨奉等人在其身侧,便是猛虎,亦困于柙中也!”

    “文和妙计。”得知前因后果,刘备欣然一笑。

    见刘备笑容坦荡,贾诩这便叹服:“诩,才智难舒,幸遇明主。若侍庸主,岂敢不告而谋,如此冒然行事?必先自保矣!”

    “哦?”刘备抚掌大笑。

    若论虚怀若谷,待人以宽,刘三墩天下第一。无人能望其项背。

    “诩还有大礼奉上,主公且随我来。”

    刘备这便陪贾诩下到货舱。

    贾诩围绕堆积如山的货箱,四处看过。这便命史涣等人上前,撬开箱壁,割开防水毛毡,从箱内取出一皮囊。

    见此皮囊,刘备幡然醒悟:“梁冀金山!”

    打开一看,果是一袋金灿灿的金粉。

    原来如此!

    备思前后,这便想通一切。郭大此来洛阳,便是为将梁冀金山悄然运出。

    然进出洛阳水路,沿途盘查甚严。货物装船前,皆要当众开箱检验。

    且黄金沉重,非坚船不可运输。若要神鬼不知。假借每月往返洛阳,无人敢开箱验货的蓟国名产船队,乃是上上之选。

    好一个顺水乘舟。

    曹孟德一直苦苦寻觅的梁冀金山,竟已悄然装船,正驶往……蓟国。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唉,这都是命。

    刘备转而一想。此金为何深藏洛阳一年有余。直到此时,才被运出?

    贾诩却想到另一事。

    这便以羽扇,指着货箱上的“蓟国南港都船令署”封条言道:“蓟国太平道内鬼,亦可趁此良机,连根拔起。”

    “计将安出?”

    “主公且附耳过来。”

    神鬼奇谋贾文和。寻常人等,何以匹敌。

1。42 天下大同() 
令史涣细搜船舱内外,确定再无贼寇暗藏其中,刘备这便领众人换乘车轮画舫,连夜返回洛阳。

    名产船队暗藏一座金山,自行驶往蓟国。至于价值几何,刘备亦未曾细数。待尽入蓟国国库,自见分晓。金粉价高五倍,自当不宜铸成马蹄金饼。

    可普天之下,唯有洛阳城能卖上高价。运往蓟国,只能存入国库。无法转换成钱。

    正如曹孟德所言。梁冀金山的价值,不在金山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没错,情怀。

    秋意渐浓,河风颇凉。舱内主臣对坐,温酒夜谈。

    “凡用计,皆在一个‘变’字。”贾诩为刘备解惑:“从梁冀金山始,河西遇马元义,龟兹碰辅国侯,皆是太平道幕后主使。还有于阗豪商与其暗中来往,期间更杂有北地羌乱,长安内应,诸如此类。

    那时,诩便对太平道心生警惕。待主公重返洛阳,家宴中毒。贾诩方知,禁宫之中竟也有太平道妖贼。”

    陪刘备小酌一口,落杯后贾诩又言道:“主公乃太平道生死大敌。欲除之而后快。而主公天下知名,太平道又未公开谋逆。若要铲除我等,必暗行不轨,断不敢明目张胆。

    奈何辅汉大将军府,进出有度,守卫森严。无论下毒、刺杀,诸如此类,太平道皆要有所行动。动则变矣。

    永乐宫家宴时暗中下毒,此乃一变。杨奉少年好友现身洛阳,亦是一变。

    此二变,看似毫无关联。然万变不离其宗。皆在主公身处发生也。

    纵贼人隐藏之深,亦露出破绽。由工匠唐七入手,抽丝拨茧。太平妖贼终浮出水面。

    诩便试想,郭大所为何来?

    为何不愿入大将军府,只求往来运送临乡名产。

    此人若真阴怀不轨。名产,便是其做手脚的关窍。于是我便命人暗中监视。果见其在运送途中,鱼目混珠。将许多来历不明的货箱,混入队列,又一路送入明轮船舱。

    自金水小市,开市以来。蓟国往来货物,全由贾诩一手操办。进出需比对,往来皆有账。

    这批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之物,竟还能躲过盘查,且与账目一一对应。贾诩便知,蓟国必有内应。

    而令太平道大张旗鼓,不惜借蓟国船队运送的货物,自当珍贵无比。

    诩,思前想后,也只有梁冀金山能与其呼应。”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太平道在(蓟)国中安插奸细,我亦有所料。之所以将四夷不断迁往临乡,便为分化瓦解太平教徒聚集之势。南蛮也好,羌人也罢。皆不信太平。

    又所谓,急病乱投医。若汤药能治其病,又何须去信鬼神?

    我自幼屯田养士,令国民丰衣足食。

    少年时,母亲默写名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圣人之言,甚慰我心。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刘备孤身而来,能力有限。且,走着看。”

    贾诩闻言,这便肃容下拜:“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主公。令万民得安,天下大同。”

    待刘备等人重返洛阳,天已大亮。

    陛下已诏令大将军何进,并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主持太平教徒审讯事宜。

    何进施以酷刑逼供,凡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皆欲抓捕诛之。

    三日,已捕获太平教众近千人。

    洛阳城内,凡好侍黄老者。人人自危。其中有无屈打成招,不得而知。又大肆抄家敛财。多行公报私仇。

    见事态蔓延,无法收拾。刘备这便入宫面圣。请只诛首恶,勿令祸及家人。

    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