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共和 >

第139部分

再造共和-第139部分

小说: 再造共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三个装甲军,可以编成一个装甲集团军,成为我军最重要的突击力量。

    从实战中得出的经验提醒我军高级指挥员,装甲军中步兵的力量不可忽视,从“恶狼谷”之战中就可以明显看出,单凭装甲力量很难完成一些更加艰巨的任务,特别是清除战场残敌,巩固既得阵地,掩护部队进攻等方面,都离不开步兵。

    为此,在林虎的建议下,所有装甲军除了原有的部队外,再增编一个摩托化步兵师。这个师除了装备常规武器外,还配备大量反装甲器材以及部分防空火炮,主要行军方式为军车输送,可以在坦克装甲车开辟出道路后,随后跟进,这样既能满足兵力需要又能保证全军的突击速度。

    廖振华的第二十一师由于在“恶狼谷”的出色表现,被直接编入第一装甲军序列,成为摩托化步兵师。全师上下欢呼雀跃,武器装备、人员补给源源不断,全师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从此一步跨入主力部队行列,成为全军响当当的“王牌部队”。

    另外,鉴于此战缴获大量的武器装备,除了选择一部分组建新的部队外,中央还决定在每个野战步兵师增加一个师属装甲营,作为主要的突击力量,也肩负战前侦查、火力支援等任务。每个营下辖一个坦克连和一个装甲步兵连。坦克连拥有六辆中型坦克,两辆轻型坦克;装甲步兵连装备六辆B—3装甲车;全营编制兵员四百人。

    经过这样大规模的整编、改造,整个华北、东北的解放军部队战斗力迅猛增长,士气更是高涨。从华北到东北的广大地域内,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是参军、练兵的火热场景。在巨大胜利的鼓舞下,几乎没有人怀疑今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共产党,更多的人们也坚定了信念,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才能彻底改变命运。

    随着整个华北的不断巩固,城市、乡村的一般秩序得到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也快速发展,一切都显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共中央也在这个时节悄悄搬至北平,这意味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即将到来。中国共产党从广袤的黑土地走出来,在更为广大的区域与国民党展开争夺,尽管前途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所有共产党人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本章完)

第234章 五大主力() 
第二百三十七章五大主力

    秦皇岛已经变成我军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陆军、海空军在这里都有驻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整个城市已经完全变了模样。里里外外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远处走来两位年轻的军人,男的身材高大、英气逼人,女的娇小柔美、英姿飒爽,按照约定,江兆虎和陈梅一起回到秦皇岛面见陈老汉夫妇。

    虽然早已经熟知,但是走到门前,江兆虎还是有些不自然,这毕竟不是一般的拜访,而是“上门求婚”。江兆虎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能否得到陈老汉夫妇认可。这可不是打仗,面对敌人他不会皱一点眉头,更不会有任何胆怯,现在面对的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人生头一遭。

    见到女儿回来,陈老汉两口自然是高兴万分,又见江兆虎也来了,同样热情招待。陈梅一头钻进里屋和母亲说着悄悄话,江兆虎也和陈老汉聊着。从部队生活到战斗故事,两个人无话不谈,陈老汉现在已经不再上街做买卖了,而是被政府请进军队的被服厂,做了师傅。每天忙忙碌碌,非常兴奋。说着说着,江兆虎小心翼翼的说出此行的主要目的,陈老汉猛地张大嘴巴,愣在那里!事情来得太突然,根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江兆虎也一下子紧张起来,要是陈老汉有别的想法,自己可怎么下台啊!想到这里,脸上竟然热汗直流……看到江兆虎这个样子,陈老汉突然大笑起来,这一笑,终于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也表明了陈老汉的态度……

    事情挑明后,大家自然了许多,真正成了一家人,陈老汉夫妇对江兆虎更加喜爱。三天后,两人各自返回部队,临别前,两人约定等全国解放后,再举行婚礼,喜结连理。

    南京的夏天格外潮湿闷热,烈日暴晒下,所有的生物都是一幅懒散的样子,无精打采,百无聊赖。与外界的情景截然相反的是人心,接连的惨败一再触及着人们心底敏感的神经,许多人已经彻底凉透了心,一种失败的情绪在城内迅速弥漫,沉甸甸的压在人们心头……

    总统府里人员依然出入频繁,但是人人不苟言笑,面色凝重。老江正在屋子里发脾气,华北惨败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中原、华东的局势也不乐观。随着共军大兵压境,新的战事一触即发。中原、华东方面即将成为交战的最前沿,大敌当前,最让他感到焦心的是军心不稳、士气低落。刚刚接到来自多地的电报,石家庄、济南等地驻军竟然纷纷要求撤退。

    “娘希匹!共军还没打过来,就吓破了胆,真是一群废物,还哪里有党国军人的样子。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想办法扭转局面,最紧要的是收拾人心,重振士气。”

    国民党高级军事会议在南京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各战区长官以及国防部高级参谋人员。会议的名义是军事检讨以及今后的战略部署。

    会议一上来,老江亲自宣布几项决定:陈峰指挥作战失利,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但是念及以往的功绩,决定让陈峰继续留任参谋总长一职,戴罪立功。嘉奖孙树人及新一军官兵,升孙树人为第一兵团司令官,并兼任新一军军长。

    在会议上并做出一项重大决定,为了适应将来作战规模的需要,决定把国民党主力部队编组为“兵团”级。具体措施是,首先大力扩充“五大主力”,新一军、新六军组建为装甲兵团,主要配备最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第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编为机械化步兵,加强重型武器装备,并配属大量的越野车辆,增加机动性。然后再以这五个军为核心,组建“五大主力兵团”,以新一军为基干的第一兵团,以新六军为主的第二兵团,第五军为主的第三兵团,第十八军为主的第四兵团,七十四军为主的第五兵团。

    每个兵团辖三个正规军,每个军辖三个师,每师兵员不少于一万二千人,整个兵团规模要达到十二万人以上,装备、人员都是优先配给。这样一来,就在整个国军系统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这是一个以老江为核心,以黄埔系军官为主干的军事体系。部队兵团、军、师、团一级军官一律由老江亲自任命,确保整个军队指挥权始终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此外,每个兵团的作战地域也进行了部署:中原地带,以徐州为核心部署第四兵团;华东以济南为核心部署第五兵团;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驻守南京;第四兵团住防上海。各地除了这些主力兵团,还有大量的地方部队,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重新编组,实现强强联合,把分散的部队集结成强大兵团,固守要地,重新摆兵布阵,为了避免分散的部队被共军一一吃掉。老江还痛下决心,主动放弃一些次要地方,集中主力于中原的新乡、焦作、郑州一线,准备在大江南北与共军展开决一死战。

    龙兴云最近非常繁忙,随新一军抵达南京后,整编二一一师的番号撤销,在国民党统一编制下,龙兴云所部被直接编入新一军,成为新一军的一个装甲步兵师。大量新式武器、装备还有兵员源源不断的补充,使原本只有六千余人的部队一下子扩充到一万多人。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龙兴云知道这和孙树人的努力有直接关系。据说,在确定新一军部队编制时,由于新一军在华北作战中伤亡极大,部队严重缺额,因此许多南京的实力派人物看准了这个机会,纷纷走关系、找门路千方百计把自己的部队往新一军塞,试图在这个国军最强大的装甲兵团中拥有一席之地。

    可以说,自从整编命令下达后,孙树人没有一天清闲过,各色人物走马灯似的过来拜访、慰问,说得冠冕堂皇,其实都是一个目的。搞的孙树人不胜其烦,他可不是一个喜欢无原则的结交权贵的人。

    他心里最清楚,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军队靠的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旦混入杂七杂八的人,就会弄得部队内部离心离德,各自为政,这样的军队即使拥有再精良的装备也只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所以他决定力排众议,坚持按自己的原则选择部下。

    龙兴云的部队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特别是在华北,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龙兴云没有像朱忠一那样一意孤行、意气用事,非常坚决的站在自己一边,这让孙树人对这个自己并不太熟悉的师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更为重要的是,在随后的撤退行动中,龙兴云的部队表现出极高的战术素养,纪律严明,行动迅速,上下团结,一点不比新一军差。看得出,这支部队的官兵对龙兴云非常尊敬、崇拜,这说明龙兴云是一个非常善于带兵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孙树人最终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随着部队大规模整编开始,军官的调动也更加频繁。在孙树人的力荐下,龙兴云升任新一军的参谋长,并继续兼任装甲步兵师的师长。本来龙兴云有意让方天朔顶替自己出任这个师长,孙树人也同意了,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上面没有同意,也不说明原因,最后只好如此。

    龙兴云觉得非常对不起方天朔,经过一再努力,最后提升方天朔为装甲师的副师长。对这样的结果,龙兴云略感有些遗憾,但是方天朔已经非常满意了。两个人长谈了一次,龙兴云明确表示,自己以后的时间主要呆在军部,协助孙树人指挥作战,装甲师的一般事务就有方天朔全权负责。

    对龙兴云用心方天朔自然明白,单从两人的关系上来说,没有任何障碍。但是从最近的一系列变故上来说,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一丝危险正在慢慢靠近自己。按说只要龙兴云的推荐再加上孙树人的保举,上面没有理由拒绝,这说明国民党上层对自己并不信任,或者有些疑问暂时还没有确实的证据。

    再一个变化就是原来自己师参谋长的位置,被一个叫做周宇琨的人接替,这个人的来历谁都不清楚,据说是上面直接任命的。在方天朔看来,这个人的出现可能和自己有关系。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本章完)

第235章 西方国家的逻辑() 
第二百三十八章西方国家的逻辑

    方天朔再三告诫自己,现在不是在锦州也不是在北平,而是在南京,国民党统治中心。自己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在敌人的监视之下,身边也会有更多隐蔽的眼睛,要在这样的严酷环境下生存下去,自己必须加倍小心谨慎,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

    方天朔打定主意,近一个时期要完全“沉下来”,不能与己方秘密人员发生任何的联系,全心全意当好自己的副师长,这是目前保护自己、隐蔽自己的最佳手段,也是唯一可行的。

    多年的“潜伏”生涯让他深深体会到一个真理:战斗在敌人心脏,一切行动都必须以“安全第一,生存第一”为准则,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最大的效力才能体现出个人最高的价值。

    老江一方面紧抓部队的编练、整训,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做好未来的战略谋划。在他看来,现在的形势对美英来说,是迅速介入的好时机,为此他连续秘密召见美英等国的驻华大使,再次敦促美英及早做出计划,并尽快实施。

    对美英来说,下这样的决定也绝非易事,对传统的民主国家来讲,发动战争特别是对外战争都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绝不是一国领导人轻易就能决定的,这样的政治风险对哪个政治家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然关系到整个国家利益,发动战争也是在所不惜的。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要让所有人都认同、支持战争,争取民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对于欧美等国家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为什么要派自己的士兵到远隔万里的地方打仗?这样的牺牲到底值不值?二战刚刚结束才两年时间,为什么又要战火重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想出妥善的办法解决。

    所以尽管老江一再催促,美英方面迟迟不做明确的回应。

    这一下,老江着急了,直接派出国防部长白崇礼为自己的全权代表,秘密出访美英两国。在与美英高层频频接触中,白崇礼重点强调了中国内战中国民党政府的不利之处,军事上的严重挫折已经危及到国民党的统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