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576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576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说无益。各为其主。”毛女双手垂地,电射而起:“各安天命。”

    声未落,人已至。

    利爪直抓面门。

    三楼寝室,灯火通明。

    本该美人相伴,高枕安眠的蓟王刘备,正端坐床榻。侍寝二美人皆已不见。

    如众女仙所言,邹衍行馆,内藏机关。若非通晓内情,断不能寻到通往寝室之所在。

    须臾。隐秘天梯,徐徐升上。大秦圣祭,将软成烂泥的闯入者,扛到近前。灯下除去遮面,正是汉水游女“延娱”。

    《拾遗记》载:周昭王二十四年(前1027年),东瓯献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后二女与昭王乘舟,同溺于汉水。

    又过不久。幽姬卢暒,亦肩扛一女入室。除去假面,正是另一游女“延娟”。

    参考夺舍续命的“李脱”与“李真多”。“延娟”、“延娱”二游女门内,自也有类似长生法门。

    再过不久。先于刘备一行,暗中潜伏馆中的许师钟瑷,冥蝶骆晹,亦各有所获。

    各自除去遮面,正是那对天台女仙。

    “麻姑何在?”刘备不置可否。

    “麻姑在此。”毛女玉姜自梁上飞落,耸肩将被毛发缠成茧的麻姑,抖落地上。

    话说。蓟王之所以高枕无忧。正因有四美傍身。外加左慈把门。

    目视毛量惊人的毛女,刘备欣然一笑:“先时,不告取走青稞麦,还望翟师海涵。”

    翟姜笑答:“王上既奉上美玉,何言‘不告而取’。”

    原来。口口相传之终南山毛女玉姜,便是西獂释比,翟姜。

1。192 共赴巫山() 
翟姜,乃出西獂国师一脉。“释比”又称“释古”。与“许师”同义。自獂王被杀,葬于麦积山。释比一族,便为其历代守陵,四时祭祀。直至被刘备登山窥破。用身佩美玉,换回青稞麦。不料无心之举,却误打误撞,解西獂释比历代血咒:“王祭仇尽”。令翟姜一族,得见天日。

    翟姜得脱,深感蓟王之恩。后携玉登大震关,守护慧妃不提。

    先前,慧妃向东归三美人,所示玉佩。便是蓟王刘备留在麦积山墓**的那枚。

    正因出身西獂,又世代隐居终南山。当世释比翟姜,身兼承自上古的诸多失传巫术。之所以能在幻境中变大变小,正是借用了几种神奇的“幻形蘑菇”。

    当人误入“身毒幻菇(印度毒蝇伞)”后,会产生奇特幻觉,一切影像皆被放大,普通人摇身一变,成庞然巨物。类似幻觉,后世医学称之为“视物显大性幻觉症”。

    “南夷幻菇(云南小美牛肝菌)”则作用相反。误食后可产生“视物显小性幻觉症”。进入幻境,会“见”四周有不足尺高之小人,头大身短,穿红披绿,举刀弄枪,上窜下跳。时而从四面八方,蜂拥围攻;时而又四散而逃,无影无踪。坐卧不安,如影随形。不得片刻安宁。吃饭时,小人争吃抢喝;走路时,有的抱住腿脚,有的爬上头顶。直令人极度恐惧,乃至发狂。

    另有异域幻菇,会令眼前出现各种畸形怪人:或身体诡长,或面目狰狞,或比例失调,或头身分离。稍后,便会神智不清,昏睡不醒。

    还有安息幻菇,使人丧失时间感,出现五彩幻觉:时而绿雾弥漫,天旋地转;时而身陷火海,奇光闪耀。不一而足。

    后世将其统称为“致幻植物”。将各种致幻植物,碾碎成粉,再按不同配方混合,便会产生五花八门,光怪陆离之叠加效果。

    自神农遍尝百草后。历代巫医将各种致幻植物,分门别类,采集入药。辅以察言观色,装神弄鬼等,巫祝之术,创出玄而又玄之“上古幻术”。并流传至今。

    时人事死如事生。天人感应,举头三尺有神明。正因有极佳的“生存之壤”,方能令仙门幻术,“茁壮成长”。

    所谓“眼见为实”。“亲眼所见”诸多神奇变化。焉能不深信。幻听、幻视、幻想、幻梦,不断深入。终令被施术者,沦为虔诚死忠。甘心奉献一切,甚至献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若信死后能登极乐天堂,又何惧一死。

    如此说来。今汉禁鱼龙曼衍之术。与蓟王刘备禁绝太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言归正传。

    “只此五人否。”刘备问道。

    “只此五人。”幽姬卢暒对海内仙门,如数家珍:“不出妾之所料。与会诸仙门中,麻姑必寻汉水、天台女仙,暗中相助。”

    蓟王轻轻颔首:“无非利益熏心,大而化之,待清醒后问清缘由,若无大恶,逐出国境即可。切勿伤及性命。”

    “遵命。”众人下拜。

    便在此时。身后机关天梯,又自行升起。

    伴三尺萤光,红衣女不告而入。

    见麻姑五人,倒伏在地,昏迷不醒。另有毛女玉姜等五人,各自戒备,齐齐回身。此情此景,何须多言。

    红衣女挑灯上前:“贱妾不请自来,请王上恕罪。”

    “你既自称钩翼夫人,便是前汉帝后。”刘备言道:“却不知为何深夜到此。”

    “妾欲效巫山神女,自荐枕席。”红衣女随手置灯,盈盈下拜。

    “孤,心领了。”刘备不为所动:“前汉帝后,焉能侍后世子孙。夫人,请回吧。”

    嗅了嗅灯笼内溢出的香气,翟姜一声娇叱:“好一个明灯回魂!”

    幽姬卢暒亦醒悟:“此乃回魂香!”

    音犹在耳,地上麻姑仙,猛然睁眼。

    “护驾!”五人立刻将蓟王拦在身后。

    不等麻姑五人回魂起身。红衣女展颜一笑,现倾国之貌:“王上恕罪。”

    “贱人敢尔!”幽姬卢暒飞身上前。

    红衣女双臂骤开。

    砰!袖中机关,抢先发难。怦然迸发,一时雾气弥漫。

    不用说。弥漫寝室的香甜粉尘,必是仙门幻药无疑。

    不分敌我,全面杀伤。寝室幽闭,猝不及防。

    室内众人,皆身中幻毒。

    幽姬卢暒心系夫君安危,一时泪流满面:“贱妇欲行刺乎!”

    “非也。”迷雾中,红衣女娇声答曰:“如前所言,为效神女,与君共赴巫山。”

    幽姬卢暒如醍醐灌顶,喜极而泣:“莫非是‘巫山云雨术’!”

    赤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楚襄王游高唐,梦女神自荐枕席,神女去时称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又言:“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

    换言之。神女荐枕楚襄王,亦是为续生苗裔。如此说来。红衣女此来,与麻姑目的相同。然“巫山神女派”与“麻姑仙派”,二派所用法门却截然不同。前者布云行雨,后者飞针夺元。

    音犹在耳,水气弥漫。四壁消失不见,床榻化成龙船。

    忽有泽风拂面,水沫生烟。

    众人已置身云梦大泽。同乘一艘百丈大船。

    “无耻妖妇,竟当众用此禁术!”麻姑将将回魂,立刻心急如焚。仓惶四顾,雾气弥漫,白水滔天。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时噎气填胸,急切间插翅难逃。

    便在此时。

    只见。船中正殿,一头上古神兽“麋身龙尾”,“一角戴肉”,狰狞毕露,步步紧逼。

    卢暒等人目眩神迷,毫无惧色。

    然,面对撑霆裂月,独角神兽。麻姑等人,目眦尽裂,魂飞魄散。

    院中迭石。

    蓑笠翁轻巧提竿,锦鲤出水,跃入池中。

    “难怪能识破‘庄子非鱼’。竟是巫山神女一脉。”

    月落日升,眼看天降破晓。

    兰马台坂下幽林。史道人心中焦急,可想而知。

    再未得手,恐不及也!

    分秒流逝,度日如年。忽觉疾风异响。便有白衣女道,自树梢艰难飞落。

    正是麻姑。

    “事成矣!”史子眇大喜过望,急忙上前接应。

    见她衣衫不整,面似白霜,眸生春烟。腰下素裙,血迹斑斑,触目惊心。史子眇顿时,安心。

    “速……回!”麻姑银牙紧咬,忍痛出声。

    史子眇不敢有误。这便扶入车厢,狂奔南去。至于身后事,已无暇顾及。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古人诚不欺孤。

1。193 应运而生() 
史子眇驾车一路狂奔南下。沿途关卡港津,皆已提前打点。只需出蓟国后,便可畅通无阻。唯一不利,麻姑受创卧床,难以骑马。

    史子眇亦有两手准备。当机立断,换乘河东盐商机关快船,沿水路奔赴洛阳。唯一所患,需晚半日。

    比起快马,车轮快船可日夜行驶。折算下来,亦不逞多让。

    一夜行船,翌日清晨,船已逆入洛水。

    “仙姑安否?”史子眇隔舱相问。

    “无碍。”麻姑仙忍痛出声。

    史子眇又言道:“此去洛阳,面见帝后,该当如何?”

    “不劳费心,一切有我。”麻姑疲惫应答,不容反驳。

    “如此,甚好。”史子眇终是安心,转身时又忍不住多问一句:“比先前所料,晚了一日。不知精元……”

    “麒麟瑞兽,生机如常。”麻姑似难以招架。

    “仙姑安睡,贫道叨扰。”史子眇心满意足而去。

    舱室内,麻姑披头散发,苍白无血。万幸,早在马车上时,便将麒麟精元集毕。并贴身收藏。如前所说,需适宜温度,方能最大程度存活。女仙门派,代代相传,多精通此术。虽不知其内在原理。然“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乾坤炉里炼,日月鼎中煎”。以身护灵气,却与万物之灵暗合。

    此行虽变生肘腋,然结果却并无差池。最大不同,信手拈来之飞针夺元,竟成以身为器之布云行雨。向来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之麻姑仙派,倒头来竟用了巫山神女派不二法门。当真是……造化,弄人。

    彼情彼景,难以描述。个中滋味,非亲身所历,而不可尽知也。

    何为阴阳相济,政通人和。一言蔽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船入东郭港。再换乘已恭候多时的中署采买马车,掩人耳目,直入西园。

    一日修养,麻姑已无大碍。引入西邸万金堂,何后早恭候多时。

    “有劳仙姑。”何后心中惊喜交加,忐忑不安,却佯装镇定:“当,如何施为?”

    “飞针入怀。”麻姑爽利答曰。

    “无需经人伦之所?”何后又问。

    “夺麒麟之精,乃逆天行事。如何能顺其自然?”麻姑不疑有他。

    “如此,请仙姑速施针术。”何后似松了口气,遂下定决心。

    “请入内室。”起身时似牵动隐疾,麻姑不由得眉头微蹙。惊喜交错间,何后却并未察觉。内心之中,反生一股难以名状的羞耻兼杂兴奋。

    入内室,平躺榻上。麻姑取龙须软针在手,冲何后言道:“皇后须知,脐下三寸施针,犹如蜂蜇。只需忍过便可。”

    “无碍。”何后目光坚毅。便是锥心刻骨,亦在所不惜。

    “好。”掀开裙摆,见何后小腹斑斓,麻姑猛然一顿。待细看,又骤然一惊。

    然事不关己,权作不知。呼吸吐纳,稳住心神。吐出腮中暗藏鱼泡,软针刺入,采集精元,又反手刺入何后小腹。

    下腹骤然一痛,好似蜂蜇,又很快散去。麻姑转动软针,徐徐下探。

    须臾,何后似觉有涓涓细流,积少成多,注入体内。

    麻姑看得真切。随施针深入,何后腹上守宫纹身,渐已消失。一时光洁如玉。

    “事成矣。”待泡囊干瘪,麻姑迅疾抽针。

    紧带出一滴殷红血珠。被麻姑拂袖抹去:“皇后无需挂怀,待血斑散去,不日当可痊愈。”

    何后不敢轻动,仰面问道:“何日能见分晓?”

    “若信事,未能如约而至,则事成矣。不出三月,可诊喜脉。再过一月,当可显怀。”麻姑拭去鬓角薄汗,一时疲态尽显。

    夜以继日,苦乐自知。

    心念一闪,麻姑脱口而出:“抱阴负阳,应运而生。皇后断不可轻动,需满三日,方可下榻行走。”

    “好。”何后小心躺好,断不敢轻举妄动。此时心涌巨浪,未及细思。先前麻姑口出“逆天行事”,无从“顺其自然”,此时又说“抱阴负阳,应运而生”。前后矛盾,必然有诈。

    “贫道去去便回。”麻姑准备脱身。

    何后似漫不经心,随口一问:“仙姑欲往何处。”

    麻姑亦不动声色,随口答曰:“北邙山中有一株千年灵芝,可固本培元,安神保胎。此去采来,当可入药。”

    “如此……仙姑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