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469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469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妹,此人便是名扬天下的无双蓟王。”

    “舞阳侯女(何)莹,拜见王上。”何氏盈盈下拜。

    刘备亦肃容回礼:“刘备见过女公子。”

    二人对面而坐。

    待缓缓抬头,彼四目相接。何氏不由面若桃花,心如鹿撞。刘备少称麒麟。英俊洒脱,贵气逼人。自是天赐良缘,绝世佳配。饶是出身古羌的女豪钟慧,亦一见钟情。何况是情窦初开的无知少女。芳心早已深陷。

    瞥见小妹媚态自生,何后心中大定,又不禁泛起涟漪阵阵。强压妒火,展颜笑道:“诗曰:‘五月鸣蜩,六月精阳,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祝小妹与王上,情意绵绵,福寿未央(未尽)。”

    “谢皇后。”刘备和何氏,转身下拜。

    “且退下吧。”见二人举止同调,颇有些心心相印,夫唱妇随。何后忽有些意兴阑珊。话刚出口,又不动声色的补充道:“小妹且待我送王上一程。”

    “遵命。”

    刘备与何莹,一前一后出爵室。中常侍郭胜在前引路。刘蓓居中,何氏缀后。郭胜恭送刘备登画舫。刘备站定,遂向何莹回身长揖。

    何莹亦回礼,送画舫缓缓驶离。

    爵室之内。

    何后独倚舷窗,星眸流转间,唇角忽勾起一丝笑意。

1。187 西运东输() 
脚踏实地。车驾出濯龙园,刘备这才松了口气。何后有毒。

    “公刘。”刘备开窗轻唤。

    “臣在。”史涣驱马抵近。

    “传语公业,转往函园。”刘备兴致正浓。

    “喏。”

    前车径直出上西门。驶向五里外的函园二崤城。

    横竖五里的城邑,能纳民一万余户。橫八竖六的函园,若全用来筑造玄楼白院,足可纳民三万六千户。十里九坂,绵延起伏,常人望而却步。然对蓟王而言,仿大震关城,遍造悬楼列肆,实在是太简单。

    陇山之凌然高绝,又岂是园中高不过百丈的二崤假山可比。

    百丈土山,高不成低不就,难成名山。用来造城御守却是极佳。

    蓟王车驾自东园门入。见道路两侧,已建起匠人营地。四处堆满木石砖瓦。钩盾令宋典,掖庭令毕岚招募的洛阳工匠,正在蓟国将作馆匠师的指点下,修路通渠,营造宅院楼宇。牛马往来,工匠穿梭。脚手架林立,却井井有条。匠人营城,足见一斑。

    正如刘备所想。以十里九坂的二崤山脊为天然分界。各色建筑鳞次栉比,沿南北山坂,一路蔓延向山脚。

    待建成,足可纳数十万众。函园便是扩大无数倍的金水小市。园中引蓟国豪商、丝路游商,陇右胡商,还有依附刘备的农人、百工、士人入驻。高踞山顶的二崤城内,建有蓟王行宫(坞堡)、蓟国别馆(官舍)、幕府大营。城下建演武场、赛马场、汤池、酒垆、客舍、民居、列肆……

    所谓函园,实则二崤城也。

    一旦建成,刘备便会上表,求该函园为“函陵”。

    正如长安城外五陵原。自高皇起,便有迁关东二千石高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迁徙关中,伺奉皇陵,并在陵园附近修筑城邑,为其守陵的传统。

    换言之,刘备秉承祖制,修建一座陵邑。

    如此一来。园内一切人、物,皆合情合理。

    大汉朝郡国并行,列候次减。只需王陵仪制,低于皇陵便可。

    刘备春秋鼎盛。边修边造,精益求精。待寿终正寝时,想必函陵之繁华,当可比长安五陵。

    刘备为自己在洛阳修造王陵,其用心不言自喻。当辅佐幼主,延大汉国祚。想必陛下已乐见其成。

    “拜见主公。”见王驾抵达,蓟国匠师急忙赶来见礼。

    “诸位免礼。”刘备欣然下车:“何人主事?”

    “乃大匠师毕谌。”匠师答曰。

    “人在何处?”刘备又问。

    “巡视工地未归。”匠师又答。

    “如此,且先入将作大帐。等毕师复归。”刘备笑道。

    “喏。”众匠师如群星拱月,与蓟王入将作大帐。

    大帐内摆满了各式建筑图卷。还有一个正在制作中的微缩模型图。

    如图所示,二崤城高居九坂之上。又称“九坂坞”。主堡居中,上下各有四座附堡。九堡连成障壁,居高守护坂上、坂下,园中土地。

    九坂各有路径上下,互相以门闸、覆道,通连隔断。换言之,以九座坞堡为中央高地,围建城区。坂上坂下、合力推进。不出数载,便可大成。除去深藏山中的梁冀地宫,将被徐徐扩建成刘备的蓟王陵。地面建筑,堪称日新月异。

    速度极快。

    之所以着急将园中建筑,绘图成册,乃是要交给钩盾令宋典,呈给陛下过目。有无逾制,能不能建,是否削减,皆要陛下定夺。

    只需得陛下首肯,二崤城才能全力督造,全无后顾之忧。

    橫八竖六,距洛阳不过五里之遥的一座陵邑。有多重要,蓟王亲临便可知也。

    刘备正仔细端详,忽听人背后言道:“不知主公驾到,臣未及远迎,有罪。”

    “不告而来,何罪之有。”刘备笑着转身:“起来答话。”

    “喏。”

    “毕师去勘察何处?”刘备问道。

    “园中西漕渠。”毕谌答道:“城西阳渠,距城七里。自园中穿过,刚好位于第八坂与第九坂之间。若择址修造港口,便可将蓟国名产,陇右特产,及远自西域的外藩器物,源源不断运来园中。那时,洛阳百姓必相伴入园,争相购买。再迁民入园,代为照应。或不出三五年,繁华可比京都四郭。”

    “孤正有此意。”刘备欣然点头:“洛水漕运向来繁盛。若能劈水路直通园中,获利当不可计数也。”

    “主公明见。”毕谌言道:“函园与蓟国城邑皆不同。函园虽广,却无法耕种。城外便是洛阳西郭,更无水田。园内民众,若得丰衣足食,经商乃唯一便利途径。港口自然是重中之重。”

    “毗邻阳渠,兴建二座漕港。西运东输。将西域、陇右名产,源源不断贩来园中售卖。”刘备这便打定主意:“从此往后,金水小市,只售卖蓟国名产。”

    “遵命。”毕谌大喜领命。

    西邸。万金堂下,销金窟。

    陛下端坐大梁,自斟自饮。待铜钱雨落,余音绕梁。陛下意犹未尽,睁眼出声:

    “说来。”

    黑暗中便有人答曰:“皇后在爵室面见蓟王。又引何氏相见。不久即离去。”

    “如何相见?”

    “垂帘相见。”

    “如何交谈?”

    “隔帘交谈。”

    “可有失礼?”

    “未有失礼。”

    “去吧。”

    “喏。”

    陛下“乱而无损”。看似混乱无忌,却皆有迹可循。一切尽在掌握。皇后身边,必设眼线。

    正因刘备恪守臣节,未曾失礼。陛下才引蓟王为将来托孤之臣。

    但凡蓟王与皇后有一丝苟且,陛下当下雷霆之怒。

    正所谓“不下倍上,淫不破义”。

    这便是刘备心中的义理支撑。

    陛下常赞蓟王:有礼有节。便是此因。

    待细作悄无声息,自行潜离。陛下便起身返回万金堂。

    王美人放下熟睡幼子,赶来服侍。

    “陛下,贱妾有一事相求。”

    “美人何事?”陛下笑问。

    “贱妾想请王兄一聚。”王美人略显紧张,生怕陛下拒绝。

    “这有何难。”陛下笑道:“明日遣人去殖货里传语便是。”

    “谢陛下成全。”王美人柔然下拜。

    “美人何须如此见外。”

    陛下凝望她的目光中,忽升出一丝悲悯。

1。188 风闻奏事() 
洛阳城风传的两件大事,皆与蓟王有关。

    窦太后嫁姑,何皇后嫁妹,为其一。陛下将前大将军梁冀菟园更名函园,赐予蓟王为其二。

    蓟王何许人也?

    汉室贵胄,天家麒麟。英姿勃发,春秋鼎盛。富可敌国,文武双全。“北境的守护者,草原的撑犁孤涂,鲜卑驯鹿人,哺育万马者,东胡之共主,诸羌执鞭者,遥远绿洲的主人,陇右牧羊人。身长八尺,猿臂蜂腰,礼赞百姬而气不喘,悬钟后顾,玉树临风,天生刘三墩是也。”

    传言,自从与蓟王汤池共浴。向来目中无人,眼高于顶的孔文举,竟一扫先前狂傲不羁。虚怀若谷,礼贤下士。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古人诚不欺我。

    希雷娅等御姬,皆有孕在身。洛阳乃是非之地,刀光剑影,阴谋诡计,相爱相杀,防不胜防。刘备一人置身漩涡即可,又岂能令妻儿涉险。待七月蓟国名产船队抵达,刘备便将御姬悉数遣回临乡王宫,安心备孕。

    蓟国来报,王子馆已建成。待八子二女年满五岁,蓟国四位少师,便可入馆。王傅黄忠亦常入馆,悉心传授,文治武功。

    话说,史上刘先主之所以半生飘零,数遗妻子。正因无有根基。刘三墩痛定思痛,引以为戒。结合自身汉室宗亲的优势,与两位国相定下了升爵之路。大汉二十一等爵。非刘不王。常人所慕,不过万户侯。而刘备,却可裂土封王。此,便是刘备最大的优势,亦是最大的“天赋属性”。所谓“天赋”,便是“独有”而“排他”。人云亦云,不过是拾人牙慧。走旁人老路,亦乏善可陈。与荆棘丛中,辟一条专属之路,才是开天辟地第一人。

    放眼天下群雄,能如刘备者,凤毛麟角。而放眼三国。在此星空下的刘备,亦称第一。

    还有谁?

    君臣携手勠力,一路砥砺前行。终于达成。

    所谓“未雨绸缪”。又曰“以备不虞”。此,便是大局观。

    人去楼空。府中只剩先前宫中所赐婢女。其中有多少各式人等的细作眼线,何须多问。刘备居家的一言一行,皆被婢女一字不漏,传于上听。至于上司是何人,贾诩早心知肚明。

    正因府中耳目众多。待送走希雷娅等人,刘备整日游山玩水,走亲访友。早出晚归,乐得逍遥。

    这几日,索性宿在函园工地。与大匠师为首的蓟国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打造二崤陵邑。

    大将军何进,遣侍御史桓典,劾奏蓟王刘备,巧立名目,在函园之内大兴土木。有逾制之嫌。此罪,可大可小。轻则削县,重则除国。

    两汉言路开放,侍御史“风闻奏事”,更是常态。而到了南北朝时,更是被列为监察制度。即,御史有权“风闻奏事”,又称“闻风弹事”。

    “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有通辞状者,立于台门候御史,御史竟往门外收采之,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

    换言之,无需真凭实据,只需据传闻便可举报。也无需署名。

    桓典,字公雅,谯国龙亢人,太傅桓焉之孙。复传其家业,以《尚书》教授颍川,门徒数百人。举孝廉为郎。居无几(为郎官不久),会沛相王吉以罪被诛,故人亲戚莫敢至者。桓典独弃官收敛归葬,服丧三年,负土成坟,为立祠堂,尽礼而去。

    后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时宦官秉权,桓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青)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换言之。大将军何进之所以能请动桓典,因其曾是司徒袁隗属吏。而大将军府长史,便是袁绍。

    正因桓典不避权贵,能直谏。由他出面,自是理所应当。大将军何进,又能撇清干系。一石二鸟。

    陛下笑道“园中土木,朕尽知也。日前蓟王上表,他日欲葬在洛阳。请改立函园为函陵。朕已答应。”

    尚书令曹节亦出列“蓟王亦有表奏呈递尚书台。言,待王陵造好,便遣国人入园守陵。此乃祖制,并无僭越。”

    “原来如此。”桓典言道“若为王陵,当可仿造城邑。”

    “正是如此。”难得见骢马御史让步,陛下亦不由得松了口气。

    尚书令曹节,亦不由得暗叫一声“好险”。得知桓典风闻奏事,劾奏蓟王大兴土木。曹节连夜传语殖货里。蓟王不在。二位府丞代为执笔,又将表奏连夜递回。由尚书令曹节,亲自入宫,送往尚书台。这才赶在今日早朝,完美过关。

    何为权贵。

    一人有难,八方支援。

    身在函园的刘备,醒来方知。今日早朝,被侍御史桓典弹劾。

    此人是敌是友?

    刘备这便返回府邸

    “消息何人告知?”

    贾诩笑答“听闻乃河南尹何苗,趁夜投书尚书府。”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

    如此隐秘之事,必然知之甚少。何进设谋,弹劾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