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403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403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巨於大汉长安,可巨於蓟国长安否?

    最富莫过于,蓟国长公主的东凌邑。

    此矿区,挖掘二千年后,亦堪称富矿。时下,简直是遍地铜铁,四处遗金。

    刘备本想铸钱十亿。

    却不料。蓟国上币,风靡丝路沿线。随赀库一直从蓟国延伸到西域。单单陇右便填进去十亿大钱,更何况西域、蓟国、关外、关内……

    问过上计令陈逸,或需百亿,方可足够。

    收回的两汉五铢,亦能铸十亿。需再铸八十亿。

    货币滥发之危,刘备岂能不知。这便思量再三,令将作馆先增铸二十亿。刘备预计,增铸新币的这段时间,将可再回收重铸十亿新钱。二项相加,得四出文钱五十亿。

    加上赀库的吸纳,足可流通。

    上谷乌桓,举族被抄。先时南下逃亡的上谷汉民纷纷返乡,耕种旧土。关隘时有藩商往来楼桑、长安、白檀三城之间。贩卖关外皮毛、牛马、药材、玉石、珠宝。贩回各种蓟国名产。

    除去金丝毛毯,蓟国又有“蒲桃锦”、‘散花绫’入列名产。

    “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光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

    前汉时,钜鹿有陈宝光妻,善织绫锦。被霍光召入,六十日织成一匹,值万钱。普通织锦,亦需六十日,方可成匹,却只值千钱。足见此锦之名贵。

    后有钜鹿陈氏宗人,逃难蓟国,传授此法。被女工大家,王太妃慧眼识金。经亲手改良后,遂成蓟国名产。织造工艺亦由白湖女校,传给国中善巧工之妇人。

    所谓“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素色织物,一日可得一匹。价格自然不高。

    而“蒲桃锦”、‘散花绫’却足足要织满六十日。足见工艺繁琐。精工细作,亦知价格高昂。

    今年四季朝服中,便有数件乃是用“蒲桃锦”、‘散花绫’织造。

    上行而下效。

    风靡大江南北,指日可待。

    窗外风雪大作,群山皆白。陇右十月已。刘备这便搁笔。涓涓柔情,书录不尽。

1。63 悬楼列肆() 
陇右,东口驿。

    此驿本是马腾为阻乱军东进,而在陇山东口修建的障塞。

    后被蓟王改建成障城。

    城内便是东口驿之所在。

    敕令九月中下达,十月上旬便有首批豫州罪官,拖家带口,日夜兼程,抵达东口驿。

    数日前,陇山已降初雪,却未能留存。除去日光照射不到的背阴处,还有积雪残迹,陇山多已无雪。

    时下押送犯人的囚车,名“槛车”。乃是由木笼围成的封闭式简易车厢。用于押运一般囚犯。罪官和权贵则使用更为舒适的“辎车”。“辎,衣车也。”乃是一种有帷盖的大车。乘坐舒适,前后左右皆有遮蔽。可防路上行人窥探。

    押送重刑犯时,需蒙目并佩带桎梏。若是王侯、高官,则无需佩戴桎梏,且还允许仆从、侍卒随行,赡护其日常起居。

    确认无误,办完交接。一路押运罪官的郡兵,这便领赏返回。便有罪官出声相问:为何半途而返?

    队率言道:此去敦煌,将换做辅汉大将军麾下兵士押运。

    罪官这便醒悟:原来如此。

    许是收了不少赏钱,队率心情大好,便又开解道:明庭且放宽心。此去陇右,是福是祸,未可知也。

    罪官平揖相送。

    颍川一郡罪官及家眷,皆汇聚在此。后续还有颍川大族,举族前来。

    说话间,郡兵皆走,院中只剩罪官及家眷。正欲下车打探。忽见一将,纵马入院。乌骓马,玄甲衣,涂搪斑斓白虎纹。气势滔滔,宛如神兵天降。

    稳稳勒停神驹,这便粗声言道:“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俺奉大哥之命,前来护送。区区五十里,忍忍便到。”

    来人便是蓟国四神将之,张飞,翼德小胖。

    蓟国“凶神诸将”之大名,岂能不知。罪官纷纷行礼:“有劳张校尉。”

    “嗯!”

    张飞这便调转马头:“都随俺来!”

    出院便见一队虎贲,列队相迎。高头大马,甲骑具装。皆虎熊壮士。可挡张飞三合不败,乃千里挑一的豪勇之士。装备自然精良无比。张小胖得的俸禄赏赐,大多花在刀刃上了。

    三十六部羌渠、十二部氐酋、湟中义从胡,西州豪侠,三百万众,不过选出三十六骑。关羽张飞,各领十八骑。

    就这队人马。随张小胖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东口驿,前后皆设障墙。马面、虎落、箭楼、谯楼、吊桥、护城河、一应俱全。由幕府所辖。守卫此处的曲候,便是“麴氏四英”中的麴演。

    出障城,入陇关道。忽闻车马喧嚣,罪官掀帘视之。传闻中只容单车通行的谷道,竟被辟成数车并行的青石大道。谷中碎石杂草,皆已不见。近地面的两侧山体,甚至被削成一人高的直壁。壁下流水潺潺,似还铺有地下排水管网。

    此去大震关,约五、六十里。莫非谷道皆被拓宽不成!

    见张飞旌旗如林,路上车马纷纷避让。

    如此坦途,始料不及。

    行不多久,忽闻人声鼎沸,宛如置身闹市。

    掀帘再看。

    只见一座市楼横跨陇关谷道。楼高五重,旌旗招展。市楼两侧,不见山体。乃是两排隔路相对的重楼列肆。

    “悬楼列肆。”便有罪官,读出市楼悬扁。

    所谓悬楼。便是悬空而建之楼,却非完全置于空中,而是“背山半悬”。半悬楼体,以支柱和板墙,与山壁巧妙连成一体。整体采用干栏式支柱,远远看去,仿佛悬浮空中,与绵延的山脊融成一体,极为震撼。

    依山而建的悬楼,皆高五重。底层立于地面,后墙立柱为二层平座檐柱。二层后墙立柱,乃三层平座檐柱。一言蔽之,下层前柱,为上层后柱。如此层层支撑,直达五重。为与山体固定,各层楼板,还如栈道,插入沿山开凿的菱形石孔之内。并用钢索牵引。异常牢固。

    只需山体不崩,重楼不到。

    见众人议论纷纷。张飞嘿声笑道:“东西二处悬楼列肆,各长五里。共计十里。上下五重,已住满人家。”

    “敢问张校尉,王上可在大震关中?”

    “大哥正在城中。”张飞笑道:“且备下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悬楼各层平座,已立满居民。三三两两,正俯瞰车队。

    虽着汉服,却面相各异,多是异族。

    便有罪官问道:“敢问张校尉。楼上所居,是何许人也?”

    “皆我陇右汉民。”张飞笑道:“羌氐汉胡皆有。”

    “原来如此……”正暗自思量,忽听身旁家眷惊呼。

    “阿父且看!”随幼子手指。罪官仰头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横栏东西,区分华夷的陇山。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是漫山遍野,鳞次栉比的悬楼!整座陇山竟被悬楼挂满。不见草木,亦不见山石。

    再往上看。遥见一座雄关耸立山巅。一座巍峨的宫殿,探出城头。雕楹画栋,重檐飞宇;户牖通明,光芒四射。正是云霞殿。

    短短数月。辅汉大将军,竟把雄关,建成了一座雄城。

    遥看排排悬楼,重檐笔直一线,几无高差。罪官不禁感叹。真鬼斧神工也。

    登山需绕行。若把陇山比作一座高台,台分九重。左右两道山路,盘旋向上。与沿山搭建的环形街道,依次相交。上下通达,乃山城特色。

    大体而言,悬楼亦是干栏式建筑。坂上立柱,环建高楼。十分便捷。因背靠山体,面向空中。故而街道,亦多悬空。或与栈道相接,或与山体相连,因势利导,在楼层之间蜿蜒穿行,只求便利,并不拘泥。

    换句话说。悬楼如多层栈道,从上而下,分列在山体之上。彼此间有完善的结构支撑。

    正因无需凿山采石,伐木修路。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量。只需凿好菱形石孔,排插梁木。上下以立柱支撑,前后斜拉钢丝绳。再装木板为墙,便可快速搭建成悬楼。

    截悬溜瀑布为水源。支渠四通。内设喷淋莲蓬已备灭火,木质墙体涂抹白垩防火。上盖瓦当遮挡火箭。当然,里里外外,覆满搪瓷甲片,最好不过。眼下就算了。实在是太过奢侈。

    谁曾想,被羌氐纵火焚毁的大震关,忽摇身一变,成了座纳民十余万口的关城。

    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而所谓悬楼。一个“悬”字,足可道尽其妙。

    论种田营造,蓟国自当冠绝天下。

1。64 自降身份() 
“天水(汉阳)、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

    悬楼,便是木板楼。

    比起建在督亢、雍奴的蓟国干栏重楼,胜在简单轻便。减去了堆砌墙体的空心汉砖,只保留了盖顶的瓦当。余下皆木质结构。可比“栈道”。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简称“栈阁”。

    沿山开凿,只为通行。故无需过于宽敞。陇山悬楼,乃为人居。故要比栈阁。宽敞许多。结构也要比栈阁更加复杂。

    以陇山悬楼为例:可看成是九条上下平行的“栈阁”,挂在山体之上。

    彼此之间,以梁柱相接。设钢丝悬索。最下一层悬楼,稳稳立在山脚。以为支撑。再凿山挖孔,插入横梁,与山体固定。梁上铺板,以为楼层。每栋悬楼,皆为五重。悬挂在陇山之上。当真鳞萃比栉,蔚为壮观。

    街道,便凌空飞架于上下二排悬楼之间。如此层层向上,以达山巅。若钻入楼底去看,可见根根立柱,夯入陇坂之内。密密麻麻插满山体。令陇山,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林木山貌。

    简而言之:有上下九条“栈阁”悬在陇山之上;每一条“栈阁”皆是五层高的联排别墅。

    如此着想,便是对了。

    本以为悬楼拥挤。待辎车抵近,这才发觉,别有洞天。

    重楼与山林相间,悬道与山石相依。山石花木,推窗可见。绒花草甸,俯身可辨。人声与鸟雀共鸣。山野与重楼相映成趣。还有山岚素雪,溪水潺潺。

    工匠们就地取材。正为各家各户,修剪堆叠庭院景观。剔除易燃的灌木枯草,清理出的山地,再造亭台楼阁,长廊覆道。不一而足。

    景观建筑,可徐徐图之。有整座陇山为底板,督造不难。

    东西陇坂,遍布悬楼。南北向的绵延山脉、丘陵、溪谷、荒原,正被星罗棋布的马场、羊牢、果园、梯田,依次圈占。属于刘备的十万部族,正满腔热忱的开辟陇坂。

    悬楼内,织机声不断。朗朗读书声与呼喝军号,在演武场与校馆内,交织上演。

    列肆内,行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东去西来,乡音无改。

    正如翼德小胖所言。汉胡羌氐皆有。还有西域藩商,穿行其间。及从长安远道而来的僦车儿郎,亦屡见不鲜。

    所谓丝路流金。依惯例,过陇关需缴“关税”。此乃真真正正的“关”税。往来游商,皆自愿缴纳。只因蓟王铺路架桥,让天堑变通途。时间便是金钱。不差这三五角钱。

    过大震关、金城关、洪池关,出玉门关、阳关、肩水金关,便可入西域。

    沿山而上,十步一景,百步一街。目不暇接间,忽见一片开阔平地。车队已抵陇山之巅,大震关下。左右两条盘山路,右上左下,四车并行。十分通畅。

    若只路过,无需入大震关城,只需从左右“肩关”,便可翻越陇山。罪官们,却要面见蓟王,自当入大震关首。“肩关”、“关首”虽是刘备新创,其意亦无需多言。

    左右肩关,便是左右瓮城。居中才是“凹”字形关城。左右肩关乃由“麴氏四英”中的麴英和麴光领兵守护。大震关则由麴义亲守。诸如韩浩与高顺统领的“列城陷阵”,则同驻在关城军营。

    韩遂重筑大震关时,沿山脊南北走势,修建了许多城障烽燧。皆可用来屯兵。由诸如北地先零羌骑,并州匈奴游骑等部驻守,同归中军校尉典韦,及别部司马麴义所辖。

    关城内城,由史涣领绣衣吏拱卫。云霞殿内,则交给亚马逊御卫。

    雪后初晴,苍山尽染。山岚席卷,如雾似幻。

    好一个人间仙境。

    张飞掷矛下马。拾阶入殿。诸多罪官,却面面相觑,裹足不前。正想着该如何相见,已有人群出殿。当中一人,如众星拱月。虽着常服低冠,却难掩贵气无边。

    众人纷纷醒悟,乃是蓟王亲出相迎。

    这便排立阶下,长揖行礼:“拜见蓟王。”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