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79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79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笑看了他一眼:然也。

    苏双先是吁了口气。顿了顿又言道:楼桑已经很好。为何还要如此辛劳。

    此话若是别人口出,刘备才懒得回答。

    乃因出自挚友之口,刘备这才道出心意:苏双,你也看见。穷陆城亭十里之地,不过活邑民两万。若许我百里之土,便可活百姓二十余万。若有沃野千里,可活百姓两百余万!若有万里江山,可活天下黎民!想想看,苏双。若天下皆如楼桑这般富足安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升平盛世,我大汉又该是何等气象!

    苏双不禁瞪大了眼睛:天下都如楼桑?

    刘备重重的点头:嗯,天下皆是楼桑!

    苏双无法想象,天下若皆如楼桑时,该是何等壮丽景象。

    终能在好友面前抒发胸臆的刘备,也一时神游天外。只是,他能做到吗?

    “停!”忽来一声清脆的童音,将二人惊醒。

    刘备抬头去看。见一辆骡车,停在路边。赶车的老叟鹤发童颜,身披斗笠。正一口一口的喝着葫芦中的美酒。闻香便知是楼桑名产松泉酿。

    “敢问长者,何故喊停?”刘备长揖问道。

    老叟只笑呵呵的点头,却未答话。

    “是我。”声音来自车内。话音刚落,便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眉毛很浓,目光清澈,笑容很暖,唇红齿白,俊秀的一塌糊涂却又怎么也不觉得讨厌的小小少年。

    见刘备看他,少年这便问道:“你刚才说的话,都是真的?”

    “什么?”刘备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说,你方才说要把天下建成和楼桑一样的升平盛世。是不是真的?”小小少年追问。

    刘备先是一愣,跟着一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然是真的。”

    “好。”小小少年学刘备,一本正经的执礼,便转身向骡车走去。

    撑臂跳上骡车,少年又回头说道:“我还小。待长成,便来助你。”

    刘备被他稚气未脱却一本正经的表情逗笑:“如何相助?”

    “尽我所能。”小小少年笑答。

    所谓童言无忌。初时刘备并未当真。然而。回头再想,却越发觉得少年有一种让人倍加心安的信赖。等骡车驶远。眼看就要钻入密林,不知为何,刘备忽大声喊道:我是刘备!

    不久车厢便有声音传出:我叫赵云。

    扑通!

    手中毛刷重重落水。

    他说他叫——赵云?!

    愣了许久,刘备才反应过来。急忙踩镫上马,不料脚底打滑,摔了个四仰八叉。把青駹马也吓了一跳。

    “刘备!”

    水花四溅,苏双急忙赶去搀扶。

    等把一身泥浆的刘备扶起,骡车已入林远去。

    “刘备,你没事吧?”苏双吓坏了。

    刘备抹了把满是污泥的脸,将苏双一把薅住:“他说他叫什么?!”

    “嗯……”苏双很认真的想了想:“赵云。”

    ……

    “还不快追!”刘备这便去牵马。无奈青駹马受惊,一时无法驱策。

    等苏双安抚好青駹马,已过去很久。不出意外,骡车当向常山国而行。两人寻路急追,却终不见赵云骡车。眼看日头偏西,已到范阳县境,这便怏怏返回。

    见刘备怏怏不乐,甚是惋惜,苏双劝慰道:他说‘待长成便来助你’。想必不是胡乱说说。不妨等等看。

    刘备无奈的笑叹一口气:缘分这东西,确是神奇。

    幽州涿郡和冀州常山郡之间,正夹着一个中山国。虽不知赵云因何会来楼桑,想必与邑中诸多扬名北地的名产有关。那赶车老叟,酒葫芦中装的便是松泉酿。

    唉,与子龙擦肩而过,实在可惜!

1。151 便宜行事() 
返回邑中,刘备直奔市楼。

    问过当班的刺奸,贼捕。便有人记起这辆骡马的来历。言,此车曾在酒垆前短暂停留。酒保请他把骡车赶往泊楼,老叟却说稍停便走。当时有值守刺奸在场,故而记得。

    再去酒垆。管事说,今日确有一长相可爱的童子来垆中沽酒。所用盛器,正是葫芦。

    管事见他年幼,还和他攀谈了几句。童子说,并非自饮,而是替师傅来沽。

    师傅?

    刘备幡然醒悟。想必那位鹤发童颜的赶车老叟,便是赵云的授业恩师了。只可惜来了就走。未能留下,着实遗憾!

    换句话说,赵云师徒也未必前往常山。若隐居在某个山头,练功习武。刘备自然追不上。

    能教出浑身是胆的赵子龙,定是隐士高人。

    线索全无,刘备徒生叹息。

    来自朝堂的公文很快送到。拜恩师为九江太守。又令陆城侯刘备伴恩师左右,便宜行事bianxing shi。

    好个便宜行事。

    没有给刘备任命。意思就是说,一切听从恩师调遣。

    刘备的官职,恩师早已想好。等到任上,便让刘备以陆城侯的身份,兼领郡司马。郡司马,是秩比二千石,辅佐太守主管军事的郡都尉的属官。年俸六百石。

    郡都尉才是郡中的最高武官。刘备骤登高位,恐遭人嫉。郡司马不高不低,正当其用。

    官服敕令符节印玺,皆随后送到。让恩师尽快准备。

    学坛四位大儒,卢植最先开门授业。如今被辟为一郡之守,弟子多有喜色。毕竟,恩师以秩二千石的高官出仕,日后前途不可斗量!麾下弟子必择其优良者而荐之!焉能不喜。

    卢植不好吟诗作赋,素来清白。故弟子中鲜有巧舌如簧,善机辩者。与人博论,别说大杀四方的北海一龙,便是其他几位大儒门下弟子也都未曾赢过。风头被遮去甚多。如今恩师已是太守,自当扬眉吐气。

    尤其是公孙瓒和田骅,两个有钱的主。往常小心加谨慎,生怕被冠以华而不实的恶名。如今终能扬眉吐气!横着走就算了,一不小心坠楼该如何是好。反正抬头挺胸,大步流星,目不斜视就对了。

    知儿要远行,母亲为刘备准备了许多换洗衣物。长妻公孙氏预备了点心吃食。家中美妾亦各有所奉。

    在耿雍和崔钧的协助下,刘备早把随行人员拟定:

    黄忠携麾下五百弓弩手。其中弓手四百五十,并发弩手五十。韩猛携麾下两百刀盾手。黄盖携麾下五十舟楫士。魏袭携麾下五十白精卒。徐荣携麾下五十鼍龙骑。刘备自带刺奸、贼捕各十人,帐篷高车百余辆,辎重粮草若干。

    粮草箭矢都没有多带。甲具兵器却备充足。楼桑的卅长刀,才是利器。

    楼桑部曲,只带走一半。甚至乌桓突骑一个没带。九江多河泽水网,重骑一不留神泥足深陷,自行脱困都难,还如何能战。

    本来,恩师只需轻车入城,调配郡国兵士,剿灭蛮贼便可。如今却要率领一支楼桑精锐,浩浩荡荡的开拔九江。

    这便是刘备要征调一百辆帐篷高车的原因。丁零人善制高**车。后世称为‘勒勒车’。

    车身长两丈有余,车带顶棚。车厢开(阔)若船舱。“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常一家人居住其内。车轮高大乃因草原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车轮高大,无论牧草繁茂的草场,积雪深厚的雪原,还是泥泞沼泽亦或者崎岖坡道,皆能顺利通行。因而被胡人称为“草上飞”。此车除搬运毡房、粮食、饮水外,战时还常用作驮运军队辎重的战车。

    高车通常以草原常见的桦木为料。车轴、车轮、辐条、轮心、车辕、车架,皆用桦木做成。桦木质地坚硬,耐磕碰,车体又轻,涉水受潮不易变形。整整不用铁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修理。刘备拿来运兵,自然做了技术改造。车轴升级为灰口铁铸件,车轮、辐条皆包铁。诸如此类。

    车日行百里。部曲皆乘车。沿途由楼桑刺奸前面探路,鼍龙游骑从旁护佑警戒。断然不会出事。

    刘备和恩师的车驾,自有白精卒守护。

    邑中诸事,皆托付于简雍、崔钧,和留守诸将。家中亦有母亲和公孙氏打理。刘备也能安心。

    出发那天,州郡官吏,邑中百姓,皆来送行。

    恩师接过三位大儒送上的三碗松泉酿,一饮而尽。这便长揖一圈登车发令。

    队伍旌旗招展,刀剑如林。皆是楼桑虎贲,气势如虹,杀气腾腾。赶来送行的州郡官吏,竟不敢直视。谁曾想,繁华如梦的楼桑邑,竟藏有如此强兵。

    刘备亦骑上苏双刚刚驯服的青骢马,随车而行。他没让母亲和家中人等赶来送行。如何面对离别,刘备始终没找准心情。

    不过他亦能感受到,从自家高楼上投下的那一束束满是关爱的目光。

    出南阙一里,恩师一声令下,徐徐如林的队伍这便纷纷登上高车,呼啸而去。

    此去九江,路程两千余里。

    即便高车日行百里,亦需二十余日。遇阴天暴雨等极端天气,还要延缓。没有一月,断难抵达。

    好在沿途置舍可供休息。兵士皆就地搭营。一路车马劳顿,却并无大碍。

    楼桑良匠,尤其是锔匠、铁匠、木匠,亦随军出征。伐木搭营少,修修补补,少不得他们。刘备先时陪恩师住在置舍,后来便与军士们同住帐篷。军营搭建亦有大文章。虽不是战场,却也要谨防野兽宵小,还要不与民争道。

    有黄忠坐镇,刘备大可放一百个心。然,少君侯却要事事亲为。以求能尽快掌握行军、扎营,诸多军事章法。

    初时不觉。最近几日总觉得出入自己营帐,端茶倒水的兵士,有些可疑?

    趁着奉茶的机会,逮住一看。竟是乌莲!

    刘备这才醒悟,自己的亲兵亲随,竟是乌莲和她的胡女卫队。

    刘备不禁翻了个白眼:你怎么来了。

    乌莲吐舌一笑:母亲让我乔装,一路保护。

    刘备见她不似说谎,这便作罢:切莫在军士面前露相。军中有女,士气不扬。

    乌莲这便肃容行礼:喏!

    话说,这群乌桓女卫,各个孔武有力,赳赳如男儿。又身穿戎装,多半不会被看出是女人。

    母亲也是,如何能让乌莲跟来。

    钱粮度支,皆入《钱物出入薄》。营中书吏笔笔录下,领取必有签押,出入皆有账目可查。

    这些刘备没有想到的事情,皆备黄忠安排妥当。刘备甚是好奇。黄忠从未入伍,如何得知?刘备来问,黄忠笑答:少时曾随父出征。长于军营,故能熟知。

    刘备恍然大悟,原来黄忠出身行伍世家。

    恩师心忧局势,这便加快行程。好在沿途并无大雨山洪阻路,二十五天后,抵达了阴陵地界。

    路上并无行人,置舍亦早已闭门。守卫军士居高喝问。便有斥候上前通报,乃是新任九江太守车驾。

    不久,数名亭卒打开院门,赶到军前拜见。

    搜身后,带到中军。恩师逐一询问,亭卒有问必答。

    情势怎叫一个糜烂。

1。152 南下平乱() 
依亭卒所说,此次蛮反,声势甚是浩大。往日只是围城堵路,呼喝呐喊。如今却造梯攻城,战况胶着。沿路亭舍,辎重早被调运一空。蛮兵攻占几座亭舍,皆无所得。这便罢兵,转而去围攻县城。

    守军依墙驻守,未有城池陷落。

    恩师问道:此次蛮反有多少人?

    亭卒互相看了看,这便齐声答道:不下数万。

    数万蛮兵,刘备这边只有八百军士。恩师看向刘备:如何?

    刘备面色如常:且前去一观。

    恩师点头称善。

    临阵对敌,切莫慌张。主将惶而军心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方是一军主将。

    示意全军戒备。在白精骑和鼍龙游骑的护佑下,刘备陪恩师前去查探。早有刺奸沿途迎接,将骑队领入一丛树林。

    下马步行,出林便遇荒山。问过领路亭卒,说此山名叫莫邪山。东西横卧一百余里,山南便是阴陵县城。

    站在山腰俯瞰,只见山脚下无数由茅草树枝结成的帐篷,星罗棋布,分散旷野。将远处一座城池,团团围住。

    想必那便是阴陵城了。

    亭卒说,阴陵城呈长方形,周长约三里。屹立于淮水之阳,地处下邳国至寿春交通要道。始建于秦,王莽篡汉一度改阴陵为‘阴陆’,皆属九江郡及淮南郡。秦末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迷道阴陵大泽,终为汉军追上,兵败乌江。

    只是,这座周长只有三里的小城,竟是九江郡的治所?

    别说涿县县城,就连刘备的楼桑邑,也大此城甚多啊!

    之所以城小,乃因人口不足。江淮之间水网密而良田少,故不足以养育乡民。再加南蛮为患,攻掠县城。民多逃难,亦留不住人口。又问亭卒,阴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