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322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322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铸于元鼎二年初的钟官五铢,因币材多用赤铜。色红(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以一当五行用,世称“赤仄五铢”。

    “赤仄钱,以赤铜为其郭,钱紺色也。”

    赤仄五铢以赤铜为质,精磨之后郭边尽赤。“赤仄(侧)”,意为将外郭锉平之意,此亦为赤仄(侧)钱名之由来。赤仄五铢周郭深圆而磨滤精湛,穿径方正,工艺精整。铜色殷赤纯净,色呈黑漆古,钱面无瘢垢瑕疵之弊。

    刘备此次铸币,所用便是赤铜。

    奈何铜矿价高。即便刘备手握铸币之权,然从各地铜官处贩来足量铜矿石,原料价值已远超五铢钱币值。得不偿失。

    刘备便想到了自己开采铜矿,以求尽可能减少成本。一问方知,原来时下采矿业已十分发达。

    “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

    每年,有十万余人去“攻山取铜铁”,所凿矿井深达“数百丈”。武帝时,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盐、铁官所在地即是重要的钢铁冶炼基地。时较有名的五十四个采矿点广泛分布于三十一个郡国之内。开采的矿石种类,亦有所增加。以铜为例,汉以前开采的铜矿石主要是孔雀石、自然铜、赤铜矿和蓝铜矿。前汉时又增加了硫化铜。矿井中,运输矿石的工具亦有显著进步,出现了和后世手工煤窑用的四轮小斗车类似的铁轮矿车。

    距离最近的一处铜矿,位于右北平郡俊靡县,燕山山麓。南距临乡约六百里。前汉时此地矿业兴盛,两汉之交,随鲜卑强盛,乌桓内迁,今已废弃。乃右北平乌桓天然牧场。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称汗鲁王,受封单于。与刘备有通家之好。

    真是天助我也。

    刘备这便去信大舅哥。言,欲遣工匠前往燕山开矿,请乌延出兵护佑。乌延爽快答应,可也。

    工匠很快便在燕山山麓,找到了埋没于荒草间的前汉矿区。细细查看后,上报刘备,只需稍加修缮,便可复采。

    因是右北平乌桓所辖,刘备便又去信大舅哥。言道,可否将此矿山周围百里,划归长公主刘萌,为其“汤沐邑”。

    “汤沐邑”始见于周代,乃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汉时,多为皇后、公主等女贵族的食邑。

    “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今代汤沐邑,常赐给公主等。与诸侯国类似。汤沐邑虽是封地,但受封之人却无行政权,仍由朝廷派官吏管辖。但因有汤沐邑之名,行政级别上要比普通城邑尊贵。汤沐邑即使面积不大,人口很少,但管辖官吏品秩,亦比普通县高。

    比如,先帝时,以汝南郡阳安县封给长公主刘华为汤沐邑,该邑长称令。公主薨后,阳安令复降为阳安长。

    副伏罗氏孕时,曾梦见立于老宅五丈桑下。五丈桑枝繁叶茂,群鸟争鸣。待她仰望树冠时,百鸟齐冲,绕身飞舞,遂被惊醒。刘备问过娄圭等人,皆说百鸟绕身,必生贵女。果不其然。母亲请大儒陈寔,取名‘萌’。草木萌发,欣欣向荣也。其后大宴宾客,举国欢庆。

    草原神鹿庇护的蓟国长公主刘萌,自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乃刘备掌上明珠。

    蓟王子嗣渐多,且多见男丁。所谓“母凭子贵”。见蓟国日益强盛,冠绝北地。蓟王有问鼎天下之姿。生怕生了女儿的王妹乌莲,不受待见。久而久之,遂成乌延最大心结。今刘备欲为长公主讨要汤沐邑,乌延所生二公主,又岂能例外!

    心念至此,乌延这便颁下王命,将铜矿百里之土,后世鹰手营子、寿王坟两大矿区,皆划归为长公主刘萌的汤沐邑。

    采矿利润,何止百倍。且不限时令,四季皆宜。

    因汤沐邑在燕山主峰之一,伏凌山东麓,刘备取名东凌邑。因“凌”与“灵”音近,故又被称为:东灵邑。

    “伏凌山(雾灵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故世人因以名山也。”

    首任东凌令。出人意表,刘备授予了与华大夫等人并称“蓟国四奇”的杜夔,杜公良。杜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事实上。时下一个“善钟律”的乐师,必然精通于青铜铸造。因为所有的编钟,皆是青铜铸就。想要准确掌控编钟的音律,对铸造技艺的掌握,尤其是火候、铜锡配比等,近乎苛求。杜夔自是其中翘楚。铸造“音列四声,七声齐备,移宫换调”的国乐编钟,皆得心应手。铸造小小一枚钱币,还不手到擒来。再说,此去不铸币,而是先把铸币所需铜矿,炼成赤铜锭,再运回临乡。铸造成四出五铢,亦是后世口口相传的“角钱”。

    先时,杜夔已受拜为蓟国太学坛博士祭酒,传授音律。今又为东凌令,深得蓟王器重。这便择日出发,领其弟子邵登、张泰、桑馥、陈顽等,并良工千人,乘机关船沿浭水入灅水,绕无终山,过石门峡,北上右北平郡俊靡县。再寻路北上燕山,修路架桥,开山筑城,为蓟国长公主修造汤沐邑。

    “(灅水)出右北平俊靡,东南入庚(浭水)”,“浭水西至雍奴入海”。

    “阿爹,没有田该怎么办?”

    “乖女儿,别怕。没田不打紧,咱家有矿啊。”

1。108 命续二载() 
所谓上行而下效。

    钱币的流通与其强制设限,不如因势利导。

    先从蓟国官俸开始。十月官俸,千石以上官吏,皆用赤铜铸造的“四出五铢”钱,足量发放。此钱一出,立刻风靡蓟国。甚至有楼桑豪商愿“五兑一”,用普通五铢钱足量换购四出文钱。

    皆是蓟国官吏,王上岂能厚此薄彼。千石以下官吏,纷纷求问。两位国相言道:先前乃是试铸,数量不多。腊赐时,千石以下官吏或皆可得。百官这才大喜而归。皆翘首以盼腊日到来。

    不久。朝廷择吉日,拜恩师为车骑将军。皇甫嵩、朱儁为左右中郎将,公孙瓒为骑督尉,领四路大军进剿黄巾乱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出征,又岂是旦夕之间。

    数路兵发,如大将军何进所言。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将度辽、渔阳二营,并三郡乌桓、南匈奴、缘边十二郡骑士及弛刑徒围剿冀州黄巾。虎牙将军夏育、轻车将军董卓,将虎牙营、黎阳营、雍营、三辅募士、三河骑士,出虎牢,剿灭豫州黄巾。

    十一月初,度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双双奔赴北地。

    度辽将军,银印青绶,秩二千石。屯扎五原,与乌桓校尉合称二营。弛刑徒多会流放到度辽将军辖地。捕虏将军,银印青绶,亦秩二千石。屯驻渔阳,守卫边塞。

    “(建光元年)甲子,初置渔阳营兵。”“置营兵千人也。”

    大汉营兵多是千人。联合出征时,多为中军或先锋,乃是平乱中坚力量。至于三郡乌桓、南匈奴、缘边十二郡骑士及弛刑徒,则是与“郡兵”类似的次一级地方武装。

    统领三郡乌桓、南匈奴之兵者,亦非胡人,而是护乌桓校尉和使匈奴中郎将。换句话说,整个将官体系和架构,皆来自汉朝。

    辽将军臧旻、捕虏将军田晏、虎牙将军夏育,并称“北伐三杰”。与刘备少年便已相识。白檀大捷后,积功封将军,县侯。乃是继凉州三明后,帝国武将之中坚。

    至于轻车将军董卓……

    刘备六百里去信洛阳,方知乃是贿赂中常侍得来。董胖子的眼光,手腕,皆一流啊。

    在此星空下,因刘备而产生的正向增益,“北伐三杰”,绝对能排在前列。三人皆是能征善战之宿将。时下南匈奴、三郡乌桓、鲜卑十四部,皆俯首帖耳。外患剪灭,只剩内忧。情况远比历史上的黄巾之乱要好许多。

    然有利有弊。黄巾贼提前两年起义,虽准备仓促,然而。大贤良师却凭空多出两年寿命。

    大贤良之于黄巾,可比檀石槐之于三部鲜卑,轲比能之于东部鲜卑。

    大贤良师在时,黄巾军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然张教主突然暴毙,黄巾军一泻千里,溃不成军。入前所说。没有形成类似大汉朝四百年根深蒂固的封建体制,快速崛起的势力,皆免不了个人崇拜。并不断将被崇拜者神化。一旦神化破灭,整个组织亦会随之土崩瓦解。

    总而言之。大贤良师意外获得的两年寿命,足以抵消刘备带来的增益。

    因并六县为国的蓟国,横亘在幽冀之间。冀州势如油锅沸汤。而幽州却风平浪静。

    前往渔阳的捕虏将军田晏,路过蓟国,岂能不投帖拜见。

    刘备便在蓟王宫接见。殿内就坐还有新任甘陵国相刘虞。

    “多见不见,王上越发英姿飒爽。”田晏伏地行礼。

    “少年时孤与将军并肩杀敌,乃是至交。无需见外。”刘备伸手虚扶:“请坐。”

    “谢王上。”宫女取来坐席,田晏这便落座。武将居右,文臣在左。两人同为二千石,故坐于一排。

    “这位乃新任甘陵国相,刘伯安。”刘备为二人介绍。

    “刘虞见过将军。”

    “田晏见过国相。”

    寒暄过后,刘备这便问起正事。

    田晏言道:“此番贼乱,不比寻常。大汉十三州之八:青、幽、徐、冀、荆、扬、兖、豫,皆有贼军作乱。斥候来报,贼人攻城略地,据险而守。更与以往不同。贼人非但没有纵兵抄掠,杀害百姓。反倒开仓放粮,广施符水。城中百姓感激涕零,从贼者日众。”

    刘虞叹了口气:“此乃收买人心之策。百姓若得衣食,又被符水所救。焉能不举家从贼乎。”

    “钱粮、符水,皆从何处来?”刘备又问。

    “传言,城外豪强坞堡,多被洗劫一空。钱粮、药材,便是来自当地豪强。”田晏又答。

    刘备眉头微皱:“黄巾军抄掠豪强,分粮百姓?”

    “正是如此。”

    这便是不同。与历史上如蝗虫过境,无论豪强还是佃户,皆被啃食一空,寸草不留的黄巾贼完全不同。他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而对底层的广大百姓来说,被豪强地主,经年盘剥欺压,早不堪重负。内心所积累的仇恨,亦可想而知。

    换句话说,黄巾军不但指明了反抗的对象。更学会了走群众路线。果然是地狱难度啊。

    见刘备沉默不语,田晏又语出惊人:“时下,或黄巾贼已聚拢百万之众。”

    “竟有如此之多!”刘虞满脸惊惧。

    “以将军所料。黄巾逆贼当如何?”刘备一脸平静。

    “末将料想,眼看隆冬将至,天降飞雪。黄巾军必蛰伏不出。待来年雪花路开,便四面出击,攻城略地,壮大己身。以求待朝廷四路大军抵达时,能有一战之力。”田晏果然是宿将。

    刘备却摇头:“依孤看来。明年开春,黄巾贼或不会倾巢而出。仅出精锐,守备坚城要塞,打通彼此路径。余下老弱妇孺,则居于后方,乃行屯田。”

    “精锐前线据守,老弱后方屯田。”田晏幡然醒悟:“黄巾贼欲久持乎!”

    “然也。”刘备轻轻叹了口气:“张教主还有时间。”

    多出的两年寿命。让张教主在战略选择上,便有了充足的余地。不似史上那般急迫。大汉十三州已占其八。种田养士,与朝廷行持久战。坚持越久,情况便会对黄巾军越有利。

    因为最富裕的关东,皆渐落入黄巾军之手。陛下仅凭剩下州郡,又如何能支撑十万大军的消耗。

    何须两年。不出一年,洛阳便会有缺粮之危。

    为何?

    且借留侯一席话:“洛阳地小田薄,四面受敌,确非用武之地。”

1。109 宁有种乎() 
当然,这只是黄巾军一厢情愿的乐观估计。能不能实现张教主的既定目标,还要等战争打起来再看。

    之所以黄巾军如此行事,正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结果。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攻城从来不易。而大汉朝的城市化率又冠绝古今。人皆城居。前有无名王饮恨西域,班定远虽兵少,却可据城而守,弩发如雷吼,待粮草不济时,无名王只能求和。

    黄巾军据守大城,呈割据之势。并开仓放粮,广施符水。持续吸纳信众入伙。汉庭四路大军远道而来,只求速战。而黄巾贼却避其锋芒,龟缩不出。野战变成攻城,其难度可想而知。

    时下虽屡遭大灾,然田地皆在,并没有无故消失。只需持续耕种,总有收成。

    然而,面对持续不断的天灾人祸,轮番盘剥,自耕农纷纷破产,鬻儿卖女,成为奴仆佃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