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65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65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心中一动:可是为鲜卑战马!

    崔钧笑着点头:正是。

    原来如此。

    鲜卑游骑,时常南下劫掠。遇到贩马的商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位北地义士,便以马群为饵,诱其前来。杀人夺马!

    崔钧又笑:我料定,此人必非初行此事。乃是老手。须知一匹战马值钱数万。若是上等战马,可卖十万。只需截杀一队鲜卑游骑,便可富甲一方。

    刘备亦笑:莫不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二人闻之,皆哈哈大笑。

    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便有一群北地游侠,靠杀胡夺马为生。苏双和张世平,皆是生面孔。入水砦便被盯上。打听出二人要北上贩马,游侠便以护佑为名,一路跟随。等贩回马匹,知鲜卑游骑必来抢夺。这便设下埋伏,以有备算无防。行杀人夺马之事。

    想到这里,刘备不禁庆幸。

    苏双忠厚。‘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果然是我刘备的兄弟!

    将鲜卑战马送与这群游侠。游侠感其恩义,遂一路尽心护送不提。

    寒露刚过,邑民便磨刀霍霍,整修收割工具。

    楼桑方圆十里,皆是水田。大多是旱地改水田。第一年尚能收谷五石。今年已是第二季植稻。无论农人经验还是水田地力,都比去年要好。老族长估计,怕有六石亩产!

    经验好不用说。为何水田地力也好?

    殊不知,正是楼桑地下管网的功劳。举族建楼时,刘备先修了地下管网。水网皆用陶管铺设。且雨污分流。简而言之,雨水和污水,是两个水网。互不干扰。

    雨水流入清溪。污水注入陂渠。

    两万余人的邑落,人吃马嚼,每日积粪何其多!经由双瓮化粪稀释后,沿陶管流入陂渠,滋养十里水田。焉能不肥?

    雨污分流后,污水口远离楼桑,就近滋养水肥田沃,邑中亦无屎臭之弊,且还不会污染清溪水道。三全其美。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青蛙一个都不能杀。捉虫全靠它。田中鱼蟹,尽可捕来。这就看出两面坡顶的好处。家家户户,院前檐下、向阳屋顶,皆晒满鱼干。因常吞稻田落花,故而肉质鲜美,透着稻花香甜。

    食鱼渐成风尚。蒸煮都可,刘备却下令,不可多做生鱼片。以防寄生虫病。

    稻花鱼,禾鲤干。

    亦渐成为新的楼桑特产。

    老族长来说:鱼蟹产自稻田,理应交税。

    刘备笑着摇头:叔公,莫不与民争利。

    老族长又说:今年大熟,亩产六石。仍三十税一否?

    原来,这个时代,田赋都是事先拟定好的。无论丰产还是歉收,哪怕绝收,都要按比例纳税。虽说一旦受灾,朝廷亦会适当减免。然对个人来说,却着实不易。若别人都大熟,独你歉收。又该如何?

    刘备想了想道:仍三十税一。待收割后,再定均产。若不然,仍以亩产五石计。

    老族长叹气:真,人主矣。

    老族长的感叹,事出有因。刘备此种浮动税率,看似对农人不利。其实却是最大的保护。丰收多交。歉收少交。绝收则无需交!

    少君侯有言在先,只收粮,不收钱。

    无它,铜钱实在有太多。

    霜降刚过,田氏商船已到涞水海口。泊在楼桑港口的百石商船,这便顺流而下,穿桥吊、过桥楼,如白湖、出水砦。赶往渤海,接回人员马匹。回来时,已是立冬前后。

    稻谷收割已经开始。

    渠道内扁舟往来,一片农忙景象。谷穗金黄,人人皆有笑脸。还有舲舟兵船,不时往来于清溪沟渠。日夜巡逻,谨防宵小。

    苏双和张世平,亦喜气洋洋。尤其是苏双,远行一趟,让他倍加想念刘备和刘备家后院的双排大马厩。

    与苏双并立船头的张世平,嗅着浓郁的稻香,这便冲身后说道:“徐义士,前方便是楼桑!”

1。124 国士待之() 
话音未落。便有一壮士掀帘而出。待到船头站定,只见他浓眉短须,虎背猿臂,身长八尺有余。

    环视十里稻田,又看水榭重楼。这便叹道:“楼桑少君,名不虚传。”

    苏双仰头笑道:“大叔,刘备现已复爵。应叫少君侯。”

    壮士亦笑:“既如此,你为何还直呼其名?”

    苏双挠头讪笑:“我们打小就识,叫习惯了。”

    “原来如此。”壮士点头。

    “苟富贵,无相忘。”张世平打趣道:“苏双和少君侯,年少好友。如今便住在少君侯府中。每日和少君侯同吃一餐,一同铡草喂马。便是学字,亦是少君侯一笔一划亲传!”

    壮士只笑不语。

    入了水砦,水榭尽入眼帘。

    湖水清绿如蓝。楼榭巍峨高耸,绵延湖岸。楼楼之间,彼此以滨水覆道相连。院门两侧又各有石阶入水,可泊舟船。

    水榭人家往来,便是用船。

    舫舟在水砦后靠岸,众人沿滨水覆道,向邑中走去。廊道以石柱为基,大木做梁。上铺青石板。墙壁所用乃是樟木,自绝蚊虫。每到一亭,还设有香炉坐榻,供人歇息。

    单此覆道,便要耗费巨资才能建成。而楼桑尽起高楼,足见有多富足。

    若只是少君侯一家富可敌国,也不必惊奇。然而家家户户皆富可流油,怎么可能?

    壮士便问道:“敢问二位小友,楼桑家家户户皆如此富有?”

    “富是自然。”张世平笑道:“然,楼桑能成今日之楼桑,全仗少君侯一人之力。”这便将以寝垫换辽东巨木,又先行赊买给邑民,允许分多年偿还诸事,细细说来。

    壮士面露钦佩:“得君如此,何愁江山社稷后继无人乎!”

    听他赞美刘备,张世平亦有喜色。

    听闻苏双、张世平等人已抵白湖。刘备这便出门迎接。

    沿街而行。向四周人群不时打着招呼的苏、张二人,抬头见刘备正笑立在五丈桑下,这便疾步冲来,长揖行礼。

    “张世平幸不辱命!”

    “哈哈,刘备,我回来了!”

    刘备长揖回礼:“一路辛苦,(刘)备多谢。”

    一直起身,便看见了鹤立群中的赳赳大汉。

    与刘备眼神一碰,壮汉这便抱拳道:“辽东徐荣,见过少君侯!”

    徐荣?!

    刘备双眼骤亮。

    张世平给刘备介绍:“少君侯,这便是一路护我等周全的辽东义士!”

    “原来是徐义士!”刘备早就笑的咧开了嘴:“且入府一叙。”

    “请!”徐荣也不客气,随刘备入了侯府。

    宾主落座。

    刘备还没想好如何开口。徐荣便从袖中取出一封荐书:“辽东田君荐书在此,烦请少君侯一观。”

    原来是田韶!

    田氏,辽东大族。族长田韶,船行南北,富甲一方。徐荣少有勇名,常在田氏商队行走,亦曾护佑过田韶安全。后来名气渐大,陆续有游侠来投。恰逢鲜卑寇边,抄掠边民。徐荣便拉起一支队伍,杀胡夺马。马匹皆贩卖给田氏,所得铜钱,大半分与民众。

    在辽东颇有侠名。

    ‘如今年纪渐长’,田韶‘不忍他埋没于乡野,终老于榻上’。便手书,荐徐荣到刘备门下。又说徐荣‘猛而有谋,体恤下士,乃上将之才,非明主不可仕’。万望刘备‘收入麾下,留以大用’。

    足量供应盐渍木,已是大恩。如今又举荐徐荣来投。刘备当真无以为报。

    刘备这便起身,长揖一礼:“若非田君,险失良才!(刘)备不才,区区十里亭候。蒙君不弃,千里来投。他日若遂青云志,当以国士待之!”

    徐荣闻言,肃容跪地:“主公在上,徐荣必肝脑涂地,以全君侯之志!”

    “恭喜主公,得此良将!”闻讯赶来的耿雍、崔钧,双双拜入。

    “同喜,同喜!”刘备这便将徐荣扶起:“来人,速去把诸君请来,与世平兄、徐君接风洗尘!”

    “喏!”府中精卒,这便去邑中传讯。

    刘备年幼,不便饮酒。

    黄忠等人却是无妨。上好的松泉酿,只管端来。先不说黄忠,便是崔霸、韩猛等人,也是一骑当千的猛将。又都任侠,正与徐荣对路。推杯换盏,很快熟络。尤其是韩猛,堪称相见恨晚。

    席间,徐荣问起楼桑诸事。韩猛一一作答。又说演武场二层精舍,大多空置。正好搬去,切磋武艺。

    徐荣这便开口。刘备自然一百个答应。演武场二层精舍,本就是为将官建造。为层内复式楼阁。一层楼分隔成上下两层。厅、堂、厢、厨、厕一应俱全。

    精舍高阔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前后皆设门窗,四周绕以回廊,可静观楼桑美景。屋室众多,便是举家迁来,也住的下。

    崔霸、韩猛,便住在演武场各自精舍。黄盖则居于白湖北岸的水军校场。校场中亦有营房精舍。方便就近练兵。

    徐荣又问楼桑部曲。韩猛便将部曲、精卒、水军、突骑、刺奸,各支队伍,逐一道来。

    徐荣此次带来亲随九人。皆是辽东豪侠,马战、步战皆善。

    杀胡夺马,实为自用。徐荣还说,辽东有百余同伴,去信便可唤来,为主公所用。

    韩猛忙将此事告知刘备。

    若是旁人,或许有诈。徐荣来投,又有田韶荐书,刘备自当不疑有他。

    这便满口答应。

    徐荣再拜谢。

    原来,给众多兄弟某一个好前程,才是让他一直忧心的事。

    无怪田韶说他‘猛而有谋,体恤下士’。正是为了众多游侠弟兄,徐荣才甘愿拜在刘备麾下吧。否则只能去投军,出生入死搏一个好出身。最后便宜了董卓老贼。

    演武场内设兵营。

    除水军外,队伍皆驻扎于此。

    徐荣刚安顿好,就急忙去信一封。随田氏商船载回辽东,此后便日日翘首以盼不提。

    少君侯又新得一将的消息,很快遍传楼桑。

    演武场更是一票难求。

    听闻徐荣和麾下亲随,亦擅长马战。乌莲甚是不服。这便赶来邀战。各自率领一队人马(十人),在演武场中列开阵势。

    刘备本想为徐荣等人配齐搪瓷甲胄。不料却被徐荣拒绝。一问方知,麾下几人皆是和鲜卑相若的游骑!也就是所谓的‘弓骑兵’!

    不宜身披重甲。

1。125 校场演武() 
游骑结阵,甚至松散。

    稀稀拉拉,没有突骑那般紧凑。千万别小觑。背上骑士人人开得二石强弓。强如徐荣,甚至能左右开弓。冲锋也不走直线,而是迂回。分成左右两阵,绕射乌桓突骑。

    乌莲这队骑术,也异常高明。

    竟能在马背上辗转腾挪,避开冷箭!还能抽身还击。

    两队人马,无需瞄准。张弓搭箭,抬手便射。箭如流星,虽折去了穿甲箭头,仍能听到利箭呼啸,不绝于耳。

    这边射的高妙。那边躲的精彩。

    你来我往。马背箭囊中,箭矢渐少。乌莲不愧是乌桓王妹。骑术、射术、避箭术,皆上乘。年纪虽小,却能连开二石强弓!若不是最近开始蓄发,真把她错认成乌桓勇士。

    激战亦费马力。鲜卑马、乌桓马,虽都是世之良马。久战亦疲。速度下降,转弯不及。背上骑士纷纷中箭。双方约定,中箭便要退场。这便各有骑士脱出。

    场中骑士,越战越少。等只剩乌莲和徐荣二人。看到痴迷的观众这才醒悟。厮杀良久,双方竟全是射弓!往来驰骋,竟无一次短兵相接。若遇步兵方阵,游骑当有大用。

    俯身躲过射向后心的冷箭,乌莲反手一摸。囊中已无箭。

    “看箭!”徐荣纵马追来,弓开满月,一箭射出。

    箭如流星,直扎后心!

    乌莲猛然扭身,堪堪让过。箭尾将将擦中面颊,竟被她张口衔住!

    只手取下,回身一箭,直取徐荣面门。

    却被徐荣用弓身拨去。

    “再来!”乌莲双腿一蹬马腹,战马猛地一蹿。徐荣亦纵马追来。

    散落在场中的箭矢被两人俯身捡取。你来我往,又对射起来。

    “如何?”刘备问黄忠。

    “当是徐荣技高一筹。”黄忠乃万人敌。眼光断不会有错:“徐荣未尽全力。以他之能,可连发快箭。有几次近身,徐荣亦未举刀。短兵相交,不出三合必斩乌莲于马下。”

    有几次徐荣前后手各有一支箭,明显是速射箭法。却引而不发,显然是手下留情。不愧是战败曹操和孙坚的强者,刘备点了点头:“可称良将。”

    黄忠笑道:“少主莫不是想让他统领乌桓突骑。”

    刘备先是点头,跟着又摇头:“乌桓突骑长于冲锋陷阵。徐荣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