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67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67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却笑答:谁说没有。胡服骑射不就是?再说,汉人并不忌用皮毛。狼皮大氅,貂皮披风,鹿皮手套,诸如此类,不都是动物皮毛?盖因中原多山羊。毛发很短,不能纺纱,只能造笔。无法纺成毛线,自然也就不能编织成毯。

    乌莲这便点头。略作沉思后,说道:羊毛的价格,可参考羊价。

    草原羊一只约三百钱,可活十年。而能剪羊毛的时间,大约八年。草原羊一年可剪毛两次。成年公羊能得羊毛四斤。成年母羊能得羊毛三斤。

    公母且不论。皆按平均三斤半来计算。一年剪毛两次,可得七斤。八年共计五十六斤。若以三百一只的羊价,来折算毛价。一斤羊毛不到二分铜钱。这个价格实在是有些低。

    刘备想了想道:织布,汉人用麻,乌桓用毛。皆是日常所需。不如,以麻丝价格来折算羊毛价格,如何?

    乌莲不禁瞪大了眼睛:你是说,羊毛一斤也出价十文?!

    刘备笑着点头:然也。

    咕咚。乌莲吞了个大大的口水,猛地竖起手掌:口说无凭。

    刘备亦举起手掌:击掌为誓。

    这便与她三击掌。定下羊毛价格。

    在乌莲的心里,有个朴素的参照。卖一只羊就少一只羊。如等剪完羊毛再去卖,还是少一只羊。同样是少一只羊,先剪羊毛赚的钱,岂不就是白赚的。白赚谁不赚?

    嗯!先剪羊毛再卖羊。

    想通一切的乌莲,一刻也耽误不得。即刻去信右北平乌桓王乌延。让他务必记得,先剪八年羊毛,再卖羊!

    毛毯是个统称。根据用处不同,可以分为地毯、挂毯。挂毯又叫壁毯。多用于装饰。实木地板和羊毛地毯的搭配,在隆冬季节堪称绝妙。如此脱鞋进屋,亦不觉脚寒。

    能不能如寝垫大卖,还要再看。但,能为邑中女妇找一条安身立命之法。这才是毛毯最大的功用。

    母亲亦是如此想吧。

    纺织诸技,刘备不懂。交给母亲和一众女工便可。更何况还有乌桓女工从旁辅助。想来,形成楼桑的特色,也只是时间问题。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刘备,才体会到什么叫:四季分明。

    春暖秋凉,酷暑严寒。

    立冬一过,气温直降。不知不觉间,街市背阴处的积水,已结冰。踩上去喀嚓作响。

    流水不易结冰。天车和龙骨翻车都运转如常。诸如三足擎波鬲,还被暖房遮罩。内通热气,隆冬亦不冰冻。气温虽冷,可年前这段时间,却是楼桑最清闲的时光。辛苦了一季的邑民开始享受富足而悠闲的生活。百业繁盛的楼桑,也能满足邑民几乎所有的需求。

    各种名目的筵席,扎堆出现。刘备还是和往常一样,让宗亲从兄代劳。

    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白事明显减少,几乎全都是喜宴。究其原因,还是遍布楼桑的取暖设施,保住了年迈孤寡者的性命。

    夜里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等到天明,一片洁白。那些由此起彼伏的重楼轮廓,串联起的天际线,也皆被白雪覆盖。正当邑民们纷纷上街扫雪,忙的不亦乐乎时。一个身披斗笠的孱弱少年,踩着积雪走进楼桑。找到了刘备的府邸。

    问过守卫,确定是刘备的府邸。少年这便从怀中掏出个由羊羔皮,包裹着的物什,轻轻放在阶前。

    又冲守卫言道:劳烦大叔捎句话。就说:‘是燕国故人将此物奉于阶前’。

    不等守卫来问,少年以转身离开。

    白精卒这便上前,解开包裹,细细查验。确定无诈后送入侯府。

    刘备将包裹打开,正是一只单耳陶杯。

    ‘燕国故人奉于阶前’。莫非是阎柔?

    刘备急忙取来阎柔离别时的赠杯。两相对比,器型完全一样。

    果真是阎柔。

    一前一后,送两个一模一样的陶杯,这是为何?

    刘备一时参不透,便请来耿雍和崔钧,询问阎柔是何用意。

1。128 虎狼之士() 
打量着放在矮几上的一对耳杯,耿雍和崔钧皆陷入沉思。

    刘备已告知二人,此杯乃是阎柔在胡人营地为奴时的取食之杯。众多汉奴,人手一只,无杯不得食。若失手打碎,不想饿死,只能去夺别人。

    向刘备行礼后,崔钧将两杯拿起。一手一只,反复端详。忽又把左手杯,递给了身旁的耿雍。

    耿雍下意识接过。

    崔钧举杯相邀。耿雍旋即领悟,便也举杯。两人呈对饮状。

    刘备幡然醒悟:原来如此!

    崔钧笑道:不日必有结果。

    耿雍亦叹:希望阎柔此去,恩怨能了。以后常伴主公身侧,必成一段佳话。

    与两位家臣不同,刘备隐隐有些担心。阎柔经历虽多,可年纪尚小。孤身返回,必是想做件大事。无论是报仇还是雪恨,他小小年纪,又身处胡营。即便大仇得报,又如何全身而退?

    千万别伤及性命便好。

    冬至前,派往丹阳贩买鼍龙皮的宗人,随田氏商船返回。血淋淋的鼍龙皮堆满了船舱。后世的濒危动物,此时竟多到泛滥,伤人性命。这个时代,听说江南还有犀牛,南越遍地大象。蛮人以犀牛皮做甲,刀剑难伤。

    生皮要尽快处理。苏伯这便命良匠日夜赶工,打造鼍龙皮甲胄不提。

    苏伯告诉刘备,春秋战国时,皮甲的制造技艺便可称精良。《考工记》中,针对不同原料,还有制革、锻革、钻孔等不同工序。其‘察革之道’一篇对选用什么样的皮革,如何分辨颜色、厚薄、坚韧程度,都有具体的标准。只须依此法,选用上等皮革,交由良工缝制,便能造出一副“坐起跪拜皆便”的革甲。

    《左传》中亦有关于髹漆皮甲,及用丝带编缀皮甲的记载。皮制甲胄的原材料,来源广泛。犀牛皮,鲨鱼皮,野猪皮,象皮,牛马等等,皆可。北方游牧民族的皮甲,多是自制。中原王朝则有工匠统一制作。南方多雨,皮甲还需擦上防水桐油。诸如此类。

    皮甲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快速武装起一支军队。从割下生皮,到髹漆穿片,制成甲衣,无需很长周期。

    演武场一层,皮革工坊。

    外面北风呼啸,鹅毛飘雪。屋内炉火熊熊,温暖如春。

    古代专业的制甲工匠,称为‘函人’。《考工记》上亦有“函人为甲”之句。

    刘备习惯称呼为造甲匠,或干脆叫革匠。

    皮、革有别。生皮髹漆,便是革甲。

    除了刘备黄忠等人,徐荣也在。正充当模特,站在台上,被匠师们细细量取身材尺寸。

    鼍龙具装的标准甲片,已裁割完毕。现在量取的是一些特殊部位的甲片尺寸。完成全部甲片的裁割只是第一步,跟着要进行第一次散片髹漆。然后送往水压作坊,压成合甲。之后编缀成甲,整套髹漆两遍,方可使用。

    人甲、马甲,皆是如此。

    刘备正细细观摩良匠制甲,忽听西阙号角长鸣。

    有敌来袭!

    敌从西来,必走官道。此路通往涿县县城,怎么可能?

    不等刘备冲出演武场,西阙号角再响。一短二长,警报解除。

    刘备在白毦精卒的护佑下,向西阙走去。楼桑八景之一的西林烽鼓,距阙楼不远。片刻即到。

    阙下崔霸横戟立马。

    百余刀盾兵在他身后排成方阵,截断官道。身后长街聚拢了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群。各种表情都用,唯独没有惧怕。也是,胆敢攻楼桑者,皆被枭首装匣,堆在涿县市口。日晒雨淋,霜风冰冻。

    见刘备到来,围观人群纷纷行礼,口称少君侯。这便散开,让出道路。

    白毦精卒散布在刘备身侧,护他穿越人群,停在刀盾兵身后。

    崔霸一身黑搪札甲,脸覆鬼面,盔带红缨。身披狼皮大氅,持双钩镰枪。单枪匹马,冲对面稀稀朗朗的骑士喝问:“来人通名!何故闯我楼桑!”

    “呼喝!”背后刀盾兵,以刀击盾,壮大声威。

    便有一北地壮汉,骑鲜卑大马越出队伍,瓮声说道:“我乃辽东游侠田冈,来投兄长徐荣!”气势亦不曾弱了分毫。

    “众兄弟切勿轻动!”背后一声大喝,正是急急忙脱掉甲胄,从工坊赶来的徐荣。

    “主公勿忧。来人皆(徐)荣之兄弟,辽东义士!”都是随他纵横辽东多年的北地游侠,徐荣抬眼认出。

    刘备越看越喜,这便笑着点头:“如此,且带去演武场。”

    “喏!”徐荣这便越过战阵,大步向对面走去。

    马上壮汉,急忙下马,与徐荣抱作一团。众侠客亦围拢上来,与徐荣高声叙话。见游侠纷纷下马,刘备便知事已成。

    百余名辽东游侠,皆有鲜卑良马。来投刘备,可自成一军。

    叫辽东游骑如何?

    弓马娴熟,又善步战。相互配合默契,亲如兄弟。皆是精兵悍勇。想想也是,整日与胡骑交锋,还能活到现在,可称虎狼上士。若以此百人为中军,组建一支骑军。确能败孙破虏!

    待黄忠先护送笑的合不拢嘴的刘备返回演武场。崔霸这才分开战阵,放徐荣等人入内。

    邑中重楼高阁,人声鼎沸。看得一群辽东大汉,瞠目结舌。再偷瞧楼桑部曲。锐兵精甲,皆为虎贲。这便收拢傲气,牵马而行。陆城侯宗祠,刘备已命人加盖重修。高墙环绕,重楼叠嶂。院中老松冬青,苍劲挺拔。门前一对石狮镇兽,漆木大匾高悬门额。上书‘陆城侯祠’,四个鎏金大字。

    抬眼便知,非等闲之地。

    沿宗祠墙桓再往里走。一座圈地极广,巍峨高耸的演武场冷不丁冒出,直插天际。遮住了众人全部的视线。

    这分明是座瓮城军堡!

    演武场四周重楼,高低有序。地下为囚牢。一层为大马厩、草料房、鞍具房、工具房、兵器室。二层是兵营、学堂、医馆、病舍、将校精舍、南侧二层之上建观礼台。东西二侧,设有进出的门洞和谯楼。北侧还有三楼、四楼,五楼。三楼、四楼前部同是观礼台,后部是精舍。

    五楼为少君侯独享。观礼大平座可俯瞰整个楼桑。

    徐荣身旁壮士不禁啧啧称奇:“谁人竟如此阔绰。”

    徐荣笑道:“马兴兄弟,邑中高楼,皆主公平地建起!先前路过‘陆城侯祠’,便是主公家祠。人称少君侯者,便是我家主公。”

    马兴憨笑:“大哥倒是谋了个好出身。”

    田冈这便瓮声问道:“大哥,俺们人多。人吃马嚼,颇费钱粮。少君侯肯不肯收留?”

    徐荣亦笑:“少君侯邑中有民两万余,美田十里。邑中产业日进斗金。何差你我兄弟这一口!”

    田冈摸头憨笑:“能吃饱便行!”整日刀头舐血,餐风露宿,与鲜卑游骑周旋厮杀的汉子们,如今年纪渐长,也想让一家老小过上安稳日子。

    马兴喜道:“能饱食酣睡,兄弟齐聚。这条命便卖与少君侯,又有何妨!韩隆,你说是与不是。”

    又有一人接口道:“马大哥言之有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四人说话声大,一路领兵护送的崔霸不禁笑道:“啧啧,瞧你等这小家子气。来我楼桑又岂止是果腹?如此,何不去义舍吃粥!便是顿顿好酒,餐餐鱼肉,我家少主亦请得起。只需……”

    “只需什么?!”田冈吞着口水,两眼一横。

    “只需赢得过我手中双钩镰枪。”崔霸傲气一笑。

    “哼!”田冈满脸不服,被徐荣硬拖进门去。

1。129 棋逢对手() 
徐荣以下,田冈、马兴、韩隆,皆豪侠。驰骋辽东,杀胡夺马。整日刀头舐血,时刻不离马背。练就了一身精湛的骑术。麾下百余人,弓马娴熟,悍不畏死。且重诺轻身,皆为义士。

    口说无凭。

    演武场便是拭刀石。

    在一千观众面前,操练一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达溜达。

    黄忠万人敌,不敢相约撕斗。徐荣这便约崔霸、韩猛、黄盖,加上乌莲,携百名乌桓突骑,与之相斗。

    演武场一票难求。

    五文钱的票价,竟被炒到百文,仍一票难求。不知有没有催生出黄牛党。

    场中积雪清扫一空。为防冲突摔伤,刘备又命人用积雪沿四周,围起半人高的雪墙。

    如此场面,少君侯自当在场。

    五层大平座。刘备携母亲、公孙氏,及家中艳婢,齐来观战。还有一众同学好友。就连恩师几位大儒,也被邀请在列。

    楼上楼下,人山人海。演武场楼层,本就比一般民舍高阔。五楼平座,相当于民舍十层。居高远望,十里风情皆入眼中。正值隆冬,河川皆白,银装素裹。却有一河,绿水长流,蜿蜒向东。便是涞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