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97部分

刘备的日常-第97部分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夯土版筑,尚未包砖。城上角楼、桥楼、堞墙,瓮城等,甚至护城河,亦未动工。就连城门都没来及打造,权且用鹿角刀车封堵。郦城跨郦亭沟水而建。只有东西二门,南北皆为水门。郦亭沟分流巨马水,车轮舟,商船往来,航道繁忙。再加上河堤两岸建起许多天车、水碓等水利机械,故而冬季也未结冰。

    大雪封路,河川皆白。郦城百姓每家三百石新谷入仓,吃喝不愁。宅院深阔,前后重楼住人颇多。淮泗居民和丹阳部族多沾亲带故。挤一挤,都能安然过冬。

    家中人多也无妨。角楼、仓楼、望楼,皆能暂住。便是楼桑邑中,户户骑在垣墙上的覆道,只需安上檐墙,也能睡人。这些都不用刘备操心。各级官吏自有安排。没有建楼的人家,新粮皆存入四邻。待明年宅院造好,再另行移出。

    邑民家单仓楼,虽不能与少君侯家五仓连横相比。却颇为粗壮,能盛粮三万石。一年三百石粮,实在是大材小用。苏伯也曾问起,是否改小。刘备却断然摇头。辖地可辟田三百万亩。一户五十亩田,只是当下。若家中子女长成,刘备还要继续分田。若一户百亩,刘备可安置流民三万户。以一户十人计,便可安置三十万民。若一户五十亩,刘便可安置六十万流民。

    即便仓楼不存粮,亦能存储腌菜腊肉鱼干香肠,总归是有用。

    最关键是,仓楼一建,后院安全无虞。部曲居高而射,能毙流贼。更何况,仓楼二楼亦能住人。

    当然,宅院亦有变化。以前楼桑种麦,故而家家建有磨房。如今全改成水田,磨房无用。大多被邑民另行改建它用。最常见的便是改成二层楼阁,租赁给尚未分到宅院,或是滞留在邑中的商客旅人。还有不养家禽的人家,亦把猪圈牛棚一同拆卸。在磨房处另起三层楼阁,与后楼合并成一座主楼。右院望楼,与并排的前楼,之间架设覆道。战时,家中望楼弓手可从前楼直抵望楼,如此在几楼间辗转腾挪,可守备临近大片街巷。前院覆满白色砾石,居中建起花圃。后院猪圈,亦被改成后花园。另造假山鱼池,睡莲垂柳,美景如画。

    做如此改变,多是邑中官吏人家。楼桑虽无垣墙,却是名副其实的城邑。少君侯任命乐隐为楼桑长后,邑中官吏体系日趋完善。虽是小吏,待遇却高。皆知少君侯耻于蓄奴,故而邑中多雇仆从佣人,少有家奴。所雇人等,皆签劵书。一月数百到数千不等。若是门客,则更高。楼桑在籍齐民两万余口。还有数千仆从、雇工。再加上行商、学子。人口已过三万。盘桓邑中的游客和旅人还未算。

    彼时统一督造,是为加快进度,安置附民。如今邑民安居乐业,纷纷自行改造。刘备也乐见其成。

    唯有千姿百态,才能相映成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刘备曾说,久坐而不闻其香。作为城邑的主人,刘备的一举一动,都是邑民仿效的对象。他如何为人处世,接物待人。皆是楼桑表率。故而楼桑‘五缺’洞开,路通南北,却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最大原因,便是少君侯。

    喜少君侯所喜。恶少君侯所恶。

    楼桑遂成了今日之楼桑。

    公孙氏说,全在信与不信。

    刘备的体会,越发深刻。

    比如说,皆知少君侯喜登高楼,尝亲临平座覆道,居高远望。于是许多官吏家中楼阁,皆以覆道相连。甚至把后院仓楼也以覆道连起。称为“仓楼连阁”。沿覆道行走一圈,俯瞰楼桑风土,别有风情。时下楼高成夏。连接起一座座楼阁,造型各异的空中覆道,当真为邑中重重楼宇,增添了无数情趣。

    所谓“覆道行空”。

    覆道,可不单单是走廊而已。

    无论如何改变,东院水井还有笼罩在井栏之外的水塔,却不能动。所谓“东井戒火”。水塔的作用,已不仅是水洗。墙内、梁上还新增了喷淋灭火的铜莲蓬和连接陶管。拧开铜阀,清水便涌泉而下,自能灭火。根据房间大小,可设多个喷头。灵活又方便。

    升级的水洗灭火结构,立刻风靡邑中。

    时下住宅,无论阶基、柱础、门窗、斗拱,还是屋顶、檐端、瓦饰、雕饰,筑造工艺早已成熟。建筑结构更趋合理,装饰已丰富多样。

    单单屋顶瓦饰,就分为四阿、攒尖、硬山、厦两头造歇山、不厦两头造(悬山)五种。瓦头饰以滴水瓦当,有四神、葵纹、莲花纹、卷云纹、锯齿纹等,更是华美大气。

    从用料上看,汉瓦分筒瓦、板瓦两种。以圆形者为多,亦有半圆者。瓦面又有光素、刻纹两种。用途上分地瓦、屋瓦两种,地瓦多用作排水、泄污,屋瓦则可蔽风遮雨,兼有装饰用途。

    对楼桑来说,屋瓦的作用更具防火箭之用。故而屋瓦皆掺入铜铁矿粉烧制,比普通瓦砾坚硬数倍。

    总之,为保护楼桑,少君侯和麾下家臣部曲、巧匠能工,呕心沥血,费尽了苦心。

    白雪纷飞,绿水长流。

    督亢沟内,一队车轮舟,卷浪而行。

    舱内酒香扑鼻,耿雍和崔钧对坐矮几,自斟自饮。铜温酒樽内,炭火熊熊。一身貂裘大氅的刘备和义父黄忠并立船头。环视着新修的大堤。

    “貂裘杂,不若狐裘粹。”

    想要缝制一件色纯而粹的貂裘大氅,颇为不易。即便是母亲,还有数以万计的毛皮,也不过做了数件。

    邑中毛皮众多。虎豹出自南蛮,貂狐来自杂胡。天气寒冷,刘备将貂狐皮毛交由邑中女工,缝成大氅,作为‘腊赐’,赠与邑中官吏。

    所谓‘腊赐’,简单的说,就是‘腊月之赏赐’。可比后世的年终奖。

    《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二十万、牛肉两百斤、粳米两百斛,特进(位同三公)、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三万,侍中、将、大夫各两万,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贲郎、羽林郎三千。

    领一回‘腊赐’,相当于一年薪俸!

    刘备是乡侯,朝廷亦有赏赐。家臣中秩千石的两位家丞、家令,赐钱七千,貂裘大氅一件,美酒十瓮,香肠腊肉,汤池、舫车、舟船年票若干。

    各军侯,赐钱三千,狐裘大氅一件,美酒五瓮,香肠腊肉,汤池、舫车、舟船季票若干。

    各城长,赐钱两千,狐裘大氅一件,美酒三瓮,香肠腊肉,汤池、舫车、舟船月票若干。

    斗食小吏,孤寡老弱,皆有所赐。

1。26 坞堡治所() 
大堤筑的直而平。皆以竹笼装碎石沉底,砾石泥沙垫实,夯筑而成。与一般河渠筑堤最大的不同是,督亢沟周围皆是水泽,材料可随船直达施工现场。故而建造极快。

    隆冬将至,北地严寒。不知从大别山迁徙来的蛮人,能不能适应。还有督亢城和督亢城仓,究竟修建如何,刘备也要实地一观。

    黄忠身上甲胄,乃是用白蹢狶皮为底衬,量身订做的‘极品搪瓷札甲’。舍不得换。便把瑞草仙鹤锦袍穿在了盔甲之外。率领府中绣衣吏,守护在刘备左右。

    刘备虽口称:义父。然黄忠还是答曰:少主。

    私下询问。黄忠却说,主臣有别,断不可因私废公。刘备也就随他了。

    督亢地坡度和缓,既能被大泽淹没,自然没有多高。若是有个几百米高,那要多大水才能没顶。如今水退,反而觉得坡高。盖因楼高。层层往上,坡顶又有巨大仓楼耸立,故而显高。

    早有军士前去通报。北海一龙赶到港口迎接。

    风吹日晒,三人肤色较学坛时偏黑不少。身形也瘦。精气神却极好。宝剑锋从磨砺出。为政将满一年,三人知行倍增。尤其是所辖皆是大别山民。民风彪悍,性急如火,却耿直爽快。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虽不服王化,却也不好欺压。三人为政日久,山蛮皆服。足见北海一龙名不虚传。

    仰望着满坡的干栏重楼,见许多楼宇都住进人家,刘备欣然点头。这便冲几位渠帅言道:北地冬季严寒,不比淮泗。家家户户需做好防护。尤其是檐墙和廊窗,定要封严实。

    几位身穿汉服,且梳了汉式四方髻的渠帅连连躬身称是。

    几位渠帅身份亦有转变,管宁令他们为里长、乡老、乡佐,辅政。皆食少君侯俸禄。

    蒋钦亦领兵来见。麾下五百汉家水贼,五百山蛮青壮。皆披镶环甲。甚是雄壮。刘备问过,城中并无大案。多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干栏重楼督造极快。

    刘备看过,所有桩柱已抢在立冬前打好。只需搭设木质框架,砌空心墙砖,铺设楼板瓦片。便可造成。所以,冬季亦不影响施工。管宁说,三千干栏重楼,年内便能完工。

    底层坡地,待明年开春再慢慢规整。另行划分长街巷道,铺设青石方砖。

    无需费力筑基,立柱建楼,便是干栏建筑的好处。

    沿着一条简易的工程道路,走上坡顶。工匠们正夯实地面平整土地。再铺砂砾条石以筑基。其上便可建五联仓楼。长兄刘文二兄刘武皆在。见管宁等人陪刘备前来,急忙上前行礼。

    刘备笑着将两位兄长扶起。刘文刘武又向管宁行礼。管宁亦回礼。

    城仓长虽不是城长的属官。然而论品秩,却是管宁的下官。下官先向上官行礼,也是常理。

    可存粮百万石的城仓,对整个封邑的意义不言自喻。督亢城外水田,种的是南方籼稻,北地四季温差大,不等成熟便急剧降温。产量一般。估计只有三石不到的收成。每户百亩良田亦收谷三百石。刘备有言在先,虽不用交租,却要分给年前才将将赶到临乡的第三批大别山蛮。故而到明年丰收之前,督亢颇有余粮,无需再外购。

    这让刘备多少松了口气。

    少君侯名动淮泗。大别山蛮皆服。又有北海一龙坐镇,及少年英豪蒋钦率自家子弟和淮泗精壮守卫,还有什么好担心!彼时,在大别山区,何来如此平整大片的耕田!多是这边山脚一块,那边山腰一块。总共没有两三亩。如今一户五十亩良田不说,还有各种汉家农作机械,事半而功倍。

    山区土壤贫瘠,远不如北地。时下人口亦是北地远盛江东。若非淮泗地区人烟稀少,武帝又岂会尽迁山越之民定居江淮之间!

    郦城造楼建城同步。楼造到哪,街巷便延伸到那。督亢仓城却不同。先将桩柱夯实,然后搭设木质框架。砌墙铺瓦,便可搬入居住。然而城内街道基本没有。就连管宁等人的官舍,亦没来及修造。如今吃住在专属车轮舟上。

    眼看凛冬将至,刘备这便亲临。督造督亢官舍。

    督亢四门,十字坡道在坡顶交汇。坡顶圈建城仓。督亢治所,刘备便选在了靠近城仓的半坡。一座前后两进院落的四合楼。前后左右建四座附楼。楼楼之间,高墙环绕,上建双层覆道,连接双层角楼。附楼内驻兵士,贼捕等。搜捕贼寇,拱卫治所。此时,贼捕和刺奸分离。贼捕交由城尉统帅。刺奸和绣衣吏,常驻旗楼。为耿雍直属。

    前后院中,各建一座主楼。前庭主楼高五重,为督亢官署。后楼高七重,为官吏精舍。整座治所,呈‘曰’字形。乃是一座坚固坞堡。刘备生怕山蛮再乱,围攻城治。故而未雨绸缪,先把管宁等一众官吏保护好。

    但凡侯府家臣,皆在楼桑有宅。蒋钦和周泰自然也有。二人皆年少,索性住在水营精舍,与同样善水的上将黄盖为伴。宅中只住父母家人。逢五日休沐。几十里水路,乘车轮舟一个时辰便到。十分方面。

    索性将麾下兵士,分曲送往水军大营,交由黄盖操练。周泰也是这般。水军大营习水军战法,演武场练步兵战法。演武场二楼士官学堂,亦传授行军列阵,汉律军法。一来二往,渐被磨去匪气,成百炼精兵。

    周泰蒋钦,皆是虎贲。根骨奇佳,颇通武艺。义父黄忠说,只需假以时日,两人皆可成上将。尤其是周泰,勇冠三军,有万夫莫敌的潜质。

    那是当然。青史留名的猛将,又岂会折在刘备手里。

    周泰曾手持大锤,攻占黄穰坞堡。兵器为鎏金狼牙槊。

    “矛长丈八谓之槊”。柄为钢芯硬木,长约丈八,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齿八行,柄尾装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称“狼牙槊”。重八十斤。

    舞起来,虎虎生风。左右不敢近身。

    见他无马,刘备又把胡杂贼酋的青骢马相赠。周泰深谢不提。

    以前是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水贼,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侯门家将,食俸六百石。且少君侯爱护有加,颇多赏赐。全家齐聚楼桑。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