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臣谋 >

第355部分

君臣谋-第355部分

小说: 君臣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安荇太累,所以对他而言,只要安荇能够好好的,能够平平安安的活着就好,如若不然,他也不会像最开始那样让人找江焕,并和江焕说自己认识朝廷里呃大臣,知道朝廷里那些支持自己父亲的是谁,只要江焕能够放过安荇,只要他能够留安荇一条命,她就说服那些人从支持安贤改为支持他江焕,江焕本身就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安夫人一说,他便明白了这件事哪个对他的好处更大,所以他听从安夫人意思放了安荇,为了让安荇相信他不是坏人,他特意让安夫人趁着夜晚,趁着和她关押在一个牢房的人否睡熟时,去给安荇写信,让安荇知道林枫是自己人,而不是一个坏人,让安荇相信自己,让他不要辜负自己母亲的希望,赶紧走,走的越远越好。

    当然,在走到了某个地方,并准备在那个地方安定下来时,别忘了给安老夫人写一封信报平安,只有他写了那封信,并报了平安,安夫人也确定那是安荇写的,而不是别人代笔,她才会做自己答应了江焕的事情,才会放下身份一个个去求他母亲的同僚,让他父亲的同僚不要再安贤倒台之后转支持别人,而是改成支持江焕。

    安夫人其实并不愿意让他们支持江焕,毕竟无论怎么说,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江焕都是害了他们安家的人,安夫人作为他们安家的夫人,那自然是向着安家,纵然安家错了再多,他也还是向着安家的。

    可就是她在向着安家,那也没有用,毕竟如今安家已经倒台,安家的门生什么的也树倒猢狲散,安家的人走的走,流放的流放发配的发配,唯一几个剩下的就是他们几个有身份,在朝廷里有地位的,其他人全部都走了,安夫人需要为自己考虑,毕竟因为方面的事,安夫人她的父亲被安夫人一意孤行的行为气了个半死,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和他断绝关系不说,还说出他们两个人永远不来往的话。

    可那只是气话,并不是真实的,坦白的来说,安夫人的家人还是希望安夫人能够回来。这也难怪他们希望安夫人能够回来,毕竟安夫人不是别人,而是他们国公府的嫡小姐,就算他嫁出去了,那还是国公府嫡小姐,国公府是她的家,有什么委屈都可以和国公府的人说国公府的人都会为他做主,谁让他不是别人,而是国公府的嫡出小姐呢。

    只是他们虽然这么想的,甚至于也为安夫人要是在安家受到欺负可以随时来找他们,他们随时做好了为安夫人出气的打算以及准备,可奈何安夫人这个人哪里都好,唯独性子太倔,在安府过得不好也不愿意和安贤和离,不肯回国公府,不肯回她的家,搞得他们这些喜欢着这位嫡小姐的人逐渐死了心,也不在管这件事,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也不在让人处处留意安夫人的事情。

    可安夫人真的不想回去吗,不是,她想,特别想回去,只是因为安老国公赶她出来的时候说的话很伤人,而自己说的话也实在是太伤人了,所以安夫人一直对安国公有愧疚,对安家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有愧疚,她怕自己要是上门,会惹来父亲犯病,惹来她不快,什么都怕,为了她们好,所以安夫人才决定待在安家,继续过着这实为安府夫人,安家掌权人,结果却连一个下人都不如的生活,直到安家倒台,安府男子流放,女子没入教坊司,她因为郡主身份而从牢房里出来时。

    那个时候她也想过回安国公府,只是因为曾经那个说起来也好笑的原因,她并没有回去,而是兜兜转转去了她的郡主府。

    于是这个事情就陷入了死循环,可不是陷入了死循环么,一个想回去又不敢,一个以为他忘了安国公府,忘了他的家人,所以对这个嫡出大小姐越发不喜,两家就没有在联系,而是一个在国公府,一个在郡主府,两个人各过个的互不打扰,倒也自在。

    可相比于安夫人这种自在的生活,凌曦那里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可不是么,凌曦在牢房外头说的那种话,可是所有人都听到的,难不成让她自打耳光么?

第817章 没人缘的公主() 
这怎么可能!

    凌曦不是别人,可是越国的公主,平常最注重的就是脸面,也就是说,他除了在残阳和江焕他们几个人面前放弃脸面追求残阳,但大多数时候,她都是保持高冷的,无论是对待下人的方面,又或者是其他的方面,他都是保持着高冷的态度,对于下人也是动不动打骂,所以王宫里的人对他的风评非常的不好,更正确的说,是他们觉得自己被分配去哪里都好,哪怕分配去洗衣院,他们也是心中甘愿,可他们甘愿去洗衣房,却唯独不甘愿去凌曦这个晨曦公主的宫殿,哪怕晨曦公主的宫殿在需要人,那也是如此的,他们都不想,在每次凌曦宫殿里的人莫名减少,需要从外头调人去那边伺候的时候,他们就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想去,谁都不可能去,唯恐自己去那里了,会造成有命去没命回来的结局。

    可再怎么说,凌曦也是公主,哪怕他们这位晨曦公主可是出了名的脾气不好,她也是一个公主。既然是一个公主,而且她目前还待在皇宫,而不是待在其他的地方,那他们就有义务,有责任替他选好宫里的下人,已防出现王宫所有地方的下人都很足,唯独他那边的下人不足的情况。

    可纵然太监总管想这么做,实际上也是做不了的,毕竟他们那些宫女太监都被凌曦这个公主的“美名”吓跑了,一个个都不肯,更严重的甚至于直接和大太监顶撞了起来。

    而这顶撞的后果么,就是被管事太监扔去其他地方,而这,就是那些人想要的。

    可这一个还好,要是十个百个千个都如此,那可就不好了。

    因为这个,负责分配宫人的大太监决定说服凌琛这个主上举行宫女大选,选拔的宫女无论能力,都扔去晨曦殿。

    毕竟其他宫里的宫人为了不让自己在晨曦殿当差,可谓是每天都在做事,每时每刻都在做事,无论什么事,他们都在做,而且做的越快越好,就怕自己那个事情做的不好,被人家找到卷铺盖走人,换个地方继续做自己事情的理由。

    无论是宫殿里当差的宫人,又或者是御花园或者其他地方的,都是做的又快又好,好的别人羡慕,快的,别人一点毛病都挑不了挑不到,哪怕大太监想从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也挑不了。而这挑不了,自然也不可能给他们找一个罪状出来,让他们去那儿了,而这,就是那些准备被人家送入晨曦公主宫殿里当差的人的共同意见,只可惜,这点是不可能的,和你正确的说,应该是他们会这么想,实在是想多了。

    因为凌曦那儿实在是缺人,其他人那实在是不缺人,他们就是没有事情,觉得事情做的很好,还会被人家鸡蛋里面挑骨头,因为自古皇室宫殿里缺人,而他呢,又没把人填上去,导致于一直缺。

    而这要是一直缺人么,那受到惩罚的可是他,是他这个作为专门分配宫人去处的大太监,并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大太监,所以他为了完成任务,免除处罚,都会塞几个人过去,哪怕这实在塞不了,也会塞进去。毕竟这是他的任务,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所以,只要他完成了,凌琛凌曦,整个皇宫里的人就挑不了他的毛病,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后面的,那都是其他人的事了。

    可他们虽然完成了,其他人那可就完成不了,更正确的说,是他们没办法完成。

    因为负责处理宫人分配问题的这个大太监的这个举动,已经伤害到了他们的心,所以他们做事总是非常懒散,更正确的说,应该是他们觉得自己就算事情做的再好,也会被人家挑刺,不如破罐子破摔,不要再管这些有的没的,直接应付做事。

    幸运的是,因为当时凌曦已经看上了江焕身边的残阳导致于在宫里待着的时间甚少,也不会责骂他们,他们也有了忙里偷闲的时间,可以安安心心做事。

    当然,这种提心吊胆结束了的日子只是在凌曦缠着残阳的那段日子中,因为残阳不喜欢凌曦,他也特别直接的拒绝了凌曦,然后凌曦被凌琛说,说他一个姑娘家家放着正事不做,整天缠着残阳真的合适么之类的话,然后就把凌曦关了禁闭,并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直到凌曦出嫁,他才把人放出来。

    坦白来说,凌曦所在的晨曦宫的宫人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江焕,要不是江焕,他们不知道还要被祸害多久。而现在,虽然他们还在被祸害,但却已经好了很多,毕竟他们只是外面打扫的丫鬟,平常连凌曦几次面都见不到,在凌曦被罚关禁闭的时候,他们甚至于一次都见不到,毕竟凌曦是公主,能在凌曦身旁贴身伺候的,那都是一等宫女,是晨曦宫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光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且还可以随便使唤他们这些小丫鬟。只不过他们这些丫鬟并没有受到多少使唤,不光如此,他们还经常收到人家的照顾,而这受到人家的照顾指的自然不是别的,而是在凌曦要惩罚他们的时候,凌曦身边的贴身宫女都会去求情。而凌曦是和贴身宫女一起长大的,对于他的话也是听的,是故他在看到他们这几个人时,都没有继续罚他们,而是直接摆手让他们走。一般来说,很少有不听他的话,一意孤行要惩罚他们,大多都是让他们直接走的。

    所以他们比起凌曦,更愿意听那位凌曦身旁的贴身宫女的话。

    只可惜,那位凌曦身旁的贴身宫女在凌曦出嫁时跟着她一起去了态度府,太傅府出事,人也就不知所踪了。

    而江焕为什么会知道她不知所踪呢,因为这都是凌琛和他说的,凌琛和他说凌曦被放出来之后就跟着安老夫人去了她以前住的老房子,而且就他们两个。

第818章 闹腾() 
既然就他们两个,那凌曦的贴身宫女,自然就不可能在凌曦身边。

    退一步来说,就是她在,那也不大可能接受从一个皇室的公主的贴身宫女变成太傅府少夫人的贴身宫女,再由太傅府少夫人的贴身宫女,变成一个普通人家,不甚至说连普通人家都比不上的人家的宫女的事实。

    毕竟安老夫人的出生,那可是相当的卑微,可不是相当的卑微么,父亲一个是农民,母亲呢,同样也是一个农民,他们家里全部都是农民,因为出生贫寒,家境又不好,安老夫人并没有读过什么书。

    同样的,她没有读过什么书。既然没有读过什么书,那自然比不上安贤安晴两个出生于富贵人家,从一出生就请了最好的奶娘来带的家伙。

    而且,安贤那两个不光是请了最好的奶娘来带,甚至于他还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他们两个受到的教育都是最好的。他们受到的教育是最好的,这也不能够怪他们,毕竟,安老太傅能坐上太傅这个位置,若说没有一点点本事,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朝廷可是有科举有其他一大堆七七八八的考试在里头的,既然这么多考试在那,那么多可以在朝廷,或者在其他地方造福的机会在那儿,他们这些读书人就要拼了命的念书。

    因为科举竞争可是很激烈的,毕竟越国范围非常的大,而科举考试又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的。

    唯一不同的是,那些参加的人大多数都是要经过乡试等等一系列的选拔,才能到达最后的环节,也就是殿试。

    而殿试出题的不是别人,而是越王,通常都是越王现写一个题目,手底下小太监将东西交给那些个通过了一系列选拔终于到了殿试环节的人。

    各个环节紧扣,其中要是出了一点差错,或者是越王身边出了一点事情,他们这些参加殿试的,很有可能就会被人家安上一个不好的名头,而这安上了一个不好的名头么,那他的后半生,就会非常的惨,毕竟越国对于科举可是非常的看重,这要是其中一个环节出错,或者两个地方雷同,那可就真的是完了。

    既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么做会完,那他们就会小心翼翼,谨慎的不能够在谨慎,努力的想问题应该怎么答,答什么合适,而这努力想,那就需要非常多的功夫,非常长的时间。

    毕竟,他们这些读书人都要时间思考,没有用时间思考,他们根本想不出来应该怎么答。这想不出来怎么答,总不可能乱写一通吧?

    要真的是乱写一通,别说殿试,普通的乡试否过不去,甚至于考官还会已不尊重试卷为由把人家赶走,而这更严重的,那可就是终身不能够参加科举了。

    所以,那些个但凡自己家里有一些家底的,都不会选择当放任自由,而是选择将自己手头的银子攒起来,供家里的一个人去读书。

    而需要攒银子,那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