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353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353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环眼一蹬:“且听清楚,是俺家大哥要入亭歇息,又不是让你将一万兵车装进去。”

    “是,是,是。请大将军稍待,下官这便将舍中一干人等尽数驱离。”

    “不用。只需几席便可。”张飞这便喊道:“速速带路。”

    “喏!”

    关羽亦纵马上前,与张飞并驾齐驱。史涣已领绣衣吏先行入内。令一万辆机关马车就地休息,兵士下马,活动筋骨。幕府五校亦跟随刘备入舍中歇息。

    亭舍乃是障城改造,面积颇大。见院内棚下背阴处,停着辆装着棺椁的马车,刘备这便问道:“有人送葬?”

    “乃九原吕家,熹平五年举家内迁。日前父亲亡故,这便扶棺往祖陵下葬。”亭长答道。

    “原来如此。”刘备这便冲身后言道:“取香来。”

    “喏。”安氏姐妹不在。亚马逊御卫便身兼内外之责。好在久居宫中,耳濡目染,又有众多女官言传身教。对各种汉家器物,名称用处,已了然入怀,如数家珍。

    见辅汉大将军领麾下将校,焚香祭拜。亭中官吏亦随之祭拜。众人不禁心生折服,蓟王果然当世人杰。

    待礼毕,忽听身后有人言道:“谢王上祭拜之恩。”

    声音不疾不徐,却令人过耳难忘。

    刘备闻声回头。只见一昂然大汉,披麻戴孝,跪地谢礼。

    “这位便是吕家后生,名布,字奉先。”

    “……”

1。167 忠孝两难() 
电光石火间,刘备想了很多。

    微微一顿,便笑道:“壮士且起身。”

    “谢王上。”披麻戴孝的吕布,徐徐起身。刘备仿佛感觉,似有一头猛虎从沉睡中醒来。

    这股与生俱来,出自草原的生猛气息,惹得身旁二位义弟,亦不由得上前一步。护住大哥周全。

    将将站直的吕布,又悄然垮了下去。弓腰垂首,天下无匹的猛兽,又习惯性的在人前蛰伏下来。能让直立猛虎垂头丧气的,便是与自然界雷同的金字塔食物链。而刘备,无疑是站在塔尖的那极少数人。于是,吕布选择了蛰伏。或者叫“臣服”。

    刘备暗叹了口气:“且直身答话。”

    微微一顿,吕布便又缓缓直身,半途中再与刘备目光相碰,本欲垂头更低。却听刘备又道:“再直起身。”

    吕布浑身紧绷,终于直立。视线随之抬升。越过众人盔顶雉翎,俯瞰刘备一行。

    蜷缩着的九尺长躯,徐徐张开。傲视天下的气息,扑面而来。

    目光平视。世界里,没有王,没有将,没有千军万马。只有一片白芒。及一个红脸大汉。

    四目相对,吕布杀气冲顶。

    一山不容二虎。

    “此乃孤二弟关羽,关云长。”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入耳。没有千军万马,只有万水千山,八荒四海。包罗万象。

    吕布目光微微下探,再遇刘备。一身杀气竟消散无形:“吕布见过关校尉。”

    关羽亦抱拳回礼:“关某亦见吕壮士。”

    刘备仰头再道:“此乃孤三弟,张飞,张翼德。”

    “吕布见过张校尉。”

    张飞抱拳:“哦!”

    不等刘备介绍。典韦肃容行礼:“典韦,字士佩。”

    “周泰,字幼平。”

    “徐晃,字公明。”

    “幕府五校,吕布久仰大名。”生猛悉数归化于王道。吕布已能举止如常。普天之下,能化解吕布一身戾气者,唯有包容天下的刘备。除他之外,再无人可驾驭。

    少时,巨贼潘鸿、朱盖,洗心革面,认主刘备。刘备欣然接纳。

    士异不解。刘备答曰:“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便是教化之道。

    天性不可逆,不可抑。若想收归己用,正如刘备口中那八字。

    金玉有价,情义无价。

    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神驹美人,高官厚禄。亦未能动云长之心。

    便是此因。

    “壮士且与孤,入舍中叙话。”刘备伸手相邀。

    “请。”吕布亦相请。

    宾主落座,见舍中还有几人披麻戴孝。不等刘备相问,吕布已先言道:“(吕)布孑然一身,并无兄弟妻子。陪同送葬者,皆是(吕)布生死兄弟。”

    刘备轻轻点头:“何不引来相见。”

    “王上稍待。”吕布这便挥手,让众人近前说话。

    “成廉、宋宪、侯成、郝萌、曹性。拜见王上。”五人一字排开,颇有气势。

    “诸位壮士快快请起。”刘备笑道:“座。”

    “谢王上。”五人自跪坐在吕布身后。

    “王上此去关西讨贼,布与众兄弟,恨不能同往。”陛下诏命,时人已尽知。

    刘备轻轻点头:“奉先身为人子,自当为父守孝。”

    吕布叹了口气:“老父尚未入土,布心实难安。本欲随王上鞍前马后,以为驱策。奈何忠孝两难。”

    刘备岂能不知:“无妨。天下播乱,非一时之功。待奉先尽人子之孝,再为国尽忠,亦未迟也。”

    见吕布垂头不语。刘备这便言道:“来人。”

    “在。”史涣这便上前。

    “取楼桑兵甲,西极良马。赠与诸位壮士。”

    “喏!”

    须臾,便有楼桑兵甲送到。具装西极马,亦牵到院中。

    宝甲骏马,惹得众人喜不自禁,急不可耐。饶是正为父送葬的吕布,亦眸生异彩。

    临行前,刘备又取下腰间玉佩,赠与吕布:“待诸事毕,可凭此物来蓟国。孤定当重用。”

    吕布跪地捧接:“谢王上。”

    目送刘备登车远去,大军开拔。身后曹性低声道:“大哥可知‘三日之义’乎?”

    “未知也。”吕布目光如电。

    “彼时,蓟王出征西域,在洛阳夕阳亭外,遇戏志才拦路毛遂自荐。蓟王取玉佩赠与亭舍官吏,谢款待戏(志才)三日之义。今又将玉佩赠与大哥,参比戏志才,大哥亦将得食高俸也!”

    “原来如此。”吕布微微一笑,眼中尽是得意。

    成廉亦道:“此事何须心烦。大哥便去那四方馆,必能登顶黄金阙。”

    “麒麟善寻天下至宝。大哥一世英雄,蓟王又岂能错过!”郝萌亦兴奋出声。

    “言之有理!蓟王必是心知大哥在此,才入舍相见。”侯成开始臆想。

    身后你一言我一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待大军远去,吕布这才收拢心神:“时候不早了,且出关吧。”

    “哦哦哦!”

    送葬车队再次出发,驶向吕家祖坟。

    换成西极良马,众人倍加兴奋。然路行一半,又各自灰心丧气。

    曹性忍不住拍马上前,抵近言道:“大哥当真要守满三年?”

    “然也。”吕布轻轻点头。

    见曹性颇有些垂头丧气,这便言道:“‘不服三年之丧,必为天下所讥’。以前你我皆白身,周围皆草莽,自不必理会。然今时不同往日。既遇蓟王,定要守满三年。”

    “哦。”曹性似懂非懂。

    吕布仰头望天,眼中精光毕露:“如王上所言,天下将乱,何愁无用武之地。”

    返回机关马车。待回想前后,刘备欣然一笑,又略显惋惜。难怪飞将出场甚晚,原是为父亲守孝。

    不能趁乱扬名,此乃天意也。

    渡大河,入直道。速度陡增。群马嘶鸣,竞相驰骋。若不是车夫稍稍勒紧缰绳,车速更快。

    本欲不做耽搁,直下长安。想着路遇吕布,刘备忽心中一动:“且去度辽营驻扎。”

    “喏!”史涣这便命绣衣吏上下通报。

    辽将营,屯五原曼柏县。

    “诏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勿笞,诣度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妻子自随,便占著边县;父母同产欲相代者,恣听之。”

    换句话说,徒刑可以举家跟随,定居边郡。也算是一种强行戍边屯驻制度。

    度辽将军臧旻,领兵在外。营中只剩老弱。足够刘备万辆兵车进驻。

    见辅汉大将军旗帜,营兵岂敢阻拦,急忙开门放行。

    待机关营盘扎紧,刘备又立“募兵伐贼”大旗。

    并州还有英杰乎。

1。168 英雄当出() 
明帝为隔绝南北匈奴“交通”,防南匈奴贵族中极少数人员叛逃漠北,于永平八年“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

    曼柏城有内、外二城。二城皆坐北朝南,内城位于外城西南隅,与外城共用南墙和西墙。城池布局与使匈奴中郎将驻地美稷县城一致。内城虎踞西南,地势最高,呈高屋建瓴之势。度辽将军府,屯于内城。曼柏县治等官舍,皆在外城。

    度辽军营,则立于西南五里之外。背靠大河枝津(哈什拉川),与曼柏城互为犄角,石垒版筑,易守难攻。

    辅汉大将军领兵入营,曼柏城内大小官吏岂敢怠慢。这便纷纷登门投刺(竹制名帖),欲谒见大将军。排队等候时,亦难免心生忐忑,不知讨贼大军何故经停在此。

    直见到“募兵伐贼”的大旗,这才醒悟。原是为募兵。王上少时先于江南募兵,数年前曾在长安求将。今日又在度辽营立旗,正如过往一般。

    无需惊慌。

    一众官吏这便释怀。心结尽解,即令麾下一干人等,扁书各处,广为传递。效率极快。不出三日,并州人尽皆知。

    所谓事不过三。言外之意,类似的事做三次,便会被人看出门道。

    于是乎,究竟是募兵还是求将。且看是谁把关。

    若六司马,则为求将。若队率以降,乃求精卒。若出幕府五校,自是求万人敌。

    并州编户虽少,人口却多。最关键,南匈奴等北归胡人,乃由南匈奴王庭自治。并不算编户。简而言之,并州汉人少,而胡人多。

    此处,与蓟国将汉、胡、羌、蛮,皆算做编户齐民,大为不同。先时,刚从上谷郡将难楼部三郡乌桓,一锅端来。尽数安置在安次县内。播种苜蓿,圈建马邑、牛牢、牧场。渐与普通国民无异。

    余下各地皆不同。当然,并非没有转机。最常见的便是,“无子国除”。比如曾分封在涿县的众多归义侯,皆因后继无人而除国。除国后,国民便会变成齐民。此处需注意,“无子”并非指一定没有儿子,而是无嫡子。

    无嫡子袭爵,则削除封国。便是所谓“无子国除”。“国绝”时,为示优宠殊遇,也可由庶子庶孙袭爵。便是所谓的“绍封继绝”。绍封者,权利低于正常袭爵,仅食“国之半租”。

    美稷县便是南匈奴王庭所在。匈奴裔甚多。且多已不同程度汉化。以“北人”自居。自然也识得,听得,蓟王少时堆钱伐贼的典故。

    大营之中。堆满旗下的漆木钱箱,每箱盛钱十万。

    只需胜了一排什长,任凭取之。

    一箱十万钱。啧啧,如何能不令人眼馋。据说,箱中还是蓟国上币,可一兑五的四出文钱。

    那可是五十万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二日,便有兄弟二人快马入营。乃是“着匈奴衣胡”。

    自从北地郡十万羌人,不分男女老幼,被“着匈奴衣胡”一锅端走。着“着匈奴衣胡”便饱受东羌各部敌视。且时有厮杀。王庭牧人,甚至不敢南下放牧。于是乎,匈奴裔牧人,便将身上匈奴装束,尽数剪除。路遇羌人,只说是“北人”。绝口不提“匈奴”二字。避免无谓的争斗。

    久而久之,南匈奴装束,渐不常见。

    “着匈奴衣胡”者,更在三河绝迹。

    此兄弟二人,非但着匈奴衣,且还是贵族。骑射俱佳,百发百中。亦善马战。

    这便引来与刘备相见。

    一问方知,二人乃是南匈奴右贤王羌渠之子,栾提於夫罗,栾提呼厨泉。

    亦称:於夫罗、呼厨泉。

    麾下各有精锐胡骑数百。

    刘备这便问道:“二位公子,皆出匈奴王族。为何不继承右贤王位,反倒来投我?”

    长兄於夫罗答道:“天下播乱,英雄当出。我兄弟二人愿追随王上南征北战,也好博一个青史留名。”

    果然,富贵荣华坐享其成后,便会生出更高层次的追求。真不愧是王子啊。

    刘备欣然点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丈夫在世,自当名著青史。”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弟呼厨泉,竟出口成章。

    此句出自《诗经·王风·黍离》。呼厨泉想说的其实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言外之意,两人之心,蓟王懂得。

    这便将二人并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