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54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54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涞水,后世称拒马河,是一条经年不断的丰沛河流。

    此时,黄河还未改道,也不似后世这般浑浊。被世人称为‘大河’。此时的涞水,也是条一等一的大河。水大流急,船行其间,竟有‘泛舟江上’的缥缈之感。辽东田氏通商南北,多用船舶。对这条内河航线,十分熟悉。刘备越发觉得,走水路是正确的选择。

    航行一日后,岸边芦苇野林渐渐消失,两侧多峡谷陡峭。

    猛昂头,忽见一座雄关矗立山巅。问过方知,那便是有名的五阮关。

    雄关漫道,据山扼水。很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马有证,车有牌,船有旗。

    打着田氏旗号的舫舟一路通行,未受刁难。入渔阳郡不久,便驶出内河,入了渤海。

    早有几艘大型楼船,泊在近海。看旗号,正是田氏所有。

    船上起重楼,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所以叫楼船。秦时已有,汉时规模、形制均较秦时大得多。不过楼船多用于大型内河,和近海。由于楼船重心高,抗风浪能力差,不宜用于远海航行。

    估计正是此因,这几艘田氏海船的甲板,只起了二层楼。

    换登楼船,方知船上空间有多阔。甲板上,甚至能并行车马!

    须知,甲板两侧还设有桨位,并起有高楼!

    此时的造船术,已强悍如斯了吗。。。。“”,。

1。102 平波水砦() 
刘备是第一次出海。这个时代的大海,白浪无垠,碧波千里。一路海鸟相随,不时还有鱼群跃出。心情自然畅意无比。

    此去亦不独行。

    不仅有数艘田氏海船相随,航线上还有其他商队的商船往来通行。刘备这才想起,士异曾从疆域最南端之日南郡的比景港,接回大将军霜妻。而朝廷将犯官家眷徙于比景,也是常有的事。若能从京都洛阳,沿大河出海,一直航行到比景。足可说明,海运已十分发达。

    楼船不仅悬帆,还设有排桨。从种类上说,楼船应算是排桨帆船。无风时靠桨手划船。这条航线通行日久,舵手已十分熟络。甚至少有的几个无风区,舵手都能提前告知桨手,先行划船,积累航速。

    事实上,若计算总成本的话,船运是当下最便捷的运输方式。远比牛车来的快捷又节省。

    五日后,船队抵达右北平郡海域。船队中的其余船只仍旧东行,前往辽东。独独泊下了载着刘备等人的这艘。

    此时的右北平郡,并无成型海港。只有草草建起的临时港口。一座面积颇大的水砦,横跨海岸。砦中旌旗招展,人马嘶鸣。正中坞堡上悬一面大旗,书‘平波’二字。往来兵士,穿着皮甲,头包赤帻,却并未统一着装。看上去,这应是某个豪强,或者水匪的营砦。

    见刘备面露疑虑,陪同前来的田氏商肆主事,这便笑道:“少君侯切勿担忧。此处名叫‘平波砦’。此砦主人,乃本地一等一的豪强。素来乐善好施,广交各路朋友,尤重士人。往来海船多在此修整补给,未闻有失。”

    打量着守卫森严,进出有度的临海水砦,身侧的黄盖欣然点头:“必是豪杰。”

    刘备这便问道:“此砦主人究竟是谁?”

    “程普,程德谋。”主事脱口而出。

    刘备不由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也很熟悉啊。必是知名人物。

    黄盖笑道:“少主,此人当可一见。”

    刘备点头称善。

    这是一座野渡,里面还有野集。听闻这位砦主,本就是州郡小吏,又是此地豪强,所以才能建起这座水砦。往来商船,附近渔船,多泊于此港。贩卖南北货物,水产海鲜。水砦收入颇丰。

    水砦,水陆各半。一半深入海岸,一半坐落岸边。待楼船靠岸,刘备便和黄盖等人走下甲板。沿一条两车并行的长堤,入了港集。便被熙熙攘攘的人流淹没。

    好热闹的野集!

    虽比不了楼桑,却也十分繁华。

    田氏在此处也有产业。为了方便补给,转运货物,田氏便向水砦主人租了块场地,建起一座私家邸舍。底层货仓,二楼住宿。楼上前半段是大堂通铺,歇息船员,水手。后半段是一间间独立的精舍。为管事、贵客落脚暂住。

    刘备自是贵客。早有田氏家仆前来搬运行李,安排住宿。殷勤备至。

    除却贴身护卫刘备的白毦精卒,和千人敌的黄盖。随船而来的众刺奸,已先行散开。化妆成水手、散客,分布在水砦之内,搜集传闻,打听消息不提。

    安顿好之后,阎柔先行离去,寻找买马的接头人。

    本以为右北平无处落脚,不料竟有此砦。刘备不禁感叹。和自己的封邑一样,这个时代的人情风物,断不是后世寥寥几本传记能一并概括。如同这座未被记载,却活生生的立在眼前的平波砦一般。

    盖因竹简篇幅所限,作者们各个惜字如金。所录多是年代大事,也就少了诸多的生活琐事。

    少了生活,也就少了鲜活。风土人情一概全无,读起来甚是乏味。

    在刘备看来,时代风物才是最有趣的历史。

    水砦鱼龙混杂,各方势力汇聚。不仅有汉人、乌桓人、鲜卑人、扶余人,甚至还有一些刘备无从辨认的‘野人’。这里的野人,乃指来自海外诸岛的‘化外之民’。

    刘备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之多的,异族。

    装束各异,语言不通。却都乐于交流。手舞足蹈,口吐唾沫。互相挨得很近。费劲的说着各自的乡音俚语,都希望对方能听懂。目睹了一场异族与异族的交易,刘备竟替双方感到欣喜。

    当真不容易。

    这就看出,市侩的重要性。有个能听懂双方语言的中介,生意必定加倍顺利。

    话说,能建起这座鱼龙混杂的水砦,必是豪杰。

    之所以鱼龙混杂,是因异族多,汉人少。水砦在土垠县内。土垠是右北平郡硕果仅存的四县之一。幸有长城关隘阻挡,未被鲜卑侵占。水砦又近海边,守卫森严,故能长久。

    这个时代,胡人和汉人的体质,相差不大。甚至北地汉人还更显高壮。

    装备更远胜一筹。争斗互有胜负,汉人赢多负少。乌桓内迁,多被鲜卑所迫。胡人之间也是争斗不休。朝廷分而化之,成效显著。

    涿县马市胡商,竟是上谷乌桓王的代理人。

    如此说来,他从刘备这里重金购买的果冻,必定是转送给了上谷乌桓王,或是乌桓王的近臣。所得,也一定远超买果冻的二十金。想想就明白。乌桓王随便抬抬手,赐些良马,也远超付出的金价。

    难怪明知有诈,还要二次行骗。

    盘桓数日,阎柔乃归。

    已联络上了右北平乌桓的接头人。

    刘备随口问了下马价,比涿县便宜一半。

    五百万钱,能买良马五十匹。

    若是普通战马,能换两百五十匹!

    虽有普通二字,却是实打实的战马。远比一般驽马聪颖强健!白毦精卒只两百人。不仅能一人一马,还有剩余!

    不错不错。

    刘备这便问道:“何时来换?”

    阎柔却道:“最近时有鲜卑南下,乌桓王不愿赶马来此。说要当面交易。钱货两讫。”

    乌桓王庭远离海岸的无终县境内,听说在长城脚下。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逐草而居。以部落为单位,散落在燕山沿线。

    在乌桓王庭交易的好处显而易见。能防备各种风险。

    若贩来水砦,沿路有鲜卑劫掠不说。万一刘备言而无信,不肯付钱,岂非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刘备想想便释然。人之常情。

    想要良马,燕山之行在所难免。

    去是不去?

    去。

1。103 铁脊蛇矛() 
此去路远。为避人耳目,最好单人匹马,不用车队。

    刘备的青駹马,惧水。无法乘舟。自然也就不可能随船带来。黄盖和白毦精卒也皆无良马。驽马勉强乘骑,若路遇鲜卑游骑追赶,则不堪其用。最好能租用几匹本地良马。问过管事,田氏只有拉货的牛马。水砦中最好的马匹,都在此间主人的厩中。

    记得水砦主人名叫程普。

    田氏和他颇为相熟。让管事引荐,刘备这便携礼拜访。

    立在砦中的坞堡,就是程普居所。

    听说程普也在县中任职,刘备想了想,便以陆城侯的身份,递上了拜帖。

    都说异地为官,坐地为吏。若为官,必远赴他乡。正如刘备祖父,要远赴东郡去做范县县令。程普即是本地人氏,又在县中任职。多半是小吏。然而既是水砦主人,必有过人之处。再说,英雄莫问出处。万万不可怠慢。

    不久,坞堡中门开启。一八尺大汉,携兵丁昂然而出。刘备抬头一看,此人相貌堂堂,颇有容姿。

    “不知少君侯到此,恕罪恕罪。”大汉抱拳行礼,声音中正平和,浑厚有力。

    刘备甚是欣喜,这便回礼道:“备冒昧前来,礼数不周,还望程君海涵。”

    “少君侯言重了。”见刘备甚有礼节,全无上位者的嚣张气焰,程普心中更是喜悦:“请入堂一叙。”

    “请。”在黄盖等人的护佑下,刘备随程普走入坞堡。

    院中有一队部曲正在操练。刘备边走边看,甚有章法。程普不仅是武人,亦通兵法。必是良将。

    堂中两侧陈列着各种长短兵器。在最当中的位置,横着一柄蛇矛。与一般木杆矛枪不同,这柄蛇矛,杆亦为铁铸!

    只见此矛,矛头弯曲,如灵蛇吐信。红缨似血,连着通体乌光的铁脊杆身,恰似一条铁线巨蟒,杀气腾腾,横架半空。拦住了众人去路。刘备脱口而出:“铁脊蛇矛!”

    程普笑道:“正是程某所用。”

    有道是好马配英雄。见此良兵,黄盖顿时技痒。这便抱拳说道:“某零陵黄盖,可否一试?”

    英雄惜英雄。

    见站在刘备身侧的黄盖,颇有气势,与自己也不逞多让。程普这便笑道:“有何不可。”

    俯身看向刘备。见少君侯亦同意。黄盖这便迈步上前,只手握住矛杆,稳稳举起。

    在手中掂量掂量,转了个枪幕。这便双手握住,在堂中舞了起来。

    一时寒光四起,风云变。

    铁幕好似噬人巨蟒,呼啸绕盘,泼水不进。

    白毦精卒立刻护刘备避入角落。

    程普却身姿挺拔,在枪幕中岿然不动。

    忽听阵中一声低喝,枪式骤歇。

    黄盖面不改,收枪而立。手中蛇矛犹在嗡嗡震颤,不绝于耳!

    “好棒法。”黄盖善用双鞭,被程普一语道破。

    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黄盖把蛇矛当成混铁棍来耍,自然瞒不过程普。

    “少君侯麾下英雄辈出。程某大开眼界。”能把铁脊蛇矛,柴火棒似的舞成铁幕。这身怪力,世间难寻!

    刘备笑着点头:“黄将军确能以一当千。”

    黄盖将铁矛放归原处:“君侯门下有一人,姓黄名忠,字汉升。万夫莫敌!”

    “哦?”程普不疑有他,“不知黄壮士今日可在?”

    “邑中诸事颇多,这次未能前来。”刘备笑答。

    “可惜,可惜。”程普面露惋惜。能结识天下英雄,方才不枉此生!

    刘备忍不住说道:“程君乃人中龙凤,又岂会一直困于此地?他日有缘,必能相见。”

    程普释然一笑:“谢少君侯谬赞。”

    英雄如黄盖,都甘愿立在刘备身侧。程普对楼桑少君侯更加不敢怠慢。本想请刘备上座。刘备却推辞不受,反自坐于宾席。程普这便陪坐在东席。

    宾主落座,婢女奉上鲜果茶饮。刘备将登门所求,一一道来。

    听完,程普沉声说道:“右北平乌桓王乌延,率众八百余落,自称汗鲁王。麾下精骑善射,能征贯战。又不服管教,时常与官民争斗。且恰逢鲜卑游骑南下。四处劫掠,马踏青苗。路不太平,此去凶险。”

    乌桓善战。于是朝廷常选其精锐,外出作战。号称乌桓突骑。乌桓突骑,作战中常为先锋,摧陷敌阵,勇猛非凡。幽州各郡皆有突骑。以渔阳、上谷突骑最享盛名。突骑皆由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的内迁乌桓人组成,所乘战马也都来自辽西、辽东各边郡。牧马之地,就是后世的科尔沁大草原。

    自内迁起,直至当下。三郡乌桓由于战争迁徙和民族融合,人口组成越发复杂。部落中融入了大量的匈奴人、鲜卑人、汉人、林胡、羯等多族。人口增加,势力伸出塞外,与匈奴、鲜卑厮杀不断。然而几大部落却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互不属统,加之族中精锐屡被朝廷征调,战损极大。实力不断受损,没能一统塞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