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102部分

姜汉风云-第102部分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握住姜盛的手臂,哭道:“大哥!”

    众将士也都跪倒在地:“主公!”山上顿时传来了哭泣声。

    徐荣在山下隐约听到山上的动静,洋洋自得,他以为姜盛这是与众军告别呢,看来今日可擒得姜盛回京了。(。)

    更快更新尽在:

第二百零九章 姜盛反董(四)() 
众将士低声道:“主公仁德,我等绝不会弃主公而去!”

    徐晃道:“主公!大丈夫死不足惜,但要看死得值不值!我们能为主公而死,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现在天色已黑,我们一起冲下去,若是不幸全灭,也是死得其所!若是侥幸冲出去了,以主公之能,必能东山再起!”

    众将士怕敌军听到,都低声道:“主公!下令吧!”

    姜盛泪眼婆娑,看着这些热血的汉子,然后一咬牙,低声喝道:“杀出去!”

    众将士翻身上马,由于之前损失惨重,战马多有闲置,那些步兵们也上了马,决心不计生死地冲下去!

    大家都在赌!用生命在赌!

    徐荣听到山上传来马蹄声,奔走急,意识到不妙,听这动静分明就是冲锋,看来姜盛还是要突围!

    各部奉徐荣的号令,分成三个梯队,点燃了火把,准备迎接姜盛军的冲杀!

    果不其然,一千玄甲骑兵打头阵,后面也跟着骑兵,却不见步兵,从骑兵的服饰来看,应该是步军上马了。八一? ? ?111?

    姜盛军的冲阵完全不是防御,而是以攻为防,冲在最前面的玄甲骑兵挥舞着马刀杀了过来,张济的骑兵以长兵器抵挡,却因姜盛军从高处冲下,难以抵挡攻势,前面的数百战马相撞,上面的骑士借着惯性飞了起来,在与敌军相接的瞬间横刀砍杀。

    张济军被这么一冲,顿时乱了阵脚,徐荣率西凉骑兵包抄过来,却见姜盛银枪飞起,施展开他的成名绝技:龙战八方,饶是西凉铁骑攻防兼备,在姜盛的攻击下也是难挡一合。

    九钗之张雅紧跟在姜盛身边,保护姜盛不受伤害,而其余五钗则冲入敌阵杀敌去了,按着童琳定下的规矩,九钗最多六人在一起,其余三人要延续九钗的存在,所以那三钗跟着童琳她们走了。

    九钗本是精于刺杀的特种兵,在战阵中腾挪跳跃,专攻骑兵的要害,顺带着抢了战马,在大军混战状态下,没有人过于注意这几个身材娇小的战士。

    众将见姜盛如此神勇,也都拼死冲杀,西凉铁骑在姜盛、赵云、徐晃、周仓及千余玄甲骑兵的猛烈攻击下损失惨重。

    徐荣见姜盛军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试图于徐荣部同归于尽。

    都说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徐荣现在就是这个状态,他原本自恃西凉铁骑的强大战力猛冲猛打,现在他有些怕了,他怕这八千西凉铁骑折在手里,要知道他这是董卓西凉铁骑的半数兵力,若是折损了,董卓就难以应付关东群雄的讨伐。

    在损失了三千多骑之后,徐荣再也坚持不住,只得鸣金收兵。姜盛军听得敌军鸣金,士气大振,攻势更加凌厉。

    董卓军各部难以抵挡,只得撤退!姜盛及诸将趁势杀出了包围圈,往东疾驰而去。

    徐荣见夜色已深,传令各部原地休整,不得追击。姜盛军这才得以喘息。

    此役,姜盛军中失蹄而亡者数百人,步军全都战死,只剩千余玄甲骑兵,而且大部分都带伤,部将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口。

    乐安来的两万人加上姜盛的四千玄甲骑兵,经过一天的厮杀,受到了重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千余玄甲骑兵和护送女眷文官的两千轻骑。

    逃出包围圈之后的姜盛军连夜疾行,在天亮时与张郃部会合。众人见姜盛残部人人带伤,满身血污,知道这是一场残酷的血战。万年公主和姜盛的三位妻子连忙冲过来,关切之情溢于言表,都是泪如雨下,众军莫不垂泪。

    唐姬眼见如此场面,心中受到了触动,而这个救了自己又百般冷落的汉子,竟然让她心中泛起了涟漪。

    田丰道:“主公!此地不宜久留,还请尽快赶路!”

    姜盛瞬间警醒,董卓是决不可能让姜盛活着的,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姜盛还有褚燕部、邓茂部,还有乐安的根本,一旦姜盛回到了乐安,董卓肯定不敢再追,因为关东的群雄正等着对付董卓呢。

    果不其然,徐荣重整兵马后继续追击,姜盛现在只有三千骑兵,而且还要保护数十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眷文官,而徐荣各部却足有五万人,根本就不能打啊。

    姜盛也不留人殿后了,催动全军尽最大可能地加快度往东奔逃,刘芊和唐姬经过一天一夜的现场教学,也已经学会了骑马的技巧,各自骑马奔跑。

    姜盛他算着距离,褚燕率领的万骑距离此处并不远,只要与褚燕汇合了,徐荣这五万兵马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但幸运不是什么时候都跟着姜盛的,徐荣、李傕的骑兵已经追近,张郃率两千骑兵殿后,让千余玄甲骑兵保护姜盛及女眷文官。

    徐荣见姜盛纵马疾奔,而殿后的骑兵只是想拖住追兵,徐荣宁愿杀死姜盛,也不能让姜盛逃脱,于是让李傕、樊稠等率本部残余骑兵追杀姜盛,而自己指挥大军与张郃部死战。

    李傕、樊稠残部中尚有不少善骑射的人,边追边射,居于姜盛身后的玄甲骑兵被射杀数十人,但依然没有伤到姜盛。u看书 w。)

    李傕一夹马腹,向前猛冲了几步,然后在长弓上搭了五支箭,拉满弦之后,对着姜盛射出去。

    姜盛听得身后破空之声,暗叫我命休矣!却见童琳眼疾手快,从马上飞身而起,挡在了姜盛身后,姜盛连忙伸手拉住她。

    却见童琳后背中了五箭,徐荣箭无虚,全都命中!本来是姜盛必死的,却没想到童琳关键时候为姜盛挡箭。

    越女营将士见童琳中箭,都疯了一般,调转马头就去杀李傕,李傕冲的快,身边没有多少将士,见二十多名婢女飞马而来,心中不解,但看到她们从马上飞身而起,直奔徐荣而来,他这才知道这些婢女绝对是顶尖的刺客,这些婢女跳跃过来的时候,手中短剑也已划破了骑兵的脖子,而占了他们的战马。

    李傕大惊,连忙掉头逃跑,越女营刺客见李傕已回本阵,不再追击,掉头向东撤退。

    张郃的两千骑兵死伤过半,眼见要全军覆灭了,这时候只听的前方一声暴喝:“休伤我主公!”(。)

第二百一十章 姜盛反董(五)() 
众人看时,却见褚燕率军杀来,褚燕的这支队伍全是乌桓骑兵,是褚燕在乌桓部落期间招募的精锐,身穿轻甲,铁盔上却包裹着草原骑兵特有的羊毡毛,很有特色。??1

    褚燕既已到此,徐荣看到这支队伍的装束,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董卓在西凉时与羌族骑兵作战,败多胜少,徐荣是深受其害,而前方这支队伍似乎比羌族骑兵要强很多,因为他们用的都是马刀,跟姜盛玄甲骑兵用的兵器并无二致。

    褚燕到场后率军组成攻击阵型,也不管徐荣军有多少人,黑着脸就杀了过去。

    姜盛这边已是悲痛欲绝,姜盛抱着童琳下马,脸上已经满是泪水。

    童琳的后背不断有鲜血流出,姜盛扳过童琳的身体,试图给她止血,但无济于事,童琳用力抓住姜盛的手,然后装过身子面对着姜盛。

    她断断续续地说道:“夫君,我,我真的很欢喜,你——你没有食言,你为我举行了大婚,也穿上了你设计的婚纱,我心里…很高兴。”

    姜盛哭道:“琳琳!娘子!是我对不住你!我早该娶你过门的!”

    “夫君别哭,我已经真正过了门,成了你的…你的妻子,你让我…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我已经知足了。答应我,我把生命…交给你了,你要为我活着,好好地爱公主,爱婉蓉、婉莹还有那些深爱着你的人。”

    “不!我不要为你活着!我和你都要为自己活着,谁都不要死!”

    “夫君,我要走了,你一定要…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犯傻!你还要为那些追随你的将士们做点事,承担起一个主公的责任。”

    姜盛紧紧抱着童琳,满脸泪水,他点着头,记下童琳的每一句嘱托。

    童琳又道:“我要走了,谢谢你今生的相伴,我…我期待着下辈子,下辈子…还做你的…妻子。”

    褚燕指挥乌桓骑兵左右冲杀,把徐荣军分割成多个部分,奋力厮杀,他只有一个信念,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要保护主公!姜盛麾下众将也不顾满身的伤痕,加入到战局中。

    童琳让姜盛把九钗和越女营的人叫了过来。

    童琳对九钗道:“我给你们…定下了纪律,没想到我会第一个违反纪律,

    记住我的话,九钗决不可同时出现。”

    九钗都哭着点了点头,这位与她们一起摸爬滚打的主母,已是她们心中的大姐。

    “我今天虽然违反了纪律,但也遵守了纪律!我们谁都可以死,但将军绝不能死!我之将去,姜九钗就是我童琳,你们要替我保护好将军!”

    九钗道:“姐!你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你!无论何时,我们都会用生命去保护主公!”

    童琳累了,她闭了闭眼,又对越女营校尉秦绾说道:“绾儿,越女营就拜托你了!一定要以姐妹之情带好越女营!”

    秦绾擦了擦泪水,哽咽道:“姐姐放心吧!”

    童琳口中已经往外溢出鲜血,姜盛连忙为她擦掉,却见童琳紧紧抓住姜盛的手,缓缓说道:“夫君,我们住在山里,有几亩薄田,田里有成群的鸡鸭,我和你坐在院子里,孩子们围着我们,笑着、闹着……”

    渐渐地,童琳声音越来越低,她憧憬着那山水田园的美好生活,或许她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跟姜盛快快乐乐地在一起,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悲伤,只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语。

    “琳琳!童琳!你不许死!你不许离开我!”姜盛恸哭起来,而怀中的童琳已经睡熟了一般。

    罩在童琳身上的布袍已经掉落,里面露出洁白的婚纱,这是姜盛凭着后世的记忆设计出来的,虽然不是什么精品名牌,但童琳已经心满意足了。

    大婚那天,童琳穿上了这件来自后世设计的洁白婚纱,而张婉蓉穿的是大红的传统喜服,一个白得神圣,一个红得喜庆,却天不作美,在大喜的日子里遭遇如此大悲之事。

    姜盛恸哭着,从穿越后初遇童琳,到现在童琳逝去,他深深地自责,他陪伴童琳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浓情蜜意还没来得及表达,就已经画上了句号。

    姜盛恸哭着,全军将士也都在流着泪,褚燕听到姜盛的哭声,知道是童琳已逝,心中怒火更甚,近乎咆哮地吼叫着,全军将士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一股排山倒海的杀气战意迎面扑了过去,赵云是童琳的师兄,也算是最亲的人了,他怒得咬破了嘴唇,手中亮银枪怒龙出水,用杀戮泄着心中的怒火。

    全军将士悍不畏死,斩杀着敌军,他们要用敌人的鲜血为主母送行!

    哀兵必胜!徐荣所率西凉骑兵也被这股气势所压倒,死伤惨重,李傕、樊稠见事不好,回马就跑,张济军抵挡一阵后也被杀退。

    可怜徐荣带的八千西凉骑兵已被斩杀殆尽,只有十数骑跟着徐荣逃走,褚燕军到达之后,徐荣等部从五万人锐减到不足两万人,已经是一败涂地。

    徐荣见战局如此反转,(wwuukansu )再无战意,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走了。

    褚燕收拢部队,现损失了三千多人,但已经挫败了董卓军的主力,不仅战役上取得了胜利,在整个讨董战略上也挥了重大的作用。关东群雄听说了姜盛军与董卓军死战到底的消息后,士气为之一振。

    董卓派出追击姜盛的人马近七万人,而他总兵力才十一万人,徐荣带残兵败将回雒阳之后,董卓气得口喷鲜血,现在只有六万兵力,与关东群雄总计十万大军的兵力相比,已经落了下风。

    与此同时,关东群雄起兵讨董的消息传来,董卓更是怒上加怒,特别太傅袁隗的后辈袁绍、袁术都起兵,董卓正在气头上,就下令拘禁袁家在京城的全部族人,格杀勿论。

    袁绍得到消息后就如晴天霹雳,更加坚定了讨伐董卓的信念,正好曹操矫诏“清君侧”,天下英雄响应。

    姜盛让赵云带一千玄甲骑兵一起护送童琳的遗体回常山,他要让童琳落叶归根,而其余部队则由褚燕统御,回归乐安。同时传信给乐安太守审配,令审配储备粮草铠甲兵器,招募兵勇,整军备战。(。)

第二百一十一章 姜盛反董(六)() 
赵云率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