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451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451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言之。只需签订劵书,一切资金往来,无需契约双方操心,皆由赀库代为操办。

    于是。雇主与佣工之间,关系更加平等。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叨(tāo)食汉禄,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如前所说。时下,领食谁人之俸,尤为重要。从赀库领俸,自是取食于蓟王。

    义理上的平权,对时下汉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时。刘备亦未发觉。然随封国不断扩大,官吏、百工、南蛮、东胡、羌户……治下民众日益众多。赀库的无上威能,开始集中爆发。

    赀库令更是与上计令、国医令、将作令、太仓令、大厩令、家马令、都船令、都水令,同被蓟王提升为比二千石高俸,且多兼领蓟王宫职,舍人、洗马、门大夫,不一而足。得享“双食君俸”。并称“蓟国九令”。

    其后不久,蓟国“九令五尹”,遂为天下所知。

    五尹,乃指蓟国东、西、南、北,四尹,再加蓟都尹。皆为秩二千石官,兼领蓟王宫职。亦“双食君俸”。

    蓟国双食俸,对天下士人的杀伤力,实在是太过巨大。

    蓟王起于微末。大家与自家,等量齐同。所谓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国医令华佗,不仅需时常入王宫治病,坐馆问诊万民,且还开馆收徒授业。与只服务于王宫及高管的六百石太医令,只看工作量,便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几位令君,亦是一样。太仓令刘文、赀库令刘修、上计令陈奔(逸)、大厩令张和(张世平)、家马令苏双、都船令李永、都水令钟演,皆任重道远,位高权重。当食高俸。

    大震关首,云霞殿。

    四月初夏,蓟王首开府议。于身后置垂帘。慧妃并钟瑷、当昔、当素“一妃三夫人”,帘后就坐,聆听府事。

    蓟王之意,不言而喻。先参政再议政。以求待东归时,四妇能与幕府群臣商议决策。

    “西部都尉宋建上书,麾下三千人马已募满。兵甲齐备,可堪一用。”左丞荀攸言道。

    “甚好。”刘备轻轻点头。

    长史盖勋起身奏报“护羌校尉已领兵驻守归义城。监护杂羌牢营。”

    “护羌校尉熟知羌人习俗秉性,此去当不负众望。”刘备又道。

    右从事中郎傅燮又道“陇西南部都尉人选,一直悬而未决。陇西太守李参上书求问。主公可有合适之选。”

    陇西南部都尉,领护洮水流域羌人。如今陇西亦牢营遍地。为防设在洮水河谷两岸的牢营,羌人暴乱,陇西太守李参已多次上书,求设南部都尉。

    刘备问道“前任南部都尉是何人。”

    “老都尉姓姜,乃汉阳上邽人氏。因伤致仕,隐居艾亭。平日教书授徒,传授行军布阵,弓马武艺。临近郡县多遣宗人前来学艺。在西州颇有声誉。”左丞荀攸答道。

    “今(汉)之汉阳,便是前(汉)之天水。”听闻老都尉姓姜,刘备心中一动,遂看向门下督郑泰“公业。”

    “臣在。”

    “替孤走一趟艾亭。问候姜老都尉是其一,招募馆中良才是其二。”

    “喏。”郑泰这便领命。

    “至于陇西南部都尉。”刘备已想起一人“除居延属国都尉马翼任之。”

    右从事中郎傅燮再问“居延属国都尉,又当授予何人。”

    刘备言道“除中军假司马张辽,为新任居延属国都尉。领本部兵马,守护肩水金关,居延外道。”

    “喏。”

    待傅燮归位,左从事中郎毛玠起身问道“武库令一职,悬而未决。请主公明示。”

    刘备问计群臣“诸位可有良才举荐?”

    赀库令司马芝,起身奏报“臣,举荐一人。”

    “何人?”刘备笑问。

    “门下督之胞弟,郑浑。”

    “原是‘门下小子’。”刘备记得此人,这便转问郑泰“公业,以为如何?”

    “臣弟年幼,尚不及十五。如何能出仕长吏。”郑泰再拜。

    司马芝却进言道“蓟国少年长吏何其多也。十五而仕,二千及冠,必为世人称道。”

    刘备欣然点头“子华言之有理。如此,可令郑浑暂领武库令。”

    说完又问道“可有表字?”

    “还未曾取字。”郑泰再答。

    刘备灵光一现“如此,便取‘文公’如何?”

    “谢主公赐字。”郑泰肃容再拜。

    “西海郡守,诸位可有合适之人举荐。”此也是刘备心中所忧。

    左丞荀攸言道“西海初创,杂羌新降。百废待兴。郡守人选,当老成持重,素有威望。”

    见众人无语,前军校尉,二弟关羽这便起身“臣弟,想举荐一人。”

    “云长且说来。”刘备喜道。

    “乃臣弟麾下军候,姓郝名昭,字伯道,太原人氏。为人雄壮,少年从军,屡立战功。或可一用。”

    “太原郝昭。”刘备焉能不知“便依云长之意,暂领西海太守。”

    “喏。”

    如此,陇右人事,皆各就各位。各级官吏,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需政通人和,当后顾无忧。

    其中青史留名,被刘备熟知者,当是郝昭。阻诸葛丞相于砦下之人,必有真才实学。今世亦与孤,化干戈为玉帛。当长舒一口浊气。

    皆大欢喜。

    洛阳,西邸精舍。

    听完执金吾所言。帘后王美人,略作停顿,这才言道“如此说来。兄长此去,非但未曾将宝钞归还,反又新得一枚。”

    “然也。”王斌苦笑“贾丞,执意如此。臣百般推脱,终是功亏一篑。”

    王美人噗嗤一笑“兄长乃谦谦君子,自比不上贾诩心思深沉……罢了。右丞此次,又求何事?”

    “乃求陛下赐婚。”王斌答道。

    王美人心中一动“赐婚何人?”

    “乃故国窦氏之女,名琼英。”王斌不明所以,脱口而出。

    王美人眸生异彩“右丞好计谋。”

    。

1。153 下阶之梯() 
王斌以为是自己中计,急忙发问:“美人何不明言。”

    “与兄长无关。“王美人笑着安慰:”先前,黄门令左丰来报,何后欲以小妹嫁蓟王。后闻董太后进言:党锢既开,群臣称赞。当为彼时‘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中因锢而亡者,平反昭雪。”

    王斌欣然点头:“此举,当大快人心。”

    王美人又道:“陛下遂问:‘所谓倒行逆施。群臣若不上表,朕又如何能顺水行舟’?”

    王斌随即醒悟:“陛下亦需顾忌天家颜面。不可自食其言。”

    所谓“就坡下驴”。无论如何狡辩,“二次党锢”皆因陛下而起。今要为党人平反,陛下终归要找个“下阶之梯”。然朝中百官迫于宦官势大,明哲保身,皆不敢上疏直言。那些忠言逆耳,敢于直指弊政的忠良贤臣,不是下狱身死,便是流徙边郡,最不济也被调离京畿,眼不见心不烦。而朝中能称贤良着,也多已如杨赐,老迈昏聩,所剩无几。

    因而朝政日非。

    王美人继续说道:“董太后又进言:‘欲开言路,当行抛砖引玉。所谓上行而下效,陛下何不以身作则?’”

    王斌忙问:“陛下又是何答?”

    王美人答道:“陛下遂问:‘如何抛砖引玉,又如何以身作则?’董太后答曰:‘听闻窦大将军尚有一妹,孤苦无依,不如同嫁蓟王,也算有个好归宿。’“

    王斌一愣:“同嫁蓟王……”

    王美人笑道:“董太后之言,一石二鸟。即博美名,示好党人。又以窦氏孤女,牵制何后之妹。于己于人,皆有裨益。”

    “原来如此。”略作沉思,王斌这便醒悟。转而又问:“董太后之事,又与美人何干?”

    “此,便是贾诩之谋也。”王美人笑叹:“永乐宫与长秋宫,明争暗斗。骠骑将军与何大将军,形同陌路。董氏一门与何氏一门,虽同为外戚,却势如水火,无法相容。贾诩乃蓟王肱骨重臣。何后嫁妹之心,焉能不知。为平各方角力,对窦氏孤女同嫁,贾诩自当乐见其成。若何氏与董氏同嫁,蓟王与两家外戚,同结姻亲。如此一来,便可左右逢源,而立不败之地。”

    说到此处,王美人终是吐露心机:“正因不想何后得势,称霸二宫(南宫和北宫)。故董太后才想扶保我儿登临大位。此时,我门(王氏一门)最为势弱。表面行事当不偏不倚,谨小慎微,与二后(董太后与何皇后)若即若离,皆不讨好,亦不得罪。然暗中,却要与董太后一心。助董太后一臂之力,便是助我儿登基之力。我儿若能登临帝位,我门才能飞黄腾达,位极人臣。”

    见素来与世无争的小妹,眸中燃起无尽欲焰,王斌如醍醐灌顶,瞬间顿悟:“美人之心,臣已,尽知也。”

    “兄长请起。”说话间,王美人又变回清白无垢,别无心机的素人:“自入宫以来,小妹生死两难,步步惊心。先前曾想一死了之,奈何陛下不许。眼见协儿日渐长大,聪明机灵,惹人爱怜。母子连心,我又如何能坐视他命丧虎口。心念至此,终是奋发,死志全无。此生此世,便是粉身碎骨,亦定要护协儿周全。”

    王斌在心底一声长叹。

    先有宋建表为金城西部都尉,再有马翼除为陇西南部都尉。孟德亦曾为洛阳北部尉。

    “部尉”,便是“部都尉”,属“郡都尉”编制。

    “部都尉”的设置,视各郡位置大小或战事频繁与否而定。每郡设置情况,皆不相同。或设一部都尉,如武威郡置有北部都尉;或设二部都尉,如上谷郡、辽东郡有西部和东部二都尉;有的郡则置有三部都尉,如酒泉郡、辽西郡、定襄郡有北部、东部和西部都尉;有的则置有四部都尉,如敦煌郡、五原郡。

    大体而言,边郡多设二到三个部都尉。在各部尉防区,边郡官兵集中屯驻,主要职责为:谨候望、通烽火、备盗贼。担负烽燧候望的警戒任务,且随时候命,参与作战。

    “都尉”最多者当属张掖郡,多达八都尉。

    张掖八都尉,除去“部都尉”外,还有“关都尉”及“属国都尉”。

    都尉和校尉,同是“尉官”。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都尉除去驻军还掌民政。

    “都”便是“都护”之意。

    如属国都尉:“掌蛮夷降者,稍有分县,治民比郡,有丞。”

    其“治民比郡”,说明属国都尉建制与郡相同。

    陇右现存两个军政体系。其一,凉州刺史府。其二,辅汉大将军府。诸如“太守”、“都尉”皆隶属刺史府所辖。诸如“牢长”、“校尉”,皆属幕府。

    陇右牢营、军营,遍地开花。与各郡县、乡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糅混合,难分彼此。也正因政务民情难以区分,凉州刺史才有足够理由,从陇右赀库领食四倍薪俸。

    凉州各郡县官吏,皆是刘备提名任命,再由刺史阎忠保举。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仅此一句,足矣。

    有雌必有雄。有主公必有主母。

    遥想四百年前,高皇崩,吕后大权独揽。施政虽遭诸多诟病,然不可否认,两汉之初,便已从制度上极大确保了女性的权益和地位。

    主公不在,主母垂帘理政,成为常态。

    云霞殿,附楼东,五楼占星台。

    “安娜塔西娅。”希雷娅女王面色潮红,稳步登楼。

    “女主人。”正忙着调配药剂的高等女祭司,起身相迎。

    “潮期已过三日,仍未见红。”希雷娅女王眸中喜忧参半。

    高等女祭司吁了口气:“女主人,我也一样,已过五日。”

    “莫非……”希雷娅女王顾盼生辉。

    “嗯。”高等女祭司含笑点头:“‘生命礼赞’完美达成。主人已重获生机。”

    “这么说,我们真都……怀孕了。”

    “是这样。”高等女祭司亦眸生异彩:“女神会保佑女主人,诞下一个健康又强壮的婴儿。”

    “还有智慧和幸运。”女王急忙补充。又像是提醒无所不知的女神。

    高等女祭司笑问:“要不要再念叨一下身形相貌。”

    女王高傲的摇头:“身形相貌是最不用担心的。”

    “说的是啊。”高等女祭司欣然点头。

    得知女王和女祭司,成功受孕。蓟王不敢怠慢,急忙唤来女侍医诊视。不过时刚刚受孕,女侍医亦不能确定。言,需再等三月后,方能确诊。

    饶是如此,刘备亦不敢大意。让高等女祭司密切关注,亚马逊中可还有人受孕。

    话说,东归女骑士,或不久后亦会有消息传来。

    百子达成,指日可待。

1。15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