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73部分

大宋工程师-第73部分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小默闲庭信步,姗姗地来到场地中间,只是不等她做出任何动作,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壮汉说道:“在下徐大郎,朋友,你不是我的对手,请换个人上来吧。”

    这是瞧不起风小默了。也是,尽管风小默在尽量掩饰,还是挡不住那绝世的容颜,就算是男装,也是迷道众生的男儿,对这样的男儿,没有谁能忍心下手。

    早就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风小默,对徐大郎的话并没有在意,她淡淡地说道:“徐壮士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过,如果你如此以貌取人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吧,如果你能在我手下撑过三招就算你赢,如何?”

    如果说,徐大郎劝风小默回去是好意的话,那风小默这样说,就是赤果果的侮辱了。没有哪个壮汉能受得了这种说辞,说是实力相当的人也不行,更不要说还是看上去弱不禁风的风小默说出来。

    可是徐大郎哪里知道风小默说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在她认为,对方真能挡住她的三招,那就是她的眼光有问题,判自己输也不为过。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徐大郎擎起手中的一把朴刀,示意风小默亮出兵器。

    实际上,风小默只有身上的一把配剑,哪有什么别的兵器。可是在这种场合,拿配剑迎敌,未必也太夸大了吧。

    只是,徐大郎被风小默气极,哪里还顾得上对方武器的事,直到风小默抽出宝剑来,他才发现对方比自己想像得更嚣张。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徐大郎气愤间,举起朴刀迎着风小默的面便砍了下来。

    这一招,看上去势大力沉,气势不凡,可确是一个绝妙之招,对上的正是风小默使用宝剑的不足,因为这一招并不是实招。

    也就是说,这一招看似勇猛,不过是一个虚招,它要的就是风小默躲闪。风小默拿着一把配剑,根本不可能硬碰硬的隔挡,能做的也唯有躲闪。

    既然躲闪就好办了,无论她躲向哪一侧,徐大郎都能顺势而为,变纵砍为横扫,追着风小默的身体而去,这样,两招便能把风小默逼到圈外。

    然而,徐大郎的盘算并不准,对来势凶猛的朴刀,风小默没有任何的躲闪动作,也没有举剑去隔挡,反而向前跨了一步。只见剑光闪动,徐大郎感觉两只手背一麻,朴刀应声飞了出去。

    这是什么情况?一招还未使完,兵器便没了踪影,徐大郎立马脑子不够用了。此时他要是不知道对方远强于自己,也太白痴啦。

第470章 长白山下() 
不光徐大郎脑子不够用,就是李太和他的那些手下,关胜和那帮厢军们同样脑子不够用,没有人能够相信风小默会胜的那么轻松。趣Ω.ㄟb.

    可事实就在那里,无法改变,众人不由得对风小默仰视起来。别看他文弱不堪,实力却是强大无比。

    此时李太更明白了一点,这次比试,高峰是有意在承让,否则,他很有可能会三盘皆输。技巧就是第一局由风小默对阵他,然后依次顺延,他可不认为自己能在风小默手下过上几招。

    事实是否如此,只有风小默最清楚,而她这次轻松赢下比赛确实有投巧的因素。

    真要说起来,打败徐大郎对风小默来讲并不难办,但若想在三招之内搞定还真得费得劲,她这次确实是钻了个空子。

    徐大郎被风小默一挤兑,急于显示自己的实力,这才有所失控,他算到了风小默的所有应对可能,唯一没算到的就是她会欺身上前,而这个漏洞也只有风小默这种高手才能够抓住。

    当然,对武人们来说,输就是输,赢就是赢,不会因为被人抓住漏洞而否认,所以徐大郎丢了武器后很果断地认了输,同样的,李太也来到高峰面前,拱手承认自己败了。

    李太诚心归降,高峰自然高兴。没有伤亡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收获了一支队伍,还收缴了一批钱粮和物资,这是官上任的第一战,对高峰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把李太等人带回营地安置,高峰便着手准备另一件事,那就是清剿长白山上的张仙。

    张仙不但声势浩大,而且占据的地理位置更重要,要想拿下他们,不会像李太这般容易。

    不过,真想清剿张仙,对高峰来说也不是难事,毕竟那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还成不了什么气候,只要高峰想收拾它,定能手到擒来。

    当然,高峰并不想太过急切地清剿张仙,张仙只是他用来练兵的目的,若如此简单的结束,练兵将很难达到效果,所以高峰又有了更好的想法。

    清剿张仙的兵士还没有行动,好消息就接连传来。

    第一个消息是项充带领的五百乡兵赶来了。这才是高峰的王牌,也是他这次行动的底气,有了他们,又多了一层胜算。

    第二个消息是淄、青、潍三州的禁军和厢兵已经出,按他们的度,不日就能达到济南府边界。

    第三个消息是朝廷和张业传来的。经过一番讨论和酝酿,二者都同意高峰的建议,并授权给他,只要有利于清剿宋江反叛,有利于地方稳定,有利于国富民强,都可以便宜行事。

    三个有利于给了高峰信心,也给了他行事的护身符,有了它们,高峰有了底气,立马下达了命令。

    第一道命令是给京东二路所有州府的,要求他们尽快治办和筹措钱粮、兵器、马匹和物资等,以便大军行动。

    第二道命令是给青、潍、淄、齐派出的四路军马的,这个命令要求每支军马按既定时间汇集于长白山脚下,同时为他们划定区域,要求其各自守好,不能放走一名匪徒,否则将军法处置。

    第三道命令同样是给各州府的,高峰把这些州府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抽调其中兵力组成四军。其中青、潍、淄、齐为北军,也是这次清剿宋江的主力军。

    东平府(随朝廷的诏令一同来的还有把郓州改成东平府)、兴仁府、广济军、济、濮、兖等为西军,登、莱、密、沂等为东军,应天府、单、徐、淮阳军等为南军。

    四军齐备,一旦宋江流窜入京东地区,就以北军为主追剿,其余三军左右堵截,再加上这一带的泰山山脉、沂蒙山脉等地形优势,定叫他有来无回。

    当然,高峰还是不太放心。别看他能收拢四五万军队,可这帮人久疏战阵,有的连正常的训练也做不到,战斗力几乎为零,用这样的军队除了消耗粮食,还真没什么大用。

    高峰自然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延续,这时能帮他的就是那五百名乡兵了。高峰只要在各军中把五百乡兵安插进去,再委派几名监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那些军士训练出来。

    既定方针出来后,高峰把军事训练的重点放在了北军身上,他们是与宋江作战的主力军,也是高峰准备创建的王牌,战斗力训练不出来肯定是不行的,而这时,他们都被高峰安排在了长白山下。

    长白山最高峰摩诃顶并不在山的中间部位,而是位于淄州境内的周村附近,而张仙一行就驻扎在这座山头。

    为了把张仙牢牢的困守在山上,高峰趁他们不备,要求四路兵马在夜间同一时间抵达预定区域,并迅形成了包围圈,直到早上张仙等人现时,他们已上万人团团的困在了山上。

    为了对付区区的上百乌合之众,不惜动用上万人的军马,这样做值吗?

    不少人对此有了疑问,认定这不过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很不可取。

    他们不理解,高峰并不在意,他自有一番见解。这帮军士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在不停地消耗资源,可他们都干了什么呢?说来汗颜,这么长时间以来,屁事没干,就等着混吃混渴呢。

    也就是说,就算这次高峰不把他们拉出来,他们依然因训练而消耗各种资源,钱财也花了,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样的买卖没有人愿意干。

    再者说,高峰派这么多兵士把张仙围住,也是为了确保把张仙捉住,以免让他给跑掉。

    张仙无论是组织能力还是号召力,虽无法与宋江相比,却要比李太强不少,这样的张仙有很大价值,高峰可不想让他就此埋没。

    当然,就算得不到张仙,高峰也不遗憾,他把军士们拉到张仙的眼皮子底下训练,也是为了让大家时刻感受着战场的那种紧张情绪,这样训练的效果才会更好。

    因而,在各军形成包围圈,驻扎完毕后,高峰并没有让部队进攻山头,而是把乡兵们分配下去,按军事训练标准进行各项训练。

第471章 张仙苦逼() 
要说此时世上最苦逼的人物,不是宋江和方腊,他们还未到未路的时候,也不是宋皇帝赵佶和辽皇帝耶律延禧,他们都还有较大的转圜的余地,而是长白山的张仙。Ω趣.b.

    说实在的,张仙这时既没有聚众造反,也没有打家劫舍,他只是聚集了一帮人在长白山上,除了一次宋江过境时响应过之外,没有做过任何事情,他实在想不到宋朝的大军不去剿杀为祸的宋江,反而把他给围住了。

    这是什么道理,还有没有王法?朝廷派你们来就是为了欺压良善吗?

    张仙想不通,感到很委曲,他什么都没做却大难临头了,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不但说理的地方没有,就是“惹不起躲得起”也做不到,整个长白山被围得水泄不通,他和那些手下插翅难逃。

    这帮混蛋,定然是为了杀人冒功,对付凶狠的宋江不敢,只捡软柿子来捏,要把自己这百十来口子杀掉去请功了。

    张仙深为后悔。他一直小瞧官兵,也对官场**极为痛恨,认为此时正是起义的好时候,而呼应宋江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

    只是他的想法与宋江的做法不同,他认为应如方腊那般,号召天下受苦民众,攻城掠地,占州据府,逐步吞食大宋江山,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就大事,而如宋江这般东奔西跑,早晚得完完,因为你无法真正展自己的实力。

    张仙之所以后悔就在于没有及早起事,若他果断地响应宋江起事,无论成与不成,至少也能拼搏一把,或许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如今可好,他的想法还未酝酿好就被大军围困住了,他的那番宏伟蓝图连个屁大点的响声都没有出便夭折了,他只能后悔莫及。

    张仙有时也很奇怪。他是要造反,而且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造反,只是这些想法还存在心里,并没有透露出去,就是最信任的那几人也只得到少量的信息,可官兵是如何知道他的想法的?难道还有人能看穿他的心思?

    当然,这个奇怪的想法一闪而过,他最终还是把官兵当成是杀良冒功的恶徒。

    无论如何,事情已经逼个这个份上,张仙就是不想反也要反了,他现在最迫切的想法是趁官兵立足未稳杀下山去,看能不能突围。

    可是带人在周围一侦察,他现这个想法完全是多余的,山下防守严密,布局合理,凭他手下那点人马,或者叫乌合之众,如果敢往下冲,可能连点响声都听不到便全军覆没了。

    大爷的,张仙不由得暗骂,用如此强大的阵法对付的仅仅一一群小老百姓,可真是有能耐,有种你拿这个去对付西夏和辽国!好吧,说对付西夏和辽国算是抬举你们了,那你们去对付宋江和方腊也行呀,何必在一个小山头浪费时间?

    张仙真的无语到了极点,如果他要知道这是谁做的决定,他一定会恨死他的,这简直是不给人以活路。

    张仙很清楚自己一方的事情。冲下山去是死路一条,肯定不可取,但构筑工事,严防死守也不行,因为山头只有不到十天的粮食,官兵就是攻不上来,饿也能饿死他。

    而看现在的形势,官兵并没有马上攻山的计划,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把他们活活困死在山上。

    没办法、无奈间,张仙只得选择一条最最“屈辱”,也是最最“英明”的方式,那就是派人下山求和,准备全体投降。

    下山的人去了半天了还不见回来,张仙在山头静等,只是他的心无法平静,一直坐立不安。他不时派人去看,下山的人回来了没有,可得到的答复依然如故:“没有。”

    张仙愈着急,他不知道官兵如何对待他的信使,是杀掉?扣留?还是不理不睬?

    他最怕的就是对方不问青红皂白,见人就杀,那他这百来人也就只有一个命运了——死无葬身之地。

    怎么办?怎么办?张仙终于坐不住了,他起身来回踱步,那份未知的煎熬比面对死亡还让人痛苦。

    张仙不怕死,甚至还有几分英雄气慨,只是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他不知道何去何从,这不是死能解决的问题。还有,手下有百十口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