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344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344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载文明的载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和细菌一样,也具有繁殖和学习能力。随着人类的迁徙,自然会将故地的文化和技艺,带到新的迁徙地。这便是为何四夷与中原王朝的和亲,乐此不彼。也是为何五胡乱华时,东渡逃难的北地匠人,将邪马台从母系社会一步提升为封建时代的主因。

    幻想着只你一家拥有超越时代的科技文明线,所有与你敌对的势力,皆没有变化,仍然愚昧落后,冥顽不灵。于是强势碾压,一波流平推。此等程度的a。i,不是菜鸟级,还能是什么。强推了一个满是低能弱智的“霸王的大陆”,即便胜了,又有何快感可言。从三岁小儿手中抢了颗糖,人生便就此牛逼了吗。

    以上的“历史a。i”,如果成立的话。

    也就意味着:细菌都有的学习能力,人类没有。细菌都有的扩散能力,人类没有。细菌都有的繁殖能力,人类确实没有。

    人类不禁要问。方方面面都如此高级的细菌,为何还没有取代人类呢?或者说,人类就是细菌的集群?

    此种“弱鸡的快感”,刘备和说书人,均表示无法理解。时代在进步。对着一代劳拉的三角奶就能口吐白沫的日子,已一去不返了……

    还有那些总喜欢参考自己的智力线,贬低张教主的人,不妨类比一下传销。别说百万信众的邪教,发展一个拥有一百人下线的传销组织,如今又是何等的艰难。

    首当其冲,如何让人不惜散尽家财,抛妻弃子的信仰你。

    没有信仰,没有利益,何来凝聚力?

    言归正传。

    一夜无话。

    以邺城靠近城北的马市大街为界。

    汉军和贼军,各自调兵遣将,准备来日的厮杀。

    鸡鸣时分,沉寂了一夜的“七弦器”,终于再次发声。

    一直守在顶阁的苏越,猛然清醒。

    不同的音律,配合发声的频次。便是黄巾贼传递命令的暗语。

    “楼三平五、墙一进六,门二进三……”苏越将暗语依次破译,再观阵中机关器动向,这便幡然醒悟:“象棋!”

    象棋,弈之一种,亦曰“象戏”。相传战国时已有之。前汉刘向《说宛·善说》有:“燕则鬭(dou,同‘斗’)象棋而舞郑女。”之句。其后,北周武帝制《象经》,集百僚讲说。据传《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以寓兵机。《隋书·经籍志》兵家著录《象经》一卷,题周武帝撰,书亦不传。宋·司马光作有《古局象棋图》,与今象棋不同……

    最大的区别,“古局象棋”,可多人互戏。

    换句话说,轨路便是棋路,而“楼、墙、阙、杂、门”,不同功用的机关器,皆是棋子。

    楼、墙、阙、杂、门,五种棋子,可比周时象棋之:枭、卢、雉、犊、塞,五子。亦等于后世的车、马、士、卒、炮!

    此乃一盘经由大贤良师改良的——天下棋局。

    苏越幡然醒悟:“黄巾将天下分成三十六方,每方设渠帅一名。‘六六三十六(6x6=36)’。邺城内亦是暗藏横竖六条轨路……”

    安置在瓮城后谯楼三层顶阁内的,邺城微缩模型。正自行在良匠苏越的脑海中,飞速构建。

    电光石火之间,已将五花八门的机关器重新复盘。

    须臾,苏越缓缓睁开双眼:“枢机’已得也!”

1。150 机关算尽() 
邺城机关阵,既是天下一盘棋。那么,所谓的‘枢机’,自然也是棋子无疑。于是在机关棋局中,‘枢机’便可比后世象棋之‘主帅’。

    所谓趋利避害。

    高手博弈时,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如何在杀伤对手的同时,又令自家‘主帅’安全无虞。换句话说,无论盘上棋子如何移动,皆要遵循一个规则:首当其冲,要确保‘主帅’之安危。

    参考上述规则。邺城内的黄巾贼在与左中郎将皇甫嵩率领的汉军厮杀时,调兵遣将前,第一要务便是先把‘枢机’藏好。

    所以。当楼、墙、阙、杂、门,五种棋子,被接连调往城中各处,围追堵截攻入城池的汉军时。最重要的‘枢机’,则早已躲进最安全的角落。

    当然,如此隐蔽的操作,一般人自无法窥破。然作为蓟国新一代的匠人之翘楚。大利城长苏越,对机关术的钻研和领悟,远非常人可比。记忆更是惊人。微微开动脑筋,便将左中郎将皇甫嵩的行军路线,分毫不差的在记忆中复盘。

    略作回想,苏越便找出了“满盘皆动”时,机关杀阵中那片从未动过的区域。话说黄巾军还是棋差一招。满盘皆动时,不动便成了最显眼的异端。

    事不宜迟。这便令白毦精卒皆下到底层,合力推动这座伪装成仓楼的机关器。

    “听我号令,上行。”苏越一声令下,白毦精卒立刻推动机关器,沿轨路上行。

    “缓停。”待停稳在交叉轨路,苏越又下令:“右行。”

    白毦精卒再推机关器,向右移动。

    连过两个接轨,苏越又令:“上行。”

    于是乎,战场上厮杀正酣的敌我双方,谁都没有注意。在远离战场的犄角旮旯里,一座仓楼,游离在整盘棋局之外,悄悄向‘枢机’接近。

    正因窥知了整盘棋局的“弈语”,苏越方可见缝插针。在不惊动众多潜伏在沿途的‘暗棋’的前提下,神鬼不知的接近目标。

    绕过半圈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一池碧波,随即跳入眼帘。

    “这……”

    苏越不禁一愣。难不成,所谓的‘枢机’,是这座池塘。

    正如深入地下的水井难以伪造成机关器。这座池塘,又如何伪装。不可能啊……

    且轨路也就此折弯,不复向前。

    一直卖力推车的典韦仰头问道:“因何不动?”

    “前方已无路。”苏越答道:“乃是一片池塘。”

    典韦遂攀上顶阁向外窥探。果见一池碧波,方圆甚广:“有无可能,‘枢机’便藏在水下。”

    苏越摇头:“若藏在水下,如何能窥探战局,又如何传弦音暗语?”

    “定是漏算了。”苏越便又将前因后果,在脑海中重新过了一遍。并无漏算。

    如此一来,苏越心中越发生疑。

    进退两难间,典韦却言道:“何不下去一试。”

    “如此……且试试看。”苏越亦无好办法。

    “戴面罩。”典韦一声令下,白毦精卒立刻覆上呼吸面罩。面罩连接一条长长的肠衣软管,可浮于水面。

    “推!”典韦一声令下,白毦精卒立刻推动仓楼机关器,直奔池塘而去。

    轰!仓楼应声入水。

    摇晃数次,仓楼翻着浪花,缓缓下沉。挤满白毦精卒的底舱,水位渐高。将将没过腰线,忽听水底一声闷响。仓楼加速下沉,而水位却并未升高,反而快速下降。

    须臾,一池碧波竟倾泻一空。露出平整的石板池底。

    待仓楼稳稳落地,池塘中央,原本藏身水底的直立龙首,随之显露。

    苏越幡然醒悟:“戒盈杯!”

    戒盈杯,酒器。杯心直立一龙首,外底部有一漏孔。入注水,浅,则滴水不漏;满,则水流殆尽。故称“戒盈杯”。

    此杯乃据“虹吸原理”制成。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酒便会尽数漏掉,一滴不剩。用此杯盛酒,最为公道。故而民间又称“公道杯”。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杯”有异曲同工之妙。何人首创,已不可考。据说盛行于唐,不料今日在此得见。

    一言蔽之:此杯盛酒,过犹不及,皆不可。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苏越一声叹息:“黄巾贼处处费尽心机,所求乃大啊……”

    谁能料到,黄巾贼竟将发射天线,藏在了水底。

    盯着正缓缓升高的直立龙首,典韦问道:“贼酋便在龙首之中?”

    “然也。”苏越轻轻顿首:“切莫轻敌。内中必定机关遍地。”

    典韦龇牙一笑:“究竟是妖魔还是鬼怪,试过某家雷磔便知。”

    见遍布水池四周的青铜兽首,出水甚急。苏越便又叮嘱:“速进。贼人又在注水,不久龙首便将沉入水底。”

    “走!”典韦取雷磔在手,撑臂跳落。白毦精卒打开暗门,向直立龙首扑去。

    环视四周。见高楼林立,将水池遮蔽其中,便是在谯楼顶阁亦无法窥见。苏越这便醒悟,难怪一直寻不到‘枢机’。

    黄巾贼借用‘戒盈杯’原理,将‘枢机’深藏水底。一旦池水超过存量,便会顷刻间漏完。直立龙首随之浮出,并缓缓升高,发布弦音暗语后,龙首再徐徐缩回。待池水注入,随之淹没于水底。遍布水池四壁的青铜兽首,内接暗管。可调节注水缓急,亦可赶在水量过满前,关闭阀门。

    如此循环注水,龙首便可间歇出水。发号施令后,再沉入水中。尽可能的减少暴露在外的时间,自当最大程度的遮蔽己身。

    想的很全面。设计的亦天衣无缝。

    凡能窥破机关阵天机之智者,又如何会在面对一汪池水时,将机关器推入水中。明显缺少理智判断及深思熟虑的鲁莽行径,智者不为也!

    奈何,却遇到个不管不顾的莽撞人。连人带楼入池,乃至水面上升,漫过刻度。累及池水漏光,现出原形。

    人算不如天算。

    有人会问,为何将池水注至将满未满之时。乃至仓楼入水即超量。原因不复杂。为了尽可能的节省出水时间,自当设置在即将临界之前。如此才能快进快出,缩短暴露时间。

    一通百通。

    目视典韦率众杀奔龙首而去,苏越不禁长出一口浊气。

    胜败,在此一击。

    转而又想,年前细作回报。言,邺城内堆土成丘。想必,便是为了挖掘此池。用来藏匿整个机关阵的“枢机”。

1。151 终破邺城() 
矗立在池中的直立龙首,好比中流一砥柱。底下无门,上层无窗。白毦精卒射出飞龙爪,一路攀上斜向上张开的龙嘴,从暗藏的排水孔钻入。此孔,便是戒盈杯暗藏的玄机所在。只需水漫过此孔,池水便会倾泻一空。

    不久之后,浑身披血的典韦便又走出龙嘴,冲苏越远远挥手。

    见水池四壁的青铜兽首,已不出水。苏越大喜:“事成矣!”

    旋即下楼,涉水抵达直立龙首处。被典韦用绳索系上龙口。二人一前一后,沿口中暗藏排水孔,弓腰入内。又登一截向上悬梯,进入顶阁。

    眼前一亮,别有洞天。

    因虑及闭气入水,直立龙首内无法存储大量空气,故内中人数并不多。除了两个被拍碎的黄巾守卫,只剩工匠二人,老道一人。整个“枢机”内,不过五人。

    老道仙风道骨,端坐正中。身前悬着用于传语的“七弦发音器”。细看之下,老道飘飘然有出尘之表,只可惜此时已嘴角溢血,气若游丝。显然是见事不可为,乃行服毒自尽。若张纯未死的话,定会认出此人。便是蛊惑他举兵谋反的太平仙师。

    苏越趋步近前,肃容下拜。

    老道表情微变,艰难开口:“何以知之?”

    “区区在下,亦是墨门弟子。”苏越躬身答道。作揖时,四指交叉,拇指相错,乃是墨礼。

    “好、好、好……”声音渐不可闻。误入歧途的太平仙师,已驾鹤西去。

    便有白毦卫伸手探视:“人已气绝。”

    苏越这才缓缓起身:“切莫轻慢。”

    “嗯。”典韦重重点头。

    苏越这便转身,冲两个匍匐跪地,瑟瑟发抖的少年匠人,轻声问道:“尔等为何在此?”

    便有一人哭声道:“只为开合阀门。”

    “何须两人?”苏越又问。

    “阀门有二:换气、绝水。故需我兄弟二人。”那人又道。

    “你且说来。”苏越点头道。

    “绝水阀,藏于龙嘴之内。只需水满,打开此阀,池中积水便会倾泻一空。”吞了吞口水,又接着道:“换气阀,藏在龙鳞之下,只需龙首出水,开启此阀,便可令新气灌入,冲尽浊气。”

    难怪能将整个龙首没于水中。暗藏排水孔的龙嘴内,内设阀门,可人为操控开合。

    也即是说。先前并非推仓楼入水,乃至水满流出。而是机缘巧合,闸门刚好开启。

    万幸,万幸!

    想想也是。如此精绝的机关设计,如何能留下一个如此巨大的漏洞。

    苏越能一路畅通无阻,抵达此处。只能说祖宗庇佑,乃天亡黄巾。

    而内中五人,之所以密室不死,乃因还阴设孔道换气。且只需换气阀开启,埋设在池中四壁内的止水阀,亦会同时闭合。不再向池内注水。换气的另一个作用,自然是为传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