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471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471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兄请起。”王美人婉然一笑。

    刘备岂敢窥视,恪守臣节,不敢对视。

    “来人,设屏。”吕强一声轻唤,便有小黄门合力抬上紫琉璃屏风,栏在二人中央。

    “蓟王请坐。”王美人自屏后相邀。

    “臣,谢坐。”刘备行礼后,方才就坐。

    大内官吕强,侧坐在屏风一线、取长勺在手,为二人添杯。

    此情此景,与上次见面,何其相似。

    “妾敬王上。”

    “臣敬美人。”

    落袖后,王美人言道:“知王兄位高权重,公务繁忙。妾虽早想相见,却不敢打扰。此宴迟来,王兄勿怪。”

    “得美人眷顾,臣,受宠若惊。”刘备答曰。

    “妾亦要谢王兄捐资之义。”王美人言道:“吕常侍从金水小市换来珍宝财货无数。用于结好内宮近臣,洛阳贵胄。为我母子,壮大声势。”

    两块琉璃宝钞,乃出贾诩平权之谋。刘备自然知晓:“举手之劳,何须美人挂齿。”

    “闻王兄不日即将大婚。妾别无他物,便以陛下所赐步摇、簪珥、环佩,相赠。”

    “臣……”刘备正欲推辞,却见吕强所捧承盘内,金步摇、玉簪珥,赤绶环佩,皆两副。刘备心中一暖。王美人竟为何氏置“帝后饰”。

    金步摇为帝后专属。而“诸侯王赤绶。”陛下赐给王美人,足见宠爱。而王美人又转赐蓟王,亦见情重。

    “不告而取谓之窃”。又说“窃国者侯”。所谓僭越,便是“无诏而享”。若陛下所赐,自然无妨。

    《后汉书·皇后纪》:“(邓太后)又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即便是帝后专享,若得赏赐,亦可佩戴。

    盘中之物,源于陛下所赐。又经王美人转赐,传承有序,来历正当。

    能一视同仁,王美人足可称道。

    “谢陛下,谢美人。”刘备离席下拜。

1。191 何必谈钱() 
随着婚期临近。“六礼”中的许多具体细节,亦被商定。

    纳采、问名、纳吉,皆简单。纳征才是关键。纳征,便是聘礼。俗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具体为大雁、布匹、羊、米、酒、金、钱等,林林总总,足有三十样。

    时下娶妻,需下血本。不参与货币流通的黄金,乃是两汉最重要的聘礼。如前所说。不同身份,不同门第的适龄男子,聘礼多寡,不一而足。更有斗食少吏熬到五十,方在同僚的帮衬下攒够聘礼的记载。足见娶妻之难。

    蓟王富可敌国。何必谈钱!

    何氏与董氏一门中人,看过右丞贾诩亲送入府的礼单,先瞠目结舌,才倒吸一口凉气。便是先前,因小妹为偏妃而颇多微词的大将军何进,亦涣然冰释,心满意足。毕竟是市侩出身。比起虚头巴脑的头衔,更看重实实在在的利益。嫁给太医令为妻,哪有嫁给蓟王为偏妃一本万利。果然是天赐良缘。

    正因深知何氏一门秉性,刘备才下重礼。

    其后,才是请期、亲迎。

    因是赐婚,日期已先定。迎亲路线,乃商议重点。

    何氏本由西郭大将军府出嫁。董氏却由永安宫出嫁。队伍如何行进,谁先谁后,皆有讲究。听闻董氏不住客舍,反入住永安宫。何后亦想将何氏,经由皇后寝宫长秋宫出嫁。

    这还了得。难不成从皇宫出嫁。

    陛下倒是无妨,反正他长居西邸。入宫多为理政,绝不夜宿。然董太后却断不同意。言,又非天家皇女出嫁。何氏外姓,如何能从汉室正宫出嫁。

    何后据理力争。董太后亦有说辞窦氏举目无亲,孤苦无依。且永安宫不过是行宫,自可另当别论。

    何后却不依不饶大将军府在城外郭区,永安宫虽是离宫别馆,却在城中。城内城外,一墙之隔,身份高下立判。

    故何后不愿退让。

    二宫各执一词。眼看婚期临近,这便请陛下出面。

    陛下略作思量,遂言道“何不改从皇后濯龙行宫出嫁?”

    濯龙园乃皇后私园,位于洛阳城中。内建别馆,水面缥缈,还有华云大船。从此园出嫁,亦不比董氏势弱。

    何后这才应允。将何氏改从濯龙园华云号出嫁。

    七月末,幕府五校之前军校尉关羽,后军校尉张飞,先行抵达。入驻函陵幕府大营。

    大营虽草创,却无妨。机关兵车,依次拼装。与先行驻扎的中军校尉典韦部合并。不等日暮,半座幕府大营便已立下。函陵防御,遂被二位义弟接管。刘备再下中军大帐,杀猪宰羊,备足鸡酒,为两位义弟接风洗尘。

    凡幕府五校麾下,假司马皆领兵返回蓟国。如前军假司马,北地先零王子雕零浑,正马不停蹄,归心似箭。奔赴蓟国与家小团聚。

    三英齐聚,兄弟情深。军司空,军正,皆督后军,未及赶来。加之席间两位府丞妙语连珠,更有阎行舞剑助兴,关羽、张飞便多喝了几杯。

    兄弟三人,抵足而眠。

    醒来,见史涣滴酒为沾,捉刀守在帐前。

    关羽,张飞,肃容行礼。大哥身边,忠臣义士,何其多也。

    听闻大哥年纪轻轻,便给自己修坟。张飞粗声道“大哥年不过二十,何其急也。”

    刘备笑答“此乃君王惯例。还有新君初登大位,便着手修建陵寝。时人事死如事生,当早为死后,做万全准备。”

    关羽点头道“大哥所言极是。”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便是漏洞。

    从神话时代始,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皆追求“全面”,杜绝“漏洞”。漏洞又称破绽。但凡被敌抓住破绽,往往功亏一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于是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化育同根。盛极而衰,日盈月亏。生老病死,一岁枯荣。甚至诸子百家,先贤学说,亦是鲜有破绽的闭合环。

    《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乃刘备少时所言。

    仅此一句,已道尽其妙。

    善恶相悖。树除相左。然整个句式蕴藏之道理,却又相克相生,循环不息。向百姓施以恩惠,须力求普遍;铲除恶势力,必干净彻底。究竟何时树德,又何时除恶。皆看时机拿捏。潘鸿朱盖,先为反贼,于是“除恶务本”。后死里逃生,洗心革面,于是“树德务滋”。于是乎,人生义理,亦是个完美的闭合环。

    即便人生际遇与二人相反,亦广而适用。先为百姓,当“树德务滋”。后裹挟为贼,当“除恶务本”。

    完美的闭合,意味着少有破绽。换言之,越是高级的学说,破绽越少。越发能,“自圆其说”。

    《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

    言外之意,若能跳出“圈外(闭合环外)”。便是所谓的神了。

    历经上下五千年,千锤百炼。华夏文明,兼容并蓄,自带体系。其核心,很少能被外来文明所异化。正因,从神话时代始,我们便少有破绽。

    简而言之,全面。

    “自圆其说”的关窍,便在一个“圆”字。

    三日后,蓟国送亲船队抵京。窦氏与诸母入住城内永安宫。随船而来的二十八位西域侧妃与众多媵妾、婢女,则入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为首四妃,乃龟兹妃白卓,大乌孙妃素月,疏勒妃莲华,莎车妃流霜。

    皆是西域强国公主。刘备听闻,西域五十六妃,自据血缘亲疏,皆有分属。如山北十国妃,便以前、后车师国公主马首是瞻。拉帮结派还谈不上,不过是抱团取暖。

    西域群妃入住,让大将军府重拾热闹。所谓小别胜新婚。更何况一别经年。刘备亦难得纵情声色。与众妃如胶似漆,春风数度。

    刘备已想好。待九坂坞建成,便迁去行宫入驻。垣墙环抱,二崤高耸。山上山下,守陵皆为国民,又有幕府大军屯驻,安全无虞。且进可攻,退可守,当立不败之地也。

    所谓高处不胜寒。今时今日,刘备方体会到董卓筑郿坞的用心。

    八月未央。

    婚期如约而至。

    殖货里头三天便张灯结彩。闾里豪商,又摆起流水长席。为蓟王贺。

    一大早。迎亲队伍,列队齐整,出里巷入大道。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向上东门而去。

    。

1。192 言行若一() 
先时,蓟王并娶七夫人,亦如此这般,走街串巷,鼓吹幢麾。好不热闹。

    比起先时蓟王献宝,此时更是人头攒动,万人空巷。洛阳百姓争相目睹麒麟风姿。蓟王名震天下,又年少多金。各人英姿,家世背景,高官显爵,又忠义长情。无数光环加身,如何能不令怀春少女,深闺艳妇,乃至半老徐娘,皆想入非非,翩然入梦,缠绵悱恻,醒时香汗淋漓,又怅然若失。

    何为梦中情人。便如蓟王这般可望而不可及。

    王妃犹长太妃数岁。七色妃皆是少时长姐,五十六妃年龄亦多有参差。从二八年华始,上不封顶。小荷初露,含苞待放,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一言蔽之,不挑食。

    身份也与此。高贵如公主外戚,平常如家仆舞姬。汉、胡、羌、蛮,皆有。

    蓟王后宫正如我煌煌天汉,泱泱华夏,兼容并蓄,包罗万象。

    所谓“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蓟王对五胡一视同仁。正如军中亦多胡人豪杰。素利、成律归、於夫罗、呼厨泉,雕零浑。并州狼骑,丹阳白毦,无当飞军,匈奴游骑,乌桓突骑,鲜卑王骑,卢水义从,羌氐锐骑。皆是五胡强兵。

    正因言行若一。西域诸国,争相和亲。钟存女豪,自荐枕席。看中的,便是蓟王海纳百川,宽广的胸襟。

    我煌煌天汉,存天理无需灭人欲。肥私更不必损公。鱼与熊掌,公私分明。

    羊续悬鱼,以示清廉。然『清廉不等于薄情,秉公不同于寡义』。家事、国事、天下事,皆要顾及。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亦要面面俱到。

    若做不到,只因胸怀太窄,格局太小。与旁人何干。

    在大汉的星空下,还有什么能掣肘不成。

    为何如此说?

    常闻两狗争食。可曾听说二虎争食。虎啸山林,皆有领地。换言之。除去交配。二虎老死不相往来。领地内草食动物丰盛,手到擒来,食之不尽,何须去争。

    只有别无寸土,昼伏夜行。在一个个虎熊狼窝间游走的鬣狗,才去争抢猛兽吃剩的骸骨剩肉。

    猛虎有领地,王侯有食邑。

    我朝有功必赏,尤重军功。只需身为人杰,裂土封侯亦不在话下。事若不济,学隐士姜岐遁隐山林,养蜂牧猪,亦有数千户追随。这便是大汉的格局。

    普天之下,无可匹敌。

    前汉防宗室犹胜防贼。只因家贼难防。今国祚难以为继,陛下能倚重的,除去外戚,便是宗室。蓟王首当其冲。又自绝宗庙。今生与大位无缘。国中十一县,仅够分与数子。虽春秋鼎盛,然终归要入土。那时,蓟王与身后无数传奇,一起埋葬。唯留一世英名,供后人瞻仰。于国于家,皆是利好。

    陛下乱而无损。正因看破此处,才对蓟王诸多恩宠。

    后世有许多人,将陛下视为昏君庸主,智商渣五。然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又所谓“刀尖上跳舞”。陛下能守住“乱而无损”的底线,足见一斑。

    迎亲路线早已定好。

    北军五校,沿途设岗,严阵以待。便是虎贲中郎将王越,亦亲帅虎贲郎从旁护佑。

    更别说幕府五校,及可比肩虎贲郎的绣衣吏。

    严防死守,谨防宵小。尤其是与蓟王有血海深仇的黄巾余贼。万一躲藏在人群之中,乘机发难。悔之晚矣。

    洛阳金市,胡姬酒肆。

    久未露面的侯殷公子,正自斟自饮。表情惬意。

    须臾,便有人登楼而入。

    “禀公子,人员齐整,万事皆备。”

    “好。”侯公子这便起身:“引我去见。”

    “喏。”

    二人一前一后,下楼入院。经暗门,抵达地下密室。

    窖下藏兵洞,乃旧时地宫改建。洛阳城乃上古旧都。饱经战火,宫墟何其多也。

    洛阳最后的黄巾余孽,皆藏身此处。先前散布城内与郭区,收侯公子密令,各自动身。三日前,方才聚齐。最后的余孽,皆是死忠信徒。说是黄巾死士亦不为过。若非此次乃为刺杀蓟王,许多潜伏极深的黄巾死士,岂能轻易现身。

    正因灭教之仇,不共戴天。侯公子才能一呼百应,召集洛阳黄巾齐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