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437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437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危急关头。张让忽从怀中取一锦囊:“老奴愿罚铜抵罪。”

    要说,知子莫若父。深知陛下商人秉性,张让竟将新取自黄门令左丰处的琉璃宝钞,献出抵罪。

    陛下双眼一亮:“此物何来?”

    “乃老奴毕生积蓄,从金水赀库兑换而来。”张让哭诉。

    “阿父…忠心可鉴。朕又岂能不知。”命人接过,打开一看。陛下面色立刻和缓。

    一千万琉璃宝钞,值五千万钱。

    宝钞离手,张让满心血滴:“陛下圣明。老奴忠心侍主,别无二心!”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1。126 价高者得() 
    踉踉跄跄,出西邸。见张让满面披创,血染前襟。从未见阿父如此狼狈的心腹小黄门们,急忙奔前搀扶。

    张让死里逃生,痛彻心扉。

    琉璃宝钞啊!

    足足五千万啊!

    “王允……匹夫!”急火攻心。两眼一黑,扑倒在一群小黄门之中。

    时下。十常侍虽朋比为奸,却非皆手握大权。诸如尚书令一职,仍由大长秋曹节兼领。

    平日里,不过收些许,入西邸买官之人的“导行费”。三瓜两枣,成不了气候。要么,便只能如张让那般,以陛下寄存在府中之铜钱,放高利贷,赚取利润。

    奈何好景不长。陛下欲将寄存铜钱取回,悉数换成四出文钱。眼看入不敷出。侥幸从黄门令左丰处,得琉璃宝钞一千万。真乃天大一笔“飞来横财”。

    岂料未及捂热,转眼已归陛下所有。张让焉能不痛彻心腑,痛断肝肠,痛心泣血。

    好痛啊……

    连番打击,张让竟一病不起。十常侍纷纷登门看望。

    张让却有口难言。难不成,将自己暗通黄巾之事,公布于众。唯有“打掉牙往肚里咽”,有苦自知。却对豫州刺史王允切齿生恨。早晚要让王允匹夫,血债血偿。

    知张让病倒,尚书令曹节与大宦官程璜,却颇多暗喜。十常侍,以张让、赵忠为首。今二首去其一,实力大损。若能一命呜呼,当真天助我也。

    不等党人动手。王允已向十常侍发难。此,正是曹节等人,自保之道也。

    当初征张角时,皇甫嵩途经邺地,见赵忠宅邸逾制甚多,便上奏朝廷予以没收。陛下虽未理会,却多有不悦。话说,张让因家人被围,而与黄巾贼暗通曲款。邺城亦曾被黄巾所占。却不知赵忠家小,如何逃脱。

    心念至此,尚书令曹节眼中忽闪过一抹厉色。

    若能除掉张让与赵忠,十常侍当不足为患!

    中山国通蓟国官道。

    衣衫褴褛,面有饥色的山中老幼妇孺,列队而行。绵延数十里。却只有少量兵车骑士沿途押解。不时还有赀库马车往来奔驰,不绝于道。好不忙碌。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自黄巾之乱始,贼人便暗中囤积于太行山中的粮草铜钱,布帛丝绸,金玉珠宝,皆被蓟国四校抄掠一空。说是聚拢冀州大半财气,亦不为过。单单两汉铜钱,便得数十亿。主公欲铸钱百亿。陛下五十亿,黑山五十亿。足矣。

    陛下暗夺,黑山明抢。二者有何不同。

    各中答案,见仁见智。

    三十余万老弱妇孺,知被蓟国所掠。颇为淡然。亦多窃喜。原因无他。世人皆知,蓟王只除首恶,从众皆免。且迁入蓟国,足可安居。蓟王一视同仁,从未厚此薄彼。青州二十万黄巾便是先例。

    许多山寨,听闻是蓟国王师攻来,甚至寨门自开。不费一兵一卒,令黑山贼众,人财两空。

    粮草铜钱,布帛丝绸,金玉珠宝,皆身外之物。三十万老幼,才是最大一笔横财。先入住各地流民大营,调理好身体,再分批安置文安、雍阳等地。一路行来,便是在冀州境内,亦颇多优待。究其原因,除去冀州六国与蓟国立有血契外。冀州遍地蓟国官吏,亦是主因。

    遥看赀库车队,往来驰骋。冀州官吏皆面露喜色,与有荣焉。

    王上花钱如流水。贼人财货,正解燃眉之急,缺钱之危。

    话说,黑山贼本打算捡个软柿子来捏。故与有蓟国水军驻守的六国,各自相安。只围攻太平道根深蒂固的钜鹿郡。岂料黄巾乱后,太平道如过街蚁鼠,人人喊打。旧时根基尽被连根拔起。便是约好的内应,也临时变卦。与一众豪强齐力守城,还将渠帅张牛角乱箭射死城下。

    正因如此。张牛角临死前,才命张燕等人弃黄巾旗号,只举黑山大旗。

    黑山,白波。河北两大贼寇,皆已先后与黄巾切割。换言之,两股贼人,已放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宿命论。退化成了纯粹的贼寇。

    没有了崇高的教义和伟大的梦想。完全由流寇、流民裹挟而成的暴乱组织。

    换言之。太平道正自北向南,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司马直,字叔异。洁白,美须髯,容貌俨然,乡闾奉之如神。”

    幕府车驾,日夜兼行,抵达河内时,正好赶上朝廷公车,亦同时抵达。

    幕府征辟使,不是旁人,乃蓟王门下督郑泰。

    入闾门,见朝廷公车亦在。郑泰遂命车夫,放慢车速,停在道旁。

    司马直院前,已围满宗亲四邻。郑泰大袖翩翩,信步而至。见他华服高冠,腰悬美玉,众人纷纷避让。

    郑泰穿过人群,自在门前站定。

    正欲开口,却听堂前有人尖声细语:“司马君可知,朝廷以君有清名,已减责三百万。钜鹿太守乃二千石高官,若是旁人,需捐二千万‘助军修宫钱’方可受领。今值用人之际,陛下酌情减免。二千石官,却只取三百万钱。何其便宜。此乃天赐良机。司马君且速速奉诏,切莫因小失大啊。”

    “一郡之守,本应为民父母。如今,非但不能为民做主,反要盘剥百姓,以应朝廷索取。如此行事,岂非舍本逐末,倒行逆施。‘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天使请自回,恕司马直,绝难从命。”

    “你……”

    眼看言语激烈,不可收拾。郑泰自门外高喝:“辅汉大将军幕府,门下督郑泰,代主辟司马——”

    “哦……”人群纷纷惊呼。原是蓟王门下。

    须臾。便有一中年宦官,负气出门。斜眼打量郑泰:“你是何人?”

    郑泰单手握剑,横前一步:“辅汉大将军府,门下督郑泰。”

    宦官面色骤变:“可是……蓟王门下?”

    “正是。”郑泰平揖相问:“敢问内官,现居何职。”

    “这……”宦官旋即醒悟,这便躬身行礼:“中黄门解步,拜见上使。”

    “中黄门,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秩比百石,后增至比三百石。

    “内官可归矣。”郑泰微微一笑:“我奉王命,辟司马君为新昌令,秩一千石。”

    闻此言,中黄门解步亦掩口一笑,眉宇间颇多妩媚:“奴婢乃奉皇命,征司马君为钜鹿太守。秩二千石。”

    郑泰傲然笑道:“我主所授,皆蓟国上币。四出五铢,可‘以一兑五’。便是鄙人六百石俸,亦高出太守多矣。”

    “这……”解步顿时语塞。

1。127 徵辟天下() 
正如郑泰所言。

    今汉千石之官,月谷九十斛,年俸一千零八十石。二千石官,月谷百二十斛,年俸一千四百四十石。所差不过三百六十石。然蓟国上币,却可“以一兑五”。蓟国领食千石俸者,折两汉五铢一百六十二万!

    相差足有百万。远非寻常二千石官可比。

    “石之美者,价高者得。”郑泰这便拱手承让:“内官此去洛阳,当代我主,如实回禀陛下。”

    “哼!”解步拂袖而去。转而一想,买卖不成仁义在。再者说来,陛下、蓟王皆同气连枝。切不可在蓟王门下,有失体面。便又急忙回身行礼:“奴婢告辞。”

    “不送。”郑泰肃容回礼。

    如此,有礼有节。皆不失体面。

    目送解步登车离去,再回首,司马直已出门庭,自跪道旁:

    “臣,司马直,谨奉辅汉大将军命。”

    本还心存一丝忐忑的郑泰,涣然冰释。便从袖中取出蓟王诏书,双手奉上:“诏书在此,明庭速速请起。”

    “谢上使。”司马直,奉诏起身。郑泰门下督的官位虽不高,却是征辟使。代主宣诏,如蓟王亲临。司马直自当深谢。

    “新昌虽远在幽州,主公却近在陇右。明庭且与我同上陇山,面见主公。”郑泰又道:“家人当同往。再共赴蓟国上任不迟。”

    “敢不从命。”司马直再拜。

    “叔异,此去蓟国,断不可少了我等啊。”便有族中长辈自人群中呼喊。乱世之中,蓟国乃极乐净土,世外桃源。旁人求之而不可得。如今良机便摆在眼前,又岂能失之交臂,抱憾终身。

    “这……”司马直面露难色。

    郑泰却朗声道:“凡司马君宗亲,皆可同往。”

    一时山呼海啸。

    “我一人应辟,岂能拖家带口。”司马直急道。

    郑泰却笑:“无妨。明庭可知,郑某领宗亲好友,数万之众,奔赴陇山。主公非但亲迎,还授我门下督之职。又修造城邑、梯田,令我宗人安居。更何况。蓟都临乡城,非爵民功臣不得迁入。明庭既得千石俸,当可将宗亲一同迁入。”

    “原来如此。”司马直,愁肠顿消。大乱将至,能举族迁往蓟国。自是上上之选。

    这便与宗人收拾行囊,变卖田产,同赴陇山。

    话说。刘备筑临乡之初,便未雨绸缪。将王都分为内中外三郭。内城横竖一里。乃比照古礼督造之王城。中郭为百官治所与居所。外郭则为蓟国爵民与百官宗亲所居。外郭向南,已与南港连成一体。如此巨大之城郭,足够安置十万余众。随六县之后又并五县,黄金台捷报频传。多有人举族迁入。临乡城编户,也已破万。

    南港亦多次扩建。呈“”字形。

    其上半部“品”字之“大口”为内中外三郭之临乡王都。“品”字下部二“小口”,左为民港城,右侧为军港城。

    “”字下半部“山”字,三竖一横。“竖”为七条轨路列肆。“横”便是港口堤上长街。长街濒临水岸,岸下排设“非”字形轮船泊位。因往来商船太多,泊位爆满,常拥堵无法停靠。年前,河道随之拓宽一倍有余。南港水路,本就是人工开挖,刘备先前便留有余量。再挖不难。

    南港亦有编户,五万余口。与泉州港,一上一下,一内一外,并列为蓟国第一良港。有“南河泉海”之称。

    会其意不难。

    南港是内河港口,称“南河”。泉州乃外海港口,称“泉海”。并称“南河泉海”。

    郑泰马到功成,还未启程,便将喜报,六百里传回陇山。

    刘备大喜过望。转而深思,灵光一现。

    “徵辟制”,不就是自幼时便梦寐以求的人才招募系统吗!初来时,刘备曾感叹“低武低魔”也就罢了。怎么连个系统也没有。待逐渐长大,融入当下。刘备这才如梦初醒。后世那些讨巧的设定,老祖宗都有啊。

    不过是等级不够,没有开放啊。

    比如徵辟。待刘备中西域而立幕府,位同三公。便自动获得徵辟权限了哇!

    领先世界一千年的两汉。可不是后世一个所谓的“系统”能够设定。先前的自己,得有多……孤陋寡闻,不学无术;千人一面,井底之蛙。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乱入三国。能活过三集,已是祖坟冒烟。

    言归正传。

    思绪如脱缰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

    稳住!

    让孤想想,还有哪些猛将奇谋,未曾出山。未曾出世,非人力可为。便先缓一缓。

    郭嘉今年多大。十四?可先徵辟入蓟国太学坛。

    徐福青春几何。不知道?再去寻找。

    诸葛丞相……开春才四岁。哦……还是虚岁。他兄长多大?

    法正、庞统、周瑜、鲁肃、陆逊……哦,周瑜是孤师弟,早在碗里。

    淡定。

    “来人。”

    “臣在。”史涣闻声入殿。

    刘备张了张口,却又无言以对。

    天下人才,何其多也。然从何处下手。还有便是,若离开了旧有环境,历史上的那些风流人物,是否还能闪烁星空。切不可揠苗助长。万一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弄巧成拙,悔之晚矣。

    “六百里传令门下督,司马氏乃河内大姓,若别有贤良,当自行辟之。俸禄六百至千石,可自行定夺。”

    “……喏。”史涣遂去传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