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共和 >

第122部分

再造共和-第122部分

小说: 再造共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千米的距离上,双方坦克炮的命中率都不算高,接近六、七百米,才真正进入有效射程之内,在迅速的靠近过程中,双方最前面的坦克开始猛烈开火。机器的轰鸣、剧烈的爆炸、猛烈的摇摆,让所有的战士都感到热血沸腾,这可不是训练场上的小打小闹,这是真刀真枪的较量。生死就在一瞬间,不时有坦克被直接命中,车体腾起一股巨的浓烟,然后是熊熊火光,急速奔驰的钢铁巨兽顿时变成一团巨大的火球,随即发生剧烈的爆炸……

    与此同时,双方的战机也开始加入战团,空中上百架飞机捉对厮杀,炮弹呼啸,火光冲天……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从地面到山头,再到空中,到处都是激烈的交锋,到处都是刀光剑影,杀声阵阵……

    朴英焕四人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终于在距离谷底百十多米的地方发现一处凸出的巨大石柱,足有二十几米高。两个工兵大体测算了一下,立即开始干活。一般来说,应该先打好炮眼,再填上炸药,可是现在情况紧急,来不及做这些,只能选择定向爆破了。

    朴英焕、曹二林两人在两边警戒,工兵忙活了一阵,四个人迅速躲避起来,“轰”的一声巨响,五公斤炸药包猛烈炸响,炸点又在悬崖边上,惊天动地,对于底下的人来说,如同半空一个惊雷,巨大的石柱猛烈抖动起来,左右摇摆了一下,周围大量的石块、树木被震得纷纷散落下去,雨点般倾泻而下……

    巨大的声响自然引起新一军的注意,发现共军竟然想出这样的损招,异常震惊,立即作出了反应,许多枪口对准悬崖石壁猛烈开火,子弹纷纷击中石壁,碎屑纷飞,四个人赶紧躲避。

    等爆炸的硝烟散尽,满以为大功告成,可是惊异的发现,高大的石柱竟然还矗立在那里。看来,爆炸威力不够,必须进行二次爆破。朴英焕两人立即端起冲锋枪自上而下进行还击,压制敌人火力,掩护战友行动。新一军自然不敢动用重武器轰击,也怕“弄巧成拙”,只能用轻武器射击。即使这样,对四人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子弹如飞蝗般,密密麻麻,两只冲锋枪根本无法压制。

    山头的路胜发现这一危机情况,立即下令展开火力支援,山顶的轻重机枪还有迫击炮、大个的手榴弹冰雹一样打下来,新一军地势上处于绝对劣势,火力顿时弱下来……趁此时机,工兵再次选择位置,把携带的所有炸药全部加上去,足有二十公斤,“三,二,一!”“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山谷为之一震,硝烟散尽,石柱开始剧烈摇摆起来,四人一阵狂喜,这下应该可以了。又等了一分钟,石柱竟又一次稳住了……怎么办?炸药已经用尽,再上去拿,时间已经来不及,情急之间,朴英焕给曹二林使个眼色,两人各掏出两颗手榴弹,拉开火环,齐齐的丢过去,成败在此一举了。“咣咣!”几声,动静比起刚才的爆炸简直不值得一提,四个人瞪大眼睛,盯着石柱,巨大的主体竟又一次开始晃动起来……

    其实两次猛烈的爆破,已经彻底摧毁了石柱的根基,虽然没有立即倒下,也已经是不堪重负,摇摇欲坠,就是一个人轻轻推一下,也足以成为“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何况四颗手榴弹。石柱摇晃的越来越剧烈,终于“轰然”倒下,巨量的石块夹杂着泥土、树枝形成一道洪流,携带着巨大的破坏力,滚滚而下……

    新一军官兵不仅大惊失色,纷纷躲避,仍有不少人被从天而降的石块砸得头破血流。石流猛烈的冲撞地面,所到之处蛮横的摧毁着一切,飞驰而下的石流整整持续了半个小时,数以万计的土石方不断在公路上堆积,形成一座几十米高的小山,谷底公路被彻底封死……

    新一军有三分之一的部队冲过山谷,现在却被生生截成两段,相互不能支援,除了炮火支援,再就是少量步兵可以过去,但是大量的战车、作战物资却再也无法运上去。孙树人得知情况,气得差点吐血,如果不能尽快打开通道,冲过去的部队就有被敌人一口吃掉的危险,那样损失可就大了。

    (本章完)

第206章 鏖战华北(五十五)() 
第二百零九章鏖战华北(五十五)

    孙树人一面命令工兵部队立即清理路障,同时命令先头部队拼死作战,坚持到援军到达。他知道这些措施很难奏效,清理几十米高的小山,谈何容易,地形狭窄,人手、车辆施展不开,进展非常缓慢。保守估计,没有一天时间根本做不到,再加上山顶敌人火力的不断骚扰,这些都是不利因素,想到这些,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叶轩指挥着“356”号战车,一路风驰电掣,倒在他炮口下的敌军坦克已经有两辆了,对这样的战绩叶轩显然不能满足。叶轩的眼睛紧紧盯着战场,寻找下手的目标。突然,从左侧射来一股白烟,擦着车体顶上的天线飞过去,不好,被敌人盯上了。

    “356”号猛然来个横向侧移,巨大的车体做出一个漂亮的180度转弯,瞭望镜中约六百米处一辆谢尔曼正在转动炮塔,准备再次射击。“好小子!竟然玩阴的,暗下杀手!”叶轩决定好好和对手玩一把。“356”号的发动机发出巨大的咆哮,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加速!再加速!飞速奔驰,“先和敌人兜几个圈子,再找机会下手!”叶轩最不怕的就是这样的挑战,越是危险越是兴奋,这样的场景,在战场上随处可见。

    双方的士兵斗智斗勇,已经很难分辨出明显的战线,谢尔曼和T—34完全缠斗在一起,相互不足十几米的距离,完全是近身肉搏。这种情况下,误伤是难免的。战友之间只能靠无线电才能分出敌我。许多士兵,战车被击毁,好不容易逃出熊熊燃烧的车体,立即抄起枪继续拼杀……没有步枪就用手枪,子弹打光了,就用匕首,甚至铲子、撬棒,即使是赤手空拳也毫不畏惧的冲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种情况下,越是拼死冲杀,越是悍不畏死,活下来的几率反而越大。

    “356”号凭着超强的机动性,又躲过对手的几发炮弹,终于等来了还手的机会,炮手狠狠压下扳机,一发早就上膛的穿甲弹精准的钻进谢尔曼的炮塔,先是腾起一股白烟,接着发生猛烈的爆炸,车体内残余的弹药被一同引爆,整个车体四分五裂,如同“五马分尸”一般,零件散落一地,最惨的是车内人员,几乎找不到完整的肢体……叶轩微微一笑,没有任何犹豫,继续扑向下一个目标。

    尽管新一军官兵作战勇猛,斗志顽强,但毕竟数量上不占优势,经过一番殊死拼杀,新一军先头部队丢下几十辆战车,开始被迫撤退,我军则趁胜追击。

    山下是波澜壮阔的坦克大战,作为双方争夺焦点的“四二八”高地却是一片平静。此时,新一军对这个“伤心地”已经无暇顾及,路胜他们得以安安稳稳的在山顶观战。我军坦克部队迅猛突击,战士们在山头不住的摇旗呐喊,加油助威,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坦克之间真刀实枪的较量,自然大开眼界。平时看似笨重的钢铁战车,原来也可以如此轻巧的灵活,像一个人那样闪转腾挪,看似坚不可摧的重型装甲,也能被打的“皮开肉绽”。

    路胜也非常关注下面的战斗,但是也不敢太大意,除了加派哨位,密切关注敌人动向,还设置几处隐秘哨位,确保万无一失。然后匆匆探望朴英焕几个人。朴英焕四人完成任务,在战友的接应下,顺利返回,虽然没有重大伤亡,但是爬上爬下,也使几个人不同程度的受了些轻伤,身体各部位大面积擦伤,双手更是血肉模糊。路胜赶紧让卫生员举救治,随后准备送几个人下山,朴英焕死活不干,非要待在山上和大家在一起,见四个人伤势并无大碍,路胜也只好作罢。

    新一军先头部队且战且退,最后猬集于一处叫做“八方台”的险要之地,准备死守待援。尽管前有强敌压迫,后路被截,面临绝境,但是新一军官兵还是表现出惊人的战斗意志。几千人的部队依然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质。虽然被迫防守,却并不保守,参与的坦克、装甲车仍然拼死突击,甚至发起一次次决死的反冲击……

    装甲第一军不断加大攻击力度,从三面合围敌军阵地,猛烈的火力打击不断削弱敌人的防御力量,但是新一军的“困兽犹斗”也造成我军的大量伤亡。同时新一军的后续部队虽然无法冲过来增援,但是却以猛烈的炮火给予支持,空中,敌人的飞机也时不时的冲过来俯冲扫射、轰炸,所以我军的前进非常艰难,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每攻下一个堡垒都必须经过反复争夺。

    面对这种久攻不下的局面,装甲第一军指挥部决定加大兵力、火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首先吃掉这股敌人……命令还没等下达,新的敌情通报来了:国民党九十二军三个整师已经从北面压过来……

    接到傅重义的命令,黄其翔喜出望外,在他看来,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自从秦皇岛侥幸躲过一切,部队开到盘龙岭防御,黄其翔的心里就没有真正高兴过,虽说这里工事修建的异常坚固,可是再好的工事也有被攻破的时候,“天下哪有攻不破的盾呢?”最保险的地方还是平津,高大坚固的城防、充足的后勤补给、发达的交通线,共军再厉害也不可能一口吃掉,再不行,还可以撤到华东、中原,甚至南京。总之,决不可置自己于绝地,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只能等死。

    正面共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国军只能苦苦支撑,黄其祥心里已是非常恐慌,总感到大难即将临头。此时傅重义的命令让他再次燃起了希望。“恶狼谷”有新一军这个精锐之师,而共军只有一个军的兵力,只要及时赶过去,两下夹击,不愁共军不灭。即便只是打退共军的阻击,也等于打开了逃生的通道,九十二军就能率先撤回北平,真是天不灭我啊!

    黄其翔以空前的热情执行这一命令。九十二军在军部的严令下,丢弃一些不必要的笨重装备,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集结,全部军车输送,马不停蹄,昼夜兼程,推进速度非常快。沿途也没有任何阻拦,所以,经过六个小时的行军,行程三百余里,就在“恶狼谷”坦克大战紧要时刻,九十二军杀到了战场。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我军立即陷入巨大的被动之中。本来装甲第一军就是远程奔袭,远离后方,粮食、弹药、补给非常困难,现在又面临三线同时作战:“四二八”高地必须死守,虽然投入的兵力不大,但必须保留强大的预备队;对新一军先头部队的围歼已经到了关键时候,绝不能松懈,一旦让敌人有了喘息机会,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又来了敌人整整一个军,无论如何也得坚决挡住,否则让两股敌人靠拢在一起,那样问题就是非常严重了,这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局面。

    尽管战前,对各种困难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但现实的残酷却是无法提前预料的,必须当机立断,随后,装甲第一军指挥部下达一系列命令:

    一,以配属作战的第三集团军之第二十一师再加上一个装甲步兵团,立即在北线建立一条防线,坚决阻击九十二军;

    二,军主力全部投入围歼新一军残部的战斗;

    三,以一个装甲步兵营负责坚守“四二八”高地。

    (本章完)

第207章 鏖战华北(五十六)() 
第二百一十章鏖战华北(五十六)

    这是一招险棋,为了保证主力顺利的歼灭新一军残敌,只能以一个加强师的兵力抵挡敌人一个军的进攻,兵力过于单薄。但是九十二军远道而来,对我军也不了解,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在一起,这个险又值得冒。

    命令一道道传达下来,各部开始紧张的行动起来。装甲第一军自组建以来,第一次上战场,就遇到了这样严酷的考验,整个部队一分为三,各自为战,以“恶狼谷”为中心方圆几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枪炮声响彻云霄,双方十几万人马厮杀在一起……

    这场战斗已经吸引了双方高层的密切关注,战斗最终的胜负将直接关系到华北的结局,谁都明白失败意味着什么,不仅华北,还有华东、中原……空中子弹、炮弹穿梭,更有看不见的电波密集交织在一起,这同样是一种较量……每一分每一秒,战局的变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第二十一师成军时间虽然较第一、二集团军的部队要晚上一些,但也是经过了锦葫大战的锤炼,部队作风非常硬朗,特别是师长廖振华,年仅三十五岁,精明强干,是从战火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军优秀将领。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